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要中国“择校”记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政要到访中国常常在国事访问之余前往一些著名高校进行演讲。这样的现象在国际外交史上屡见不鲜,并被冠名为“演讲外交”。
  声情并茂的演说、饱含观点的评述、富有智慧的感召,依托高校这样一个以知识青年为主的地方为传播平台,无疑可以获得较好的演说效果。
  我们感兴趣的是,哪些高校更容易被纳入到外国政要发表言说的地点序列之中?在这些作为演说地点的高校里发生过哪些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些高校本身是否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或者说其它因素主导了这样的选择?
  政要高校行
  依据公开报道统计,外国政要国事访问之后,一般会选择京沪高校发表演讲。在北京,北大、清华是首选,在上海,复旦、交大和同济也常入围。此外,入圈的还有一些坐落于其他城市的著名高等学府,如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
  北大、清华在政要访问名单中常常排名靠前,其在中国的政治中心,常在政要访问中国的行程中,给政要高校演讲提供了方便。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以及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都曾到访过北京大学并做讲座。法国前总统萨科齐2007年在清华大学发表过演讲,2013年清华大学重要的一次外国政要到访,莫过于韩国首位女总统朴瑾惠。
  除去北大清华,公开资料显示,复旦大学在1980年就迎来了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造访。1984年更是迎来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访问和演讲。2004年4月,时任美国副总统切尼访问了复旦大学。2010年6月30日,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让在复旦大学进行演讲。
  除了京沪高校之外,2003年9月1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访问了南京大学。2013年10月2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造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被聘请为荣誉教授。
  外国政要选择学校也就是选择他演讲的观众。在中国高校的演讲中,发生过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可以窥探出熔铸在演讲者身上的魅力。
  笔者发现,外国政要在中国高校演讲时广泛引用名言名句。其实这种现象由来已久,1984年里根总统访华时,曾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两国关系;1989年老布什用“轻舟已过万重山”形容中美关系破浪而行;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把孟子抬出来,笑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外国政要演讲时引用对方文化中的名言名句,并不是国际交往的惯例,但以此示好很有效果。有些句子具有政治含义,是为特定背景作出的特意选择。例如1972年尼克松访华,就用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中美邦交逐渐恢复正常之际,确实显示出尼克松的迫切心情。
  演讲里的故事
  【希拉克在北大】
  2006年10月26日,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大演讲时就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总统演说的题目是《中法伙伴关系:一个为了和平与进步的雄心》,法国安保工作相当严密,带来了专用的依云矿泉水,配上专用的玻璃杯,并由专门的武官负责。时任北大校长许智宏致辞完毕,友好地将总统的水杯从桌上移到讲台上。受到严格训练的武官立刻上前要把别人碰过的水杯端走。一直面色和蔼的希拉克眼中立刻射出严肃的目光制止,两眼笔直地盯着他。武官愣愣地看着总统,终于胆怯地退下了。
  整场演讲他挥洒自如,却自始至终没有喝过一口水。离开北大时,希拉克笑着对武官说:“我严格地执行了安保的规定,没有喝被人动过的水,你大可放心了。”武官点点头,转而又问:“可总统为何要委屈自己,不让我提前换掉那水杯呢?”希拉克又笑了,解释说:“在中国,当众拒绝别人的好意会让他人感到不自在,被视作不礼貌的行为,我有意让那水杯一直摆在讲台上,其实是对他们的盛情表示尊重呀!”
  【朴槿惠在清华】
  2013年6月2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清华大学发表主题为《迈向新的20年,韩中两国信任之旅》的演讲。
  朴槿惠在演讲开头和结尾都使用了中文。在开场白中,朴槿惠说:“今天很高兴来到中国名牌学府清华大学与各位见面,我见到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就想起了中国古谚《管子》的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朴槿惠说自己年轻时曾梦想当一名电子工程师,但失去母亲和父亲的悲伤,让她转向哲学阅读,并把名言警句都抄在笔记本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让她受益终身。
  在回答学生提问的环节,翻译的话筒突然没了声音,翻译被叫上演讲台。借着这个小小的“话筒事件”,朴槿惠展现了自己的幽默。她说,清华大学的理工科很厉害,这里的话筒会坏掉,说出去都不会有人信,这就更说明清华大学的理工科很强。这句机智的赞美引来台下阵阵笑声。
  【梅德韦杰夫在科大】
  2013年10月2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问安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了演讲。演讲一开始,梅德韦杰夫说:“你们在科研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很多国际领先的成绩,许多成就在俄国乃至其他国家是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你们只用了55年。”许多科大学子都说:“比起一个政治家,他看起来更像一个风度翩翩、睿智幽默的教授。”
  演讲结束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拿出聘书,聘请梅德韦杰夫为科大的荣誉教授,梅德韦杰夫笑着接过了聘书后意犹未尽地说:“当教授是要讲课的,我还没给你们上课就拿到教授聘书,我受之有愧。下一次来,我一定要给你们实实在在地上一个半小时课。”中科大每次上课都是两节连堂,每次一个半小时,梅德韦杰夫连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让科大师生们十分惊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由此可见,梅德韦杰夫在到访中科大之前一定精心准备过“功课”,不仅了解中科大的发展历史、科学成就甚至连一些日常校规条例都了然于胸。
  如何“择校”?
  对于外国政要如何选择造访的高校,则时有规矩时有偶然。   总体看来,外国政要来中国高校演讲,选择什么样的高校,多数情况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选择哪所高校多由外方提出,特别是年轻、活跃的领导人,愿意在高校中演讲,与青年人接触。高校演讲是外国政要比较喜欢的形式,氛围轻松,学生也可以自由地提问题。但具体到某所高校的选择往往还得依赖于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社会声誉等多个因素。如果哪个高校当时恰好有该国国别研究中心或合作项目揭牌,就会比较容易吸引该国政要前来访问,比如复旦的美国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等。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商业贸易中心。这两座城市接待外国政要的几率更大,尤其是北京,往往是外国政要访华的第一站。从1998年至今,仅北大接待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就有60多位。
  校园环境是一所高校能否吸引外国政要的重要因素之一。2002年3月28日,时任比利时首相伏思达来北大演讲时,对中国的古典建筑很有兴趣,他在校长办公楼前的广场上特意下车,在华表下拍照留念。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伏思达流连忘返,感慨道:“这样一所宁静致远的学校,是思想迸发的无上圣地。”2010年,卡梅伦在北大的演讲结束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来到未名湖边,沿未名湖独自走了一圈,之后在帕卡德公寓逗留了一个半小时,领略充满东方魅力的湖光山色。
  一座高等学府本身的社会声誉尤为关键,例如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所谓筑巢引凤,学校的研究成果多、学生能力强,自然会成为外国政要访华时择校的重要依凭,特别是在外国政要到访一些省会城市时,也会优先考虑坐落于此且知名度较高的学府。例如第十二届西博会上,马尔代夫副总统瓦希德参观考察了四川部分重点企业、旅游文化景区、灾后重建城镇,然后在四川大学发表演讲。因此一座大学所在的城市如果能够以城市公共事务为纽带迎来西方政要,往往也会促成政要们前往当地大学的“顺便之行”。
  撇开北大与清华这两所百年著名学府不谈,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批坐落于地方的名校也都曾经或多或少迎来过外国政要。而复旦和交大同处上海一城,一为文理综合大学,一为以理工见长大学,相仿于同处北京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外国政要参访一事上,只要政要们有上海方面的行程,这两所高校往往成为诸多政要们发表演讲的首选。
  2009年,上海交大官网上挂出的一则《智利总统来访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教授如何促成智利总统参访交大一事。
  2009年7月12至17日,胡伟教授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参加第21届世界政治学大会。期间,巴切莱特总统会见并宴请与会主要嘉宾,胡伟教授应邀出席。交谈中,胡伟提出,欢迎巴切莱特总统在合适的时候访问上海交大。巴切莱特随即向他透露了这样的消息:11月她将访问上海。
  回到学校后,胡伟立即向马德秀书记、张杰校长汇报此事,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希望努力促成巴切莱特总统的来访。
  之后,胡伟直接或间接与智利前内阁部长海内、智利驻华大使雷耶斯等密切联系,牵线搭桥。在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巴切莱特总统的访问计划得以圆满实现。
  2009年11月12日下午,在短短70分钟的时间里,巴切莱特总统在交大参加了多项活动:校领导会见,受聘担任名誉教授,互赠礼品,为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揭牌,发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主题演讲,回答师生提问……紧锣密鼓,有条不紊。
  作为现场活动主持人,胡伟深有感触:“总统的来访是一个国际性事件,主持时既要符合国际礼仪惯例,又不能让现场显得拘谨沉重。”
  这篇文章写道:胡伟事先查阅资料、模拟测试,进行了充分准备,加上恰到好处的临时发挥,出色地完成了主持任务。
  胡伟举例说,“总统进场时,主持人要告诉大家‘热烈欢迎智利共和国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女士阁下’,不能少一字、不能多一字,时间节点也要非常精准。”
  在现场互动环节,胡伟希望同学们抓住“如此稀有的机会向如此美丽的总统”提问,有效调动了现场的气氛。事后,不少来宾称赞胡伟教授的主持得体又富于幽默感。
  也有外国政要善于搞“平衡”,谁都不得罪,但稍微有点侧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2011年11月,奥巴马第一次访华首站就选择了上海。第二天的演讲地点选在上海科技馆,但主持人是复旦校长杨玉良,上海各主要高校都有学生参加。颇显得有些平衡意味的是,这场演讲意外捧红了一位上海交大女生。
  (作者系政经观察员)
其他文献
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在服务'三农'上具有帮助农民致富的优势和作用,应为不同层次农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各地党委、政府通过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通过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推进“综治进民企”,切实维护企业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
到一个街道办参观反腐廉政建设新举措时,看到这个街道开发了“廉政自律保健操”、“廉政手机彩铃”、“反腐扑克”、“廉政三字经”、“廉政保证金”、“家庭廉政壁垒”、“小
一  吴高仁在省里组织的深圳招商引资签字仪式上被陈运开放了鸽子。其实陈运开投资的“陈高丁文化园”项目已经在西水县签约并开工建设了,不过为了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一个项目多次签约也不稀奇。  为了不在县委王书记和省市领导面前出状况,吴高仁只好临时电话召来一个朋友,充当运开集团副总经理上场签约,并跟县里的记者交代,避开签约的特写镜头。  陈运开和吴高仁是因为陈高丁文化园规划调整的事情“擦枪走火”的。最初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你是否想过每周工作40小时的法律是怎么来的?1926年美国实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进行了一个实验,并且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当把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0小时降到8小时,并且将每周工作日从6天改为5天之后,工人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工作的时间越长,工作的效率会越低。而生产力下降的累积效应,将会导致团队完成同一项目的时间变长。  保证
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劳动"与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有很大差别,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受到挑战的主要原因.劳动价值论中认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现在不仅成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且
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又一位儒家有重要影响之人物,他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名逻辑思想体系,并系统地研究了名、辞和辩说之间的关系.其中名是荀子研究的重心.荀子关于名的逻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