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静物素描教学的难点——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重量感和质感

来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描课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石膏几何体、成组结构静物的临摹和写生训练后,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构图、轮廓、大体色调和结构造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个学期,便进入了一个要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重量感和质感的较难的教学阶段。要想突破这个阶段,使学生的静物素描能力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就需要对物象的生动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什么客观世界存在的各种物质是具体的和真实的,自然的和生动的呢?这是因为千姿百态的物体,它们能以各自的特性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感受,反应出它们各不相同的立体感、空间感、重量感和质感的缘故。只有透彻了
其他文献
<正>甲壳虫,它到底是一款怎样的车?它的出现为什么会改变人们对于家用车的认知呢?还有它为什么被称为甲壳虫呢?甲壳虫的最终成型,离不开一个人,他正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法西斯
在长期的思考、探索、实践、研讨过程中,我发现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试图运用归因理论对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之间的联
文章论述了政治文明的基本含义、政治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性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和根本原则.
高校德育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德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德育的效果不佳.文章通过对这两大困境的归因性思考,提出高校德育树立&#39;人格本位&#39;的教育观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语言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日益向现实生活渗透、向传统语言渗透,强力冲击着我国现行的汉语系统.面对网络语言的众多优势及严重失范现象,有人曾建议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如课前展示,小组讨论、表演,语言文化的传授,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等,以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其伦理原则获得了新的内涵: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道德,是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道德,是利己主义道德与利他主义道德的扬弃。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