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的心电图。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中老年胸痛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50岁以上的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中,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140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有60例,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52例。结论:心电图异常对中老年胸痛患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中老年胸痛;心电图;年龄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25-02
因胸痛就诊的中老年患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中老年胸痛患者由于不同的病因从而表现出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疼痛[1-2]。因此,本院选取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老年胸痛患者;100例为男性患者,10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中老年胸痛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0.12±1.34)岁。
1.2方法
中老年胸痛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本院提供的500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
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并详细记录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的心电图数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不同年龄段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心电图检查结果。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心电图检查结果
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据表1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如表1所示。
2.2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140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有60例,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52例,140例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改变的患者有5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2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有15例、左心室高电压患者有8例、房颤/房扑患者有8例、肢导低电压患者有8例,传导阻滯患者有7例、逆钟向转位患者有7例、早期复极患者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期前收缩患者2例,如表2所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胸痛症状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可发生胸痛症状,但主要发病人群中老年患者,引起胸痛的原因为;各种外伤、肿瘤、支气管、炎症等,而心电图检查在胸痛症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诊治心脏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3-4]。
各种疾病的首发临床症状均为胸痛,常见的病因为胃肠源性、心源性、骨骼肌肉源性、肺源性、病毒和神经精神性,中老年胸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为心肌缺血和大血管损伤,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上述疾病多数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结合年龄和检查结果,迅速给予中老年胸痛患者制定处理方案,从而减少患者病死率,提高中老年胸痛患者生存率。本文数据显示,随着中老年胸痛患者年龄不断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不断增加,而心电图检查结果中,S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发病率较为明显,因此,若患者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应立即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5-6]。
经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中,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140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有60例,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52例,ST-改变的患者有5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2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有15例、左心室高电压患者有8例、房颤/房扑患者有8例、肢导低电压患者有8例,传导阻滞患者有7例、逆钟向转位患者有7例、早期复极患者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期前收缩患者2例。
综上所述,心电图异常对中老年胸痛患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康立美,周越,秦俊春等.精细化管理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2(8):690-692.
[2]宋晓菊.女性胸闷、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心肌标志物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3):2354-2355.
[3]陈志华,Deborah B.Diercks.加州大学Davis医学中心急诊6749例胸痛患者心电图调查及ST-T变化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2):209-210.
[4]陈志华,Deborah B Diercks.首诊心电图ST段抬高并快速下降的胸痛患者16例临床及随访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3):372-373.
[5]孙晓琪.颈动脉超声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对胸痛患者筛查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8):1437-1439.
[6]薛军,皮林,谭荣等.北京市急诊胸痛患者就诊时间及急救车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7):823-826.
【关键词】:中老年胸痛;心电图;年龄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25-02
因胸痛就诊的中老年患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中老年胸痛患者由于不同的病因从而表现出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疼痛[1-2]。因此,本院选取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中老年胸痛患者;100例为男性患者,10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中老年胸痛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0.12±1.34)岁。
1.2方法
中老年胸痛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本院提供的500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
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并详细记录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的心电图数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不同年龄段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心电图检查结果。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段心电图检查结果
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据表1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如表1所示。
2.2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检查后,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140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有60例,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52例,140例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改变的患者有5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2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有15例、左心室高电压患者有8例、房颤/房扑患者有8例、肢导低电压患者有8例,传导阻滯患者有7例、逆钟向转位患者有7例、早期复极患者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期前收缩患者2例,如表2所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胸痛症状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可发生胸痛症状,但主要发病人群中老年患者,引起胸痛的原因为;各种外伤、肿瘤、支气管、炎症等,而心电图检查在胸痛症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诊治心脏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3-4]。
各种疾病的首发临床症状均为胸痛,常见的病因为胃肠源性、心源性、骨骼肌肉源性、肺源性、病毒和神经精神性,中老年胸痛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为心肌缺血和大血管损伤,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发病率也不断增加,上述疾病多数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结合年龄和检查结果,迅速给予中老年胸痛患者制定处理方案,从而减少患者病死率,提高中老年胸痛患者生存率。本文数据显示,随着中老年胸痛患者年龄不断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不断增加,而心电图检查结果中,S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发病率较为明显,因此,若患者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应立即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5-6]。
经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中老年胸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200例中老年胸痛患者中,心电图异常的患者有140例、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有60例,14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52例,ST-改变的患者有5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20例、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有15例、左心室高电压患者有8例、房颤/房扑患者有8例、肢导低电压患者有8例,传导阻滞患者有7例、逆钟向转位患者有7例、早期复极患者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期前收缩患者2例。
综上所述,心电图异常对中老年胸痛患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康立美,周越,秦俊春等.精细化管理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2(8):690-692.
[2]宋晓菊.女性胸闷、胸痛患者的心电图、心肌标志物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23):2354-2355.
[3]陈志华,Deborah B.Diercks.加州大学Davis医学中心急诊6749例胸痛患者心电图调查及ST-T变化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2):209-210.
[4]陈志华,Deborah B Diercks.首诊心电图ST段抬高并快速下降的胸痛患者16例临床及随访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3):372-373.
[5]孙晓琪.颈动脉超声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对胸痛患者筛查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8):1437-1439.
[6]薛军,皮林,谭荣等.北京市急诊胸痛患者就诊时间及急救车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7):82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