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安娜》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面子理论,对《奥利安娜》中的冲突性话语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讨冲突性话语引发的主要语言手段,分析冲突性话语对剧中人物关系解构的语用效应,来进一步领会剧作内涵。
  【关键词】《奥利安娜》 冲突性话语 面子理论
  大卫·马梅特(David Mamet,1947-)是当代美国戏剧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剧作多次荣获欧美戏剧大奖,包括:三个芝加哥杰斐逊最佳新剧奖(Chicago Jefferson Awards for best new play)、两个奥比奖(2 Village Voice Obies)、两个纽约剧评界最佳剧作奖(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s)、英国西城剧院协会奖(the English Society of West End Theatres Awards)、约翰·盖斯纳奖(the John Gassner Award)、外地评论家协会美国戏剧贡献奖(The Outer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services to the American theatre)和美国文学的最高奖普利策戏剧奖。其中,代表剧作《奥利安娜》自1992年在美国首演以来,引起巨大争议,后由英国剧作家和导演罗德·品特改编、执导并搬上伦敦舞台,受到观众好评。国内学者从剧本传递的信息和政治正确性、反向歧视、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分裂性及后现代生活中人们交流的困境等角度对《奥利安娜》这部戏剧作品展开了研究,如力勇(2006)、缪丽文(2009)、李欢娣(2011)、吾文泉和徐文雅(2013)、高剑妩和申丹(2013)。力勇(2006)认为:对《奥利安娜》的解读应该建立在作者构建的语境基础之上,而不应只着眼于其表层意义,它关注更多的是语言的误用和滥用问题,揭示了后现代社会人们交流的困境:一方面双方渴望理解,另一方面语言被误用和滥用,随时体现出彼此争夺话语权的焦虑。受此启发,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以《奥利安娜》中的冲突性话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冲突性话语引发中的主要语言手段,借助面子理论分析冲突性话语对剧中人物关系解构的语用效应。
  一、冲突性话语及其两种效应
  言谈互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同一事件持有不同观点、立场时,交际双方就有可能发生争吵、反对、反驳等言语行为。这种出于意见、观点、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发话人和受话人在用语上所引发的某种对立、否定、反驳或争论叫冲突性话语,此时说话人的话语就是冲突引发语。冲突引发语就是说话人的话语直接引发了听话人在言辞上的直接反对、不满、威胁、警告、谩骂等言语行为,多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此类话语中常出现否定性标记“No!”、“Nonsense!”。此外,冉永平(2010)总结“直接否定语或否定性言语行为”、“元语用否定评价语”、“否定反问语”、“詈骂语”四种言语是冲突性话语的引发语,会引发冲突性话语的产生。赖小玉(2011)也总结了冲突性话语的语言表现,主要为反问句、负面评价语、直接否定语、否定性祈使句和詈骂语。两位学者对冲突性话语的语言表现形式看法大致相同。
  冉永平(2010)提出针对说话人的话语,听话人的回应主要有两种可能性:第一,表示否定、反对、反驳等,即出现冲突性回应。冲突性回应又会产生两个语用效应:负面语用效应和正面语用效应。负面语用效应被视为人际关系的解构过程(deconstruction process),正面语用效应被视为人际关系的建构(constructive process),本文中出现的冲突性话语属于前一种效应。
  二、面子理论
  Goffman(1967:5)提出人们在交谈中必须注意对方的“面子”。交谈双方为了维护面子,双方之间的交谈就要遵从一定的规矩。基于这个理论,Brown和Levinson(1987)将概念定义为是個人在社会公共场合的自我形象。他们把面子划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面子和身份之间难以割舍。身份构建指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呈现并维护自己的身份现象,或重新构建自己所期望的身份。在会话冲突中说话人不仅运用不同的言语形式和策略去体现或构建自己的身份,维护积极面子,还可能攻击并破坏对方的身份形象。Brown
其他文献
该文在传统的基于模糊关系模型及缺省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组织模糊缺省模型∑〈,R〉=(R,A,D)。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模糊规则库R、附加规则集A和缺省规则集D。模糊规则库R的初始规则是用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