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学能力是诸多能力中最重要,最有用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坚持以说为主,是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良好方法和基本保证。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促进英语的听、说、写的能力。
【关键词】自学,听说,阅读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工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交际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的重要,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重视能力的培养,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而这诸多能力中,自学能力、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则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诸多能力中最重要,最有用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就学不好外语,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新生入学起,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心,尽快使学生养成静听别人读英语的习惯和模仿录音进行自学的习惯,逐渐养成用英语回答问题和提问问题的习惯,在各种情景和氛围中,尽量用英语思维,减少汉语媒介的中间环节。对这些习惯的培养,只要持之以恒,并加强指导,逐步深化,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拼读能力。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始,要使学生有较强的拼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起始阶段过好“语音关”。学生通过一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48个音素,对发音规律、语调的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科学的从音到形去记忆单词。在掌握一定数量单词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英语单词的拼法和发音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自己总结拼音规则,将对语音知识的掌握转化为拼读能力。学生具备了拼读能力,就得到了一把自学的金钥匙。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预习抓的好,课堂教学效率高。对起始年级的学生必须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预习提纲,并指导预习方法。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能拼读单词,了解并记忆词性,词义,通过听录音,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找出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和练习,听课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预习习惯养成后,继而深化预习层次,要求学生在预习计划分段落,找出段落主题句,总结课文中的思想等,这样不仅能提高预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掌握自学英语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没有口语,则没有书面语,说与听同时产生,相互作用。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音,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坚持以说为主,是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良好方法和基本保证。
1、结合语言只是学习引导听说训练。英语新课标指出:学习必须吸收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和进行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
2、运用语言技能训练促进听说训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班级学生容量大的情况下,可建立语言活动小组,每组4人左右,由一名组长负责进行操练。把每节课开始后的3分钟固定为“讲英语”时间;除报告出勤、天气、班内生活等情况外,还运用上课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
3、将培养交际技能融入听说训练。首先进行机械操练,机械操练从范句开始,范句读熟或听熟后,便可给学生提示句(也可用实物提示)开始操练,操练要逐渐加快速度,先提示很熟的词或词组,逐渐添加不够熟或已被遗忘的词,使句型操练和词汇复习、词组用法、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进行问答、造句等比较复杂的语言操练、最后再结合实际组织口头实际训练。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要由浅入深、先短后长,从直观到抽象,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方式,方式可选择:主题汇报、讲故事、看图说话、情景交际、角色表演等。
三、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促进英语的听、说、写的能力。学生如果在学完课文后再读几篇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课文的词语、短语和结构的多次呈现,比孤立的背诵或复习单词更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
1、改进教学方法。为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必须改革旧的课文教学方法。一变重形式为重内容,从起始年级就在课文教学中着重抓词组,句子的学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内容而不是语法形式分析;二变课文分段教学为整体综合教学,具体做法是从整体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语言,把有关的语言、词汇等基础知识都揉进课文教学中,并理解消化,巩固和运用课文材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理篇,学生就能较容易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抓住主要脉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方法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要他们抓住文中重点段,段中的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以及文章的大意等,指导学生养成“依纲”阅读(这个纲就是指文章的理解题)的习惯。
2、开展导读训练。为了有效的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些英语读物,读物要精心选择,内容注意由浅入深。为使学生读的轻松,材料的生词量一般不超过3%。材料分“精读”和“泛读”。精读旨在培养理解能力以及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文章难度略高于或相当于课文内容。
自学能力、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这三方面能力培养和训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整体过程。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的要求也应随之相应提高,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学,听说,阅读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工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交际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的重要,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重视能力的培养,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而这诸多能力中,自学能力、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则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诸多能力中最重要,最有用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就学不好外语,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新生入学起,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中心,尽快使学生养成静听别人读英语的习惯和模仿录音进行自学的习惯,逐渐养成用英语回答问题和提问问题的习惯,在各种情景和氛围中,尽量用英语思维,减少汉语媒介的中间环节。对这些习惯的培养,只要持之以恒,并加强指导,逐步深化,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培养学生拼读能力。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始,要使学生有较强的拼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起始阶段过好“语音关”。学生通过一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48个音素,对发音规律、语调的基本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科学的从音到形去记忆单词。在掌握一定数量单词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去探索英语单词的拼法和发音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自己总结拼音规则,将对语音知识的掌握转化为拼读能力。学生具备了拼读能力,就得到了一把自学的金钥匙。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预习抓的好,课堂教学效率高。对起始年级的学生必须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和预习提纲,并指导预习方法。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能拼读单词,了解并记忆词性,词义,通过听录音,初步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找出疑难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和练习,听课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预习习惯养成后,继而深化预习层次,要求学生在预习计划分段落,找出段落主题句,总结课文中的思想等,这样不仅能提高预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掌握自学英语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没有口语,则没有书面语,说与听同时产生,相互作用。只有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音,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坚持以说为主,是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良好方法和基本保证。
1、结合语言只是学习引导听说训练。英语新课标指出:学习必须吸收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和进行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
2、运用语言技能训练促进听说训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班级学生容量大的情况下,可建立语言活动小组,每组4人左右,由一名组长负责进行操练。把每节课开始后的3分钟固定为“讲英语”时间;除报告出勤、天气、班内生活等情况外,还运用上课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
3、将培养交际技能融入听说训练。首先进行机械操练,机械操练从范句开始,范句读熟或听熟后,便可给学生提示句(也可用实物提示)开始操练,操练要逐渐加快速度,先提示很熟的词或词组,逐渐添加不够熟或已被遗忘的词,使句型操练和词汇复习、词组用法、练习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进行问答、造句等比较复杂的语言操练、最后再结合实际组织口头实际训练。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要由浅入深、先短后长,从直观到抽象,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方式,方式可选择:主题汇报、讲故事、看图说话、情景交际、角色表演等。
三、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可以促进英语的听、说、写的能力。学生如果在学完课文后再读几篇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课文的词语、短语和结构的多次呈现,比孤立的背诵或复习单词更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
1、改进教学方法。为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必须改革旧的课文教学方法。一变重形式为重内容,从起始年级就在课文教学中着重抓词组,句子的学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内容而不是语法形式分析;二变课文分段教学为整体综合教学,具体做法是从整体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语言,把有关的语言、词汇等基础知识都揉进课文教学中,并理解消化,巩固和运用课文材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理篇,学生就能较容易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特点,抓住主要脉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方法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要他们抓住文中重点段,段中的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以及文章的大意等,指导学生养成“依纲”阅读(这个纲就是指文章的理解题)的习惯。
2、开展导读训练。为了有效的教给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师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些英语读物,读物要精心选择,内容注意由浅入深。为使学生读的轻松,材料的生词量一般不超过3%。材料分“精读”和“泛读”。精读旨在培养理解能力以及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文章难度略高于或相当于课文内容。
自学能力、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这三方面能力培养和训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整体过程。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的要求也应随之相应提高,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