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024-02
摘要:美国犹太裔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是一位坚守犹太传统的民族小说家,她的小说以其精湛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主题意蕴而深受好评。本文主要通过《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三部作品解读奥奇克作品的主题意蕴,研究其中的犹太性。
关键词:辛西娅·奥奇克;《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犹太性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历史上,犹太人是一个奇异而独特的民族,犹太人发源于中东地区,足迹却遍布世界各地;犹太人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但在两千多年间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家园;犹太人号称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却似乎没有得到上帝的眷顾,一次次遭受反犹排犹的劫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具有非凡意蕴的文学。而作为特殊的一个群体,美国犹太文学就更具有特别的文化意蕴,它既有与美国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进程中坚守传统的犹太文化和犹太特性的文学,又有被美国文化同化从而失去犹太文化的文学。
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都面临几乎所有犹太人都要面临的生存困境——同化和反犹主义。但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生存选择,这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分别有不同的呈现。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坚决捍卫犹太文化传统,一直用意第绪语写作;伯纳德·马拉默德也维护犹太传统,可是,他已经把犹太人的经历泛化,认为“人人都是犹太人”;索尔·贝娄就美国文化对犹太传统的影响进行反思;菲利普·罗斯反对和讽刺犹太传统;诺曼·梅勒则被比较彻底地同化到美国社会。和辛格一样,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就坚守犹太传统,她的作品中多讨论偶像崇拜、犹太身份等主题,通过犹太宗教、犹太文化意识、犹太历史来反映犹太性,从而坚守自己心中的犹太传统。
犹太性,即指犹太人所独有的犹太民族的特性。按照一些犹太教评论家的观点,一个人只要是犹太人,其犹太性将是固有不变的:“一个人的犹太性既不会因为选择参加较多的犹太活动而有所增加 ,也不会因为选择参加较少的犹太活动而有所削弱。没有哪个犹太人比其他犹太人更具犹太性,也没有哪个犹太人的犹太性会因为与非犹太人通婚而有所削减,因为这种犹太身份是自在的,独立于一个人的人生之外的。”①所以,在犹太作家的笔下就不可避免的描写犹太性,奥奇克亦是如此。当代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被誉为美国犹太文学界的瑰宝。她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信任》问世以来就开始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并数次获得欧·亨利奖。在从事写作之初,奥奇克将自己定位为美国作家,而在六年后她重新将自己定位为犹太作家,向世人强调其犹太身份。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犹太宗教文化背景和犹太历史经验是她的所有作品中抹不掉的一层底色。本文就重点解读其作品中的犹太性,主要以《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为例。
《异教徒拉比》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艾萨克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犹太人,日子过得很满足,突然有一天,他疯狂的、不可思议的、无可救药的迷恋上大自然,于是,不顾一切放弃信仰、抛弃妻女,终日在树林里散步,终于与橡树精灵结合,最后用祈祷披肩在树上自尽身亡。
艾萨克的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因为无法坚守摩西十诫,无法坚守一神信仰的表现,以致无法抵制美国物质文化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从而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在奥奇克看来,对犹太身份的坚守是对自身犹太性的肯定,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犹太人是能够在与异质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始终坚守犹太传统的犹太人,只有坚持了这点才能算犹太人。所以奥奇克反对同化。在《异教徒拉比》这部作品中,作者就表达了这样的主题思想,因为同化就意味着民族的灭亡。如果一个犹太人在日常生活中被其他文化同化了,放弃作为犹太人自身的信仰,这就无疑是对犹太民族的放弃,如果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放弃摩西十诫的信仰,放弃对犹太传统的坚守,那就意味着犹太民族的灭亡。这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最终安排主人公用祈祷披肩自尽身亡的缘由。主人公放弃信仰,就放弃了犹太身份,也就没有了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民族的疯狂压迫与残杀给犹太幸存者留下了极大地精神创伤。这场空前的民族灾难给犹太人留下了莫大的痛苦与哀伤,通时也使犹太民族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战后犹太作家也纷纷用文字来记录这段残酷的历史,控诉纳粹惨无人道的暴行。“沉重的民族灾难成了奥齐克创作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对民族灾难的切肤之痛,使她《大披肩》成了揭露法西斯罪行的控诉书, 成了犹太民族灾难的历史见证。”②《罗莎》也是展现二战中的民族大屠杀对犹太人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创伤阴影,展现人性与兽性的抗衡。
《大披肩》描述了主人公罗莎用随身携带的一条普通披肩在集中营中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孩子马格达免受残杀,但不幸的是一天披肩的不见使孩子暴露,最终孩子被无情的德国兵扔在了电网上。奥奇克通过这样一个简單的故事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一条普通的披肩有着近似护身符的功能;一个孩子的生命在德国兵看来犹似蝼蚁,被无情的残杀;一位母亲难以诉说的悲怆的母爱。奥齐克在这部小说中将全知视角与人物视角、外部聚集与内部聚焦交叉使用,并巧妙地运用概略叙述、描写停顿和场景描述等不同的叙事方式。通过这些叙事技巧更好的表现了作品所要表现的二战的屠杀对人性的毁灭性影响,用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呐喊出对纳粹暴行的控诉。
《罗莎》是《大披肩》的续集,在这里罗莎是个不幸的幸存者,她从集中营的残杀中幸存下来,辗转流浪到了美国,然而肉体和心灵上的累累伤痕勾起无数的辛酸回忆。奥奇克用细腻的文笔刻画失去幼女的母亲如何企盼她复活,想象她还在人世的复杂心理,特别是内疚和悔恨。③罗莎始终不能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无法忘怀幼女的死亡,她也一直生活在阴暗中,感受的是仿若地狱般的气息,正如她在信中所说:“……战时的创痛无法弥补,只能苟延残喘;此后前途不堪设想,何处去找亡灵?”④这部小说是历史、回忆主题的完美结合,深刻地展现了“大屠杀”幸存者精神上的创伤和挥之不去的痛苦。 这两部作品中的犹太性集中体现在通过对纳粹暴行的控诉警告犹太人须对历史铭记,反映了奥奇克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主题。作为一个犹太人,必须时刻记住民族的伤痛,历史的教训与沉淀是民族前进的强大动力。在这两部作品中,奥齐克的叙述语言都简洁流畅、清新有力,即使是叙述最惨烈的情景,也是冷静地进行细致绵密的描述,并且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传神的刻划,“将人物生活经历的叙事引向对犹太民族命运和历史的探索,把犹太人的悲剧历史与这场浩劫对幸存者心灵造成的伤害载入历史的集体记忆之中。”⑤铭记历史是体现犹太人表现犹太性的基本要求。因为美国政府的同化政策对犹太民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化削弱犹太人之间固有的联系纽带,但并没有减少反犹主义的呼声,反犹主义者发起名为大屠杀修正运动,妄图抹杀历史事实。所以她的作品主要围绕在所遭遇的困境中所思考的现代犹太人的命运主题展开。而《大披肩》和《罗莎》正是通过记录二战中民族大屠杀让犹太人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对反犹主义的最有力的斗争,深刻批判反犹主义以及大屠杀事件修正运动中颠倒是非黑白,篡改历史的可耻行为。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校级课题“美国犹太裔女作家的作品叙事艺术及主题研究” 项目编号:CXJJS11019)
注释:
①The Jew Within:Self,Family, and Community in America by Steven M.Cohen and Arnold M.Eisen 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0,P23.
②陈红.人性与兽性的抗衡--奥齐克《大披巾》的叙事艺术探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20(11) .
③杜艷春. 罗莎,一个不幸的幸存者[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3.
④Cynthia Ozick. The Shawl[M].New York:Vintage Books,1989.
⑤陈红.奥奇克的小说叙事艺术和主题探微[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5(5).
参考文献:
[1] Cynthia Ozick.The Pagan Rabbi and other stories[M].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5.
[2]Cynthia Ozick.The Shawl[M].New York:Vintage Books,1989.
[3]The Jew Within.Self,Family, and Community in America by Steven[M].Cohen and Arnold[M].Eisen 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0.
[4]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5]魏啸飞.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刘文松.女作家笔下的母女情[ N]. 中华读书报, 2004年第4期. [8]陈红.人性与兽性的抗衡——奥齐克《大披巾》的叙事艺术探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9]陈红.奥奇克的小说叙事艺术和主题探微[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10]杜艳春.罗莎,一个不幸的幸存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摘要:美国犹太裔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是一位坚守犹太传统的民族小说家,她的小说以其精湛的叙事艺术和丰富的主题意蕴而深受好评。本文主要通过《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三部作品解读奥奇克作品的主题意蕴,研究其中的犹太性。
关键词:辛西娅·奥奇克;《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犹太性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历史上,犹太人是一个奇异而独特的民族,犹太人发源于中东地区,足迹却遍布世界各地;犹太人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但在两千多年间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家园;犹太人号称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却似乎没有得到上帝的眷顾,一次次遭受反犹排犹的劫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具有非凡意蕴的文学。而作为特殊的一个群体,美国犹太文学就更具有特别的文化意蕴,它既有与美国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进程中坚守传统的犹太文化和犹太特性的文学,又有被美国文化同化从而失去犹太文化的文学。
美国犹太作家在美国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都面临几乎所有犹太人都要面临的生存困境——同化和反犹主义。但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生存选择,这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分别有不同的呈现。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坚决捍卫犹太文化传统,一直用意第绪语写作;伯纳德·马拉默德也维护犹太传统,可是,他已经把犹太人的经历泛化,认为“人人都是犹太人”;索尔·贝娄就美国文化对犹太传统的影响进行反思;菲利普·罗斯反对和讽刺犹太传统;诺曼·梅勒则被比较彻底地同化到美国社会。和辛格一样,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就坚守犹太传统,她的作品中多讨论偶像崇拜、犹太身份等主题,通过犹太宗教、犹太文化意识、犹太历史来反映犹太性,从而坚守自己心中的犹太传统。
犹太性,即指犹太人所独有的犹太民族的特性。按照一些犹太教评论家的观点,一个人只要是犹太人,其犹太性将是固有不变的:“一个人的犹太性既不会因为选择参加较多的犹太活动而有所增加 ,也不会因为选择参加较少的犹太活动而有所削弱。没有哪个犹太人比其他犹太人更具犹太性,也没有哪个犹太人的犹太性会因为与非犹太人通婚而有所削减,因为这种犹太身份是自在的,独立于一个人的人生之外的。”①所以,在犹太作家的笔下就不可避免的描写犹太性,奥奇克亦是如此。当代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奇克被誉为美国犹太文学界的瑰宝。她的作品从第一部长篇小说《信任》问世以来就开始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并数次获得欧·亨利奖。在从事写作之初,奥奇克将自己定位为美国作家,而在六年后她重新将自己定位为犹太作家,向世人强调其犹太身份。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犹太宗教文化背景和犹太历史经验是她的所有作品中抹不掉的一层底色。本文就重点解读其作品中的犹太性,主要以《异教徒拉比》、《大披肩》、《罗莎》为例。
《异教徒拉比》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艾萨克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犹太人,日子过得很满足,突然有一天,他疯狂的、不可思议的、无可救药的迷恋上大自然,于是,不顾一切放弃信仰、抛弃妻女,终日在树林里散步,终于与橡树精灵结合,最后用祈祷披肩在树上自尽身亡。
艾萨克的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因为无法坚守摩西十诫,无法坚守一神信仰的表现,以致无法抵制美国物质文化普遍存在的偶像崇拜,从而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同化。在奥奇克看来,对犹太身份的坚守是对自身犹太性的肯定,她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犹太人是能够在与异质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始终坚守犹太传统的犹太人,只有坚持了这点才能算犹太人。所以奥奇克反对同化。在《异教徒拉比》这部作品中,作者就表达了这样的主题思想,因为同化就意味着民族的灭亡。如果一个犹太人在日常生活中被其他文化同化了,放弃作为犹太人自身的信仰,这就无疑是对犹太民族的放弃,如果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放弃摩西十诫的信仰,放弃对犹太传统的坚守,那就意味着犹太民族的灭亡。这也是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最终安排主人公用祈祷披肩自尽身亡的缘由。主人公放弃信仰,就放弃了犹太身份,也就没有了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民族的疯狂压迫与残杀给犹太幸存者留下了极大地精神创伤。这场空前的民族灾难给犹太人留下了莫大的痛苦与哀伤,通时也使犹太民族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战后犹太作家也纷纷用文字来记录这段残酷的历史,控诉纳粹惨无人道的暴行。“沉重的民族灾难成了奥齐克创作的巨大动力,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对民族灾难的切肤之痛,使她《大披肩》成了揭露法西斯罪行的控诉书, 成了犹太民族灾难的历史见证。”②《罗莎》也是展现二战中的民族大屠杀对犹太人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创伤阴影,展现人性与兽性的抗衡。
《大披肩》描述了主人公罗莎用随身携带的一条普通披肩在集中营中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孩子马格达免受残杀,但不幸的是一天披肩的不见使孩子暴露,最终孩子被无情的德国兵扔在了电网上。奥奇克通过这样一个简單的故事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一条普通的披肩有着近似护身符的功能;一个孩子的生命在德国兵看来犹似蝼蚁,被无情的残杀;一位母亲难以诉说的悲怆的母爱。奥齐克在这部小说中将全知视角与人物视角、外部聚集与内部聚焦交叉使用,并巧妙地运用概略叙述、描写停顿和场景描述等不同的叙事方式。通过这些叙事技巧更好的表现了作品所要表现的二战的屠杀对人性的毁灭性影响,用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呐喊出对纳粹暴行的控诉。
《罗莎》是《大披肩》的续集,在这里罗莎是个不幸的幸存者,她从集中营的残杀中幸存下来,辗转流浪到了美国,然而肉体和心灵上的累累伤痕勾起无数的辛酸回忆。奥奇克用细腻的文笔刻画失去幼女的母亲如何企盼她复活,想象她还在人世的复杂心理,特别是内疚和悔恨。③罗莎始终不能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无法忘怀幼女的死亡,她也一直生活在阴暗中,感受的是仿若地狱般的气息,正如她在信中所说:“……战时的创痛无法弥补,只能苟延残喘;此后前途不堪设想,何处去找亡灵?”④这部小说是历史、回忆主题的完美结合,深刻地展现了“大屠杀”幸存者精神上的创伤和挥之不去的痛苦。 这两部作品中的犹太性集中体现在通过对纳粹暴行的控诉警告犹太人须对历史铭记,反映了奥奇克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主题。作为一个犹太人,必须时刻记住民族的伤痛,历史的教训与沉淀是民族前进的强大动力。在这两部作品中,奥齐克的叙述语言都简洁流畅、清新有力,即使是叙述最惨烈的情景,也是冷静地进行细致绵密的描述,并且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传神的刻划,“将人物生活经历的叙事引向对犹太民族命运和历史的探索,把犹太人的悲剧历史与这场浩劫对幸存者心灵造成的伤害载入历史的集体记忆之中。”⑤铭记历史是体现犹太人表现犹太性的基本要求。因为美国政府的同化政策对犹太民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化削弱犹太人之间固有的联系纽带,但并没有减少反犹主义的呼声,反犹主义者发起名为大屠杀修正运动,妄图抹杀历史事实。所以她的作品主要围绕在所遭遇的困境中所思考的现代犹太人的命运主题展开。而《大披肩》和《罗莎》正是通过记录二战中民族大屠杀让犹太人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对反犹主义的最有力的斗争,深刻批判反犹主义以及大屠杀事件修正运动中颠倒是非黑白,篡改历史的可耻行为。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校级课题“美国犹太裔女作家的作品叙事艺术及主题研究” 项目编号:CXJJS11019)
注释:
①The Jew Within:Self,Family, and Community in America by Steven M.Cohen and Arnold M.Eisen 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0,P23.
②陈红.人性与兽性的抗衡--奥齐克《大披巾》的叙事艺术探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20(11) .
③杜艷春. 罗莎,一个不幸的幸存者[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3.
④Cynthia Ozick. The Shawl[M].New York:Vintage Books,1989.
⑤陈红.奥奇克的小说叙事艺术和主题探微[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5(5).
参考文献:
[1] Cynthia Ozick.The Pagan Rabbi and other stories[M].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5.
[2]Cynthia Ozick.The Shawl[M].New York:Vintage Books,1989.
[3]The Jew Within.Self,Family, and Community in America by Steven[M].Cohen and Arnold[M].Eisen Bloomington,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0.
[4]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5]魏啸飞.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刘文松.女作家笔下的母女情[ N]. 中华读书报, 2004年第4期. [8]陈红.人性与兽性的抗衡——奥齐克《大披巾》的叙事艺术探微[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9]陈红.奥奇克的小说叙事艺术和主题探微[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10]杜艳春.罗莎,一个不幸的幸存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