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剂量口服阿德福韦酯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药)连续口服后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15名健康志愿者第1天单剂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第3天起,每日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1次,连用5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和多次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达稳态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分别为(205.8±53.1)、(288.8±90.6)ng·h·mL^-1;Cmax分别为(21.5
其他文献
"魔弹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最初成果,同时也是收获最多批评和鞭挞的效果研究理论之一。本文试图从"魔弹论"的产生原因和历史演进过程入手,探析"魔弹论"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并
作者简介:徐明凤,女,江山市广播电视总台《走进新农村》栏目编辑,主要从事对农报道研究。]  (江山市广播电视总台 《走进新农村》栏目,浙江 江山 324100)  摘要:县级台要做好各种对农栏目的对农报道,其报道内容必须要让农民群众感兴趣和满意,根据本地的特点,在本土化、地域化和当地可供利用与开发的资源上做文章。村歌时代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郁,旋律优美,我台勇于探索,用活了本地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
摘 要:本文旨在用生动的实例,探讨什么是新闻报道的贴近性,新闻报道的贴近性都有哪些特点,存在的形式和种类。作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结合当前实际,深入探讨了增强新闻报道贴近性应选择的途径,应采取的方法。论述了强化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对提升报纸吸引力、感染力,进而扩大报纸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从西安地区报纸竞争的态势出发,阐明了强化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对提高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贴近性
晚清维新派积极倡导新式亦即西式工艺与设计教育,并主张对此加以改革。强调发展新式工艺与设计教育,引入西方新式工艺设计教育模式以改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是维新派倡导
目的调查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患病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9月—2011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住院的非透析CKD
在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设备在运行中的异常,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除了定期试验和检修外.更多地还是要通过基地站运行人员认真、及时地巡视检查设备,尽可能早地
P-糖蛋白(P—gp)是ABC超家族的重要成员,而许多精神药物包括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和抗抑郁症药物,都是P—gp的底物。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gp对精神药物限制进入血脑屏障的相关研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华法林(抗凝药)药效与CYP2C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共纳入6篇回顾性研究(n=571)。用Review Manager4.2.9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突变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并与非PH组进行对比,探讨PH是否与CRP和ET-1水平有关。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COPD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