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个领域,贯穿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各个环节,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关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体系。
一、把握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全新境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主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著作,提出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都是研究中国国情和研究我们党怎样治国理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探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治国理政问题,在短短20年中使中国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阐述了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探索了治国理政当中执政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一系列问题。
在2003年“非典”期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广东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布局。
回顾上述历程,我们会看到,一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升级发展的理论发展史。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它科学地回答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理论的全新境界。
(二)提供了穿越发展陷阱,提升发展质量,破解发展难题的科学指南
当今中国的治理难度表现在几个方面: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巨量规模转型大国的治理,发展任务日益艰巨、内外压力不断增大,长期累积的矛盾问题日益集中凸显,是一个正处于突破各种发展障碍、向现代化艰难转进大国的治理。
所有这些问题,形成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上,从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对破解矛盾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没有强有力的治国理政实践来推动,就不可能顺利展开并实现既定目标。而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恰恰为我国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两个方面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提供了爬坡过坎的引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16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15个。这些少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恰恰是解决了创新动力不足和克服了腐败问题。而习总书记他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强化国家治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关于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战略等,也都是为创新和强化国家现代治理、爬坡过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引擎。
二是习近平总书記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引领。
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是却到了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历史关口。现在社会越来越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和增长,需求变了,我们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很多还是过去的老一套,质量、服务也都跟不上。所以不是老百姓需求那一侧的问题,更多的是生产供给这一侧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提供有效供给的意思。推进供给侧改革,实际上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了我们党把握时代大势,驾驭大国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视野
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本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推进“走出去”战略,我们是以开放共赢合作的诚意去推动的,同时,这里也蕴含了聪明的战略智慧。像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在无形中也会增加我国的国际分量。中国还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从亚洲到了非洲,而且已经越过欧洲、英吉利海峡到了英国,就连美国也不得不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所以,中国推进的“走出去”战略,实际上也在引起世界的变化。引起各国重新选择,重新站队。所以说,这样的措施,对中国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就要坚持以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由此我们才能占据时代发展的制高点,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已经出来不少读物了,有一本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把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至2014年6月间的系列重要讲话概括为十八个方面。还有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是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六个方面。这两本书的概括还有理论界的其他概括,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大体上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①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②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③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④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⑤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障;⑥以人民为核心。 (一)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历史渊源。这实际上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大梦想,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
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力量源泉。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4.根本要求。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就是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科学路径。实现中国梦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要用实干苦干托起中国梦。
6.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中国梦不是“雪耻梦”,更不是“霸权梦”“扩张梦”。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二)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理论主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概念,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来,至今已经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都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大会的主题和大会报告的题目。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整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4.阐述了这条道路实际上是漫长的道路,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涉及道路和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
(三)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样一个战略思想,推动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個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是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步骤。
(四)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发展的新战略,那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我国发展的新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方向性、规范性的一种理念,也是带有检验标准的一种理念。
(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障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亮点和突出特点。
(六)以人民为核心
2014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在被问及“请问您的执政理念是什么”时,他回答:“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第一,提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第二,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第三,不断强调践行党的宗旨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第四,提出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整体脱贫,实现共同富裕。
三、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
(一)在学而知、学而信、学而用上用功着力。
(二)在价值导向转化、思维方式转变、实践举措落实上用功着力。
一、把握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开辟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全新境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主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一系列著作,提出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还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都是研究中国国情和研究我们党怎样治国理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探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治国理政问题,在短短20年中使中国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阐述了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探索了治国理政当中执政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一系列问题。
在2003年“非典”期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广东的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布局。
回顾上述历程,我们会看到,一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升级发展的理论发展史。
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它科学地回答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理论的全新境界。
(二)提供了穿越发展陷阱,提升发展质量,破解发展难题的科学指南
当今中国的治理难度表现在几个方面: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巨量规模转型大国的治理,发展任务日益艰巨、内外压力不断增大,长期累积的矛盾问题日益集中凸显,是一个正处于突破各种发展障碍、向现代化艰难转进大国的治理。
所有这些问题,形成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习近平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上,从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对破解矛盾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没有强有力的治国理政实践来推动,就不可能顺利展开并实现既定目标。而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恰恰为我国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的指导思想。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两个方面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提供了爬坡过坎的引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16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15个。这些少数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恰恰是解决了创新动力不足和克服了腐败问题。而习总书记他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强化国家治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关于创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战略等,也都是为创新和强化国家现代治理、爬坡过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引擎。
二是习近平总书記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引领。
改革开放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是却到了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历史关口。现在社会越来越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和增长,需求变了,我们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很多还是过去的老一套,质量、服务也都跟不上。所以不是老百姓需求那一侧的问题,更多的是生产供给这一侧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不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提供有效供给的意思。推进供给侧改革,实际上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了我们党把握时代大势,驾驭大国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视野
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本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推进“走出去”战略,我们是以开放共赢合作的诚意去推动的,同时,这里也蕴含了聪明的战略智慧。像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在无形中也会增加我国的国际分量。中国还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从亚洲到了非洲,而且已经越过欧洲、英吉利海峡到了英国,就连美国也不得不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所以,中国推进的“走出去”战略,实际上也在引起世界的变化。引起各国重新选择,重新站队。所以说,这样的措施,对中国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就要坚持以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由此我们才能占据时代发展的制高点,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已经出来不少读物了,有一本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把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至2014年6月间的系列重要讲话概括为十八个方面。还有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是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六个方面。这两本书的概括还有理论界的其他概括,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大体上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①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②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③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④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⑤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障;⑥以人民为核心。 (一)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历史渊源。这实际上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大梦想,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
2.中国梦的本质内涵。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力量源泉。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4.根本要求。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就是必须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科学路径。实现中国梦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要用实干苦干托起中国梦。
6.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中国梦不是“雪耻梦”,更不是“霸权梦”“扩张梦”。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二)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理论主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概念,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来,至今已经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都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大会的主题和大会报告的题目。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整体。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4.阐述了这条道路实际上是漫长的道路,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涉及道路和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
(三)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样一个战略思想,推动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個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是一切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步骤。
(四)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发展的新战略,那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我国发展的新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方向性、规范性的一种理念,也是带有检验标准的一种理念。
(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障
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亮点和突出特点。
(六)以人民为核心
2014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在被问及“请问您的执政理念是什么”时,他回答:“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第一,提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第二,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第三,不断强调践行党的宗旨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第四,提出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整体脱贫,实现共同富裕。
三、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
(一)在学而知、学而信、学而用上用功着力。
(二)在价值导向转化、思维方式转变、实践举措落实上用功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