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肩负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重任,而积极推动社区金融发展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成都社区金融发展应选择以发展社区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为辅的路径,并大力倡导民间金融资源的进入,将流于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资源通过社区金融的方式纳入体系内,降低金融风险。
关键词:成都;城乡;社区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66-03
社区金融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发生的资金融通活动,在社区内存在一个较为完整金融市场,即社区公众及其组织所产生的一切金融需求和银行满足其需求所开展的一切金融活动。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肩负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重任,而积极推动社区金融发展,不仅为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而且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成都金融体系概况
成都是国务院确立的西南金融中心,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拥有国有银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邮政储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中介结构,以及资产评估、律师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保险中介、担保公司、典当等金融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种类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但从全国范围看,成都金融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状态,2005年,在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评估和排名,成都排到24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上海、宁波、温州等城市。而在金融资源的利用上,成都也不够合理,2006年,成都的贷存比为66.2%,比上一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8.5%的贷存比例,说明贷款的利用率不高,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成都市城乡金融发展比较
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1%,其中企业存款19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04%;城镇居民存款24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农村居民存款28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0%,其中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3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商业贷款249.06亿元,比上年减少2.83%;农业贷款60.84亿元,比上年减少5.65%。各项贷款的比例,见图1。
由图1可知,在短期贷款中,各个产业的数额之中工业贷款最多,比商业贷款和农业贷款的总和还多,而农业贷款最少,只占到全部贷款总额的1.68%,而同期的农村居民存款是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5.14%,由此可见,农村金融资源的2/3没有被农村所利用。而图2同样说明这个问题,从1998年至2006年,几乎每年的农村贷存比都没有超过35%,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从图2可知,直接用于农业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一小部分,即使在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贷款总额的5%,2006年甚至只有1.68%,可以看出,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农业贷款是缺乏兴趣的。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大中心城市,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但直接用于农业的金融资源却严重偏少,城乡金融资源的二元结构必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这一发展趋势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必须要求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或机制来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三、成都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的数量分析
以城乡收入差距(ID)指标为因变量,以金融发展效率(FE)和城乡贷款差异(CD)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金融在城乡二元收入结构形成中的作用。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1992—2006年成都市金融发展情况与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1)城乡收入差距(ID)。本文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即ID=农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金融发展效率(FE)。对于金融发展效率的衡量,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纳王志强(2003)的指标设计,用储蓄与贷款的比值来衡量金融中介结构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即FE=金融机构年存款额/金融机构年贷款额。
(3)城乡贷款差异(CD)。长期以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工业和农业在获得贷款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和农业获得的用于生产贷款远远少于城市和工业,这对农民和农村的发展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因为笔者大胆地推断城乡贷款差异是形成城乡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将其作为模型中的一个因变量。城乡贷款差异用城乡之间历年的贷款比例来衡量,即CD=农业贷款额/城镇贷款额。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成都现实的实际情况,本文中用农业贷款来代替金融机构对整个农村的贷款,而将贷款总额与农业贷款的差额作为城镇贷款的数额,不免有少许误差。
设模型为ID=β0+β1FE+β2CD+μ1
利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ID=0.5213-0.2297FE+1.7604CD
Se=(0.0834)(0.0903)(1.2046)R2=0.4707
t=(6.2497)(-2.5423)(1.4615)校正的R2=0.3825
F=5.3356
在显著性水平α/2<10%,β2=-2.5423、β2=1.4615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但是在α/2<2.5%的显著性水平下,F值通过检验,说明该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即在显著性水平α/2<2.5%下,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贷款差异对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影响。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效率(贷存比)以及金融机构对城乡贷款的差别“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在于,金融机构贷存比比较高,在城市流动性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却获不到相应的发展资金,同时,城市反而通过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城市贷款的途径,吸收农村自身的发展资金。
四、成都城乡统筹发展中推进社区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城市偏远地区社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
1.引进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以“服务于社区的银行”为宗旨,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新组建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市场推出机制较为健全的股份制社区银行。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上,要防止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以及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根据社区本身的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确定社区银行规模,防范金融风险。
2.在部分农村信用联社的网点基础上改造社区银行
成都的农村信用联社改造社区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网点众多,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其贷款支持地区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信用社本来就是由农民自愿入股组成,然后各个信用社按照地域组合成联社,因此将某一信用社脱离联社的体系独立成为社区银行情况比较简单,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管理规范,有着优质的服务质量、合格的金融人才,改造社区银行可以严格按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作。因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造,只需理清信用社与联社之间的经济联系,将各个农村信用社恢复为一级法人资格,更名为社区银行即可。
3.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改造组建社区银行
在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改造组建社区银行的提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在2006年参加民建中央联组讨论时提出过,但目前为止中央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现在邮政储蓄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是在沿海地区先行先试,但邮政体系内部必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因此,以邮政网点来改造社区银行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试验区,成都可以在改造邮政储蓄网点方面做有益的探索。
把邮政储蓄网点改造成社区银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产权问题。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改造为社区银行,为了防止邮政储蓄对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虹吸现象再现,改造后的社区银行就必须脱离邮政储蓄银行体系的控制自立门户,必然会使邮政储蓄银行的既得利益受到伤害,在进行产权变更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改造邮政储蓄网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行政手段将拟改造的邮政网点直接从邮政体系内剥离,继续使用网点内部的金融资源、金融设备以及工作人员,赋予其独立的产权,派遣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整个社区银行,这种做法行政性太过于明显,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线不相适应,邮政银行所遭受的损失也很大。
二是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借用邮政储蓄的网点及其资源,设定归还年份并给付利息。这种方法可以先测算某一邮政网点的年储蓄存款的总量,然后计算其核心资本的数额,以此为依据将整个邮政网点脱离邮政体系为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新设立的社区银行提供资本金,并将相应规模的作为银行负债的储蓄存款总额一并移交于社区银行。对于改资本金社区银行可以先有偿借用,然后规定一定年限连本带利归还。这种方式对于邮政储蓄来说,只是丧失了农村的部分存款市场份额,损失相对较小。但是社区银行将会背上部分债务,但因为不用社区银行本身出资,设立时社区银行负担较小,社区银行只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行治理,待条件成熟再归还债务。
三是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邮政部门进行协商,选定某一邮政网点,先由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招标出售,需要说明的是,管理部门必须对各招标单位或个人(一般为民营企业法人或独立自然人)先进行考核、选择,严格把关,“交接”之后,要进行引导、监控。
(二)城市金融发达地区社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
1.城市金融发达地区社区金融发展的环境分析
比较其城市偏远地带和农村地区来说,在成都市城市地区的金融环境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发达地区金融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社区管理相对成熟,但社区群体之间相对熟悉程度较低;(2)城市地区拥有较为充裕的金融资源、条件成熟的客户群以及发展良好的金融服务技术。因此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设立社区银行程序较为简单,技术难度较小,监管难度较普通式银行也要小,对于银行、居民以及城市金融体系的完善是一种“三赢”的举措。
2.社区金融的设立路径
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进行金融改革,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1)对各大银行金融网点进行改造。借鉴农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在成都市金融发达城市地区设立社区银行,可以采取农业银行四川分行营业部的方法,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撤并一批的方式,把具备条件的网点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效益、功能齐备、设施一流、服务独具特色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在提供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根据不同住房的需求特点,设计满足或超过其心理预期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并利用物业管理等较为集中的消费渠道,通过“整合营销”,使产品和服务能批量地提供给社区住户,通过科学管理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其显著特点是:依托社区网络,面向社区居民,实行定向营销,提供综合服务。
(2)组建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制。对民间资金进行引导的方法目前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引导民营企业按照股份制的模式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另一种是引导非正规性的金融组织建立一个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组建新银行的做法类似于在农村及城镇偏远地区的做法,对于建立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不适用于金融体系还比较薄弱的金融不发达地区,却可以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做一试点。对此可以借鉴温州银监局和体改委2005年的方案,组建一个投融资公司,公司由一定规模的5~10家企业组成,采用股份制形式,各企业平均出资并享有同等收益。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出资。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社区内的中小企业,为扩大资金来源,公司可以采取会员制,入会的会员可以享受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但必须要在公司内存款,存款的数量与贷款利率挂钩成反比关系。公司的各项金融活动要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备案,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将更多体制外流动的金融资源纳入体制的监管范围内,防范金融风险。该模式属于边缘类企业,虽然在监管上不成问题,在操作当中仍然需要相关立法支持。
社区金融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搞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区金融主要实施载体的社区银行的设立关系重大,但由于涉及的领域众多,其间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振国.社区服务呼唤社区金融[N].城市金融报,2001-02-01.
[2]朱思爽.试论社区银行的发展及路径选择[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李国文.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董积生.“乡村银行”利率行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构建的启示[J].决策探索,2003,(4).
[5]杨世坤.对我国社区金融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师,2003,(9).
[6]李平.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J].海南金融,2005,(12).
[责任编辑 王建国]
关键词:成都;城乡;社区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66-03
社区金融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发生的资金融通活动,在社区内存在一个较为完整金融市场,即社区公众及其组织所产生的一切金融需求和银行满足其需求所开展的一切金融活动。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肩负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的重任,而积极推动社区金融发展,不仅为统筹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而且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成都金融体系概况
成都是国务院确立的西南金融中心,金融资源较为丰富,目前拥有国有银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邮政储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中介结构,以及资产评估、律师服务、会计师事务所、保险中介、担保公司、典当等金融服务机构,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种类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但从全国范围看,成都金融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状态,2005年,在对全国50个城市进行评估和排名,成都排到24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上海、宁波、温州等城市。而在金融资源的利用上,成都也不够合理,2006年,成都的贷存比为66.2%,比上一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8.5%的贷存比例,说明贷款的利用率不高,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成都市城乡金融发展比较
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48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1%,其中企业存款19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04%;城镇居民存款24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7%;农村居民存款28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0%,其中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3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7%;商业贷款249.06亿元,比上年减少2.83%;农业贷款60.84亿元,比上年减少5.65%。各项贷款的比例,见图1。
由图1可知,在短期贷款中,各个产业的数额之中工业贷款最多,比商业贷款和农业贷款的总和还多,而农业贷款最少,只占到全部贷款总额的1.68%,而同期的农村居民存款是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5.14%,由此可见,农村金融资源的2/3没有被农村所利用。而图2同样说明这个问题,从1998年至2006年,几乎每年的农村贷存比都没有超过35%,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从图2可知,直接用于农业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总额的一小部分,即使在最多的年份也没有超过贷款总额的5%,2006年甚至只有1.68%,可以看出,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农业贷款是缺乏兴趣的。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大中心城市,素有“天府之国”美誉,但直接用于农业的金融资源却严重偏少,城乡金融资源的二元结构必然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这一发展趋势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必须要求一种新的金融体系或机制来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三、成都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的数量分析
以城乡收入差距(ID)指标为因变量,以金融发展效率(FE)和城乡贷款差异(CD)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金融在城乡二元收入结构形成中的作用。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1992—2006年成都市金融发展情况与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1)城乡收入差距(ID)。本文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实际纯收入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即ID=农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金融发展效率(FE)。对于金融发展效率的衡量,根据成都市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纳王志强(2003)的指标设计,用储蓄与贷款的比值来衡量金融中介结构将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即FE=金融机构年存款额/金融机构年贷款额。
(3)城乡贷款差异(CD)。长期以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工业和农业在获得贷款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和农业获得的用于生产贷款远远少于城市和工业,这对农民和农村的发展是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因为笔者大胆地推断城乡贷款差异是形成城乡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将其作为模型中的一个因变量。城乡贷款差异用城乡之间历年的贷款比例来衡量,即CD=农业贷款额/城镇贷款额。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成都现实的实际情况,本文中用农业贷款来代替金融机构对整个农村的贷款,而将贷款总额与农业贷款的差额作为城镇贷款的数额,不免有少许误差。
设模型为ID=β0+β1FE+β2CD+μ1
利用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ID=0.5213-0.2297FE+1.7604CD
Se=(0.0834)(0.0903)(1.2046)R2=0.4707
t=(6.2497)(-2.5423)(1.4615)校正的R2=0.3825
F=5.3356
在显著性水平α/2<10%,β2=-2.5423、β2=1.4615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但是在α/2<2.5%的显著性水平下,F值通过检验,说明该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即在显著性水平α/2<2.5%下,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效率和城乡贷款差异对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影响。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金融机构的效率(贷存比)以及金融机构对城乡贷款的差别“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在于,金融机构贷存比比较高,在城市流动性已经过剩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却获不到相应的发展资金,同时,城市反而通过将农村存款转化为城市贷款的途径,吸收农村自身的发展资金。
四、成都城乡统筹发展中推进社区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农村、城市偏远地区社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
1.引进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以“服务于社区的银行”为宗旨,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新组建公司治理结构相对完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市场推出机制较为健全的股份制社区银行。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上,要防止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以及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根据社区本身的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结构等方面确定社区银行规模,防范金融风险。
2.在部分农村信用联社的网点基础上改造社区银行
成都的农村信用联社改造社区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网点众多,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其贷款支持地区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由于农村信用社本来就是由农民自愿入股组成,然后各个信用社按照地域组合成联社,因此将某一信用社脱离联社的体系独立成为社区银行情况比较简单,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管理规范,有着优质的服务质量、合格的金融人才,改造社区银行可以严格按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作。因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造,只需理清信用社与联社之间的经济联系,将各个农村信用社恢复为一级法人资格,更名为社区银行即可。
3.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改造组建社区银行
在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改造组建社区银行的提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经在2006年参加民建中央联组讨论时提出过,但目前为止中央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现在邮政储蓄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是在沿海地区先行先试,但邮政体系内部必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因此,以邮政网点来改造社区银行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作为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试验区,成都可以在改造邮政储蓄网点方面做有益的探索。
把邮政储蓄网点改造成社区银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产权问题。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改造为社区银行,为了防止邮政储蓄对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虹吸现象再现,改造后的社区银行就必须脱离邮政储蓄银行体系的控制自立门户,必然会使邮政储蓄银行的既得利益受到伤害,在进行产权变更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一方面的问题。
改造邮政储蓄网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利用行政手段将拟改造的邮政网点直接从邮政体系内剥离,继续使用网点内部的金融资源、金融设备以及工作人员,赋予其独立的产权,派遣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整个社区银行,这种做法行政性太过于明显,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线不相适应,邮政银行所遭受的损失也很大。
二是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借用邮政储蓄的网点及其资源,设定归还年份并给付利息。这种方法可以先测算某一邮政网点的年储蓄存款的总量,然后计算其核心资本的数额,以此为依据将整个邮政网点脱离邮政体系为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新设立的社区银行提供资本金,并将相应规模的作为银行负债的储蓄存款总额一并移交于社区银行。对于改资本金社区银行可以先有偿借用,然后规定一定年限连本带利归还。这种方式对于邮政储蓄来说,只是丧失了农村的部分存款市场份额,损失相对较小。但是社区银行将会背上部分债务,但因为不用社区银行本身出资,设立时社区银行负担较小,社区银行只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行治理,待条件成熟再归还债务。
三是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邮政部门进行协商,选定某一邮政网点,先由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招标出售,需要说明的是,管理部门必须对各招标单位或个人(一般为民营企业法人或独立自然人)先进行考核、选择,严格把关,“交接”之后,要进行引导、监控。
(二)城市金融发达地区社区金融业的发展路径
1.城市金融发达地区社区金融发展的环境分析
比较其城市偏远地带和农村地区来说,在成都市城市地区的金融环境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发达地区金融监管体系较为完善,社区管理相对成熟,但社区群体之间相对熟悉程度较低;(2)城市地区拥有较为充裕的金融资源、条件成熟的客户群以及发展良好的金融服务技术。因此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设立社区银行程序较为简单,技术难度较小,监管难度较普通式银行也要小,对于银行、居民以及城市金融体系的完善是一种“三赢”的举措。
2.社区金融的设立路径
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进行金融改革,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1)对各大银行金融网点进行改造。借鉴农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在成都市金融发达城市地区设立社区银行,可以采取农业银行四川分行营业部的方法,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撤并一批的方式,把具备条件的网点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效益、功能齐备、设施一流、服务独具特色的“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在提供传统银行业务的同时,根据不同住房的需求特点,设计满足或超过其心理预期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并利用物业管理等较为集中的消费渠道,通过“整合营销”,使产品和服务能批量地提供给社区住户,通过科学管理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其显著特点是:依托社区网络,面向社区居民,实行定向营销,提供综合服务。
(2)组建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制。对民间资金进行引导的方法目前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引导民营企业按照股份制的模式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另一种是引导非正规性的金融组织建立一个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组建新银行的做法类似于在农村及城镇偏远地区的做法,对于建立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不适用于金融体系还比较薄弱的金融不发达地区,却可以在城市金融发达地区做一试点。对此可以借鉴温州银监局和体改委2005年的方案,组建一个投融资公司,公司由一定规模的5~10家企业组成,采用股份制形式,各企业平均出资并享有同等收益。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出资。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社区内的中小企业,为扩大资金来源,公司可以采取会员制,入会的会员可以享受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但必须要在公司内存款,存款的数量与贷款利率挂钩成反比关系。公司的各项金融活动要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备案,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将更多体制外流动的金融资源纳入体制的监管范围内,防范金融风险。该模式属于边缘类企业,虽然在监管上不成问题,在操作当中仍然需要相关立法支持。
社区金融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搞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社区金融主要实施载体的社区银行的设立关系重大,但由于涉及的领域众多,其间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振国.社区服务呼唤社区金融[N].城市金融报,2001-02-01.
[2]朱思爽.试论社区银行的发展及路径选择[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3]李国文.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分析[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董积生.“乡村银行”利率行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构建的启示[J].决策探索,2003,(4).
[5]杨世坤.对我国社区金融发展战略的思考[J].经济师,2003,(9).
[6]李平.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J].海南金融,2005,(12).
[责任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