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国曲艺风格的品特《房间》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奖作家品特经典剧作《房间》一直吸引着剧作家的改编.美国先锋实验剧团伍斯特小组2014年有中国之行,之后融合中国曲艺风格改编《房间》.文章追踪该剧团2014年的中国考察,研究《房间》的舞台制作录像,结合文献梳理,探析这部独具评弹风韵的品特经典改编中的中国灵感,辨析其中的相声、评弹等中国曲艺元素.这一中西合璧的《房间》在舞美音效、服装道具、演绎手法、制作态度和效果等多方面都较好地利用陌生化手法完成了“品特式”风格.
其他文献
温庭筠在词中构建了以抒情女主人公身处的室内场所为主,“目瞩”的和“意骋”的户外场景与虚境为辅的闺阁空间.为打破审美空间的单一性,增加空间张力,深化情感;词人以嵌入、穿插、叠映等方式,对一重或几重空间进行拼接,组合成一幕幕内外结合、远近相辅、虚实相生的浑融境界.这种空间组建方式为当时及后世的词人提供了一种创作“范式”.
玩月自唐代以来就成为文人雅士一种娱乐的方式.王维、王昌龄、贾岛等都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但相对于李白来说,还较为逊色.李白虽不是玩月诗的最早实践者,但李白在玩月的同时,对月亮的意象阐释,却是最为丰富的.他将玩月之风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仅是风花雪月,还渗透着关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种种思考,尤其是《夜泊牛渚怀古》一诗对后来的诗学发展增添了新的意象,即“牛渚美学意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诗人卢先骆《红楼梦竹枝词》百首,以竹枝词特有的纪实风格,全面记载了《红楼梦》早期稿本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与今本《红楼梦》相比较,《红楼梦竹枝词》所记述的《红楼梦》故事情节和人物,与今本《红楼梦》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从差别的数量和性质看,显然不属于误读、误记,其差别不仅存在于后四十回,也存在于前八十回,所以也不是用《红楼梦》续书所可以解释的.经仔细比对,卢先骆所咏《红楼梦》,应和明义所读《红楼梦》一样,是一部与今本《红楼梦》不同的早期稿本.通过故事情节与人物比对可以确定,卢先骆《红楼梦竹枝词》所咏《红
张大千正式拜师曾熙和李瑞清应在1917年春夏之交,而非过去所认为的1919年.其拜师的原始动因在于学习书画.张大千口述的秋英会与媒体广泛报道的秋英会虽然前后有密切关联,但应该不是同一年发生的同一事件,两者有完全不同的活动性质、举办经过和社会影响.两处秋英会活动中均在场的张大千、郑曼青和谢玉岑三人也有不同的表现.张大千自述的1925年于宁波同乡会馆成功举办个人首次画展,已经预示着张大千在书画成就之外,还拥有高超的社交艺术和精明的商业思维,这是沪上其他士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才能,它为此后张大千执着地做一名职业画家
真实与虚假问题是当代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小说的核心主题之一,他的大多小说都通过嵌入绘画元素来建构主体的视觉形象.在以死亡为核心串联起来的新三部曲《日食》《裹尸布》与《海》中,小说试图赋予这些幽灵以感官化的肉身.理解班维尔式的“如画”文学,我们不仅可以依靠单一的视觉建构作用,还可借助一种具有触觉般的视觉力量,来审视绘画与主体之间看视问题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藉此召唤主体本真性的自我与一种感性的真实.
本文以世界文学的概念讨论入手,强调其作为资本语境的“诗性载体”意义,进而选择三部德国文学文本,讨论其中表现的家族史,总结出“婚姻悲剧”-“商战兴衰”-“理想之灭”的轨迹.借助巴尔扎克名篇《赛查·皮罗托盛衰记》讨论侨易视域的意义,一是相关侨易概念的直接运用有助于观察到非常典型的物质位移现象;二是物境拟符空间的考察,正是在这样一种空间侨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出资本语境得以具体型构的若干环节,使之得以“节点化”;三是侨易观念的元思维运用将更有助于我们将问题链接到一个更为开阔的大背景和大语境中,譬如立体
周密两度对宋末“四十年希阔之典”即度宗咸淳三年(1267)南郊大礼进行书写.亡国前抒情性诗歌《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紧扣现实政治,着重记录南郊典礼的历时过程,突显参与希阔盛典的自豪之感;亡国后叙事性笔记《武林旧事·大礼》聚焦历史记忆,侧重追怀典章文物的盛大恢弘,重塑南宋正朔的礼乐之治.两次南郊大礼书写在文体形态、结构重心、情感指向上的差异性,正是宋元易代之际政治体制变迁、民族文化认同转向的产物.
贾宝玉形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他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方式不是来自于现实生活,而是来源于他的神话出身.女娲所“生”赋予了他极为不同的思想性格,赋予了他区别于所有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特质、情感方式和人生方式等等.曹雪芹担心读者不能完全理解贾宝玉的神话来源,特别用了五个“来历”强调贾宝玉思想性格与神话的关系.贾宝玉的“来历”决定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决定了贾宝玉的潜意识,决定了贾宝玉所有的思想行为,也决定了《红楼梦》最深刻的批判性主题.曹雪芹以对贾宝玉“来历”的反复强调,提示读者要高度重视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
黄独峰是近代中国画大家,也是大风堂门人中的杰出代表,为传承和弘扬大风堂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黄独峰曾说“张大千使其出”,1950年黄独峰为求传统绘画之法脉和个人艺术的全面发展,拜张大大千为师,进“入”大风堂,从绘画思想到艺术精神继承张大千.同时,黄独峰又是大风堂弟子中“学张不似张”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深刻理解张大千画理和精神的同时,他走“出”艺术的束缚,开创一个人艺术新貌,开创一个人艺术新貌,成为一代中国画大家.大风传承,从师古到师心,黄独峰对张大千艺术的“入”与“出”,在中国画如何传承创新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
林则徐与钱泳往来六通手札,俱作于道光十五年.其中,五札为最新发现;一札录自《林则徐全集》.手札内容涉及当时水利、漕运、运河关吏恶行以及文人互赠书籍、字画等风流雅事.同时,这些信札既使现有研究成果获得有益补充,亦可纠正其中一些讹误,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