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已是永远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小说和肥皂剧里的痴男怨女,总少不了几句难脱俗套的对白。女的如潘越云般问“你会爱我很久吗”,男的会许以永远,或学刘德华一句“爱你一万年”。一些让人念念不忘的关于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爱情,其实到后来维系双方几十年的只是亲情而已。当然,越飘忽无期的许诺越能赢得芳心赏,如果有人认真扳着手指头计算说“我只能爱你十年”,赢得的肯定是白眼而非芳心。
  这样看来,痴男怨女的许诺倒是和某件事物很相似,就是土地所有权。
  我们都知道,根据目前的法规,居住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是七十年。不少人抨击这点,认为这侵犯了最起码的私有财产权利和个人尊严。自然,《物权法》的出台可以让70年的期限得以延续,但使用权和所有权毕竟是两个法律概念。“今天我们并不拥有任何房屋的所有权。我们以为自己在买房,但准确的说,我们支付的只是几十年的房屋租金”,有人如是说。
  这句话从字义上理解是没错的,错的是他们的逻辑推断。他们要争取的,是所谓永远的所有权,一万年也不动摇的所有权。痴男怨女之间的对白可以理解,而这些人从各种角度推断“有限期的权利不是完整的权利”,动辄赋以“侵犯权利”、“损害个人尊严”词语,其产权观点其实是非常肤浅的。
  我们就从房子入手来理解这个问题。你去买房子,假如有两种选择,可以支付90万换取七十年使用权,也可以花费100万拥有所有权,你会怎选?
  许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地说,当然是花多10万买彻底的“所有权”。但如果真要付出真金白银,他们会拿出计算器,仔细盘算比较,计算市场利率,计算租金回报。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七十年使用权和一万年使用权的房子,折现之后的差别其实是很小的。要理解这一点,可以用房贷等额还本息公式计算一下,按5%的年利率计算,100万的房子10年供完,每月要1万元左右。如果可以分七十年供,则月供4300左右。让我们继续想象,有银行提供一万年的按揭,你猜月供要多少?答案是比100年少了仅仅120元左右。
  因为有利率,七十年产权和万年产权的资产现值差别是很小的。利率越高,越快得到的就越值钱,久远的东西就越不重要。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也是这个意思。“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东野考中科举,年岁已是四十有六,“走马观花”,一回而已。早出名,早享受,而到了少年渐老红粉鬓斑,如张氏所言,快乐是真没那么痛快的了。
  因此,“所有权”其实并不是如同有些人想象的的那样重要。对某资产拥有足够长期的使用权,其价值是非常接近拥有所有权的。一些受所谓法律正义原则影响的人,喜欢过度强调所有权,如同热恋中的男女一般,三十年不够。五十年不够,甚至一万年也不够,会问一万年之后那你就不爱我了么,非要虚无缥缈的一个永远的许诺。
  事实上,中国三十年的改革能够有所成就,一个重要地方是能够处理好“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问题,资产的所有权是国家的,使用权私有,允许签订合约的期限足够长,对资产能否得到有效率使用的影响就越小。这种渐进式改革能减少各种阻力,也不影响资源使用效率。
  如果从一开始就拼命争取“一个西瓜劈开两半,一半是你的。一半是我的”这种所谓的所有权,恐怕中国到现在还陷在改革前的泥沼里不能自拔。
  故此,如果你喜欢一座房子,住上七十年已是一生;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三十年其实已是永远。何必冠上“一万年”的名义自欺又欺人?
其他文献
浪费固然不值得提倡,但过分节俭也会让你的生活黯然失色不少。那么,钱该怎么花才够值?  如果问你,你需要多少钱可以完成一次世界环游?  在留英归来的朱兆瑞看来,环游世界只需要三个条件:时间、3000美元和勇气。而他也的确用3000美元的交通住宿费用,行走世界四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他独自一人的环球之旅。在他的《3000美元环游世界》一书中,朱兆瑞告诉读者:精心地计划、全面地获取折扣信息和巧妙地
期刊
坏消息似乎总是在危机高峰时蜂拥而至。  与惊涛骇浪般的金融风暴相比,百度的最近爆发的“搜索门”事件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不过,当所有排名靠前的商务搜索结果都是金钱勾兑的结果的话,显然就会以悲剧结尾。一个建立在新技术之上的万众瞩目高科技公司,却走了一条最过恶俗的路线。你戏弄了你的上帝,最终就会被上帝抛弃。这场金融风暴的起因也是如此。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在幻想着并不存在的解决方案。当所有的信用轰然坍塌的时候
期刊
今年的春天来得异常早,正月都还没出。春潮袭来,似乎连带着有关创业的热情也高过了往年—与金融危机影响将在这一季度加剧的判断正相反,昔日职场上的成功者视此时为发展属于自己事业的好时机。  人力资源专家普遍认为,大规模的经济不景气和新兴行业或商业环境都可能引发创业潮,其根本原因是准创业者对于成本和机会的判断—经济不景气会降低各种创业成本。比如:租金、人力资源及恶性竞争的减少,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变大;新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