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尽管我们常用它来比喻选对专业的重要性,但现实还是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就给满怀憧憬的考生上了现实的一课——2011届的608.2万大学毕业生中,有70万人“学非所用”。
蓝皮书指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实际上就是专业不对口:“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为低就业群体。”其中10.4%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3.6%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这意味着,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52万人,非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18万人。本科专业中,教育学毕业生低就业比例最高,高职高专专业中法律大类毕业生低就业比例最高。还有,女性毕业生低就业比例高于男性。
放弃四年所学的专业,无疑是将自己放在低于别人的起跑线上。可如何将专业选择与今后的就业做最好结合呢·
小轩是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当初觉得旅游能游山玩水,加上受了些韩剧的影响,她报考了这个专业。如今临近毕业,可她觉得自己对这个学了四年的专业并不感兴趣。今年三月份实习时,小轩带了3个旅游团,赚了一千多块钱,但工作太累了,这点钱赚得实在不容易。身边有朋友说可以转到酒店行业,可是酒店普遍工资低,爸妈觉得在酒店工作没地位,不让她去。家人发动各种关系托人帮她找工作,但当别人问她想做什么工作,她却脑子一片空白。“这个我还真没想过,您看我能干什么吧!”小轩只能这么回答。除了不想当导游之外,对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小轩还真没有很慎重地考虑过,只觉得大学毕业后,找份工资2000~3000元/月左右,不要太辛苦,离家稍微近一点的工作就行了。
这恐怕是大多数学非所用学子的写照。由于当初盲目地选专业,选择了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专业,在大学也不愿意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最终导致像小轩这样茫然和错位的就业观。选专业不仅充满技术含量,还有几点心理因素也要考量。
首先是端正出发点。我们专业选择的出发点过于随意,许多考生并没有做好把专业与将来就业职业挂钩的准备,不了解专业的真正工作环境,对专业抱着太美好的幻想,就好比看人过分依赖外貌,不重视内涵,使得最后学起来总提不起劲。
其次,应该多元化地看待专业,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就用小轩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例子,旅游管理专业的对口就业除了导游和酒店行业,还有旅游咨询策划公司、公务员(旅游局等单位)等。如果小轩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不喜欢导游的工作性质,完全可以寻找合适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如旅游策划公司就侧重于个人的策划能力、文学水平和历史知识,如果你对旅游策划行业感兴趣,就可以在大学期间着重地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多关注社会动态。例如近年来,法律类专业一直被归为就业率低的“红牌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低于80%),可华东政法大学的小黄就业路却一帆风顺。原来她通过本科时前两年的法律专业学习,了解到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交流的增多,国际法大有发展前途,于是她在大三大四着力学习国际法的知识,最终大四时考上了一所日本的一流大学进修国际法。小黄毕业后到了一家新加坡跨国企业工作,刚毕业就有4万多新币(约合2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可见,“红牌专业”也有春天,只在于我们能否将个人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蓝皮书指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实际上就是专业不对口:“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为低就业群体。”其中10.4%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3.6%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这意味着,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52万人,非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18万人。本科专业中,教育学毕业生低就业比例最高,高职高专专业中法律大类毕业生低就业比例最高。还有,女性毕业生低就业比例高于男性。
放弃四年所学的专业,无疑是将自己放在低于别人的起跑线上。可如何将专业选择与今后的就业做最好结合呢·
小轩是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当初觉得旅游能游山玩水,加上受了些韩剧的影响,她报考了这个专业。如今临近毕业,可她觉得自己对这个学了四年的专业并不感兴趣。今年三月份实习时,小轩带了3个旅游团,赚了一千多块钱,但工作太累了,这点钱赚得实在不容易。身边有朋友说可以转到酒店行业,可是酒店普遍工资低,爸妈觉得在酒店工作没地位,不让她去。家人发动各种关系托人帮她找工作,但当别人问她想做什么工作,她却脑子一片空白。“这个我还真没想过,您看我能干什么吧!”小轩只能这么回答。除了不想当导游之外,对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小轩还真没有很慎重地考虑过,只觉得大学毕业后,找份工资2000~3000元/月左右,不要太辛苦,离家稍微近一点的工作就行了。
这恐怕是大多数学非所用学子的写照。由于当初盲目地选专业,选择了自己并不真正喜欢的专业,在大学也不愿意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最终导致像小轩这样茫然和错位的就业观。选专业不仅充满技术含量,还有几点心理因素也要考量。
首先是端正出发点。我们专业选择的出发点过于随意,许多考生并没有做好把专业与将来就业职业挂钩的准备,不了解专业的真正工作环境,对专业抱着太美好的幻想,就好比看人过分依赖外貌,不重视内涵,使得最后学起来总提不起劲。
其次,应该多元化地看待专业,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就用小轩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例子,旅游管理专业的对口就业除了导游和酒店行业,还有旅游咨询策划公司、公务员(旅游局等单位)等。如果小轩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不喜欢导游的工作性质,完全可以寻找合适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如旅游策划公司就侧重于个人的策划能力、文学水平和历史知识,如果你对旅游策划行业感兴趣,就可以在大学期间着重地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多关注社会动态。例如近年来,法律类专业一直被归为就业率低的“红牌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低于80%),可华东政法大学的小黄就业路却一帆风顺。原来她通过本科时前两年的法律专业学习,了解到由于我国国际贸易、交流的增多,国际法大有发展前途,于是她在大三大四着力学习国际法的知识,最终大四时考上了一所日本的一流大学进修国际法。小黄毕业后到了一家新加坡跨国企业工作,刚毕业就有4万多新币(约合2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可见,“红牌专业”也有春天,只在于我们能否将个人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