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2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量的不断加大,我国的油田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新发现的原油储备区都是在一些偏远地方和不易开采的地方,而且大部分油田都到了采油后期,采出的石油含水量极高,开采越来越困难。我国的储油特性是陆相储油,地质情况比较复杂,这使得石油开采更加困难。在这个时期仅用原有的油藏描述方法对油田进行开采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要探索技术上更先进,取得效果更明显的新的油藏描述技术,这对于改善我国的石油开采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油藏描述 模型建立 三维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的需要与日俱增,而现在石油勘探和开发十分的困难,要想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成果,就必须创新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着眼现在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我们发现现代油藏描述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开发技术,这种技术在描述地下油藏以及勘探石油储量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全面了解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理解并掌握其内容和方法,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以后加深对其核心内容的学习,并进行探讨,这样更加有利于该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石油开采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主要技术和应用
  1.1 油藏描述的两种方法 我国的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了开采后期,剩余油的开采难度十分大,这些剩余油都分布在相互隔断不易受到水驱的单独的分隔体当中,因此在油藏精细描述当中十分关注储集层的分隔性,而对连续性相对关注较少。已经投产多年的油田进行增产增注的时候,首先考虑要采出的石油就是这部分未受到水驱且独立存在的剩余油。要开展对分隔体的研究,先把分隔体在剖面上划出来,还要把储集体进行更细的划分,划分成流动单元,最小一级的分隔体必须尽最大的努力进行描述,这是研究分隔体最重要的环节。在对系统开展研究的时候可以采取层次界面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并不侧重海平面的变化,主要侧重点是系统论的论点,关注的是系统的层次性以及结构性,还有就是界面的级别性。
  1.2 随机模拟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地质统计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项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对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将会取得了解,同时还能预测出井间的参数,采取的算法非常随机,用这随机的算法对区域进行模拟。随机模拟技术包含着很多不同的方法,但都不是具体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原理,而且复杂程度各不相同,在何种条件下适用也不相同。
  1.3 模型建立技术 模型建立技术主要针对动态的、集成的油藏,在应用现代油藏描述方法时,会使用很多动态的资料,并且多数情况下是许多的预测方法一起使用,所以建立动态集成油藏的模型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发展的十分迅速,对这一模型建立技术进行总结发现其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①在对油藏进行建模的过程中总共分为三个级别,要经过两个步骤,这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维、二维、三维,依据层次界面分析法进行层次划分,凡是划分出来的层次都要建立地质模型,但是级别要不相同。同时模型当中应该有层次界面以及隔夹层。②在对油藏进行建模的过程中使用了地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其原理和方法在建模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③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使用了一体化的建模方法,这一体化的建模方法就是“地质-地震-测井”。
  在使用一体化建模过程中,动态资料,数值预测和模拟变成了建模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部分,而不再是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建模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预测分隔体内剩余油的分布,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建立油藏模型,而这时建立的油藏模型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1.4 开发地震技术 油藏精细描述包含很多的技术内容,这些技术内容当中地质认识和建模发展尤其迅速,但是开发地震技术也发展极快,开发地震技术是在地球物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开发地震技术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精细研究方面十分有用。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划分层序和获得参数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这项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地震反演近年来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一项解释地震现象的技术,而且属于综合性技术,它在研究储层地震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钻井和测井过程中都会得到大量的资料,如果将他们连起来进行对比,可以加深对地层的了解,地层反演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它可以对常规的地震剖面进行技术转化,这样常规的地层剖面就变成了声波测井剖面,以此可以对任何储层进行研究,得出其变化的规律。如果按作用不同对地震反演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将其分成4类。随着科技的发展,油藏精细描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反演技术,比如随机地震反演等,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实了地震反演技术,使该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向前发展。
  1.5 油藏描述软件 在现代油藏描述当中软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软件的支持很难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因此此类软件的开发研究在各个国家都受到了重视。可是这类软件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在对早期油藏进行描述的时候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可是对老油田进行描述的时候效果却不明显,尤其是有些老油田只有钻井资料,在对这些油田进行描述的时候就显得无能为力,根本不能预测出老油田地下的地质情况。此外油藏数值模拟大多采用的网格都比较粗,如果与油藏描述进行对比的话,数值模拟显得很是粗糙,甚至有的不符合要求。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开发一款功能多样,综合性强,可以进行一体化三维描述的软件,这款软件如果开发出来将会具有插值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与以往的软件进行相比还具有预测能力强,因素考虑全面等特点。
  2 未来发展方向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油藏技术描述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使用分辨率高的层序地层学以及四维地震技术等对油藏的开采情况进行研究。层序地层学就是要确定地层的分布规律,当然必须在一定的框架之内,这个框架就是等时地层框架和时间地层框架。基准面发生旋转会形成岩石单元,这个岩石单元为成因地层时间单元,对基准面旋回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级次地层的结构,尤其是陆相地层,从而建立分辨率较高的地层框架。在对油藏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储层内流体的密度以及压力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样地震波的传播时间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油田进行开发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三维地震测试,得到资料以后与先前的资料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地下流体的分布以及变化情况,得出其地下分布图。而四维地震技术正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未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对储层的准确预测程度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随着油气资源的枯竭,地质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在不断的进步所以油藏描述也应该加快发展的步伐,我们只有对储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以满足我国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蔡毅,熊琦华,黄述旺,祝永军,康志勇.油藏描述中求取特低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J].石油学报,1994(S1).
  [2]周叶,王家华,李换鹏,郑容植.测井解释数据预处理的计算机实现[J].测井技术,1994(06).
  [3]金萍,吕文新,汪玉华,王春林.530井区J1b4+5层油藏描述应用[J].化工之友,2006(12).
  [4]郎晓玲,芦天明,康洪全,赵力民.RM油藏描述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测井技术,1997(05).
  [5]王俊芳,惠卓雄,张春林.三维地质模型在濮城西区沙二上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1).
  [6]杨辉廷,颜其彬,李敏.油藏描述中的储层建模技术[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03).
  [7]墨延霞,房金翠.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发展趋势[J].内江科技,2007(07).
  作者简介:蒋兴荣,男,陕西榆林人,正科,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
其他文献
目的:深入解析刘群霞教授学术思想以及广泛的临床和学术经验,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刘群霞教授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刘群霞教授30多年来临床治疗脑病经验、日常生活中导师
SOX法案404条款的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对404条款的背景及内容予以介绍,强调了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对建议;同时结合中铝矿业
初中生是应对挫折的弱势群体,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所有开设的课程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最佳选择。通过对涪陵第十七中学校思想品德课开展挫折教育现状的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首次提出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uk)由桩周总侧阻力(Qsk)、嵌岩段总侧阻力(Qrk)、总端阻力(Qpk)三部分组成的计算模式,这是一个进步。自
激烈变更的改革时期更需要有器量的领导者,作为大学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教育界对于创新型高校领导器量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文章介绍了创新型高校中领导者器量的内涵,分
[摘 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学校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更应该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因为这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学校要注意改变管理观念、营造德育氛围、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农村学校;德育;核心;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档案工作必须实现创新,档案工作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施档案工作的创新要在落实方面狠下功夫,才能保证各项创新计划得以实
目的:探讨β-榄香烯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机制,明确其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向MCF-7细胞株培养基内逐渐增加临床上最常用于乳腺癌化学治疗的药物多西紫杉醇(Doc)或阿霉素(A
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流程,以此作为控制点,在此基础上确定监控环节,建立适用于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