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空间维度对巴人时代巴盐产地及其变迁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反思盐业与巴人的关系。在空间维度上,巴盐产地不仅三峡地区分布较多,嘉陵江河谷、沱江河谷地带也是盐产地分布集中的区域,而渠江河谷、清江河谷、乌江下游河谷、长宁河谷、梅江河谷也有零星分布;在时间维度上,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数量少,而汉唐时期盐产地数量增幅较大,显示汉唐时期巴地盐业生产较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有很大发展;从盐产地数量、地域分布、盐业生产者及巴盐产地交通等方面考量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盐业与巴人关系,盐业对巴人的发展是否有决定性作用还有待商榷。
关键词:巴地;巴盐;盐产地;巴人 中圖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9)03—0088—12
巴盐产地即巴人时代巴地的产盐地,巴人指曾活动于今渝、川、陕、鄂、湘、黔毗邻地带的历史族群,巴人时代上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下至巴人消亡的唐代末年①。盐业是巴地手工生产门类之一,历来学者们对巴地盐业史多有关注②,但他们多从时间维度对巴盐生产历史进行梳理,且多聚焦于长江三峡地区,很少从空间维度对整个巴地盐产地的分布及其变迁进行探究,也很少从地理维度对盐业与巴人的关系进行审视。本文尝试从历史地理角度对巴盐产地及盐业与巴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聊成一孔之见,藉以求教于方家。
一、巴人时代的巴盐产地
巴人时代在以今重庆为中心的渝、川、陕、鄂、湘、黔毗邻地带的巴地很多地方都曾有过盐业生产。由于汉代以前巴地名少见于文献,因此本文在表述巴盐产地时,多采用汉唐时期政区地名来界定。
佷山县(长阳县) 佷山县始置于西汉初,县治今长阳县都镇湾镇州衙坪(现已为隔河岩水库淹没)。佷山县历汉、晋、南朝至隋废而改置长阳县,唐代曾分置巴山县、盐水县、长阳县,后皆并入长阳县,其地处清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带很早就有盐业资源的开发。在廪君自武落钟离山溯夷水向盐阳扩张时遭遇盐神部落,“此地广大,鱼盐所出”①,则是盐阳在廪君时代就有盐业生产。又据《水经注》载,夷水温泉“疡痍百病,浴者多愈,父老传此泉先出盐”②,夷水即今湖北清江。今清江中游渔峡口镇龙池村盐池河一带有温泉,当为清江河谷早期产盐地盐阳之地。晋代宜都郡佷山县东温泉“先出盐”③,则是晋代今长阳县州衙坪东有温泉产盐。清江中游盐阳最早的盐业生产者为盐神部落而非廪君巴族,在被廪君征服后,盐神部落才成为巴人所属部族。
盐水县 北周在清江中上游置盐水县,属清江郡④,增置盐水县当与该地盐业生产有关。盐水县治地在清恩施县东⑤,则盐产地当在今恩施以东清江河谷地带,则是南北朝时期今恩施市一带有盐业生产。
秭归县 秭归县产盐最早始自唐代。《新唐书》载秭归县“有盐”⑥,但其未载明具体产盐地。《元丰九域志》载秭归县有“青林一盐井”⑦;同治《归州志》载青烟井“州南九十里,井水味咸,前人取煎为盐”⑧,则是清归州青烟井或即宋青林盐井、唐秭归县盐产地。
巴东县 巴东县产盐最早始自唐代。《新唐书》载巴东县“有盐”⑨,但未载明具体产盐地。《元丰九域志》载巴东县有“永昌一盐井”⑩;《明史·地理志》载巴东县“北有盐井”○11 ;同治《巴东县志》载旧盐井“在长丰里” ○12 ,清末长丰里属今沿渡河镇辖地,则唐宋巴东县盐产地当在今巴东县沿渡河镇境内。
北井县 北井县西周属庸国○13,春秋属楚国,秦、汉、三国属巫县地,晋初为建平郡北井县地○14 ,即今重庆市巫溪县地。北井县盐产地在今巫溪县宁厂古镇,该地有白鹿盐泉一眼。白鹿盐泉盐业始开发时间有三说:一说在巴王时代,一说在黄帝传说时代,一说在公元前316年左右,或在汉代○15 ,此三说多推测成分,不足为据。经田野考察和考古发现,今巫溪县城南门湾、凤山、檀木乡荆竹坝等地有悬棺,时代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悬棺分处宁厂古镇南、北两地,宁厂古镇居中。若悬棺主人与白鹿盐泉开发有关,则宁厂古镇盐泉始开发时间可上溯至战国晚期,最早开发者当为庸人及楚人①。《汉书·地理志》载南郡巫县“有盐官”②。秦、西汉宁厂古镇一带为巫县地,巫县设盐官,当是因白鹿盐泉产盐。又,《舆地广记图经》载汉永平七年(64年)“尝引此泉于巫山,以铁牢盆盛之。……盆者,煮盐之盆”③,“泉”即白鹿盐泉,永平为东汉明帝年号,则东汉初曾引盐卤至巫山县制盐。又,左思《蜀都赋》载巴中“滨以盐池”,“盐池出巴东北新井县,水出地如涌泉,可煮以为盐”④,新井县即北井县,则晋代北井盐业早为人所知。又,郦道元《水经注》载建平郡北井县巫溪水“南有盐井,井在县北,故县名北井”⑤,巫溪水即今大宁河,盐井即白鹿盐井。唐代,大昌县曾置盐官⑥ 负责管理盐业生产。大昌县辖今巫溪县地,白鹿盐泉正在其地。此后,白鹿盐泉盐业生产一直持续到建国以后。
鱼复县 鱼复县即秦汉巴郡鱼复县,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荆州图副》载“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八十丈,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丈,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所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⑦ 盛弘之《荆州记》亦载“鱼复县盐井以西,石碛平旷,盼望四远,诸葛孔明积细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垒西郭又聚石为八行,行八聚,聚间相去二丈许,谓之八阵图。”⑧《荆州图副》成书于东晋、刘宋时期,《荆州记》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则东晋、刘宋时期鱼复县永安宫南江边八阵图侧有盐井,冬春之际有盐户汲卤煮盐。所谓“八阵图”,实乃盐工在江落碛出时于盐泉处搬石碛为堆所成。过往行人不知其故,妄传为诸葛亮八阵图⑨。由此说明,至迟东晋、刘宋时期鱼复浦一带有盐业生产。鱼复浦何时始有盐业生产?有学者据考古发现将其上溯至距今7560±110年前后⑩,可备为一说,但要形成定论尚需进一步的考古证据。《汉书》《水经》《后汉书》均不载鱼复产盐,这是否说明汉代鱼复浦还未有盐业生产呢?唐代鱼复浦仍有盐业生产。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载“(夔)城之左五里,得盐泉十四,居民得而利焉”①。唐代,奉节县还设有永安井盐官② 负责盐业生产和管理。清咸丰年间鱼复浦仍有盐卤煎煮。光绪《奉节县志》载“县治东南八阵碛下,旧有盐井四口,龙脊滩南亦有盐井两口。冬出夏没,年久淤塞。咸丰初年,乡民淘井试煎,产盐极旺”③。可见,自西晋、南朝以后,奉节鱼复浦盐业生产多有延续。
朐忍县 朐忍县为秦汉时巴郡辖县,治今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旧县坪。《汉书·地理志》载巴郡朐忍县有盐官④;《华阳国志》载朐忍县有盐井⑤,但产盐地不详。郦道元《水经注》载朐忍县汤溪水“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又引王隐《晋书地道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⑥。汤溪水即今汤溪河,溯汤溪河40余里即旧云安镇(今为三峡库区淹没),则西汉、西晋、北魏今云安镇一带为重要的盐产地。又,《舆地纪胜》载云安军“汉廷尉扶嘉,本朐忍人也。……高祖以嘉志在扶翼,赐姓扶氏,为廷尉,食邑朐忍县。嘉临终有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嘉既没之后,盐井溢焉”⑦。这可与《汉书·地理志》朐忍设置盐官相印证,则至迟汉初旧云安镇已凿井煮盐了⑧。唐代在此设置盐官⑨,负责经营和管理盐业生产。此外,有学者提出今重庆市开州区温泉镇在汉代也有盐业生产⑩,开州区温泉镇秦汉时属朐忍县。查《水经》载,彭溪水支流清水“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西南流至其县,又西入峡,檀井溪水出焉,又西出峡,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 ○11 ;《宋书·州郡志》载巴东郡辖巴渠县○12 ,治今开州区大进镇榨井坝,清水即彭溪支流东河,“峡”即温汤峡,“檀井溪”即今温泉镇北东河一支流,溪口处温汤峡谷地至今有很多盐井遗址。任乃强先生以“檀井”为“汤井”○13 ,若此说成立,则至迟在东汉时期今温泉镇已有盐业生产。温泉镇产盐确凿记录始自唐代,《新唐书·地理志》载开州万岁县“有盐”○14,萬岁县治今重庆市开州区郭家镇长店坊,今温泉镇地属万岁县,则万岁县盐产地当在今温泉镇。笔者曾至温泉镇作过实地考察,亲自勘察了温泉镇东溪河两岸盐井遗址,从密集分布的盐井遗址来看,历史时期这里确曾是重要的盐产地。
南浦侨县 南浦侨县盐产地在今万州区长滩镇一带。《水经》载阳溪“北流迳巴东郡之南浦侨县西溪峡侧,盐井三口,相去各数十步,以木为桶,径五尺,修煮不绝,溪水北流注于江”①。阳溪即今磨刀溪,南浦侨县在今万州区长滩镇一带②。今长滩镇一带考古发现很多东汉砖拱墓和汉砖③,说明自东汉中期长滩镇逐渐成为人口聚居地,而人口聚居缘由当与长滩盐业生产有关。由此推断,长滩镇一带盐业开发时间可上溯至东汉中期。唐代万州南浦县还设置有盐官④,负责管理经营盐业生产,盐业生产仍集中在今长滩镇一带。
临江县 临江县汉代隶属巴郡,治今重庆市忠县,盐产地主要集中在今
溪河、涂井河一带。中坝遗址考古出土大量商周尖底陶杯、圜底陶釜,这些器具或为煮盐晒盐工具,尖底杯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汉初期,圜底釜流行于西周至西汉早期⑤。中坝位于
溪河谷,则
溪河一带盐业历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又,《水经》载临江县“有盐官,自县北入盐井溪,有盐井营户”⑥;《华阳国志》载临江县“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⑦。监溪、盐井溪即
溪河,今名黄金河;涂溪即今涂井河,今名汝溪河。《水经》大致成书于东汉⑧,《华阳国志》成书于西晋,则是东汉、西晋时
溪河、涂井溪为临江县重要的盐产地。涂井溪盐泉开发或较
溪河晚,《井庙碑》载井神杨伯起在涂井溪“凿盘石而得盐泉”⑨,杨伯起为东汉人,则涂井溪盐业开发始自东汉。前引《水经》载临江县“有盐官”,而《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州郡志》临江县均无盐官记载,则盐官设置当在东汉后期,自东汉后期临江县
、涂二溪盐业生产已有了一定规模。此外,忠县邓家沱遗址西周遗存中尖底杯占比例最大,这些尖底杯被认为是制盐工具⑩,若此说成立,则西周时忠县邓家沱一带也有盐业生产。临江县盐业生产自汉晋以后一直延续下来,唐代临江县还设盐官负责管理盐业生产○11 ,后历宋、元、明、清、民国以至新中国,
、涂二溪盐业生产也未曾中断。 汉发县 蜀汉、西晋时汉发县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郁山镇位于郁水河谷,郁水为乌江下游支流。《华阳国志》载汉发县“有盐井”①;刘琳《华阳国志校注》作“汉发”县,亦即“汉葭”,谓今彭水县郁山镇产盐,晋汉发县盐井在此地②;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作“汉葭”县,又列“汉发”县,以汉发县治彭水县郁山镇③。郁山盐开发起始时间,一说在新石器时代末期④,一说在新莽时期⑤,一说在东汉时期⑥。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认为郁山镇产盐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最早开发者为巴人中的獽人、蜑人⑦。唐代彭水县仍产盐⑧,产地仍在郁山镇伏牛山一带。此后,该地盐业生产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巴县 巴县产盐始自唐代,唐巴县治今重庆市渝中区。《新唐书》载巴县“有盐”⑨,但未载明具体处所。据《方舆胜览》载温泉“在城北百余里。有寺”⑩;又《舆地纪胜》载温汤峡“在巴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唐乾符中置温汤寺”,温泉寺“在府城北百余里” ○11。考今重庆市西南并无温汤峡及温泉寺,倒是今重庆市北碚区有温泉及古寺,故乾隆《巴县志》温汤峡载“乃嘉陵江上游与合州接界之温汤峡”,“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12。因此,我们推断唐代巴县产盐地当在今重庆北碚区北温泉一带。
璧山县 唐璧山县治今重庆市璧山区,该地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璧山县“有盐”○13,但未载明具体产盐地。考同治《璧山县志》载盐井河“县西南四十里,两岸有盐井,今闭,水入梅江” ○14,唐代璧山县产盐地或在梅江支流盐井河一带。
南充国县 南充国县秦汉时为巴郡充国县地,蜀汉时南充国属巴西郡,治今四川省南部县。《华阳国志》载南充国县“有盐井”○15;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巴西充国县有盐井数十” ○16;李膺《益州记》载“南充(国)县西六十里有大昆井,即古之盐井”①;《蜀中名勝记》引《益州记》载大昆井在南充县西六十里②,南充国在今四川南部县一带,则自两晋至南朝南充国县西大昆井为重要盐产地。唐代南部县仍产盐③,此后南部一直是四川重要的产盐地。
唐代嘉陵江、渠江流域盐产地较从前有所增多,果州相如县、西充县、阆州阆中县、新井县、新政县、通州宣汉县境内也均产盐。
相如县 相如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相如县“有盐”④,但未载具体产地。光绪《蓬州志》载南朝梁置相如县,“属境南有今南充之北陲,东南有岳池之半,东有营山之废郎池,西北有南部之废新政”,“其理所在嘉陵水之东”,“疑近利溪场,与鸡宿山隔溪相望”,“唐析东境置郎池,析西北境置新政,析东南境置岳池,而相如县亦移于今州治处”,“(相如县)宋宝祐六年入于元,改属蓬州,至元十五年移州来治”,“明因之,省相如、营山入州”⑤。从相如县建置沿革来看,唐相如县地域大致在清蓬州境。清蓬州即今四川省蓬安县,则唐相如县产盐地当在今蓬安县境内。
西充县 西充县产盐始于唐代,《新唐书》载西充县“有盐”⑥,但未载具体产盐地。光绪《西充县志》载“唐武德四年始置西充县”,“以南充繁阔,析西北之境立此县”,并相沿至清⑦。清西充县即今四川省西充县,则唐西充县盐产地在今西充县境。
阆中县 阆中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阆中县“有盐”⑧,但未载具体产盐地。据咸丰《阆中县志》载盐井溪“在县东七十里,北流至白鸦塘入苟溪”⑨,则唐代阆中县盐产地可能在县东盐井溪一带。
新井县 新井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新井县“有盐”⑩,但未载具体产盐地。《大明一统志》载南部县“元省新井、新政、西水入焉,本朝因之”;又载“南部县有(盐)井” ○11 。咸丰《阆中县志》载新井废县“在县西南九十里。唐置,元并入南部县” ○12,则唐新井县盐产地在南部县境,明、清、民国乃至建国以后,南部县都一直是川盐的重要产地。
新政县 新政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新政县“有盐”○13,未载具体产盐地。《大明一统志》载元代新政县省入南部县,南部县产盐,又咸丰《阆中县志》亦载新政县“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唐置,元并入南部” ○14,则唐新政县盐产地在南部县境内。 宣汉县 宣汉县产盐始于唐代,《新唐书》载宣汉县“有盐”○15,但未载具体产盐地。《太平寰宇记》载达州东乡县宣汉井场,“地名长腰,鹹源出于大江龙骨石窟中涌出,滩名羊门,两面山崖峭峻,鹹源出于山下,遂煎成盐”①,则盐泉位于长腰羊门滩。其地因产盐而兴起宣汉井场,唐代属宣汉县,宋乾德年间宣汉县割属东乡县,羊门滩盐泉也随之割属东乡县。
江阳县(富义县) 秦、西汉初年江阳县属巴郡,西汉中期改属犍为郡,三国、两晋、南朝属江阳郡,治地在今四川省泸州市。《北堂书钞》引崔骃《博徒论》载“江阳之盐”②,常璩《华阳国志》载江阳县“有富义盐井”③。崔骃为东汉人,则江阳县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东汉时期。江阳县盐泉出自富义盐井,富义盐井在今四川省富顺县城内,处沱江西岸,则汉晋时今富顺县城一带产盐。北周在富义盐井地设富世县④,当与强化该地盐业生产管理有关。唐贞观年间改富世为富义,“富义盐井在县西南五十步,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剑南盐井,惟此最大。其余亦有井七所”⑤,当时盐业兴盛在剑南道中无出其右者。此后,该地盐业生产未尝间断,至民国初年富荣厂有盐井千余,产量占全川十分之六。
汉安县(内江县) 汉安县汉晋时属江阳郡,治地在今四川省内江市,处沱江河谷地带。《华阳国志》载汉安县“有盐井”⑥,则是内江一带为西晋重要盐产地。唐代中后期内江县仍是重要的盐产地,盐井数达26所,银山县(今内江市银山镇)有盐井11所⑦,则今四川省内江市及其银山镇的沱江河谷地带也是唐代剑南道重要的盐产地。
新乐县 新乐县晋属江阳郡,《华阳国志》载新乐县“有盐井”⑧,即长宁河淯井⑨,在今四川省长宁县北,为川南著名盐井。前蜀王建时曾设淯井镇,北宋设淯井监管理盐业生产。
江安县 江安县产盐始于唐代,《新唐书》载江安县“有盐”⑩,但未载具体盐产地。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江安县可盛盐井“在县西北一十一里” ○11 ,则唐代江安县盐产地当在可盛盐井一带。唐代,江安县可盛盐井在今江安县东北南井场,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这里也一直是重要的盐产地。
综上所述,唐代以前巴盐产地主要集中在清江河谷的佷山县、盐水县,三峡地区的秭归县、巴东县、北井县、鱼复县、朐忍县、南浦侨县、临江县,嘉陵江河谷的巴县、南充国县、相如县、西充县、阆中县、新井县、新政县,渠江河谷的宣汉县,沱江河谷的江阳县(富义县)、汉安县(内江县)、银山县,长宁河谷的新乐县,乌江河谷的汉发县,梅江河谷的璧山县,江安县等地,尤以三峡地区、嘉陵江河谷、沱江河谷盐产地较多,而清江河谷、渠江河谷、长宁河谷、乌江河谷、梅江河谷等地盐产地仅有零星分布。
二、从巴盐产地看早期巴人与盐业生产的关系
巴人为巴地主要的聚居人群,因此巴地盐业生产与巴人应该有一定关系,但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盐业关乎巴族兴衰①,就盐业对巴人发展的重要性给予了很高评价,在学界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响应②。随着对巴人和巴史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若从新的角度对盐业与巴人的关系进行审视,或许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巴盐产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首先,从巴盐产地及其产盐历史来看,各盐产地盐业生产起始时间早晚不一。临江县
溪河开发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佷山县清江盐阳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传说中的廪君时代;北井县白鹿盐泉、汉发县郁山产盐历史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朐忍县汤溪、檀井溪、临江县涂井溪、江阳县富义盐井产盐历史可上溯到汉代;南浦侨县长滩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东汉时期;鱼复县鱼复浦、汉安县、新乐县、南充国县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两晋时期;盐水县产盐历史可上溯到南朝时期;巴县、璧山县、江安县、银山县、宣汉县、阆中县、新井县、新政县、南充县、相如县、西充县、秭归县、巴东县等地产盐历史可上溯到唐代。根据各盐产地产盐历史的追溯,可知在前巴国时代(廪君传说时代—西周巴国建国前)和巴国时代(西周—战国时期),巴盐产地仅有临江县
溪河、佷山清江盐阳、北井县白鹿盐泉、汉发县郁山等4处,而绝大多数巴盐产地都是在两汉至唐朝巴国灭亡以后兴起的,表明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有限,一定程度上说明盐业发展是有限的;有限的盐业生产能给巴人族群和地域广大的巴国发展提供多大经济支持和助推力还难下定论。
其次,从盐产地空间分布来看,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的4处巴盐产地中,北井县盐产地在巫溪支流后溪河白鹿盐泉一带,即今巫溪县宁厂古镇;佷山县盐产地在盐阳,即今清江河谷长阳县渔峡口镇龙池村盐池河温泉一带;临江县盐产地
溪河在今忠縣黄金镇甘井河河谷地带;汉发县郁山盐产地在今彭水县郁江河谷郁山镇伏牛山一带。而巴国疆域地跨渝、川、陕、鄂、湘、黔等省市毗邻地带③,地域十分辽阔,4处盐产地在巴国疆土上的布局显得极为分散,盐产地在巴国经济体系中的地域布局是很不合理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盐产地与巴国都城江州、平都、垫江、阆中④ 等地距离悬远,若盐业为巴人族群及巴国经济命脉的话,盐产地这种地理分布格局与巴国统治者强化对盐产地盐业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政治需求又是相背离的。纵观先秦时期各王朝或政权发展史,其经济重心地无一例外都在王朝或政权直接控制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国都大都位于经济重心地及其近旁。而上述4处盐产地地域分散且离巴国都城辽远,说盐业是巴国的经济命脉所在就与常理相悖,因此盐业为巴人控制下的巴国经济命脉的假设就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巴国灭亡之后的汉唐时期巴盐产地迅速增多,地域分布更显密集,盐业生产得到更大发展。但这个时期巴人已日益汉化和势微①,从侧面也印证了盐业与巴人的关系并非前人所说的那么密切。
再次,从盐产地盐业生产者族群身份来看,盐业生产者也并非全为巴人。夷水河谷盐阳的盐业生产者为盐水女神部落的属民,盐业生产组织者和管理者为盐神女神部落首领,廪君巴人征服盐水女神部落后,巴人可能成为盐业生产的管理者,而盐业生产者和组织者仍是盐水女神部众。北井县白鹿盐泉一带在西周至公元前611年巴、秦、楚联合灭庸之前,这里属庸国地域②,盐业生产者最早为庸人,庸国灭后大宁河一带成为楚国疆域,盐业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也相应变为楚人③。因此,在巴国时代白鹿盐泉盐业发展与巴国、巴人没有太大关系。临江县
溪河盐业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最初为土著居民,渝东峡江地区具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是在后来廪君巴人沿江西进后,巴人和巴国才成为该地盐业生产的管理者,但具体的盐业生产者和组织者还是土著部族。汉发县郁山盐在巴国时代的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当地土著獽人、蜑人④,他们是巴人西进建立巴国过程中征服的土著人群,为巴国属民⑤。巴人不会直接参与盐业生产,顶多只是对盐业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我们说在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地盐业生产者和组织者并非巴人,而是被巴人征服后臣属巴人的部族,巴人与盐业生产的关系顶多只是国家层面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巴人与盐业生产本身联系并不紧密。若硬要说盐业对巴人发展有影响的话,盐业也只是作为巴地手工业生产的一种⑥,盐税可能为巴国增加了财赋来源。因此,在目前缺乏直接考古材料和文献证据的前提下,我们还不宜过分夸大盐业生产对巴人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最后,从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地理环境与落后交通状况来看,说盐业生产关乎巴人兴衰的假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若说盐业生产为巴国或巴人经济命脉的话,那就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盐的运销,二是盐业赋税征收与运输,而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交通。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的4处盐产地位置偏僻,且高山与河谷相间,加上早期巴地很多地方覆盖着原始森林,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陆路交通需穿行于森林茂密、野兽横行的山岭河谷间①,因此陆路交通不便且风险很大。前巴国时代盐产地清江河谷的盐阳、大宁河谷的白鹿盐泉、
溪河河谷、乌江支流郁江河谷郁山盐产地都位于长江一、二级支流上,清江、大宁河、甘井溪、郁江等河流水流浅狭,且距离长江水道较远,加上早期水上交通工具多为小型舟船,盐及赋税的水上运输能力有限。因此,在交通艰难的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若盐业为巴人经济命脉的假设成立,巴人为规避盐产地与国都间的交通不便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交通运输风险,必然会将国都建于盐产地或其邻近地方。而目前我们所知,巴国早期都城夷城及后期都城江州、平都、垫江、阆中均距上述4处盐产地悬远,从这一点上来说将盐业视为巴国或巴人经济命脉的假设也是有问题的。
三、结 语
通过上文的讨论,大致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1. 从巴地盐产地地理分布来看,巴人时代巴盐产地主要分布在汉唐时期峡江地区临江县(
溪河、涂井溪)、南浦侨县(长滩)、朐忍县(汤溪、檀井溪)、鱼复县(鱼复浦)、北井县(白鹿盐泉)、巴东县(永昌盐井)、秭归县(青林盐井),清江河谷有佷山县(盐阳)、盐水县(清江河谷),乌江河谷有汉发县(郁山),嘉陵江河谷有巴县(北温泉)、南充国县(大昆井)、阆中县(盐井溪)、新井县、新政县、南充县、相如县、西充县,渠江河谷有宣汉县(羊门滩),沱江河谷有江阳县(富义盐井)、汉安县(内江县)、银山县,长宁河谷有新乐县(淯井),川南沿江地带有江安县(可盛盐井),梅江河谷有璧山县(盐井河)等地,从盐产地地理分布来看,嘉陵江河谷、峡江河谷、沱江河谷地带无疑是盐产地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其他区域分布相对较为稀疏,这种分布状况主要是由盐资源的地域分布和人为的有序开发所决定的。
2. 从巴盐产地时代变迁来看,前巴国时代巴地盐产地有2处(佷山盐阳、临江
溪),巴國时代新增盐产地2处(北井白鹿盐井、汉发郁山),汉代盐产地新增5处(朐忍汤溪、檀井溪、临江涂井溪、江阳富义盐井、南浦长滩),两晋南朝时期盐产地新增5处(鱼复鱼复浦、汉安、新乐淯井、南充国大昆井、盐水县),唐代盐产地新增12处(巴县北温泉、璧山盐井河、江安可盛盐井、银山县、宣汉羊门滩、阆中盐井溪、新井县、新政县、南充县、相如县、西充县、秭归青林盐井、巴东永昌盐井),巴盐产地随时代变迁数量持续增加,这也体现了巴地盐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若从盐产地历代数量统计来看,巴地盐产地数量大幅度增加是在汉、晋、唐时代,分别为5处、5处和12处,而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盐产地总计才4处,这也说明巴地盐业生产大发展是巴国灭后的后巴国时代,而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地盐业生产发展是很有限的。 3. 巴鹽产地是重新审视盐业与巴人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数量有限,而汉、晋、唐时期巴盐产地猛增,表明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盐业生产发展有限,盐业生产能否支撑起巴国经济是个很大的疑问;相较地跨渝、川、陕、鄂、湘、黔毗邻地带的巴国而言,佷山县盐阳、北井县白鹿盐泉、临江县
溪河、汉发县郁山等盐产地在巴国中的地理布局分散,与巴国都城距离悬远,盐产地地域布局很不合理,难以支撑起巴国经济;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盐产地盐业生产者并非都为巴人,巴人与盐业生产的关系也并非如前人所说那样紧密;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盐产地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国都悬远,在交通不发达,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盐的运销、盐业赋税的转输都非常艰难,盐业为巴国或巴人经济命脉的假设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因此,对盐业关乎巴人兴衰的观点还可再作商榷,巴盐在巴人和巴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宜过于夸大。
(责任编辑:王放兰)
The Producing Places and Their Changes of Ba Salt: Additional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dustry and Ba Ethnic Group
ZHU Shengzhong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producing places and Their changes of Ba salt during the time the Ba ethnic group was living,and regarded this as a point to review the previous idea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dustry and Ba people.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 Ba salt producing places mainly distributed not only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s,but also in the Jialingjiang and Tuojiang valleys,and there were sporadic Ba salt producing places in the Qujiang,Qingjiang,lower Wujiang,Changning and Meijiang valleys. There were many more salt producing places in Han to Tang Dynasties than in the periods from previous Ba kingdom to Ba kingdom and the Ba salt industry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developed more and faster than in the ages of previous Ba kingdom and Ba kingdom. The previous viewpoint that the rise and fall of Ba ethnic group depend on the salt industry maybe was magnifi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up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dustry and Ba People based on numbers of salt producing places,distribution of salt producing places,workers of sal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alt producing areas in the times of previous Ba kingdom and Ba kingdom.
Key words: Ba areas;Ba salt;salt producing place;Ba ethnic group
关键词:巴地;巴盐;盐产地;巴人 中圖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9)03—0088—12
巴盐产地即巴人时代巴地的产盐地,巴人指曾活动于今渝、川、陕、鄂、湘、黔毗邻地带的历史族群,巴人时代上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下至巴人消亡的唐代末年①。盐业是巴地手工生产门类之一,历来学者们对巴地盐业史多有关注②,但他们多从时间维度对巴盐生产历史进行梳理,且多聚焦于长江三峡地区,很少从空间维度对整个巴地盐产地的分布及其变迁进行探究,也很少从地理维度对盐业与巴人的关系进行审视。本文尝试从历史地理角度对巴盐产地及盐业与巴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聊成一孔之见,藉以求教于方家。
一、巴人时代的巴盐产地
巴人时代在以今重庆为中心的渝、川、陕、鄂、湘、黔毗邻地带的巴地很多地方都曾有过盐业生产。由于汉代以前巴地名少见于文献,因此本文在表述巴盐产地时,多采用汉唐时期政区地名来界定。
佷山县(长阳县) 佷山县始置于西汉初,县治今长阳县都镇湾镇州衙坪(现已为隔河岩水库淹没)。佷山县历汉、晋、南朝至隋废而改置长阳县,唐代曾分置巴山县、盐水县、长阳县,后皆并入长阳县,其地处清江中下游地区,这一带很早就有盐业资源的开发。在廪君自武落钟离山溯夷水向盐阳扩张时遭遇盐神部落,“此地广大,鱼盐所出”①,则是盐阳在廪君时代就有盐业生产。又据《水经注》载,夷水温泉“疡痍百病,浴者多愈,父老传此泉先出盐”②,夷水即今湖北清江。今清江中游渔峡口镇龙池村盐池河一带有温泉,当为清江河谷早期产盐地盐阳之地。晋代宜都郡佷山县东温泉“先出盐”③,则是晋代今长阳县州衙坪东有温泉产盐。清江中游盐阳最早的盐业生产者为盐神部落而非廪君巴族,在被廪君征服后,盐神部落才成为巴人所属部族。
盐水县 北周在清江中上游置盐水县,属清江郡④,增置盐水县当与该地盐业生产有关。盐水县治地在清恩施县东⑤,则盐产地当在今恩施以东清江河谷地带,则是南北朝时期今恩施市一带有盐业生产。
秭归县 秭归县产盐最早始自唐代。《新唐书》载秭归县“有盐”⑥,但其未载明具体产盐地。《元丰九域志》载秭归县有“青林一盐井”⑦;同治《归州志》载青烟井“州南九十里,井水味咸,前人取煎为盐”⑧,则是清归州青烟井或即宋青林盐井、唐秭归县盐产地。
巴东县 巴东县产盐最早始自唐代。《新唐书》载巴东县“有盐”⑨,但未载明具体产盐地。《元丰九域志》载巴东县有“永昌一盐井”⑩;《明史·地理志》载巴东县“北有盐井”○11 ;同治《巴东县志》载旧盐井“在长丰里” ○12 ,清末长丰里属今沿渡河镇辖地,则唐宋巴东县盐产地当在今巴东县沿渡河镇境内。
北井县 北井县西周属庸国○13,春秋属楚国,秦、汉、三国属巫县地,晋初为建平郡北井县地○14 ,即今重庆市巫溪县地。北井县盐产地在今巫溪县宁厂古镇,该地有白鹿盐泉一眼。白鹿盐泉盐业始开发时间有三说:一说在巴王时代,一说在黄帝传说时代,一说在公元前316年左右,或在汉代○15 ,此三说多推测成分,不足为据。经田野考察和考古发现,今巫溪县城南门湾、凤山、檀木乡荆竹坝等地有悬棺,时代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悬棺分处宁厂古镇南、北两地,宁厂古镇居中。若悬棺主人与白鹿盐泉开发有关,则宁厂古镇盐泉始开发时间可上溯至战国晚期,最早开发者当为庸人及楚人①。《汉书·地理志》载南郡巫县“有盐官”②。秦、西汉宁厂古镇一带为巫县地,巫县设盐官,当是因白鹿盐泉产盐。又,《舆地广记图经》载汉永平七年(64年)“尝引此泉于巫山,以铁牢盆盛之。……盆者,煮盐之盆”③,“泉”即白鹿盐泉,永平为东汉明帝年号,则东汉初曾引盐卤至巫山县制盐。又,左思《蜀都赋》载巴中“滨以盐池”,“盐池出巴东北新井县,水出地如涌泉,可煮以为盐”④,新井县即北井县,则晋代北井盐业早为人所知。又,郦道元《水经注》载建平郡北井县巫溪水“南有盐井,井在县北,故县名北井”⑤,巫溪水即今大宁河,盐井即白鹿盐井。唐代,大昌县曾置盐官⑥ 负责管理盐业生产。大昌县辖今巫溪县地,白鹿盐泉正在其地。此后,白鹿盐泉盐业生产一直持续到建国以后。
鱼复县 鱼复县即秦汉巴郡鱼复县,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荆州图副》载“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周回四百八十丈,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丈,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所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⑦ 盛弘之《荆州记》亦载“鱼复县盐井以西,石碛平旷,盼望四远,诸葛孔明积细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垒西郭又聚石为八行,行八聚,聚间相去二丈许,谓之八阵图。”⑧《荆州图副》成书于东晋、刘宋时期,《荆州记》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则东晋、刘宋时期鱼复县永安宫南江边八阵图侧有盐井,冬春之际有盐户汲卤煮盐。所谓“八阵图”,实乃盐工在江落碛出时于盐泉处搬石碛为堆所成。过往行人不知其故,妄传为诸葛亮八阵图⑨。由此说明,至迟东晋、刘宋时期鱼复浦一带有盐业生产。鱼复浦何时始有盐业生产?有学者据考古发现将其上溯至距今7560±110年前后⑩,可备为一说,但要形成定论尚需进一步的考古证据。《汉书》《水经》《后汉书》均不载鱼复产盐,这是否说明汉代鱼复浦还未有盐业生产呢?唐代鱼复浦仍有盐业生产。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载“(夔)城之左五里,得盐泉十四,居民得而利焉”①。唐代,奉节县还设有永安井盐官② 负责盐业生产和管理。清咸丰年间鱼复浦仍有盐卤煎煮。光绪《奉节县志》载“县治东南八阵碛下,旧有盐井四口,龙脊滩南亦有盐井两口。冬出夏没,年久淤塞。咸丰初年,乡民淘井试煎,产盐极旺”③。可见,自西晋、南朝以后,奉节鱼复浦盐业生产多有延续。
朐忍县 朐忍县为秦汉时巴郡辖县,治今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建民村旧县坪。《汉书·地理志》载巴郡朐忍县有盐官④;《华阳国志》载朐忍县有盐井⑤,但产盐地不详。郦道元《水经注》载朐忍县汤溪水“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又引王隐《晋书地道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⑥。汤溪水即今汤溪河,溯汤溪河40余里即旧云安镇(今为三峡库区淹没),则西汉、西晋、北魏今云安镇一带为重要的盐产地。又,《舆地纪胜》载云安军“汉廷尉扶嘉,本朐忍人也。……高祖以嘉志在扶翼,赐姓扶氏,为廷尉,食邑朐忍县。嘉临终有言,三牛对马岭,不出贵人出盐井。嘉既没之后,盐井溢焉”⑦。这可与《汉书·地理志》朐忍设置盐官相印证,则至迟汉初旧云安镇已凿井煮盐了⑧。唐代在此设置盐官⑨,负责经营和管理盐业生产。此外,有学者提出今重庆市开州区温泉镇在汉代也有盐业生产⑩,开州区温泉镇秦汉时属朐忍县。查《水经》载,彭溪水支流清水“源出西北巴渠县东北巴岭南獠中,即巴渠水也,西南流至其县,又西入峡,檀井溪水出焉,又西出峡,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 ○11 ;《宋书·州郡志》载巴东郡辖巴渠县○12 ,治今开州区大进镇榨井坝,清水即彭溪支流东河,“峡”即温汤峡,“檀井溪”即今温泉镇北东河一支流,溪口处温汤峡谷地至今有很多盐井遗址。任乃强先生以“檀井”为“汤井”○13 ,若此说成立,则至迟在东汉时期今温泉镇已有盐业生产。温泉镇产盐确凿记录始自唐代,《新唐书·地理志》载开州万岁县“有盐”○14,萬岁县治今重庆市开州区郭家镇长店坊,今温泉镇地属万岁县,则万岁县盐产地当在今温泉镇。笔者曾至温泉镇作过实地考察,亲自勘察了温泉镇东溪河两岸盐井遗址,从密集分布的盐井遗址来看,历史时期这里确曾是重要的盐产地。
南浦侨县 南浦侨县盐产地在今万州区长滩镇一带。《水经》载阳溪“北流迳巴东郡之南浦侨县西溪峡侧,盐井三口,相去各数十步,以木为桶,径五尺,修煮不绝,溪水北流注于江”①。阳溪即今磨刀溪,南浦侨县在今万州区长滩镇一带②。今长滩镇一带考古发现很多东汉砖拱墓和汉砖③,说明自东汉中期长滩镇逐渐成为人口聚居地,而人口聚居缘由当与长滩盐业生产有关。由此推断,长滩镇一带盐业开发时间可上溯至东汉中期。唐代万州南浦县还设置有盐官④,负责管理经营盐业生产,盐业生产仍集中在今长滩镇一带。
临江县 临江县汉代隶属巴郡,治今重庆市忠县,盐产地主要集中在今
溪河、涂井河一带。中坝遗址考古出土大量商周尖底陶杯、圜底陶釜,这些器具或为煮盐晒盐工具,尖底杯流行于商代后期至西汉初期,圜底釜流行于西周至西汉早期⑤。中坝位于
溪河谷,则
溪河一带盐业历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又,《水经》载临江县“有盐官,自县北入盐井溪,有盐井营户”⑥;《华阳国志》载临江县“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⑦。监溪、盐井溪即
溪河,今名黄金河;涂溪即今涂井河,今名汝溪河。《水经》大致成书于东汉⑧,《华阳国志》成书于西晋,则是东汉、西晋时
溪河、涂井溪为临江县重要的盐产地。涂井溪盐泉开发或较
溪河晚,《井庙碑》载井神杨伯起在涂井溪“凿盘石而得盐泉”⑨,杨伯起为东汉人,则涂井溪盐业开发始自东汉。前引《水经》载临江县“有盐官”,而《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州郡志》临江县均无盐官记载,则盐官设置当在东汉后期,自东汉后期临江县
、涂二溪盐业生产已有了一定规模。此外,忠县邓家沱遗址西周遗存中尖底杯占比例最大,这些尖底杯被认为是制盐工具⑩,若此说成立,则西周时忠县邓家沱一带也有盐业生产。临江县盐业生产自汉晋以后一直延续下来,唐代临江县还设盐官负责管理盐业生产○11 ,后历宋、元、明、清、民国以至新中国,
、涂二溪盐业生产也未曾中断。 汉发县 蜀汉、西晋时汉发县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郁山镇位于郁水河谷,郁水为乌江下游支流。《华阳国志》载汉发县“有盐井”①;刘琳《华阳国志校注》作“汉发”县,亦即“汉葭”,谓今彭水县郁山镇产盐,晋汉发县盐井在此地②;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作“汉葭”县,又列“汉发”县,以汉发县治彭水县郁山镇③。郁山盐开发起始时间,一说在新石器时代末期④,一说在新莽时期⑤,一说在东汉时期⑥。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认为郁山镇产盐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最早开发者为巴人中的獽人、蜑人⑦。唐代彭水县仍产盐⑧,产地仍在郁山镇伏牛山一带。此后,该地盐业生产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巴县 巴县产盐始自唐代,唐巴县治今重庆市渝中区。《新唐书》载巴县“有盐”⑨,但未载明具体处所。据《方舆胜览》载温泉“在城北百余里。有寺”⑩;又《舆地纪胜》载温汤峡“在巴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唐乾符中置温汤寺”,温泉寺“在府城北百余里” ○11。考今重庆市西南并无温汤峡及温泉寺,倒是今重庆市北碚区有温泉及古寺,故乾隆《巴县志》温汤峡载“乃嘉陵江上游与合州接界之温汤峡”,“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 ○12。因此,我们推断唐代巴县产盐地当在今重庆北碚区北温泉一带。
璧山县 唐璧山县治今重庆市璧山区,该地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璧山县“有盐”○13,但未载明具体产盐地。考同治《璧山县志》载盐井河“县西南四十里,两岸有盐井,今闭,水入梅江” ○14,唐代璧山县产盐地或在梅江支流盐井河一带。
南充国县 南充国县秦汉时为巴郡充国县地,蜀汉时南充国属巴西郡,治今四川省南部县。《华阳国志》载南充国县“有盐井”○15;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巴西充国县有盐井数十” ○16;李膺《益州记》载“南充(国)县西六十里有大昆井,即古之盐井”①;《蜀中名勝记》引《益州记》载大昆井在南充县西六十里②,南充国在今四川南部县一带,则自两晋至南朝南充国县西大昆井为重要盐产地。唐代南部县仍产盐③,此后南部一直是四川重要的产盐地。
唐代嘉陵江、渠江流域盐产地较从前有所增多,果州相如县、西充县、阆州阆中县、新井县、新政县、通州宣汉县境内也均产盐。
相如县 相如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相如县“有盐”④,但未载具体产地。光绪《蓬州志》载南朝梁置相如县,“属境南有今南充之北陲,东南有岳池之半,东有营山之废郎池,西北有南部之废新政”,“其理所在嘉陵水之东”,“疑近利溪场,与鸡宿山隔溪相望”,“唐析东境置郎池,析西北境置新政,析东南境置岳池,而相如县亦移于今州治处”,“(相如县)宋宝祐六年入于元,改属蓬州,至元十五年移州来治”,“明因之,省相如、营山入州”⑤。从相如县建置沿革来看,唐相如县地域大致在清蓬州境。清蓬州即今四川省蓬安县,则唐相如县产盐地当在今蓬安县境内。
西充县 西充县产盐始于唐代,《新唐书》载西充县“有盐”⑥,但未载具体产盐地。光绪《西充县志》载“唐武德四年始置西充县”,“以南充繁阔,析西北之境立此县”,并相沿至清⑦。清西充县即今四川省西充县,则唐西充县盐产地在今西充县境。
阆中县 阆中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阆中县“有盐”⑧,但未载具体产盐地。据咸丰《阆中县志》载盐井溪“在县东七十里,北流至白鸦塘入苟溪”⑨,则唐代阆中县盐产地可能在县东盐井溪一带。
新井县 新井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新井县“有盐”⑩,但未载具体产盐地。《大明一统志》载南部县“元省新井、新政、西水入焉,本朝因之”;又载“南部县有(盐)井” ○11 。咸丰《阆中县志》载新井废县“在县西南九十里。唐置,元并入南部县” ○12,则唐新井县盐产地在南部县境,明、清、民国乃至建国以后,南部县都一直是川盐的重要产地。
新政县 新政县产盐始自唐代,《新唐书》载新政县“有盐”○13,未载具体产盐地。《大明一统志》载元代新政县省入南部县,南部县产盐,又咸丰《阆中县志》亦载新政县“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唐置,元并入南部” ○14,则唐新政县盐产地在南部县境内。 宣汉县 宣汉县产盐始于唐代,《新唐书》载宣汉县“有盐”○15,但未载具体产盐地。《太平寰宇记》载达州东乡县宣汉井场,“地名长腰,鹹源出于大江龙骨石窟中涌出,滩名羊门,两面山崖峭峻,鹹源出于山下,遂煎成盐”①,则盐泉位于长腰羊门滩。其地因产盐而兴起宣汉井场,唐代属宣汉县,宋乾德年间宣汉县割属东乡县,羊门滩盐泉也随之割属东乡县。
江阳县(富义县) 秦、西汉初年江阳县属巴郡,西汉中期改属犍为郡,三国、两晋、南朝属江阳郡,治地在今四川省泸州市。《北堂书钞》引崔骃《博徒论》载“江阳之盐”②,常璩《华阳国志》载江阳县“有富义盐井”③。崔骃为东汉人,则江阳县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东汉时期。江阳县盐泉出自富义盐井,富义盐井在今四川省富顺县城内,处沱江西岸,则汉晋时今富顺县城一带产盐。北周在富义盐井地设富世县④,当与强化该地盐业生产管理有关。唐贞观年间改富世为富义,“富义盐井在县西南五十步,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剑南盐井,惟此最大。其余亦有井七所”⑤,当时盐业兴盛在剑南道中无出其右者。此后,该地盐业生产未尝间断,至民国初年富荣厂有盐井千余,产量占全川十分之六。
汉安县(内江县) 汉安县汉晋时属江阳郡,治地在今四川省内江市,处沱江河谷地带。《华阳国志》载汉安县“有盐井”⑥,则是内江一带为西晋重要盐产地。唐代中后期内江县仍是重要的盐产地,盐井数达26所,银山县(今内江市银山镇)有盐井11所⑦,则今四川省内江市及其银山镇的沱江河谷地带也是唐代剑南道重要的盐产地。
新乐县 新乐县晋属江阳郡,《华阳国志》载新乐县“有盐井”⑧,即长宁河淯井⑨,在今四川省长宁县北,为川南著名盐井。前蜀王建时曾设淯井镇,北宋设淯井监管理盐业生产。
江安县 江安县产盐始于唐代,《新唐书》载江安县“有盐”⑩,但未载具体盐产地。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江安县可盛盐井“在县西北一十一里” ○11 ,则唐代江安县盐产地当在可盛盐井一带。唐代,江安县可盛盐井在今江安县东北南井场,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这里也一直是重要的盐产地。
综上所述,唐代以前巴盐产地主要集中在清江河谷的佷山县、盐水县,三峡地区的秭归县、巴东县、北井县、鱼复县、朐忍县、南浦侨县、临江县,嘉陵江河谷的巴县、南充国县、相如县、西充县、阆中县、新井县、新政县,渠江河谷的宣汉县,沱江河谷的江阳县(富义县)、汉安县(内江县)、银山县,长宁河谷的新乐县,乌江河谷的汉发县,梅江河谷的璧山县,江安县等地,尤以三峡地区、嘉陵江河谷、沱江河谷盐产地较多,而清江河谷、渠江河谷、长宁河谷、乌江河谷、梅江河谷等地盐产地仅有零星分布。
二、从巴盐产地看早期巴人与盐业生产的关系
巴人为巴地主要的聚居人群,因此巴地盐业生产与巴人应该有一定关系,但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盐业关乎巴族兴衰①,就盐业对巴人发展的重要性给予了很高评价,在学界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响应②。随着对巴人和巴史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若从新的角度对盐业与巴人的关系进行审视,或许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巴盐产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首先,从巴盐产地及其产盐历史来看,各盐产地盐业生产起始时间早晚不一。临江县
溪河开发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佷山县清江盐阳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传说中的廪君时代;北井县白鹿盐泉、汉发县郁山产盐历史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朐忍县汤溪、檀井溪、临江县涂井溪、江阳县富义盐井产盐历史可上溯到汉代;南浦侨县长滩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东汉时期;鱼复县鱼复浦、汉安县、新乐县、南充国县产盐历史可上溯到两晋时期;盐水县产盐历史可上溯到南朝时期;巴县、璧山县、江安县、银山县、宣汉县、阆中县、新井县、新政县、南充县、相如县、西充县、秭归县、巴东县等地产盐历史可上溯到唐代。根据各盐产地产盐历史的追溯,可知在前巴国时代(廪君传说时代—西周巴国建国前)和巴国时代(西周—战国时期),巴盐产地仅有临江县
溪河、佷山清江盐阳、北井县白鹿盐泉、汉发县郁山等4处,而绝大多数巴盐产地都是在两汉至唐朝巴国灭亡以后兴起的,表明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有限,一定程度上说明盐业发展是有限的;有限的盐业生产能给巴人族群和地域广大的巴国发展提供多大经济支持和助推力还难下定论。
其次,从盐产地空间分布来看,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的4处巴盐产地中,北井县盐产地在巫溪支流后溪河白鹿盐泉一带,即今巫溪县宁厂古镇;佷山县盐产地在盐阳,即今清江河谷长阳县渔峡口镇龙池村盐池河温泉一带;临江县盐产地
溪河在今忠縣黄金镇甘井河河谷地带;汉发县郁山盐产地在今彭水县郁江河谷郁山镇伏牛山一带。而巴国疆域地跨渝、川、陕、鄂、湘、黔等省市毗邻地带③,地域十分辽阔,4处盐产地在巴国疆土上的布局显得极为分散,盐产地在巴国经济体系中的地域布局是很不合理的。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盐产地与巴国都城江州、平都、垫江、阆中④ 等地距离悬远,若盐业为巴人族群及巴国经济命脉的话,盐产地这种地理分布格局与巴国统治者强化对盐产地盐业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政治需求又是相背离的。纵观先秦时期各王朝或政权发展史,其经济重心地无一例外都在王朝或政权直接控制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国都大都位于经济重心地及其近旁。而上述4处盐产地地域分散且离巴国都城辽远,说盐业是巴国的经济命脉所在就与常理相悖,因此盐业为巴人控制下的巴国经济命脉的假设就值得我们重新审视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巴国灭亡之后的汉唐时期巴盐产地迅速增多,地域分布更显密集,盐业生产得到更大发展。但这个时期巴人已日益汉化和势微①,从侧面也印证了盐业与巴人的关系并非前人所说的那么密切。
再次,从盐产地盐业生产者族群身份来看,盐业生产者也并非全为巴人。夷水河谷盐阳的盐业生产者为盐水女神部落的属民,盐业生产组织者和管理者为盐神女神部落首领,廪君巴人征服盐水女神部落后,巴人可能成为盐业生产的管理者,而盐业生产者和组织者仍是盐水女神部众。北井县白鹿盐泉一带在西周至公元前611年巴、秦、楚联合灭庸之前,这里属庸国地域②,盐业生产者最早为庸人,庸国灭后大宁河一带成为楚国疆域,盐业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也相应变为楚人③。因此,在巴国时代白鹿盐泉盐业发展与巴国、巴人没有太大关系。临江县
溪河盐业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最初为土著居民,渝东峡江地区具地方特色的考古学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是在后来廪君巴人沿江西进后,巴人和巴国才成为该地盐业生产的管理者,但具体的盐业生产者和组织者还是土著部族。汉发县郁山盐在巴国时代的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当地土著獽人、蜑人④,他们是巴人西进建立巴国过程中征服的土著人群,为巴国属民⑤。巴人不会直接参与盐业生产,顶多只是对盐业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我们说在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地盐业生产者和组织者并非巴人,而是被巴人征服后臣属巴人的部族,巴人与盐业生产的关系顶多只是国家层面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巴人与盐业生产本身联系并不紧密。若硬要说盐业对巴人发展有影响的话,盐业也只是作为巴地手工业生产的一种⑥,盐税可能为巴国增加了财赋来源。因此,在目前缺乏直接考古材料和文献证据的前提下,我们还不宜过分夸大盐业生产对巴人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最后,从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地理环境与落后交通状况来看,说盐业生产关乎巴人兴衰的假设也存在一些问题。若说盐业生产为巴国或巴人经济命脉的话,那就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盐的运销,二是盐业赋税征收与运输,而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交通。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的4处盐产地位置偏僻,且高山与河谷相间,加上早期巴地很多地方覆盖着原始森林,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陆路交通需穿行于森林茂密、野兽横行的山岭河谷间①,因此陆路交通不便且风险很大。前巴国时代盐产地清江河谷的盐阳、大宁河谷的白鹿盐泉、
溪河河谷、乌江支流郁江河谷郁山盐产地都位于长江一、二级支流上,清江、大宁河、甘井溪、郁江等河流水流浅狭,且距离长江水道较远,加上早期水上交通工具多为小型舟船,盐及赋税的水上运输能力有限。因此,在交通艰难的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若盐业为巴人经济命脉的假设成立,巴人为规避盐产地与国都间的交通不便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交通运输风险,必然会将国都建于盐产地或其邻近地方。而目前我们所知,巴国早期都城夷城及后期都城江州、平都、垫江、阆中均距上述4处盐产地悬远,从这一点上来说将盐业视为巴国或巴人经济命脉的假设也是有问题的。
三、结 语
通过上文的讨论,大致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1. 从巴地盐产地地理分布来看,巴人时代巴盐产地主要分布在汉唐时期峡江地区临江县(
溪河、涂井溪)、南浦侨县(长滩)、朐忍县(汤溪、檀井溪)、鱼复县(鱼复浦)、北井县(白鹿盐泉)、巴东县(永昌盐井)、秭归县(青林盐井),清江河谷有佷山县(盐阳)、盐水县(清江河谷),乌江河谷有汉发县(郁山),嘉陵江河谷有巴县(北温泉)、南充国县(大昆井)、阆中县(盐井溪)、新井县、新政县、南充县、相如县、西充县,渠江河谷有宣汉县(羊门滩),沱江河谷有江阳县(富义盐井)、汉安县(内江县)、银山县,长宁河谷有新乐县(淯井),川南沿江地带有江安县(可盛盐井),梅江河谷有璧山县(盐井河)等地,从盐产地地理分布来看,嘉陵江河谷、峡江河谷、沱江河谷地带无疑是盐产地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其他区域分布相对较为稀疏,这种分布状况主要是由盐资源的地域分布和人为的有序开发所决定的。
2. 从巴盐产地时代变迁来看,前巴国时代巴地盐产地有2处(佷山盐阳、临江
溪),巴國时代新增盐产地2处(北井白鹿盐井、汉发郁山),汉代盐产地新增5处(朐忍汤溪、檀井溪、临江涂井溪、江阳富义盐井、南浦长滩),两晋南朝时期盐产地新增5处(鱼复鱼复浦、汉安、新乐淯井、南充国大昆井、盐水县),唐代盐产地新增12处(巴县北温泉、璧山盐井河、江安可盛盐井、银山县、宣汉羊门滩、阆中盐井溪、新井县、新政县、南充县、相如县、西充县、秭归青林盐井、巴东永昌盐井),巴盐产地随时代变迁数量持续增加,这也体现了巴地盐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若从盐产地历代数量统计来看,巴地盐产地数量大幅度增加是在汉、晋、唐时代,分别为5处、5处和12处,而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盐产地总计才4处,这也说明巴地盐业生产大发展是巴国灭后的后巴国时代,而前巴国时代和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地盐业生产发展是很有限的。 3. 巴鹽产地是重新审视盐业与巴人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盐产地数量有限,而汉、晋、唐时期巴盐产地猛增,表明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盐业生产发展有限,盐业生产能否支撑起巴国经济是个很大的疑问;相较地跨渝、川、陕、鄂、湘、黔毗邻地带的巴国而言,佷山县盐阳、北井县白鹿盐泉、临江县
溪河、汉发县郁山等盐产地在巴国中的地理布局分散,与巴国都城距离悬远,盐产地地域布局很不合理,难以支撑起巴国经济;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盐产地盐业生产者并非都为巴人,巴人与盐业生产的关系也并非如前人所说那样紧密;前巴国时代、巴国时代巴盐产地地理位置偏僻,距离国都悬远,在交通不发达,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盐的运销、盐业赋税的转输都非常艰难,盐业为巴国或巴人经济命脉的假设也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因此,对盐业关乎巴人兴衰的观点还可再作商榷,巴盐在巴人和巴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宜过于夸大。
(责任编辑:王放兰)
The Producing Places and Their Changes of Ba Salt: Additional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dustry and Ba Ethnic Group
ZHU Shengzhong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producing places and Their changes of Ba salt during the time the Ba ethnic group was living,and regarded this as a point to review the previous idea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dustry and Ba people.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 Ba salt producing places mainly distributed not only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s,but also in the Jialingjiang and Tuojiang valleys,and there were sporadic Ba salt producing places in the Qujiang,Qingjiang,lower Wujiang,Changning and Meijiang valleys. There were many more salt producing places in Han to Tang Dynasties than in the periods from previous Ba kingdom to Ba kingdom and the Ba salt industry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developed more and faster than in the ages of previous Ba kingdom and Ba kingdom. The previous viewpoint that the rise and fall of Ba ethnic group depend on the salt industry maybe was magnifi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up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industry and Ba People based on numbers of salt producing places,distribution of salt producing places,workers of salt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alt producing areas in the times of previous Ba kingdom and Ba kingdom.
Key words: Ba areas;Ba salt;salt producing place;Ba ethnic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