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yao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
  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新课学完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每一章节的知识学完以后,我会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一些类似的问题来解决,完成一定数量的生活化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让学生调查本班学生学习用品的消费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加工数据,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一串串的数字中不仅提高了应用能力,还知道了同学们学习用品的种类、消费的金额和哪种学习用品消费最大,认识到同学们对学习用品浪费比较严重,提出要节约使用学习用品。
  五、探究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写“数学日记”,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调查“学生一周用几只铅笔,一共需多少钱”;“家里每星期买菜要付出多少钱”;“对最近数学测验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调查”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总之,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让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其他文献
转角窗的设计较为重要,与剪力墙结构质量密切相关。首先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并分析了角部开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与角窗相连的墙肢、角窗上转角梁等的设计构造。
摘 要:英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商业和官方通用语言。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越来越多的要与外国人接触、交流,而中间唯一的勾通语言是英语。如果我们所学的英语,不能跟外国人交流,我们的努力就是白费。“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的新课
桩基础设计是一个繁重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者考虑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判断,谨慎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设计环节。下文现就目前常用桩基础的类型及其设计特点做简要分析。
摘 要:数学教学是人们成长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它的任务是授予小学生基础的数学尝试,更进一步便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之后中学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以小学数学兴趣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对于其实施现状以及相应对策做出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专业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方法  1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概述与实施现状 
21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1世纪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充满强烈的刺激感,21世纪的人才培养也是史无前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中各种人才的特
【摘要】华庆油田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属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产量较低;并且受地形地貌影响,开发难度较大。三维水平井、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实施已经成为华庆油田开发的重要技术保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水平井平均产油量6-9吨 / 天。实现了超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保证华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长庆油田上产5000万吨的有力保障。川平46-18井是一口典型的长水平段三维水平井。本文主要针对该井井眼轨迹控制关键技术
9.99%、10.02%,8月26日、27日两天,新五丰(600975)分别以上述涨幅封停。新五丰的疯涨并非一枝独秀,据全景网统计,整个A股市场农业板块近九成个股飘红。与股价联动的是整个肉
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它是生活的写照与反映,学生、老师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时刻不要忘记所学知识应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实践。知识与实践同步时,才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展开更多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本身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理论的讲解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也有很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有着厌学情绪,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采用新鲜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