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院门诊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与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dpol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院心理医学科门诊2013年度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统计,分析门诊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心理医学科医师更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表统计本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联合用药等情况分析用药现状和趋势。结果 2013年度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29.53%),利培酮(15.79%),富马酸喹硫平(8.12%)是本院单一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抗精神病药物间的联合用药比例达37.35%。结论 以奥氮平为代表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为临床精神病治疗首选药物。本院抗精神病药物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门诊精神病患者;用药分析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50-03
  精神病(psychosis)是指嚴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精神病患者逐渐增多。精神病大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之后逐渐趋于慢性化,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1]。目前临床上对精神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根据世界精神学会(WPA)的分类方法,将抗精神病药物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探讨本院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并为更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对本院2013年度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状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
  1.1病历资料
  资料为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门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处方不论年龄、性别、就诊次数,去除住院、无效记录者(只记录姓名、年龄、地址,无用药记录)和其他无精神病患者等共计共3312张。男性1560张(47.10%),女性1752张(52.90%),男女比例为0.89:1,年龄9—80岁,平均年龄45.53±14.60岁。其中<15岁(少年儿童组)108例(3.26%),15-65岁(成年组)2184例(65.94%),>65岁(老年组)1020例(30.80%)。
  1.2统计学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统计并列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用药处方张数、用药种类、用药方案、不同药品的使用频率。
  2.结果
  在3312张处方中,两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用量统计如下:
  (1)单用1种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2115张(63.86%),涉及十种方案。见表1:
  表1 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
  (2)联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1068张(32.25%),以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使用比例最高(12.11%),其次是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药(7.91%),再次为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5.59%)。见表2:
  表2使用二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
  (3)联用3种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有169张(5.10%),涉及5种联合方案,见表3:
  表3使用三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
  3 讨论
  3.1性别因素:
  在本次统计的3312张处方中,男性处方占47.10%,女性处方占52.90%,男性处方数量与女性处方数量基本一致,略少于女性处方。有文献指出,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几乎没有性别差异【2】。但同时也有资料指出【3】,女性患精神病的比例大于男性。原因是女性在对待压力突发刺激时会伴随更明显的恐惧、焦虑、悲伤、且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而男性在压力情境下较女性乐观,调节能力较好。本次统计结果基本证明以上观点。
  3.2 年龄因素
  在本次统计中,年龄范围9—80岁,平均年龄45.53岁。其中<15岁(少年儿童组)占3.26%,15-65岁(成年组)占65.94%,>65岁(老年组)占30.80%。可以看出,成年人组比例远远大于儿童组,在成人组中,65岁以下组大于65岁以上组,是65岁以上组的2.14倍。笔者认为,引发精神病的原因中包括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病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15-65岁年龄段的人群多数正处于学业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因此,这可能是该年龄段精神病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当然,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也是精神病致病原因,但由于其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本文在此不予讨论。
  3.3单一用药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明确写明抗精神病药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在临床治疗上对于单一效果不好或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机制药物合用可能有互补作用以及患者同时有几种精神症状时均可主张联合用药【4】。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我院抗精神病治疗方案符合这个原则。根据列表结果,我院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为63.85%,远远大于联合用药的比例,也证明了临床治疗上给予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另外,从单一抗精神病药物品种及其用量上分析,使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有6种,构成比为58.97%,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4种,构成比为3.69%,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品种和构成比远远大于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其中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中奥氮平的使用比例最大,达到29.53%,利培酮为15.79%,喹硫平为8.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5][6],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与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认知改善作用,对隐形症状更为有效,对难治性患者疗效佳,并且很少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和迟发型运动障碍等运动功能的损害,对物质滥用也有一定疗效。本次统计显示了在本院抗精神病治疗药物中,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是由于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价格较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高,因此,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本文主要是从合理用药角度分析,对于药物经济学方面,留待以后探讨。   3.4联合用药
  3.4.1二联用药
  根据表2显示,本院在二联用药方面,以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症药物方案为主要治疗方案,达12.11%。笔者认为其联用目的主要是针对患者精神病症状得到基本控制之后的情绪变化问题。患者在其自制力逐渐恢复之后,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群的评论比较敏感,可能会产生抑郁的症状,因此在必要时可能需要给予抗抑郁治疗。
  二联用药方案中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联用也占据一定比例,达7.91%。这种给药方案可能是由于精神病患者服药后期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躁狂症状,因此临床上采用联合心境稳定剂来缓解患者的躁狂症状。
  联合用药虽然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的风险也随即增加,同时增加了患者自行服药的复杂性,使用药依从性降低。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及其他药物的比例数据可以看出,临床医师更加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内心感受【7】【8】,从用药方案上也可以体现出这一点。
  3.4.2三聯用药
  三联用药的比例在本次统计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约为5.09%。临床上采用三联用药主要是由于药物间有互补作用或患者同时有几种精神症状【4】。根据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本院三联用药中,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药与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为主要联用方式。笔者推测可能是由于患者同时有几种精神状态,或是与二联用药类似,在主要的精神病症状逐渐减弱的同时,出现了新的抑郁或焦虑状态。从构成比上来看,这类用药的比率极小,只出现在个别患者身上。
  3.5 总结
  通过对我院3312例门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统计分析,可见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比例较大,正逐渐广泛适用于临床。抗精神病药物处方多数合理,但仍然存在少数不合理使用的处方,需要对专业精神科医师进行正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用药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有效、合理、安全、经济的治疗药物,提高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210.
  [2]小林聪幸: 临床精神医学( 日文) , 2001, 30 (7) : 757-763.
  [3]梁芝国、李逸鸿、罗维肖、李汉宁:男女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四川精神卫生,2012, 25(3):179.
  [4]王来海,吕路线,等.临床精神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3—151.
  [5]王增旋,邹旭辉.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36-37.
  [6]魏素环. 奎硫平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外医疗,2013,25:59-61.
  [7]盛建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J ].山东精神医学 ,2006,19(1):58-61.
  [8]陈小红.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56.
  [9]平红姣,陈立敏,张培芳.精神病恢复期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学杂志,2007,24(2):38-39
  通信作者:刘冰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对血液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试验组:收集血液分析仪中WBC、N%、L%、M%、E%、RBC、Hb、MCV、RDW指标异常的血标本220例和104例上述指标正常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涂片形态学检查并对比分析。 结果 实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高,对照组细胞异常检出率低。 结论 临床上有发热、贫血、淋巴結肿大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必须进行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口炎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式。 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来综合的进行治疗方法研究。 结论:鹅口疮也叫做雪口病,是因为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引起的,在新生儿中发生率比较高,发病的诱因比较多,患儿会因为营养不良、腹泻、抗生素等因素导致发病。新生儿身体比较微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和影响。  【关键字】儿童口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我院急诊科抢救患者的构成与分流情况,为提高医院急诊科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构成及分流情况。结果:急诊科抢救患者疾病排于前3的为心血管系统危症、中毒、神经系统等构成。急救后抢救成功的主要分流于直接住院,明显高于死亡、转院或拒绝住院的分流情况。结论:通过导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评估进行预检分诊,安排合理治疗区域,可优化医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髌骨骨软骨骨折在采用可吸收软骨钉固定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5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患者,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12-30岁,平均18.5岁;左侧7例,右侧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MRI检查均可见髌骨骨软骨骨折。关节鏡下探查修整损伤区,切开复位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放置引流管。术后2周支具保护下开始膝
期刊
【摘要】儿童就诊时心理行为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在儿童诊室内,许多因素影响儿童的心理行为,大多数医生倾向于将儿童的心理行为分为1.合作2.缺乏合作能力3.可能不合作,只有对其进行明确分类,把握影响因素,才可使医生护士有一种共同语言,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控制和评价儿童患者,减少负性影响,更好、更主动地做好儿童牙病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影响;牙病患儿;就诊;心理行为因素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
期刊
【关键词】细菌播散;传播;防护措施;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69-02  一、空气、飞沫传播  口腔处置过程中使用的水气枪、洁牙机、高速涡轮手机都产生大量的气雾和飞沫将患者口腔内细菌播散到空气中。  高速手机产生的气雾在每分钟内散发的细菌约为1000cfu。95%微粒直径≤5um。  ≤5um带有病原体微生物的微粒,通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对Sw480、HL260、HepG2、MGC-803等多种人肿瘤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IC50范围为10.52~19.51 μg/mL。 结论:姜黄素及其衍生物体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姜黄素及其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72-01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女性避孕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因为子宫内放置节育环属于异物刺激,有些妇女会出现月经异常等副作用。给广大妇女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带环后子宫出血,属于中医“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或“崩漏”的范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自拟止渗血方对放环后子宫出血有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老年人患者常用西药的不良反应。方法:临床随机选取在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76例老年患者,并对其具体的用药方式和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其中在76例患者中其给药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静脉滴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口服,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静脉滴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西药种类主要为:抗生素类、消化系统类、呼吸系统类以及
期刊
【摘要】在常见小儿外科疾病中,肛肠外科是其重要的组成。婴幼儿时期是属于人体第一发育高峰阶段,人体各个机能器官之间有需要健康的运转,才能有效吸收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排出有害元素,否则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商发育。所以对于小儿肛肠疾病的诊疗不能忽视。本文从分析小儿肛肠疾病的分类和治疗现状着手,浅谈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要点。  【关键词】小儿肛肠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