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苍凉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往往蕴涵着一种直触人心的悲剧意识,而“苍凉”、“悲凉”也成了其小说风格的最佳代名词,同时,也是小说的核心所在。然而,其苍凉感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故事的悲剧性,也来源于整个文本的字里行间以及作品之外的作者的个人因素。从文本和作者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的多方面原因,从而可以展示张爱玲及其小说的独到之处与美之所在。首先,从篇名的距离、故事的距离、世俗的贴近、人物的不彻底性、意象的暗示、创作者的隐匿六个视角探讨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的文本技巧。其次,从中西文化的积淀和苍凉的人生体验两个方面揭示张爱玲自身的遭际在形成其作品苍凉基调上的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苍凉;原因
  [中图分类号]1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81-06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而张爱玲恰恰善于洞悉这样的情感印迹,总是于人类尤其女性最平常的生活之中道出人世间的无尽苍凉。张爱玲的小说自发表以来,受到了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无论是批评还是赞赏,读者们对其作品的某些特性仍有着共识,其中之一便是其小说饱含着苍凉之感。不仅仅是读者,就连张爱玲自己也肯定了“苍凉”的存在:“……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然而,张爱玲小说苍凉感的产生,并不仅仅是由于故事本身的悲剧性,而是来源于整个文本的字里行间以及作品之外的作者的个人因素。她那既华丽又让人心痛的苍凉,是作品中独特的手法营造出来的,也是作者不同于常人的人生体验带来的。下面笔者将从文本和作者两个方面来探讨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的原因。
  一、文本中的因素
  张爱玲的小说在编排和设计上有许多的独到之处,她的语言也是美丽又奇特的,而正是她的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她的小说形成了真正的“苍凉感”,又或者说是处处蕴含着苍凉。
  (一)篇名的距离
  张爱玲小说的文题往往古色古香,韵味十足,波澜不惊又隐喻悲哀,常常富有诗意,有一种淡淡的雅致。乍一看以为是一段美好的爱恋、一个喜剧的故事,然而,实际上却大相径庭。其作品的标题大多与人们心中初以为的那种美好感觉不符,让人们在读她的小说时总会疑问标题的由来,读着读着,恍然大悟,原来竞有着这样的含义,苍凉之感不禁暗暗袭来。
  《倾城之恋》,读者初见此题时,容易误以为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美好爱情故事,或者是如西施、杨贵妃之类的传奇性女子的故事。而实际上小说中的“倾城”指的却是战时倾倒的香港城,不是男主人公为女主人公白流苏倾倒,而是香港的沦陷成全了她的爱情,或者说是成全了她的婚姻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金锁记》里的“金锁”不是古代寓意吉祥的如意之锁,而是真正的黄金枷锁。用黄金铸成的“枷锁”,锁住了曹七巧的爱情、亲情,甚至锁住了她的一生,同时也锁住了她的孩子们的幸福,锁住了那个年代为金钱而执著的所有人。而《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标题看似没有什么可悲哀的,却也被作者一语道破了其悲剧色彩:“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令人倍感苍凉。又如“鸿鸾禧”,原是山东琴书传统曲目,叙述穷书生莫稽饥寒交迫,倒于金玉奴家门前,被金玉奴救回并与之成婚的故事,最终是个喜剧故事。而张爱玲的《鸿鸾禧》却是描写为一对新人准备婚事之际,家里家外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不同反应,终究也没有多少“禧”可言,最后,一屋子的人连应当不应当笑都不知道,而没有听清笑话的娄太太居然笑得最响,可见其空虚与悲凉。《连环套》一次次套的是霓喜自己,《封锁》不仅仅是暂时的道路封锁,更是封锁解除之后人心的再一次封锁……
  这便是张爱玲小说篇名与人们心中印象的距离所带来的苍凉,与文章契合,却不同于惯常的理解,隐喻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暗含着一种苍凉之意。
  (二)故事的距离
  张爱玲小说的开头大多不是直接对故事进行叙述,而是对故事的“苍凉”进行渲染。有的以对过往的追忆为引,有的以对人生的悲叹为序,有的则跳出故事,由现实生活逐渐进入情境,还有的以主人公周边的细节人手预示故事的悲剧性……有人认为,故事在叙述手法上所显示的这种距离容易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产生悲剧效果。那么,这样的一些方式就增加了小说故事的距离感,使得故事的悲剧性基调明了,更使人感到悲哀,从而凸显了故事的苍凉感。还有的小说在结尾处回归,与篇首呼应,这样的重复加重了读者对于主人公命运的怜惜,引起人们对于人生的慨叹,既有一种美感,更添一抹苍凉。
  《金锁记》的开篇写道:“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以对30年前的往事的回忆为开端,拉开了小说与读者在时间上的距离,使读者也以一种回忆的调子来品味故事,形成了一种悲剧感。且紧接着点破了故事的“凄凉”,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最后结尾处说到“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一完不了。”这样的重复更增添了读者对曹七巧等人命运的同情与怜惜,形成了“苍凉”的延续性。《红玫瑰与白玫瑰》就如前文所说,开篇道出人生的悲哀,激起读者的共鸣。《沉香屑第二炉香》和《茉莉香片》则是走出故事本身,从现实生活的视角出发,让读者幽幽聆听故事,平静,闲适。前者以“请你点上你的香,少少地撮上一些沉香屑”为引,令读者在沉香屑的气味中走进故事,结尾又以“罗杰安白登的这一炉香却渐渐地淡了下去,沉香屑烧完了,火熄了,灰冷了”为结,同读者一同走出故事。火熄了,罗杰的生命之火也就此熄灭了,随着烧完的沉香屑一起,淡淡逝去。一个悲哀的人,一种无奈的生活,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后者则用“太苦了一点”的“一壶茉莉香片”为始,讲述了“一段香港传奇”,“华美的但是悲哀的”故事。《倾城之恋》则是由故事里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人手,暗示着故事的苍凉。“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个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一不问也罢!”先以白公馆与外界的不协调入手,为后文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做好铺垫,苍凉已然成为必然。再加之结尾完全一致的重复,一个“苍凉的手势”就此完成。苍凉得不刻意,却苍凉得直人人心。   (三)世俗的贴近
  张爱玲的小说源自生活,书写生活,“俗”却不乏“雅”,俗的真实,俗的恰到好处。在她的小说中没有过于飞扬的人生,而是追求安稳的现实,在为了生存的努力中,在最为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揭开最真实的人性。张爱玲的小说与世俗生活衔接紧密,甚至有的就是生活的某一个切片。而在这最普通的生活中往往蕴涵着最复杂的人心,叙写着一个个传奇故事,予人以启示。也就是因为小说的通俗性与世俗性,才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更易于感悟,更容易产生苍凉感。就像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的:“……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张爱玲把主人公置于充满各种关系的世俗生活中,揭露人性的自私、丑陋、冷漠、苍凉。
  《留情》和《封锁》都是生活切片式的小说,以小见大,描写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同时道出了生活的无奈。《留情》说的是敦凤和米先生去舅母家与杨太太和杨老太太闲话家常的前前后后。这看似平常的谈话中,却透露出了人们为了追求安定生活而形成的许多的无奈。敦凤和米先生这对半路夫妻,有些感情却也不是真正的爱情,不过是为了生活。米先生的前妻病重即将离世,他“一生的大部分也跟着死了”,而敦凤与他的感情即便“千疮百孔”,却也“留”下了那么一点“情”一他们在回去的路上还是相爱的。《封锁》写的是封锁期间电车上发生的故事。封锁了,时间仿佛停止,而电车上则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吕宗桢与吴翠远“恋爱”了,他告诉她许多话,而这只限于在电车上,只在封锁时。封锁解除了,翠远信了他,期待他的电话打来,而宗桢却在对面坐下,陌生人一般。原来“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这样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极易使人产生联想,回忆起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激起读者的共鸣,一同来慨叹生活的无奈与艰辛。将作品中苍凉的感觉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更有一种切身体会的真实感。
  (四)人物的不彻底性
  好也非好,恶也非绝对的恶,与命运抗争却又无奈妥协,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总是那样的不彻底,而也正是这样的不彻底,这样的难以一言概之,才更加真实,才更有一种苍凉的启示。不是刻画高于现实的不平凡的人,而是描摹接近现实的不彻底的人,从而发现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感悟的地方。就像她自己所言:“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张爱玲运用一种参差对照的手法,将人物的这种不彻底性表达得惟妙惟肖。追求婚姻的白流苏、失去初衷的葛薇龙、妒恨丹朱的聂传庆、伪装正直的佟振保……他们都曾与命运相较,他们也都在无形中改变,可是最终,他们仍旧没有“大彻大悟”。然而正是这样的不彻底的人物,才显示了真实的人心、复杂的人性,才更接近事实。即便是曹七巧这个彻底被金钱禁锢的人,也终究难以让人产生绝对的恨。无论她的行为多么的不堪,读者总是会给予她一定的同情,毕竟她也是被生活折磨的可怜人。
  就如《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本是一个纯洁的学生,为在香港继续读书寄住在姑母家。本以为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可谁知她终究是沦落了,被物欲的环境吸引也被乔琪乔吸引了。当她的爱情之梦被乔琪乔打破后,她仍旧无法自拔,最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太与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梁太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她一步步走向深渊,可是却出于自愿。她的心灵里有善的一面,也有着浮华的一面。也许多年以后,她会成为另一个梁太太,可是这样的人生轨迹,不免让人心生惋惜。污浊、腐败的空气和华丽奢靡的交际生活让她一点点失去了自我,我们不禁反思,面对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又有多少人会不为所动呢?葛薇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不仅仅是一个苍凉的人物,一个有着苍凉人生路的主人公,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苍凉的启示。
  在张爱玲的笔下,她在参差的比照之间,展示了人物的内心。她用两种不同的视角去观看同一个人,既看到善良的一面,又看到扭曲的一面,从而更显真实,更显苍凉。
  (五)意象的暗示
  张爱玲小说中丰富的意象运用,是他人难以模仿和比拟的。她总是极为敏感,将感情赋予不同的事物,又于不同的事物中体会不同的感情。她使读者与人物的内心通过具体化的意象相通,从而拉近人物情感与读者情感的距离,使人物的情感更容易被读者认同与感知。同时她还大量运用通感,使不易于理解的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被诠释得细腻而又深刻。
  月亮、镜子、雨、花、音乐、颜色等等,每一种意象都被她赋予了多种情感,或是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是表达人物的心情。《金锁记》里“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这时的月亮仿佛就是七巧狰狞的脸和她那扭曲的人格,在深夜将儿子留在自己房内,打听着儿子与儿媳的秘密。《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倒在镜子上,“他们似乎是跌倒在镜子里面,另一个昏昏的世界里去了”。他们的爱情亦真亦假,亦虚亦实,就像镜子一样,虚幻又易碎。《心经》里“天黑了,忽然下起雨来,那雨势来得猛,哗哗泼到地上,地上起了一层白烟。小寒回头一看,雨打了她一脸,呛得她透不过气来”。不仅仅是天下起了雨,更是小寒的心里下起了瓢泼大雨。雨让她透不过气,而情感的崩溃更让她难以呼吸,雨成了小寒心情的真实写照。类似的,花朵与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息息相关,就如《茉莉香片》里的言丹朱和杜鹃花,同样艳丽而哀伤;音乐与故事的底色交相呼应,就像《倾城之恋》里“咿咿呀呀”的胡琴,苍凉而苦涩。颜色暗示了主人公的人生,就似《茉莉香片》里聂传庆暗下去的背景,灰暗而满是阴霾……张爱玲运用种种意象,使小说更加情感化,更加细腻化,而这些情感的表达也就加重了小说苍凉的意味,使得苍凉感遍布于小说的字里行间,也使读者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所传达出的这种“苍凉”。   除此之外,通感的大量运用更是使得情感的表达和感知更加深刻和具象。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觉得她完全被打败了,得意之极,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着,静静的笑从他的眼里流出来,像眼泪似的流了一脸。”把他真实的痛苦与心理的纠结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如《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坐在床上,炎热的黑暗包着她,像葡萄紫的绒毯子。”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可是范柳原的话虽是侮辱却正中她的心,所以她更加难堪。这样的通感运用,让感情更加形象,更加易于体会,也更利于读者理解和感悟了。
  (六)创作者的隐匿
  细读张爱玲的小说不难发现,她总是以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出现,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故事,不直接介入故事,不强加给读者她自己的看法,而是让故事自身去说明。这样的视角使得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变远了,也变近了。远是说读者也会如作者的语言一样,从一个第三人的角度去观赏故事,更加清晰和客观;近是说作品没有在时过境迁后失去韵味,而仅仅是一个故事本身,等待着不同时代的人去给予不同的理解和品味,发现新的启示,不会因为年代的改变而失去意义。张爱玲的这一手法,让她作品苍凉的味道不仅洋溢在故事中,也弥漫到了读者的心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同时也使这种苍凉感愈加持久了,不仅停留在生活于那个时代的人的心中,也让后代的读者产生体悟。她置身事外,看破一切,冷静而善于洞察人性,以一种独立于小说之外的视角冷眼看世界,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
  也有人说张爱玲的这种方式是刻意隐藏自己,以免读者将主人公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身上来。可是对于作家来说,这是难以避免的。一个人的写作总会带有自己的一些体验与感受,而读者往往会认为是作者的自我书写。这样的联想是避不开,也不必避开的。张爱玲若是真想避开,那么大可不必构建与自身经历类似的情节了。笔者认为,她的这种叙述的方式,是隐藏了自己,可是并不是避开嫌疑,而是让故事成为故事本身,让读者专注于故事,而不是作者的评判,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故事,更好地感受那种人世的苍凉。
  二、作者自身的因素
  小说中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小说的苍凉感通过多种途径到达读者的心境,而能够自如运用这样的手法,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作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才能。此外,除了小说中的艺术手法,苍凉感的产生更重要的原因来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价值观。是因为她看得到这个世界的苍凉,所以才写得出这样苍凉的故事,否则,她自己没有经历过,没有体会过,那么即便虚构出这样的故事,也不会那样的真实和深刻。
  (一)中西文化的积淀
  张爱玲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造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颇多的影响,这两种文化在她的作品中碰撞交融,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文体。
  儿时的她,母亲不在身边,父亲成为了与她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父亲常常带她去听戏,回到家便与她一同探讨文学作品,父亲的大书房成了她钟爱的宝地。《红楼梦》、《海上花列传》、《儒林外史》……幼年的她便已品读过许多的作品。每当与父亲讨论作品的优劣,父亲总是帮助她分析、讲解,让张爱玲受益良多。此后,张爱玲的这种文学造诣越来越深,见解也越发独到,《红楼梦》等作品还对她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且张爱玲本就出身名门,家族的底蕴浓重,对她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她的父亲还是最初发现她具有文学天赋的人。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发现了她写作的天赋与能力,并且有意培养。可见,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父亲,对她文学才能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力。家族、戏曲、文学……传统文化在张爱玲的心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她的母亲归国回来,用西式的茶具、与姑姑一同演奏钢琴,西方文化在她的心里开始萌芽。1931年,张爱玲在母亲的坚持下,进入圣玛利亚女校学习。圣玛利亚女校是当时上海最著名的两大美国基督教会学校之一,课程分为中文、英文两部分。初中以上中文课程的教授多半是前清科举出身的老学究,初中以下是师范毕业的小姐,讲授国文、国史、地理。英文课程的教授则由英美学者担任,讲授英语、数学、物理、西洋史、西洋地理、圣经。张爱玲在这个学校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还在校刊发表文章,不仅加深了传统文化的修养,也学习到了西方的文化与知识,开拓了眼界,同时也加强了写作的功底。之后,她又到香港大学就读,这个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大都市进一步加深了西方文化对她的影响。她重拾画笔,研究服饰……在母亲的影响和帮助下,张爱玲也很好地学习了西方文化,研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
  这两种文化在她的人生中碰撞、融合,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的许多的手法与技巧,都是来源于她颇深的文学功底和天赋。她的苍凉感,既带有《红楼梦》的细腻和悲情,也含有西方现代人本主义“人生是无望的,世界是荒诞的”的哲学观点。中西方文化在她的小说中共同形成了她的悲剧意识,传统与现代写作方式在她的作品中得到灵活的运用,苍凉感遍布于小说的字里行间,投影在故事与现实之中。
  (二)苍凉人生的体验
  只有技巧与文采是写不出真正的苍凉的,只有不同于常人的经历与感受,不同于一般的视角与见解,才可能铸就出这样铭心的苍凉。张爱玲的一生十分坎坷,可以说她的经历远比小说中来得更加苍凉,因为这不掺杂那些虚构的成分,她的一生才是“说不尽的苍凉故事”。
  张爱玲出身名门,可是家道中落,她只赶上了一点世家的遗韵,大都是一些颓废的景象。4岁那年,张爱玲的母亲离开她去了英国,她清楚地记得母亲临走时的那一幕。之后,她与父亲相伴,而父亲却是个吸食鸦片的没落贵族。4年后,母亲回国,家里突然热闹起来,有许多的客人,她很快乐,真正的快乐。可是好景不长,父母整日争吵不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二人离婚了,张爱玲“快乐”的童年结束了。母亲再次动身去了法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这些无疑在她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她的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的敏感、孤独使她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其后,父亲再婚。继母待她和弟弟并不好,父亲也总是训斥他们,然而,矛盾在她母亲回国时激化了。她与父亲商量后去母亲那里住了两周,回来时却被继母打了,只因未知会她。继母恶人先告状,告与父亲。父亲本就恼于母亲让张爱玲留学,觉得张爱玲向着她母亲,此时更是把对她母亲的怨恨发泄到张爱玲的身上,对她拳打脚踢,弄得她满身是伤。本已伤心欲绝的她,竞被父亲关在阴暗的屋子内,只能看见些许的月光。直到日军攻打上海,她父亲与继母避难,仍旧没有将她放出来。大概张爱玲对月亮独特的感觉便也由此而来。终于,她逃了出去,逃到母亲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可之后的感情经历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苍凉”的印迹。与胡兰成的那一场风花雪月,她看到了爱情的美丽,也品味了爱情的背叛。她因他背负了汉奸的罪名,在战时跋山涉水往温州寻夫,却见到了丈夫的新欢,她的心就此碎了。此后她的第二次婚姻也很不幸,随之她的创作也变得少了。
  亲情、爱情的支离破碎,使她对世界的看法发生着转变,动荡的战争年代使她看到了人性的真实,不能不说这样的曲折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独到而精辟,对人生的苍凉有很清晰的认识和很深刻的感悟。早年的贵族生活,使她熟悉大家族里的人情世故;亲情的破碎,使她成熟地思考;爱情的泯灭,使她清楚情感的易变;乱世的纷扰,使她感到彻骨的悲凉。张爱玲的不凡的人生经历,令她的见解也同样的不凡。她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都可以在她的经历中找到共通之处,似乎有些就是她人生的投影。她的人生缺少了生机,可却给她的作品注入了生命。她把她的人生和悲情带进了作品,把她生活的许多片段做成了小说的底子,让我们在感受作品的苍凉时,也感受着她本身的悲凉。美好人生离她或许是远了些,可是却让苍凉的感怀离读者更近了。
  张爱玲小说苍凉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艺术上的,也有人生上的。她这个从小被誉为“天才”的女子,华丽冷傲,洞察人心。她对不幸有着独特的敏感,特殊的经历让她独具慧眼,别具匠心。她勾勒了人性的自私与冷酷,刻画了人物的挣扎与妥协,看破了人世的悲凉与无奈,描绘了苍凉的人生与情怀。她的文学成就是那个时代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她的苍凉笔触更是难以模仿和超越的艺术成就。我们感叹她对色彩、绘画、服饰、音乐的研究,更欣赏她对美的定义与把握。凄美、艳丽而哀伤,读得到苍凉,更读得到人生。也许正如她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这种对沧桑人生的喟叹,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情的了解与悲悯,使我们由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联想到现实的人生,从而集中到对人生的探寻和寻觅中来,使作品与人生相通,从而形成了一个张爱玲独有的“苍凉”的韵味。小说的标题、背景、情节、人物、艺术手法,乃至张爱玲自身的经历与文化积淀,共同构建了这个美丽又充满启示的“苍凉”世界。
  [责任编辑 王艳芳]
其他文献
[摘 要]席勒把崇高与艺术联系起来,认为激情的讽刺诗是崇高性格的表现,嬉戏的讽刺诗是优美性格的表现。席勒把崇高与悲剧艺术联系起来,指明了悲剧是崇高的集中表现。这是席勒在艺术史上最大的历史贡献,不仅指明了悲剧艺术的崇高本质,而且突破了西方古典形态的悲剧观,启发了黑格尔等的悲剧矛盾冲突论。  [关键词]崇高;艺术;悲剧艺术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
期刊
[摘要]青岛是全国第一批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城市,威海是最近才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城市。设计“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影响”问卷,调查研究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青岛、威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两城市在经济生活、社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建设、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等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有关的8个方面差异显著,城管执法管理模式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关
期刊
[摘 要]以青岛市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影响青岛市游客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采用IPA指数分析其旅游消费的满意度。研究表明,青岛市游客旅游消费主要受目的地的旅游服务因子、收入与价格因子等的影响,且游客对于青岛市的滨海风光、建筑文化、整体环境满意度较高,但对娱乐种类、餐饮质量、交通状况、商品特色和产品价格满意度较低。据此提出促进青岛市旅游消费水平提升的对策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大,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是世界普遍采用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提高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政策环境,功能区建设应着眼经济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项目支撑,采用整体协调、功能复合及文脉传承的城市设计策略,打造集产业、居住、商务、休闲、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发展平台;按照“盘活存量、引进增
期刊
[摘 要]哈佛大学建立于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以培养牧师为初衷,以剑桥大学为蓝本。从阿什比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的观点来看,哈佛大学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办学模式与美国英属殖民地的特殊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哈佛大学守住了剑桥大学的形式和自由精神,在管理与环境的变化中寻求突破,在“守”与“变”中借助杰出校长的领导实现了自我生长,并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哈佛大学模式移植的范式,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
期刊
[摘要]理查德·瑞吉斯特提出的未来主义范式、人与自然相平衡的原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的突出贡献。未来主义范式包括:生命、美、公平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三大标准,三维而非平面是生态城市的未来形态,通过就近出行实现可达性是生态城市的交通模式,紧凑性和对自然开放性是生态城市的建筑风格。人与自然平衡的原则包括:用大自然的方法管理城市;通过生态区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他的理论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观可行的方案,对于
期刊
[摘要]史學经世宗旨是中国传统史學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这种以史经世的精神在南宋遗民史學中亦有继承和凸显。经历鼎革之痛的他们在反思宋末空疏學风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以经邦济世,撰写了《文献通考》、《资治通鉴音注》等史學巨著,凸显了史學经世精神,为元初史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南宋遗民;以史经世;通儒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
期刊
[摘要]对于普世价值的追问并非今天才有,只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关系紧张和信仰危机加速了对普世性价值可能性的探讨。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关于人类如何摆脱道德困境的思考。儒家文化内涵中包含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拥有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公共外交视野下,儒家价值观普世化有其独特的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即重视“以身体道”的个人和建立孔子学院。  [关键
期刊
[摘要]企业管理看似复杂,但其重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管理,主要为关注员工;二是对外管理,主要为关注顾客。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方面的管理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企业善待员工之利,员工重视企业之义”是对内管理过程中的朴素逻辑,“真心实意地对待顾客”是对外管理过程中的朴素逻辑。在这两个逻辑当中,可以引入国学的人文关怀,并设定传统文化“仁恕”之道作为朴素管理学的指导思想。这样,企业管理将变得相对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书简》是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论文。它从席勒的时代现状入手,把美学问题与改变人性分裂的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确定美是拯救人性的唯一手段。它从人性的分析开始论美,得出人的三种冲动:感性冲动、理性冲动、游戏冲动;这三种人性冲动决定了三种人:感性的人(自然的人)、理性的人(道德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游戏冲动结合了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使人成为审美的人,最终成为了道德的人。因为美是游戏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