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身处碎片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ezhang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白的中篇小说《尖叫的碎片》发表在2009年第9期《山花》杂志,其叙事风格与结构呈现为普遍突出的碎片化特征,具体所指为故事碎片化以及小说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说方式以及人格与情感的碎片化。
  碎片给人疼痛感、甚至恐惧感,因为它尤其真实,是当下人们所处最真实的生活现状。为何会有尖叫?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毁灭”和“撕破”就是产生碎片的过程。这个碎片化的过程必定本身带有刺耳的声音,而这个过程的亲历者也必定发出尖叫,不管是表面的,还是内心的。每个碎片在我们的身上和内心都会留下痕迹。每一次划破,都会伴随尖叫声。
  墨白《尖叫的碎片》不只提醒我们身处生活的碎片,更试图揭示:我们为何身处碎片。在小说中,墨白给出的原因至少有三个:不确定性、欲望与言说。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现代派文学中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尖叫的碎片》中这种不确定性首先表现为模糊不清的记忆。“我们只能捕捉到一些过去的碎片、断裂的痕迹,飞逝的、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记忆本来不可靠,具有碎片化特征。
  作者以回忆的方式展开小说,开篇重复率最高的词语是“无法断定”“说不上来”“分不清”“无法说清”等。此类词汇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加重了“我”记忆的模糊性。读者面临不确定的语言文本环境,不能完全信任“我”,甚至无法信任作者。读者不得不摒除既有阅读中对“确定性”已知的依赖,被迫开始独立,并且逐渐拥有“侦探意识”,即我自己要去寻找事情的真相,文本中的记忆是靠不住的。
  小说中的“我”一直对雪青念念不忘,也曾反复搜索记忆,寻找当初与雪青分手的原因,但始终没有一个笃定的答案。再次与雪青面对面时,原因揭晓,两个人的分离是因为一句荒诞不经的试探话。更为荒谬的是,二十一年来“我”依靠记忆来推断,而这句话并未在“我”的记忆里出现过,由此可见记忆是靠不住的,但现实中,“我”甚至“我们”通常依靠记忆来评定事务:
  我看到雪青扶在花瓶上的手在哆嗦。她久久的盯着我,她突然抬起胳膊,用力一扫,餐桌上的花瓶就飞了出去,落在了我刚刚打扫干净的地板上。但是她没有动,而是呆呆地坐在那里,我看到有两行泪水从她的眼角里流出来。她说,你不管我是吧?
  我什么时说不管你了?
  说过,你说过。我就让你后悔!
  我说过吗?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你就因为这句话给我赌气是吗?你是在用这句话惩罚我是吗?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等着我对你忏悔?就为了这句我已经忘记的话,你让负出了二十一年的代价?
  可是,我说,我是真的记不起来了。
  你说,你记住啥了?我说我给人家谈对象,你说你不管。
  我说了吗?
  你说了,你当初就是这样说的,你不管!我的老天爷,你在试探我?可我是当真的。有谁会想得到,我们的分离,竟然是为了一句试探的话。
  以上引文中的楷体部分,是“我”没有说出的话,却代表了他内心的尖叫和呐喊,一句话换一辈子。模糊记忆里的不可控不仅荒谬,而且存在着极大危险。不记得的碎片语言,击碎了两个青梅竹马本有可能相守一生的人。如若记忆是确定且清晰的,“分手”事件可能就不会出现,或及时止损。
  与此同时,这段文字也提出了另外一种不确定性的呈现,即试探。雪青为什么试探我?因为她不确定“我”对她的情感?还是不确定她这辈子想要什么?这无法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她当初面对着“不确定”的困境。原本两人看似稳定的关系,因为对现实的不确定无法继续维持。这体现在雪青身上,同时也体现在江嫄身上。在维多利亚咖啡馆里,江嫄看我的眼神从最初“看我的目光很难捉摸”变化成最终“我”“看到江嫄落在文字上的目光有些破碎”。这中间夹杂了“我”对雪青的回忆,江嫄是现阶段中与“我”看似情感稳定的伴侣。“很难捉摸”说明江嫄此刻对“我”的情感已经开始变得复杂,亦或许,她已经敏感地认识到她与“我”情感中的不确定性,她无法忍受自己的伴侣在回忆里塑造着另外一个女人,他心里有其他人。站在“我”的角度,“我”对江嫄的感情是肯定的吗?从“我”自己的陈述中,明显能辨别,“我”的情感指向也是破碎的。当江嫄从“我”的言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时,她对“我”的情感最终定型为碎片式,目光呈现为“破碎”。当下生存状态中,普遍面临着情感碎片化的趋势,很大原因在于人们无法确定彼此的內心是否带给你“确定性”。这与雪青试探“我”的初衷是一样的,试探是因为不确定。但是这种建立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试探,得到的答案也是不确定的。
  此外,不确定性在小说中的体现还呈现为否定历史真实。最明显最典型的就是连环车祸案。读者习惯在文本中寻找所谓的“历史真实”,但在《尖叫的碎片》中,这种探索是一种枉然,归因于作者一次次抛出的不确定性。
  小柯死于车祸,按照二郎和雪青的说法,是张东风谋杀了小柯。小柯讨厌张,一个是雪青和前夫的儿子,一个是雪青的现任情人,两个人水火不容,时常产生很明显的口角和冲突。读者很自然推断并且确定是张东风杀死了小柯。就在张被坐实为一个面目可憎、可憎、低俗、装腔作势的杀人凶手时,他也因车祸毙命。按照母亲为儿子报仇的惯有逻辑,以及张之前体现出来的对雪青的厌恶等等线索,读者又推断并且确定是雪青杀了张东风。就在读者认为小说中这份爱恨情仇终于了结,甚至“我”可以跟雪青“终成眷属”时,给“我”送票的朋友却同样遭遇车祸,是有人要阻止“我”靠近雪青?还是一个偶然罢了?但不管怎么样,雪青此刻孤身一人,无人陪伴。她所有可能跟她维持亲密关系的人都被隔绝了,除了二郎。作者这时把二郎推出来又为了透露什么信息?二郎只是很自然的出现?这场连环车祸案,二郎是无辜的吗?如果不是,他想要什么?很多刑事案件是偶然性的,并不全部都来自确定性的仇恨,如果把固有因果关系抛却,那不确定性就在无限扩张。读者一次次以为自己已经历史真实,但随之而来的是又不断地自我否定。到此,文本揭示了生活中最大的真实,即事实难以控制,不确定就是最大的历史真实。历史真实性在不确定性的反复袭击中成为碎片。   欲望
  “欲望”是《尖叫的碎片》强烈批判的主题之一,也是作者反复呈现“不确定”的原因之一。因为欲望不断扩张,甚至转移,才会表现为对多种人情事物的不确定性。欲望过强,以至于不确定主体到底如何获得精神归宿。
  张东风代表权力欲望。“权力是一种使人产生神秘感的东西,人们看不到它的实际形象,但是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都感到权力的存在。”对于权力的渴望容易使人性扭曲异化。雪青代表金钱欲望。但她的主导地位并不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她依附张东风极其权力,“她从男人那里得来的公理就是以他们的权力为极基的。”
  权力和金钱的两个代表者“合作”之后,站在权力的巅峰,攫取丰厚的财富,过上了所谓的“人上人”的生活。但此时两者的精神寄托并不稳定。被塑造成神秘且高级的雪青,猛然经历牢狱之灾,一百多天,不止使体面的生活成为面目全非,也使她颜面尽失,甚至她自以为稳定的认知也成为碎片,即金钱有无用之地且金钱是送她进监狱的元凶。从监狱出来后,认知的荒芜状态使她急需寄托,张东风的重要性此刻被放大。她竭尽全力救出张东风,并不是出于真爱,而是财富观破碎之后,需要马上填补精神空缺,转移希望。但出狱之后的张东风却跟前妻难舍难分,藕断丝连,对雪青的态度也不如从前。两人的关系剔除了权力与金钱合作的之外,别无所有。很明显,他没有雪青描述中那么爱她,甚至不爱她。雪青不得不面对她身处情感碎片的现实。紧接着她继续寻找寄托,把离婚时毫不留恋的儿子小柯接到身边,时隔二十一年与“我”再相见,表弟二郎也留在身旁。但随即而来的是儿子出车祸,“我”否定送给她玫瑰。小说中,她把玫瑰扔在地板上,一地碎片,这一情节象征着她新的寄托再次成为碎片,长久以来不断寻找的疲惫感,以及面对碎片的极度恐惧,终于顺理成章地导致她精神分裂者的形象。
  雪青是否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表面上所呈现的权力和金钱?她从最开始就确定这是自己的人生规划?那她二十一年后揭秘跟“我”分开的原因是不是显得滑稽?如果那句“我不管”具有存在意义,就代表雪青曾一度把寄托放在“我”身上,但与此同时,她还有一些需求“我”无法满足,“我不管”是一个借口。或者代表雪青在平时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太多对于“我”的不确定,以至于“失望”,“我不管”就成为了她情感碎片的直接原因。这两种情况给她的判断是,她只能寻找比较具有确定性的东西来给以自己寄托,即物质。
  遇见张东风之后,与其说她难以抵挡金钱带来的强大诱惑,不如说难以抵挡“确定性”带来骗局和想象。在牢狱之灾面前,金钱观不堪一击,轰然倒塌,她随即转移寄托,但很快又被击碎,在不确定性中不停地寻找,寻找之后又被击碎,强烈需要被满足,却一直無法被满足,焦虑和恐慌的精神状态,就是当下人类生存的最大困境。人类很难拥有确定自己所需的智慧,并无法从自身给以自我满足,而从外在寻找满足并不可靠。我们在反复寻找,又在寻找中迷失,身处碎片,无能为力。
  有评论者认为雪青是被批判的对象,但她也可怜,也正是她的可怜之处透漏着作者的温情和不忍。不只是对雪青,还有普遍面临生存困境的人类。雪青出狱之后的一地碎片是她的“果”,其实文本也试图寻找导致“果”的“因”。雪青从小的经历和家庭本就支离破碎,甚至她的血统。她是否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不确定,但确定的是她一直被人利用。她被张东风利用,成为他获取非法财产的秘密途径;离婚时被前夫利用,他以金钱出卖一个并不幸福的婚姻。她是否被二郎利用,这不得而知,却也不能完全否定。看上去她有无法控制的欲望,情欲,物欲,但更多是她身处一地碎片的恐怖和绝望。人如浮萍,颠沛流离。她在无边的焦虑和痛苦中不停寻找的过程中,其实隐藏着一种生而为人的勇敢,只是她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拥有能够面对碎片现实的勇气。
  其实,张东风、“我”、小柯、二郎等,都是碎片,他们的婚姻、价值观等普遍呈现不稳定性,也同样缺乏面对现状的勇气,甚至缺少不断寻找的勇敢。
  言说
  言说是作家塑造人物、故事情节、主题等小说要素的重要方式。在现代派小说中,言说变凸显其解构方式,后现代又逐渐演生为建构方式。但通常情况下,言说并不能以某种单一的方式存在,更多是塑造、解构、建构等特征混合式的存在。
  在《尖叫的碎片》中,墨白用“我”的言说构建人物单面式的性格、想象,但又给以文本中各个人物发出异声的公平机会,这些异声与“我”的言说产生冲突,甚至后者被前者击破,成为碎片。雪青在“我”的言说中是谜一样的女人,优雅、聪明、漂亮,是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但作者又逐渐弱化“我”的地位,让雪青出场,开启属于她的自我言说,她的倾诉欲望极其强大,语言密集、详实、琐碎、焦虑、低俗。读者更偏向于自我言说的可信度,“我”言说塑造的雪青形象被彻底否定,与此同时,这种言说方式在解构中也建构了一个新的雪青形象。然而,文本远不止如此,“我”再次通过言说的方式自我否定,“我”居然不能确定来接“我”的是雪青还是张东风,那就无法证明雪青的“喋喋不休”是来自她还是张东风。但可以肯定的是,雪青的形象是破碎的,重要原因在于各个声音的言说。
  张东风在雪青的言说中被塑造成有能力、有涵养、有温度的好男人。但当他遇到情敌“我”时的言说,却把雪青的言说推翻,他自私自利,对她的爱虚伪,令人作呕。雪青跳湖那晚,他在言语中严以掩饰对她的厌恶。张东风的言说击碎了雪青言语塑造出来的患难情深。
  此外,“我”的言说也是混乱的。陈承到底是存在的?还是虚无的?是“我”?还是朋友?接“我”的到底是雪青还是张东风?雪青是否存在?“我”是否存在?在“我”碎片化的言说中,一切皆不可信。
  加布里埃尔·佐伦在他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中归纳出三层叙事空间,即地志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尖叫的碎片》中作者呈现的三层空间集中体现了碎片化特征。
  地志空间(topographical level)方面,《尖叫的碎片》在空间上任意拼接,从游轮到咖啡厅,从颍河镇到大连,从监狱到别墅,从中国到挪威,没有先后,没有顺序。时空体空间(chronotopic level)方面,作者将时间随意切换,二十一年前、现在、几年前、此刻、以后,作者剪断历史线性,每个时间段随机跳跃。文本空间(textual level)方面,《尖叫的碎片》在情节上存在着明显的断裂、空白、错乱、片段化,且墨白不以上帝全知视角展示出完整事件和人物,文本字体也不统一,宋体和楷体并存,前者代表文本表层,后者在文本之内又重新开辟叙事空间。
  三个层面叙事的碎片化,在作者给读者增加阅读上的困难和眩晕感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眩晕、焦虑和无从摆脱的存在困境。
  结语
  墨白《尖叫的碎片》是对蒙克《呐喊》的致敬之作。《呐喊》作为绘画只能将无边的焦虑和痛苦极致地呈现出来,而作为小说,《尖叫的碎片》不仅呈现而且揭示了这种焦虑和痛苦的源起——碎片化的生存状态。
  在笔者看来,这两项优秀艺术品的共同点还在于:当我们发现身处碎片时发出的尖叫。作者通过尖叫的方式探究为何人类身处碎片,只有当我们正视令人类疼痛的碎片时,才能逐渐健全自我认知,拥有自我面对的勇气。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我的老家在豫中南平原上,儿时记忆里的故乡,每逢春夏秋三季,村庄里的池塘,都美成了一幅畫。杨柳婆娑,岸景倒影,荷叶如盖,芦苇摇曳,颇有江南水乡的雅韵。  在池塘的浅水区,有一种水草,它的叶子扁平光滑,柔韧修长,如水仙般优雅。它的顶部,会生出一截褐红色、蜡烛状的棒棒,它就是老家人嘴里的“蒲子草”,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学名——香蒲草儿。  香蒲草儿总与芦苇相伴而生。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多生长在深水区,而
期刊
2019年三月,我第一次在这个季节回到豫西南的老家。在老屋抽屉里,我发现了一盘磁带,纸盒子上是爷爷的笔迹:“嘱咐 1993.5.20”。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往事。那时候,爷爷奶奶住在我家,老人刚学会用录音机,会趁白天家里没人,把想说的话录进磁带里,那时候他们才七十岁。谁料当时我爸听了开头,就红着眼睛说:“你们录这些干什么啊,身体都好好的。”我还小,意识不到爷爷奶奶终究一天会离开我们,还体会不到
期刊
南国西湖之畔,风光原自曼妙,更兼有红莲万顷,殊美绝艳。每逢六月,尽皆盛绽,朝则与丽日争鲜妍,夜则与明月斗婵娟;凝情欲语,含颦若笑,回眸可忘饥餐渴饮。  世外有异世,天外有重天。人中固有英杰,红莲之中,却独有一朵白莲。  红莲甚众,这一点纯白望去便甚觉突兀,却是别是一番韵致:清华毓贵有如天涯孤月,旷澹飘逸有如碧水云帆。庄严娴静之中,偏另有林下的潇洒风骨;虽位于红妆之间,却无丝毫闺阁粉黛之气。对之可忘
期刊
吃喝是俗事,但必不可少。  如果一碗炸酱面,能让食客品尝出北京人“皇城根儿”的讲究;如果一碗裤带面,能让食客感受到西安人“面食王国”的霸气;那么一碗浆面条,也能让你体验到洛阳人“质朴纯真”的小康滋味。  “此物望远始汉朝,芹菜大豆面上飘。细软无留沿喉下,酸浆扑鼻寒意消。”这几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浆面条,洛阳人管它叫浆饭,或是酸浆糊涂面。这款吃食的强力卖点是煮面条的水不是日常饮用水,而是一种酸味粉浆。 
期刊
老陈的修车摊儿就摆在繁华路段的一棵香樟树下。  老陈四十几岁,高高的个子,古铜色的脸庞,小小的眼睛。不知什么原因,他还孑然一身。他说他来自息县关店,古时候是个土匪窝,那儿的人们血性十足。男人们天不怕地不怕,女人们个个豪爽泼辣。改革开放后,人们纷纷南下淘金,已不再年轻的老陈,因会修自行车,就来到了我们这个小城市摆了个修车摊儿。  一开始,他给我修车子,无论大修小修,我都给他劳务费,他也都收下了,不过
期刊
董彦礼,笔名塬上草,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篇小说《最后的村庄》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协2019扬子江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另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歌曲等近二十部作品获得省内外各类奖项。  “你说那馍饭不吃不中,那广场舞不跳就活不成了?”丹霞她男人刘冰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说。  “那馍饭不吃不中,广场舞不跳也不中,一样是物质,一样是精神,啥都少不了!”丹霞拉着音箱就要往外走。  “就
期刊
4月9日,中国作协召开的2021年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在武汉结束,担任地方网络作协领导职务的血红、匪我思存、管平潮、阿菩、静夜寄思、夜神翼、萧鼎等网络作家,与各省区市作协的负责人一同就“地方网络作协如何更好开展工作、引领青年网文作者的成长”,“如何加强网络文学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作用”,“如何深化东西部协作、更好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等话题进行了討论,并对2021年的全国网络文学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 
期刊
4月18日,“2021世界读书日·文学脱口秀大赛”在上海作家书店举办决赛,十位来自北京、上海、广西等地的选手进入了决赛,《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与作家梁鸿担任决赛评委。  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说:“文学脱口秀是文学贴近生活、走进大众的新尝试新探索,丰富了語言艺术形式,拓展了文学表现类型,也提升了脱口秀的品味和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锻炼一支年轻的文学评论队伍,增强语言文字艺术的亲
期刊
我的家乡在距离洛阳30多里地的农村,属于当时的偃师县管辖,少年时,跟着父母在万安山上干农活,往往是干到天黑透了,才舍得回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父母经常指着西北方向隐隐约约的一片灯火,说,那亮灯的地方就是洛阳城!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城里人和农村人过着天壤之别的光景。城乡差别似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洛阳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只是听偶尔来村里的说书人口若悬
期刊
4月17日,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暨李树建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揭牌仪式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伊滨校区舉行。  备受瞩目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位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艺术学院二楼,展陈面积400余平方米,主要设“艺海求索,人民为根”“梨园瑰宝,马派艺术”“传薪播艺,芬芳满园”“豫剧泰斗,翰墨流芳”等展区,精心布置了数百件马金凤从艺90多年间的珍贵图文影视资料、戏服、道具和生活用品,通过文图视频和实物等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