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0月,在上海外滩旁边的一间小办公室里,一家P2P平台悄然成立。它名叫点融网,创始人是苏海德(Soul Htite)和郭宇航,他们想把全球P2P行业的鼻祖Lending Club模式带到中国。
他们有自己的底气,苏海德就是Lending Club的联合创始人和技术总裁。
2007年,苏与一名证券律师Renaud Laplanche共同创立了Lending Club,在Facebook上线“合作性的P2P贷款服务”,即根据借款人资信情况决定利率:信用优秀的借款人能拿到比银行低的利率,而信用不良的借款人则需承担较高的利率。
此后,Lending Club开始全球扩张,并选择在印度、德国、巴西等国家建立分公司,也在此时,苏海德把目光瞄向了中国。在苏决定来中国之前,德国、巴西、印度、中国都有人邀请他前往当地复制Lending Club模式。
他经过考察后发现,在印度,法律并不支持这个行业,没有规定一个人借了钱必须要还,巴西互联网的发展相对落后,而技术能带给德国市场的革命性变化远低于中国。“中国有好的互联网、法律、第三方支付公司,但贷款利率非常高。这里有优质的贷款人,这里机会巨大。”苏海德说。
2013年3月,点融网正式上线,从事P2P网络借贷业务。当时,大多数P2P平台的投资项目都是散标项目,即把信审通过的借款项目放在平台上,由投资人自行选择。如果投资人风控意识不强,P2P平台又不承诺本息对付,万一项目出了问题,投资人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苏海德发现,多数投资人都不会主动地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他决定做一个智能的投标项目,自动实现“金融资产碎片化”:通过资金极度分散、众人风险共担的方式,有效规避坏账风险。
这种模式背后有极其复杂的算法。据苏介绍,其运算方式和纳斯达克交易所一样,只不过纳斯达克是交易股权,而该模式是交易债券,其中包含大量的债权转让。
事实上,点融网的野心并不止于此。苏希望联合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打造一个“明日银行”。“也许十年后,年轻人不再有银行卡,而只有一个虚拟账户,这就是‘明日银行’的体现之一。P2P的本质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提高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苏说。
没人会否认,苏海德是P2P行业的“老前辈”。他在2009年开始频繁前往中国,那时候,他在香港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给Lending Club做技术外包。
2011年,一次美国之行中,郭宇航通过旧金山的朋友介绍认识了苏海德,这次相识也促使郭成为点融网联合创始人。
郭宇航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主修国际经济法,法学学士,曾任职于英国西蒙斯律师行,2001年加入上海市白玉兰律师事务所。2009年,他进入PE/VC行业,2011年做过特有威领新三板投资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
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叫“My China”的中国餐厅,苏郭二人第一次聊起把Lending Club模式带到中国这个设想。苏问郭,这种模式在中国有没有机会?当时的郭表示很困难。身为律师,他对这种没有监管、没有明确法规的创业模式存有很大的疑虑。
不过,看到中国金融环境的困难及不足后,苏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复制Lending Club的想法。用苏海德的话说,中国市场可能会诞生一个更大的Lending Club。他邀请郭去Lending Club旧金山办公室参观,两周观察学习之后,郭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在中国尝试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P2P也是一种打破信息不对称,改变金融中不公平现象的方式。郭宇航说:“高利贷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看过Lending Club的模式后,我发现互联网能解决这个问题,使高利贷消失,而且中国小微借贷需求巨大,而传统金融机构僵化的体制和模式并没有服务好这个群体。”
彼时,第三方支付开始正式获得监管部门认可,这让他们找到了回避在国内做P2P被认定为非法集资法律风险的方法,即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这样的执牌机构来进行P2P资金的汇集和流转,平台只做交易信息的撮合。
点融网刚上线时,业务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服务上,同年11月,他们把重点转向个人无抵押消费信贷。“这个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产品和客户群相对比较清晰。这类产品在去年快速增长,我们的业务超过一半都来自于个人信用无抵押贷款。”
通俗地讲,点融网采取和Lending Club一样的风控定价模式,即先找到借款人,对借款人进行严格风控,待借款人的信息审批通过放到平台上后,投资人再来选择借款项目进行投资。苏介绍,整个过程完全透明,资金不进入点融网的账户,没有资金沉淀。
2014年6月,点融网开发出了智能的投标项目“团团赚”,起投门槛是100元。投资人能借此投资当时正在募资的债权份额,还能按比例购买该“团”历史上所有的债权、未来进入该“团”的所有债权份额。最多的一款“团”产品中共包含6000个借款项目,假如投资人投资600元,那么每个项目被分散到的投资金额仅为0.1元。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通过小额、分散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即使个别项目出现亏损,也可以通过其他项目的收益弥补损失,保证投资收益是正的,而劣势是在投资前无法看到资金投向,无法判断风险,另外期限、收益率较固定,缺少灵活性。”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分析称。
目前,小微企业在点融网的借款年化利率约为百分之十几,个人无抵押贷款利率约为百分之二十几,点融网收取的手续费为2~7个点不等,投资人拿到的年化收益在7%~12%之间。
除覆盖运营成本之外,点融网还从中提取很大一部分构成风险备付金。不同产品采用不同拨备比例:比如小微抵押类贷款利率低,坏账率也低,相应地拨备比例就低;个人无抵押贷款利率高,坏账率也高一些,拨备则更高。
“经过前两年的积淀,在夯实风控模式、运营方式等基础后,今年,点融网将加快发展速度。”郭宇航称。
点融网的融资速度也很快。2013年11月,点融网获北极光创投千万美元的A轮投资;2014年10月,新鸿基有限公司宣布战略投资点融网;同年11月,“红筹之父”梁伯韬以个人身份投资点融网,并加入点融网董事会。
梁伯韬曾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其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产品、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及强化风控管理,这些需要依赖强大的公司团队和技术积累。他很看好具有Lending Club基因的点融网。
2015年1月,点融网获得老虎基金的投资。8月,点融网又获得C轮融资2.07亿美元,投资方渣打银行、渤海租赁、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基金(CFF),全部都是传统金融机构背景。
融资后,这笔钱怎么花?苏说,将进一步增加技术投入,包括在未来的18个月里招聘25000名员工、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和交易系统等。
苏透露,点融网还在筹划进军海外市场。“未来会在中国大陆以外开设办事机构,把点融的技术能力和P2P业务模式往海外延伸,第一站会考虑进军香港和新加坡市场。”
某种程度上,与国内体量巨大的网贷行业不同,海外市场小而优质。其中,新加坡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外市场。它距离中国较近,与中国人文环境较为相同,并且具有良好的征信系统基础,这对于国内网贷平台来说,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平台涉足海外市场,比如新联在线。据其官网显示,新联在线于2013年在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P2P业务。
P2P平台布局海外或将成为一个趋势,但是在其海外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难免暴露诸多不足,资金的跨境流通就是P2P平台发展海外市场的一个重大阻碍,对点融网来说,亦如此。而且海外运营经验是否足够、对当地市场了解是否深入,这都是苏郭二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他们有自己的底气,苏海德就是Lending Club的联合创始人和技术总裁。
2007年,苏与一名证券律师Renaud Laplanche共同创立了Lending Club,在Facebook上线“合作性的P2P贷款服务”,即根据借款人资信情况决定利率:信用优秀的借款人能拿到比银行低的利率,而信用不良的借款人则需承担较高的利率。
此后,Lending Club开始全球扩张,并选择在印度、德国、巴西等国家建立分公司,也在此时,苏海德把目光瞄向了中国。在苏决定来中国之前,德国、巴西、印度、中国都有人邀请他前往当地复制Lending Club模式。
他经过考察后发现,在印度,法律并不支持这个行业,没有规定一个人借了钱必须要还,巴西互联网的发展相对落后,而技术能带给德国市场的革命性变化远低于中国。“中国有好的互联网、法律、第三方支付公司,但贷款利率非常高。这里有优质的贷款人,这里机会巨大。”苏海德说。
2013年3月,点融网正式上线,从事P2P网络借贷业务。当时,大多数P2P平台的投资项目都是散标项目,即把信审通过的借款项目放在平台上,由投资人自行选择。如果投资人风控意识不强,P2P平台又不承诺本息对付,万一项目出了问题,投资人只能自己承担后果。
苏海德发现,多数投资人都不会主动地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他决定做一个智能的投标项目,自动实现“金融资产碎片化”:通过资金极度分散、众人风险共担的方式,有效规避坏账风险。
这种模式背后有极其复杂的算法。据苏介绍,其运算方式和纳斯达克交易所一样,只不过纳斯达克是交易股权,而该模式是交易债券,其中包含大量的债权转让。
事实上,点融网的野心并不止于此。苏希望联合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打造一个“明日银行”。“也许十年后,年轻人不再有银行卡,而只有一个虚拟账户,这就是‘明日银行’的体现之一。P2P的本质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提高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苏说。
到中国去
没人会否认,苏海德是P2P行业的“老前辈”。他在2009年开始频繁前往中国,那时候,他在香港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给Lending Club做技术外包。
2011年,一次美国之行中,郭宇航通过旧金山的朋友介绍认识了苏海德,这次相识也促使郭成为点融网联合创始人。
郭宇航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主修国际经济法,法学学士,曾任职于英国西蒙斯律师行,2001年加入上海市白玉兰律师事务所。2009年,他进入PE/VC行业,2011年做过特有威领新三板投资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
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叫“My China”的中国餐厅,苏郭二人第一次聊起把Lending Club模式带到中国这个设想。苏问郭,这种模式在中国有没有机会?当时的郭表示很困难。身为律师,他对这种没有监管、没有明确法规的创业模式存有很大的疑虑。
不过,看到中国金融环境的困难及不足后,苏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复制Lending Club的想法。用苏海德的话说,中国市场可能会诞生一个更大的Lending Club。他邀请郭去Lending Club旧金山办公室参观,两周观察学习之后,郭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在中国尝试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P2P也是一种打破信息不对称,改变金融中不公平现象的方式。郭宇航说:“高利贷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看过Lending Club的模式后,我发现互联网能解决这个问题,使高利贷消失,而且中国小微借贷需求巨大,而传统金融机构僵化的体制和模式并没有服务好这个群体。”
彼时,第三方支付开始正式获得监管部门认可,这让他们找到了回避在国内做P2P被认定为非法集资法律风险的方法,即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这样的执牌机构来进行P2P资金的汇集和流转,平台只做交易信息的撮合。
点融网刚上线时,业务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服务上,同年11月,他们把重点转向个人无抵押消费信贷。“这个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产品和客户群相对比较清晰。这类产品在去年快速增长,我们的业务超过一半都来自于个人信用无抵押贷款。”
让金融资产碎片化
通俗地讲,点融网采取和Lending Club一样的风控定价模式,即先找到借款人,对借款人进行严格风控,待借款人的信息审批通过放到平台上后,投资人再来选择借款项目进行投资。苏介绍,整个过程完全透明,资金不进入点融网的账户,没有资金沉淀。
2014年6月,点融网开发出了智能的投标项目“团团赚”,起投门槛是100元。投资人能借此投资当时正在募资的债权份额,还能按比例购买该“团”历史上所有的债权、未来进入该“团”的所有债权份额。最多的一款“团”产品中共包含6000个借款项目,假如投资人投资600元,那么每个项目被分散到的投资金额仅为0.1元。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通过小额、分散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即使个别项目出现亏损,也可以通过其他项目的收益弥补损失,保证投资收益是正的,而劣势是在投资前无法看到资金投向,无法判断风险,另外期限、收益率较固定,缺少灵活性。”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分析称。
目前,小微企业在点融网的借款年化利率约为百分之十几,个人无抵押贷款利率约为百分之二十几,点融网收取的手续费为2~7个点不等,投资人拿到的年化收益在7%~12%之间。
除覆盖运营成本之外,点融网还从中提取很大一部分构成风险备付金。不同产品采用不同拨备比例:比如小微抵押类贷款利率低,坏账率也低,相应地拨备比例就低;个人无抵押贷款利率高,坏账率也高一些,拨备则更高。
资金跨境流通是难题
“经过前两年的积淀,在夯实风控模式、运营方式等基础后,今年,点融网将加快发展速度。”郭宇航称。
点融网的融资速度也很快。2013年11月,点融网获北极光创投千万美元的A轮投资;2014年10月,新鸿基有限公司宣布战略投资点融网;同年11月,“红筹之父”梁伯韬以个人身份投资点融网,并加入点融网董事会。
梁伯韬曾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其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产品、更好地服务客户,以及强化风控管理,这些需要依赖强大的公司团队和技术积累。他很看好具有Lending Club基因的点融网。
2015年1月,点融网获得老虎基金的投资。8月,点融网又获得C轮融资2.07亿美元,投资方渣打银行、渤海租赁、中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基金(CFF),全部都是传统金融机构背景。
融资后,这笔钱怎么花?苏说,将进一步增加技术投入,包括在未来的18个月里招聘25000名员工、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和交易系统等。
苏透露,点融网还在筹划进军海外市场。“未来会在中国大陆以外开设办事机构,把点融的技术能力和P2P业务模式往海外延伸,第一站会考虑进军香港和新加坡市场。”
某种程度上,与国内体量巨大的网贷行业不同,海外市场小而优质。其中,新加坡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外市场。它距离中国较近,与中国人文环境较为相同,并且具有良好的征信系统基础,这对于国内网贷平台来说,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平台涉足海外市场,比如新联在线。据其官网显示,新联在线于2013年在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P2P业务。
P2P平台布局海外或将成为一个趋势,但是在其海外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难免暴露诸多不足,资金的跨境流通就是P2P平台发展海外市场的一个重大阻碍,对点融网来说,亦如此。而且海外运营经验是否足够、对当地市场了解是否深入,这都是苏郭二人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