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婆婆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婆婆是一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她在哪里,哪里的晚辈们就能感到踏实和快乐。
  结婚前,先生带我回家拜见未来的婆婆,指着我说:“这是宋丹丹,妈一定认识的,我要和她结婚。”
  “什么时候办事啊?”老太太喜形于色,笑眯眯地打量我。
  “8月25号,那天是她的生日。”
  “好好好,我瞅瞅黄历去。”老太太踱到黄历跟前,“我这黄历啊,吉日算得特别准。8月25号……哦……这不准。”她一扭身,回来了:“行,就那天吧,定在生日那天好,双喜临门。”
  我一伸脖,瞅了一眼黄历,8月25号旁边有一行小字:忌嫁娶。
  结婚以后,我做的任何一件值得表扬的事,婆婆都要夸上一通,夸得我两脚离地,对自己的要求一日更比一日严格。
  有时候先生与她拌嘴,我就向着老人说话:“干什么干什么,妈都这么大岁数了,她没缺点,这辈子就这样了!”
  有一次,我请先生的弟弟、弟妹带婆婆一起去看我演出的话剧《万家灯火》。我也送了票给先生的前妻黄涛,弟妹去洗手间的时候恰好遇见了她。
  看完话剧回来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弟妹说:“刚才我看见黄涛了,她也去看演出。”婆婆一激动,忘了我的存在,赶忙说:“哎,那你怎么不跟她说,我挺想她的,让她来家玩儿啊……”正说着,突然想起我就在旁边,马上打住,转向我嘿嘿地笑:“那啥,我这就是客气客气。”
  “妈,看您说的。我也欢迎她来家玩儿啊。”
  “丹丹,你真是胸包太虚。”婆婆是居士,时不时就要甩出点儿佛教“术语”。
  “胸包太虚怎么讲?”我虚心请教。
  “意思就是,你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
  每天早上,婆婆要在佛像跟前磕许多头,为儿孙求好运。有时我们约了朋友在家打麻将,第二天早上,她磕完头就来悄悄问我:“哎,昨晚输了赢了?”但凡我说“赢了”,她就捂着嘴可劲儿乐,乐完在我耳边来一句:“你的手气,是我求的。”反之,我若说“输了”,她一言不发,扭头就走,接着磕头去。
  每个月我都会给父母一些零花钱,对婆婆当然也一视同仁。那时候我们还没把婆婆接过来,所以,每次去看望她的那天就是“发工资”的日子。
  有一次去看婆婆,我把一件外套落在她那儿了,过几天去取时,觉得不能拿上衣服就走,我就陪她边聊天边嗑瓜子,然后去包里拿纸巾擦手。婆婆见我手伸进包里,脸上乐开了花,“啪啪”地拍起了巴掌:“丹丹又要给我零花钱喽。”
  “给什么零花钱,上周刚给过,瞧您这记性!”我嗔怪道。她对我没有婆婆的威严,我对她也就没了儿媳妇的客套。
  “哦,刚过一个礼拜啊,嘿嘿……”
  有一阵子,我迷上了炒股。白天在大户室,我一个人守着四台电脑研究行情。先生中午来给我送饭,见此架势,大吃一惊:“我也管理挺大一个企业,你却比我还像个大领导!”晚上回到家里,我的电脑首页永远是股市行情。
  那天婆婆走进我们的房间,想观摩“大领导”炒股:“丹丹,你这个东西怎么看呢?”我教她看屏幕:“您看这些个红线绿线,它一奔上翘,儿媳妇就赚钱了;它一耷拉下来,儿媳妇就赔钱了。”说完我就出去了,留下老太太自己在那儿琢磨。
  过了一会儿我回来,听到房间里传来抑扬顿挫的念经声,进门一看,好嘛———地上摆着一个念佛机,喇叭对着电脑,婆婆正跪在電脑前面磕头呢!
  “嘿,您这是求啥呢?快起来快起来,您没瞅那些线还都耷拉着吗?”我把婆婆从地上半搀半拽起来。
  她拍拍手上的灰尘,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你瞅着,一会儿就翘起来!”
  跟这样的婆婆在一起,太舒服了。
其他文献
对门不知从哪儿弄了十几只鸟,整天叽叽喳喳的,不仅影响邻居休息,也很影响卫生———站在阳台上,一定能闻到鸟粪味。我曾告过一次鸟状,对门很不高兴:“哪条法律规定我不能养鸟?”我无言以对,但暗下决心:得让有关部门出面管管这老头。  我先打电话给街道派出所,说邻居养鸟有点过分,又不听大伙劝说。派出所的人告诉我,这是邻里纠纷,找居委会吧。  我打电话给居委会,接电话的人听我说鸟的噪音,立马打断我:“制止噪声
“面就蒜,给座金山也不换”,这句话老吴以前常挂嘴边。当了领导后,老吴回家吃饭越来越少。这天好不容易回了家,吴嫂特地给他做了卤面。饭毕,老吴说:“下午还有会,晚上就不回来吃了。”两小时后,吴嫂将老吴和一个女人堵在宾馆床上。老吴沮丧地问:“你咋知道的?”吴嫂抹泪:“中午你吃面沒就蒜。”  黑子结婚了,娶的是当年高中的班花,大家私底下逼问黑子,是如何把班花追到手的,黑子说:“我家做盒饭生意,她的工作比较
老太太80岁时第四次结婚,新郎官是一位殡仪馆馆长。  洞房花烛夜,丈夫小心翼翼地问道:“亲爱的,你不会离开我再去追求幸福吧?”老太太感慨地说:“不会的,妈妈很满意。”  丈夫不解地问:“为什么非得妈妈满意呢?”老太太说:“母亲替我安排了一生的幸福。我的第一任丈夫是歌剧院院长、第二任丈夫是银行家,第三任丈夫是牧师。”  丈夫好奇地问道:“离这么多次婚,你还觉得幸福吗?”  老太太道:“不,我很滿意。
1958年夏季的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北京设宴款待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尽管在正式会谈中发生了争吵,但餐桌上气氛还是很活跃的。大家轮流祝酒,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又扯到了中国共产党过去艰苦卓绝的战争。  “毛泽东同志,请你说说,在那困难的战斗条件下你用的是什么战略战术?”赫鲁晓夫半开玩笑地问。  “这个么,很简单。”毛泽东一边说着,一边把象牙筷子伸向滑溜溜的海参,夹起一块,“你瞧,这个滑溜溜的家伙现
早上,就在丈夫匆匆忙忙赶着去上班时,正在削苹果的妻子笑吟吟地提醒道:“亲爱的,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敢打赌你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丈夫停住脚步,脑子里一片茫然,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不过他依然镇定自若地说:“哦,亲爱的,这种重要的节日我怎么可能忘记呢,你实在太小看我了。”说完,他带着胜利的微笑,一溜小跑赶着去挤公共汽车上班了。  上午10点,家里的门铃响了,妻子打开门,有人送上一打鲜艳的长茎玫瑰花
我家老太太今年63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爱钱如命,恨不能一夜暴富。她尽管想入非非,却头脑清醒,立足现实,谁如果想让她受骗上当,只能是白费心机。邻居大嫂摸准了老太太想法,无比关切地问道:“大妈,您想不想发大财?”老太太直言不讳地承认:“我做梦都在想,只是没有本事,找不到门路。”大嫂神秘地告诉她:“没有门路,我也不会对您讲,我现在找到一条捷径,发起财来不费吹灰之力。”老太太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问道:
吴县人陈初哲,乾隆三十七年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頭名状元。  陈状元请假南归。来到甜水铺,见一农家小院,竹扉半开,一个漂亮少女,悠闲地倚门斜立。  陈状元鼓起勇气,和女孩搭讪。  女孩喊她母亲出来。陈状元开始自我介绍:“我是状元。”女孩母亲问:“状元是什么东西啊?”陈状元答:“进士的第一名,皇帝亲自出题批卷,我们的名字都要登在金榜上的。”女孩母亲又问:“几年出一个啊?”陈状元回答:“三年出一个
家有“90后”(老母今年94岁),身体尚健,思维清晰,不乏幽默。前一阵因胃疾住院数次,回家后生活如常,但深居简出。  一日,楼前发现烧过的纸灰,乃该楼一住户因父亲(并不居住该楼)在他处过世而烧纸钱。见状,“90后”执意要保姆陪她出去兜一圈。询其缘故,曰:“楼内我年最长,前一陣又住院,居民见纸灰,必以为我病故,需出去亮亮相。”  摘自《新民晚报》
记得那一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我取下那本书,一口气读完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了几页,没等看完那一连串病症预兆,我便意识到,我恰恰得了这种病。  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