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研究之八极拳的技术运用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八极拳修炼者经过长期艰苦的基础功夫的锤炼,具备了极为扎实的基础,便可进行八极拳攻防技击性动作方面的学习和功法操练阶段。
  自古以来,没有什么旷古绝伦的“绝招”,更没有什么速成的功法能提高功力。在技击中,招法精熟,打击威力强大和力道的强劲,是一个练武者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血与汗的结晶。八极拳技术体系中的“六大开”和“八大招”,是八极拳前贤们在完整的八极拳大体系中提炼出来的较为得意的部分精华技术小体系,并不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传说中的那么“神奥化”。
  其实“六大开”和“八大招”是异曲同工,其径相通,动作简洁,朴实无华,是不可分割的技术整体。如“六大开”中的“缠招”,无非是左右劲的大缠与小缠,再加变化中的靠缠。缠又分上、中、下三盘缠法。其历代师承传授都是一个传授死模式,其中一招多变的活步用法根本不传。再者,传授者一个师父一种传授方法,久而久之,固定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简单动作,随着保守思想的顽固化影响,自然退化是正常的现状。“八大招”中的“左右硬开门”也是左右劲的“缠招”,只不过在使用时手法变化不一样,“六大开”中的“缠”是抓住对方的手臂进行缠,而且缠的幅度、弧圈也是因人而异;而“八大招”中的“左右硬开门”招法中缠的弧圈分大圈与小圈。明显不同的一点是,“八大招”中“左右硬开门”一招中,不是用手去抓掳对方手臂,而是强崩硬缠贴肩撞,左崩缠肩撞胁,右崩缠中肩撞胸。这是一面的手法分左右,即右臂。而左臂也是同样分左右旋转在行进间完成打开门户击倒对手的目的,其变化的手法“六大开”进攻密度较强些。
  众所周知,八极拳法中的“六大开”和“八大招”还是其他流派中的任何精招绝技,都必须经过全面的、相当时候的功法锤炼后,获得纯功,方能在应敌时发挥出极大的打击威力和最佳效果。常言说:“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一个努力进取的八极拳练习者,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刻苦精神和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在明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习练“六大开”和“八大招”。其一,首先随老师学习几个动作,并按动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体会、掌握和领会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其二,是千百遍的反复练习;练习动作时,要严肃认真扎扎实实地练,目的是为了增强熟练程度;而且要苦练加巧练,达到熟能生巧。自古以来,做任何事情成功的秘诀是“勤奋”,常言说“一看、二练、三琢磨”。一看,主要认真仔细地看教师做示范动作;二练,按教师教的动作标准要领多练;三琢磨,主要对教师教的动作的发力道理,教师做动作时的整体精神面貌多思仿。其三,当掌握每个动作的发力窍门并做到收发自如时,再由明师拆招、喂招,进行实战技术运用方面的训练。
  《八极拳谱》曰:“招术不熟,必致临敌时手足无措,难言制敌命中之方,故技击一道以坚实身体内外为根本,镇定意志为主宰,精熟招术以致用。喂招成招万求致用也。只练拳不喂招成招;临敌变无法用,有拳技精熟不能临敌致用盖以此也”。所以人们常说:“书念一世,不讲(透)不如不念;拳练一生,不拆招喂招,不如不练”。再者,一个较高明的老师父给你拆招、喂招,也是局限于老师个人的经验,切莫怎么学来的就怎么用。笔者认为,一个习武者如想达到技术高境界,不应拘于拳法的经验模式。习武的目的是把全身的能量彻底释放出来,并推向极限。所以,一个八极拳修炼者光靠师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勤学苦练,继而实战,即“常练不如惯打”,广泛吸取各类拳法的技击妙点、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广泛总结与自己拆招、喂招的长者与同道的技术特长,逐步形成适应自己的技击风格,再进行高层次的实战模拟训练和真枪实弹的实战训练,加之配合较为科学的功法操练,便能达到技击的高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八极拳体系的“六大开”和“八大招”及散招、散手等,不可能招招都练得精熟,变化法掌握得都到位,更不可能招招都适应自我使用。因为其中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体形状各异,体重也不一样,天赋悟性,功夫下的大小等都不一样。当年,“神枪”李书文、强瑞清、季云龙、马英图等前辈,他们都是清末民初时期,也是八极拳发展中期阶段的精英人物,他们都会“六大开”和“八大招”。但是他们与人较拳技时,也不是随意使用“六大开”和“八大招”中任何一招,招招都能产生较高的技击效果的,而是根据他们自身优势条件和平时练就的几个精熟顺畅、运用自如的招法,根据对手的实力,有选择地使用对敌的精熟招法,即死招活用。如“神枪”李书文前辈,身高1.62米,身体清瘦,但他天生胎力大,双臂比常人长一寸多,手掌大,手指粗,经过后天超常训练,功力深厚,步伐快捷。与人较拳技时“请”字刚出口身形已到了对方面前,未等对方反应过来已身残身亡(对“神枪”李书文先生与人较技的事,1933年《沧县志》中有详细记载)。李书文先生用的招法是“八大招”中的“猛虎硬爬山”招法,此招是一招化四手。据其子李萼堂先生讲:“老人家与人动手较技,从未用过两手,只用‘猛虎硬爬山’招法中的一手就解决啦”。这段真实的八极门中的历史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神枪”李书文先生的精技纯功已达神境,他出手时快捷无伦,加上自身掌上的打击威力极大,又依靠他常年修炼的“突跨”步,属天下一绝。按现在的时速计算,他脚步起动在1秒钟之内能冲出6米开外;按力学的原理,是力加速,速加力的问题,君不见飞机起飞时的加速情景吗?就是如此简单的道理。
  马英图先生的威名也是诸多武林界人士知详的。马英图先生身高体健,双臂入膝,6岁时拜张景星为师,学艺多年。张景星是“神枪”李书文先生的师叔,由于年龄太大,给马英图先生做拆招喂招动作已力不从心,便将马英图先生托付给“神枪”李书文,让他替师传艺,此后在武林界才有了“大狠子李书文,二狠子马英图”之说。马英图先生1952年居在天津衣钵传人弟子牛增华处,常对牛增华说:“老头子(对李书文的尊称)教我时,说我身量大,‘六大开’、‘八大招’等都要学,都要练,为了将来带徒弟。但最适应你自己条件的招式更要多练,为的是与人动手时用”。马英图先生根据李书文先生的提议,苦练精技纯功,与人较技时,常用的招法是“八大招”中的“迎风朝阳手”,后又形成了八极掺劈挂的技击风格,而闻名遐迩。上述的典故说明了一个普通而简单的道理,精技妙招是前辈们在千百次的搏斗中提炼出来的精品,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物,未必适应我们现代形体各异、智商高低不等的人物。只能有选择地应用自身条件的招法,才是实战中聪明人的正确选择。运用技术恰到妙处,才能产生较理想的打击效果。也就是说,无论是“六大开”“八大招”或其它的精妙技法,不同素质的人使用出来将产生不同的打击威力和效果。
  八极拳在打法上分等打与赶打两种方法,这是历代八极拳先贤们经过长期传统训练、千百次的搏击实践总结出来的。此两种打法主要因人而异,天赋极佳者,等打与赶打都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等打的意思是,对手一动,我方进行反击性的打法,老人们称为“以动打动”。如“六大开”中的“抱”招,此式虽简单,实含逗、开、截、击、闭五法,为对敌出手之正宗,其中有虚,有实,有拳,有手,有腿,有肘。所谓逗引者,引敌出手也,敌不出手,我则由虚变实。敌出手,我变实为虚,此乃以变应变法。所谓开者,即硬开门也。“六大开”是六个招法,又分上开,中开,下开,并根据实战中的瞬间变化情况,随意而变用训练有素的娴熟手法。等打法的运作程度是,当敌出手进入我方打击有效距离内,我则以暴烈突然的雄风霸气,快如闪电般身法,发挥崩开裹进,贴身靠打的技术优势,用肘顶、肩撞、胯挤、背靠等手段,硬碰硬撞,三盘连击,一气呵成。
  赶打法是敌未动,我先动制敌法。此种打法,主要达到敌方未曾反应过来,是退、是封、是反击的犹豫不定的刹那间,我则以迅捷快如雷霆般一击,步落招成。要达到这种打击效果,最为关键的是拳脚下起动的速率奇快,进攻有效距离掌握得恰到妙处,攻击部位极其精确,人象流星似闪电,拳脚如旋风,势如强龙,“猛”象山崩地裂。
  八极拳讲究练法、用法、变化法。即练的是内外协调一致,用的是巧妙绝伦,打的是奋不顾身。《八极拳谱》中曰:“所谓招者,非指定式而言,定式乃招已打之式,非招也。所谓招者,乃在敌变化过程中,所谓步落招成”。又云“打招如闪电,此意也。招,巧力也,以力降人非招也,招不离突跨,而突跨又必须合一”。
  “六大开”和“八大招”以三合、三靠、突跨相连为宗法。跨乃横力、突力、冲力,所谓招势不离跨也。发招最忌亮相,亮相已露变化之机,易为人所乘。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见缝即插,有隙即钻为上乘;连架钻混而为中乘;架而后进为下乘;闪转挪,犹疑不定则下乘之下乘也。“六大开”、“八大招”贵单练,又贵喂招,否则临敌时难致用。单练贵用手,尤贵跨步,无跨步则无突力。总之,发招的依靠是根基强固,应敌时,以极快的速度与精熟的招法、浓厚的功力融为一体,随意而动,以变应变,运用自如为技击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伦诺克斯·刘易斯是快乐的,现如今,他的脸上总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曼哈顿王牌旅馆的房间里,前世界重量重量级拳王刘易斯正把9个月大的小儿子抱在宽阔的臂弯里嬉戏。“我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做一名好父亲!”刘易斯说:“每天,我都在观察兰德(儿子的名字)是怎样学习生活的,他总图自己站起来,这时候我会忍不住抱起他……而他的两只小脚丫会不停地蹬踹,这真有趣,他已经可以咿咿呀呀地‘说话’了,对我而言,每个瞬间都
期刊
武术讲八云淡,拳脚要踢打    八法是武术的八种基本功法,即手法、眼法、身法、步去、精神、气息、劲力、功夫。这八法可说是各门各派通用拘基本法。不管练何拳何械,离开这八法就练不成功夫。这八法可说是武术技击、武术健身、武术表演的基本法。离开这八法,技击散打便难奏效,锻炼身体就可能出偏差,表演武术项目就不美观、精彩。可见,这八法是武术运动各种法则中的基本法。先人颇懂实践论。因为八法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在实
期刊
泛户量级,向来就是一块英雄辈出的是非之地。从80年代第一代中量级四大天王伦纳德、哈格勒、赫思斯和杜兰之间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战争,到90年代的第二代四大天王;“英国绅士”克里斯·尤班克、“受伤的老虎”尼格尔·本、“地球上最具爆发力的举手”杰拉尔稽·麦克菜伦、“击倒王”朱安·杰克逊相互间,惨绝人寰的血腥厮杀,再到今天为更多人所熟悉的“四小天王”;特里尼达德、莫斯里、霍亚、瓦加斯之间无休止的彼此绞杀;以及
期刊
有一种失败叫作“光荣”!    2005年3月?9日(星期六)晚上,拉斯维加斯米高梅大酒店里,充满变数和悬念的WBC超次轻量级拳王挑战资格赛在众多拳迷的期待中终于开赛。“墨西哥剑客”埃里克·莫拉雷斯(职业战绩为48战2负,曾在34场比赛中KO对手)和强健的菲律宾拳击超级明星“亚洲驱逐舰”曼尼·帕奎奥(职业战绩为39战3平2负,曾在30场比赛中KO对手)为争夺拳王挑战赛资格进行了殊死的决斗。经过 1
期刊
讲手:手者,按武功论,手法有推、搂、斩;砍、切、挑、压、勾、封、擒拿、缠、牵、托、按等等,手的练法具体可分为“拳”撑地做俯卧撑;“掌”撑地做俯卧撑;“指”撑地做俯卧撑,可双手练也可单拳、单掌、单指练等等,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只要有对武功痴热的追求之心,高尚的武德,心理素质修养,定能使你成为高手。你若突遇恶徒时,即使手无寸铁,也不会手忙脚乱,更不会手足无措,定可把敌人手到擒获。  从武德上来说
期刊
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使用踢、打、拿、摔等技术手段制胜对手的攻防组合技术,最直接体现着中国武术的实战价值。  散打的形成: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生活或谋生成为必需时的必然产物。比如说人的直立行走,就是类人猿的前肢根据需要不得不提前从简单的行走中解放出来,从事其它如获取食物、进行争斗等想对高级的活动,散打也是如此。据史料记载,散打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原始社会,“人民少而禽兽众”,
期刊
自古云:拳道一如。浅而言之,拳者拳法,实作之用也;道者拳理与心法,实作之体也。拳理与心法源出于实作之中,而实作又必须以拳理及心法为指南,如此则拳法方能不断完善。故而,学者只有实战与拳理、心法相互印证,体用合一,反复证悟,才可得拳道之精蕴,而直达上乘之境。  心意一脉历来授徒即有“传形不传意,传意不传心”之森严门规。“形”指拳架,“意”为劲意,“心”即心法,三者相成,缺一不可也。今借《搏击》一角,献
期刊
歌诀曰:  劲在疾狠快利间,  九龙开花非等闲;  纵身能上九云间,  落下其根稳如山。  纵使敌人有万千,  闲庭信步斗敌顽;  龙捆蛇缠我何惧,  我有六合心意拳。  所谓“九龙开花”,意思是说,心意拳既然是以顾为打的短打类实战性拳术,因此,对付敌人人多势重,将我团团围住,我仍然可以以少胜多,以单胜众;在危急状态下从容不迫,沉着应敌。“九龙”表示多数;开花,表示就是有九条龙将我围而捆住,我发出
期刊
打拳容易走步难    练拳路,只要准确记忆,认真模仿,反复演练,时间不需很长便能掌握,有的人还能练得非常好。就如当代一些著名的青少年运动员,哪个不是十来岁左右才开始练拳,二三年后便在全国比赛中拿成绩?他们的基本功个个超群,套路练得又熟又精,然而不能实作。为什么呢?不会攻防进退的步法。  套路是死的,越练越熟。步法是活的,需要针对对手的动作、对手的技术水平、对手的身体素质在实作中变换。当然是死东西好
期刊
佛汉拳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自传世以来,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习者。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直隶大名府长垣县城东南九十里贾家庄(今山东东明马头庄)贾公云路入禅武祖庭河南嵩山少林寺学艺,拜在大禅师徐修文门下,伏首受教三年,尽得其术。后奉师命走出少林寺山门,中兴佛汉拳。贾公出寺后,为国效力,屡建战功,官拜都尉,后无心于仕,遂弃职归里,云游天下。花甲之年,来到直隶大名府以艺会友,力挫群雄,以尚武好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