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西藏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保障边疆有效供给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西藏经济作物产业重要性的突显,在大发展和取得诸多成绩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概况、成效、基本经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分析,探讨性的提出今后西藏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藏;经济作物;发展;对策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0°06′,其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经济作物种类、品种丰富,种植历史悠久,自然气候差异性大,光照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特色经济作物栽培最为特殊和刚性需求最为必须的省份。经济作物生产作为保市场、平物价、稳民心的重点工作,得到了我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区将特色产业发展列入产业开发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需要和农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区推广设施农业种植的力度得到不断加强,面积、产量、效益几倍、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增长,栽培技术不断革新,种植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经济作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西藏带一地产业、兴一县经济、富一方百姓,起到了现实、重要的作用。
  1 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藏经济作物产业面积、产量、产值明显增加,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其中:
  1.1 茶叶 全区茶园面积147公顷,2011年大茶(民族茶)鲜叶产量突破15万公斤,比2010年增加了约11万公斤。在海拔1900-2300米之间的我国海拔最高的易贡茶场,从2010来争取广东援藏资金和特色产业项目,改善茶场的生产条件,按照有机茶园建设标准,进行茶叶生产、加工技改,购进茶叶加工设备,改进茶叶包装,完善产品系列,在原有的林芝春绿和易贡康砖茶基础上,新推出了雪域茶极、雪域银峰和易贡云雾等品种,试制红茶取得技术突破,产品“高原红”已批量生产,填补了西藏红茶生产的空白;积极做好品牌的推介工作,开拓更多的茶叶销售市场,2010年易贡茶场顺利拿到了“有机茶生产基地”称号和国家QS认证,成功注册了“雪域茶谷”商标。
  1.2 经济林、果 全区经济资源丰富,成片栽培的经济园林有400多个,总面积4667余公顷,年产水果量约在750多万公斤。近年来,通过设施园艺,老果园改造,以及新品种引进、改良,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结构调整等措施,展现了本地自产苹果、梨、葡萄、柑橘、油桃、人生果、草莓等多种特色水果齐头并进,优质果率显著提升,花椒、核桃适区发展,以往未曾栽种的品种在藏区实现自产的景象。
  1.3 蔬菜 2012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4%达到了22.9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07公顷,增幅1.8%(其中温室大棚面积达3200公顷,比上年增加113公顷,增幅3.67%),全区蔬菜产量达到73万吨(含马铃薯产量),比2011年增长6万吨,增幅8.96%;人均年占有蔬菜200公斤以上。
  1.4 食用菌 西藏食用菌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全区年产食用菌约1100吨,其中野生松茸、羊肚菌、牛肝菌、青冈菌等珍稀食用菌年产量约800吨,占年总产量的73%;人工种菇300吨,占总产量的27%,食用菌人工种植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平菇、香菇、金针菇为主导,鸡腿菇、滑子菇、猴头菌等均有种植的专业生产户。新品种不断涌现,食用菌基质等栽培技术得到推广。
  1.5 中药材 野生药材人工种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面积、产量、产值大幅增加,种植的药材品种也日渐增多,其中天麻、金银花、藏红花、贝母等人工栽培技术已基本成熟,药材生产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成为部分县、乡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1.6 花卉 截止2012年,全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约在530公顷,其中花卉专用温室发展在160公顷左右,从业人员近3000人。
  2 主要成效与基本经验
  2.1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壮大
  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济作物,特别是蔬菜产业的发展,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保民生的主导产业来抓,强化组织保障,基地建设,从宣传动员、生产种植、市场建设、营销流通等各个方面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引导全区发展蔬菜产业。
  2.2 优化规划布局,实施典型示范,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抓科学规划,引导设施基地规模化建设,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西藏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经济林、果树栽培种类丰富。除苹果、梨、葡萄、核桃外,还有李、柑橘、花椒等果品生产。目前,全区已规划了以藏东南为主要核心区域的林、果产业带,食用菌加工培植区,主要发展特色藏果、经济林木、中药材、食用菌等,进一步加大投入,建设专业生产种植、加工基地;在全区七地(市)大力发展近郊蔬菜、瓜果设施农业带,保障城镇及周边农牧民生活所需,提高广大藏区人民生活水平;整合项目资金,在优势区域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园区,抓实“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计划到2013年全区建成8个以上“蔬菜精品示范点”,示范点内全部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从基础设施到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面联动,发挥示范带动力,以典型引路,探寻产业发展模式。
  2.3 新优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单产及质量大幅提高
  近年来,新优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设施园艺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比较效益高。随着防虫网、诱虫版、棚室专用杀虫灯、棚室消毒灯、高保温流滴膜、遮阳网、滴灌等配套器材及其应用技术的开发推广,为棚室增添了物理封闭阻隔、诱杀和遮阳、降温、避雨、降湿等绿色防控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实现不用或少用农药,显著提高设施园艺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配方施肥、设施栽培穴盘育苗、无土栽培、地膜覆盖起垄栽培、间作套种、集约化育苗、嫁接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型集成技术已在我区几个“蔬菜标准园”中得到有效推广,新品种及先进栽培模式的引入,带动了产业整体产出水平的提升,为广大种植户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2.4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成果转化、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创新生产模式,通过摸索,研究开发种植新模式,改进温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物化材料和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变革;注重品种的更新换代,对新引进的品种进行试种,掌握其生产适应性和特征特性,推广优良品种;示范应用先进技术,强化技术培训,重点主抓当地农牧民种植能手的培养,组建乡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田间课堂,配备专门的蔬菜农技人员,树立典型的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区已涌现出一批农技土专家,他们扎根在本土,示范、带动作用尤为明显。
  2.5 注重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狠抓产品标准的制定,加强对农业化境的保护和监测,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认证工作,促进无公害菜篮子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规范了生产行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源头治理,从生产源头入手,建立田间档案,强化投入品管理及登记使用记录,确保产出品质量可追朔制度落到实处,使菜蓝子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2.6 培育经营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提高产业经营能力
  经多年的发展,我区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已有多家协会、蔬菜营销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在引品种、搞示范、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带动作用,促进了产业有序良性发展。伴随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相应建立了一批区域性的产地交易市场、农贸集市,大力推广产销直供,已有部分园区实现了“农超对接”和大户配送,流通体系正在积极探索和形成中。
  3 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区特色经济作物产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单产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品牌创建、产地认定和贮藏加工、市场营销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管理渠道不畅,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新优技术普及率较低,生产管理水平不够高;四是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
  4 今后西藏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政策扶持和机制创新的办法,进一步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突出良种苗木繁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新优技术集成和创新型栽培模式示范推广力度,重点推行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加强本土农民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栽培管理水平,逐步培养和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1 进一步调优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精品特色蔬菜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引导和典型带头作用,采取健康栽培模式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销售模式为主,积极推进近郊优势核心产区精细菜扩大发展,引导结构调整,推进我区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4.2 进一步巩固蔬菜基地建设
  加强统筹规划,稳规模,重调整,强基础,着力加强蔬菜基地沟渠路基础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蔬菜产运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强蔬菜生产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蔬菜基地效益和生产水平。
  4.3 进一步加强蔬菜科技服务管理建设
  探索建立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科研教学、龙头企业、产业协会、种植大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蔬菜科技服务管理队伍。
  4.4 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力度,培养一批蔬菜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多途径解决我区经济作物栽培专业人才奇缺的格局;争取培训资金,专门针对蔬菜生产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广大菜农的从业素质、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造就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4.5 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化配套建设
  要重点加强蔬菜营销组织、冷库、储运、产后加工、交易市场、信息服务一系列平台建设,积极鼓励和壮大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扶持和培植多家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整体效益。
  4.6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抓好专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经作产业是一个投入大、费工多、成本高,对气候、土壤、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的产业。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筹措、保障相应的运行资金,扶持和加大投入,用于解决新建或维护设施园区的道路、电力、排灌、保温、通风设施、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运用等等,才能可持续的保障产业良性优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平等.西藏无公害蔬菜生[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
  [2] 钟政昌等.林芝地区野生食用菌类的综合开发技术[J].西藏科技.2006年03期.
其他文献
肾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患者众多,护理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肾内科工作经验和体会对我科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历时4年全新设计、全新开发的潍柴非道路三阶段工程机械2-4L“锐动力”产品,凝聚了潍柴近70年发动机技术积累,是潍柴开拓工程机械小马力细分市场的“杀手锏”。这一“新锐”之
芸苔素内酯水剂是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平衡植物体内源激素,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达到增产的效果。为探究0.0016%芸苔素内酯水剂用于调节小麦生长效果及最佳田间使用量,我们受辽宁省植保植检站委托,于2013年4月进行了0.0016%芸苔素内酯水剂用于调节小麦生长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药剂:0.0016%芸苔素内酯水剂
摘要: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我党历来最关心的一件大事,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个字的目标要求中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生产发展,才能增加群众收入,只要增加群众收入,才能生活宽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目前我县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农牧民生活水平非常低下。增
甘蔗可以被归纳到高产作物的范畴,在其生育过程中,甘蔗需要吸收大量养分。现代研究发现,每生产1 t 的甘蔗,需要氮为1.5~2.0 kg、磷为0.4~0.5 kg、钾为2.0~2.5 kg、钙为0.46~0.75 kg、镁为0.50~0.75 kg。一旦营养不到位,甘蔗的质量将受到直接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由于种植户的分散性特点,决定了我省户均种蔗规模是十分有限的,这就导致部分专业素养不高的
往复式压缩机是化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大型设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它消耗了大量的能量.由于过程的变化,对空气量的需求不是恒定的.因此,压缩机需要调整.目前,旁路调节广泛应用于
电子政务专用网络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者怎样正确把握政务的发展规律;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现代化办公素质;开发商能否对电子政务正确理解;开发商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
1994年又引进加拿大专业服装院校的教学体系,经过省劳动斤的认证和考核批准为辽宁肖国际服装专业学校.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