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中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建筑施工管理的施工目标日益强化,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的研究,从而实现建筑施工管理的效益最大化。本文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双代号网络技术;建筑施工;应用研究
  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已经被目前现代工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我国也紧跟时代潮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此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双代号网络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双代号网络技术应用的技术现状问题
  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建筑工程过程中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的技术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其技术管理作用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导致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效果不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现有的施工企业大多是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企业,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程度不到百分之五;部分地市级的施工企业在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每年约有百分之二十;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在施工时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的使用水平较高,每年可达百分之四十五。总体可知,该技术的使用范围不够广泛,使用程度不够深入,因此要加大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使用力度。
  1.2双代号网络技术应用的管理现状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目的不明确,有些施工企业使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只是为了满足招标的需要,而有些企业只是为了单纯体现其网络技术管理水平,这些企业在施工管理中无法对其实现实际指导意义。由于受社会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少施工企业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而且在项目管理中对项目分工采用合作方式,导致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没有得到集中应用管理。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的跟踪管理。
  2、建筑施工管理中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具体应用研究
  2.1雙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应用研究
  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将其设置为:最早开始时间为双代号网络工作的开始节点与网络重合的起始点[1]。工期优化进程为:确定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制定特定的路线;按照特定的要求计算工期应缩短的时间;选择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将其持续时间压缩至最短并重新制定关键线路,如果被压缩的时间不符合关键线路则适当延长使之成为关键线路;若计算工期超过计划工期时,则对其工期进行技术重复压缩,直到计算工期满足计划工期或计算工期不能再缩短为止。
  对原本合同规定10个月的建筑工期利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解网络,得出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进而确定计算工期为16个月,所以可以确定该工期的压缩时间为6个月;对其关键工作线路可确定为1-3-4-6,第一条工作路线1-3的压缩时间为2个月,第二条工作线路3-4的压缩时间为3个月,第三条工作线路4-6可压缩2个月,总计可压缩7个月。由于原本确定只需压缩6个月,而且第三条线路4-6的工期正常持续时间为5个月,若压缩2个月无法有效完成工程,因此将原先的2个月压缩为1个月,另外两条关键工作线路压缩时间不变。一次压缩完成后的关键工作线路为1-2-3-5-6,计算工期为13个月,所以需要进行第二次压缩,压缩时间为3个月,工作线路5-6压缩时间会影响施工费用,因此将工作线路2-3压缩1个月,工作线路3-5压缩2个月,压缩之后的计算工期为10个月,满足合同要求。因此采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对建筑工程工期的优化发挥着重大作用。
  2.2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费用优化应用研究
  费用优化流程为:以工程的正常持续时间为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计算工程各项工作的直接费用率;在只有一条关键线路时,以直接费用率最小的一项关键工作作为缩短持续时间的对象,在有多条关键线路时,以组合直接费用率最小的一项关键工作作为缩短时间的对象;对于选定的压缩对象,要比较其直接费用率或组合费用率与工程间接费用率的大小;对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缩短值的确定不能小于工作的最短持续时间;对关键工作持续时间缩短的增加费用进行相应的计算;使工期的直接费用率或组合直接费用率大于间接费用率为止,对最后的工程总费用进行计算优化。
  在某个工程的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中,对合同63天的工期进行解网络操作,设定网络进度的关键路线为1-3-6-7-8,计算工期为68天,并在合同中规定提前1天完成工期奖励3万元,延迟1天工期则罚款5万元。首先初始估计费用为300万元,延期罚款费用为(68-63)×5=25万元,总费用为300+25=325万元。
  费用优化处理过程:在11个工作的3个关键工作中选取直接费用率最小为2的压缩对象,将其压缩2天,因此其费用增加为2×2=4万元;接着对费用优化后的压缩对象进行选用,选择6个直接费用率中最小为1.5的压缩对象,同时选取直接费用率为2的压缩对象,分别压缩2天,对其所增加的总费用为2×1.5+2×2=7万元;然后在费用优化后,选择两个不同关键工作的直接费用率都为2的压缩对象,都实行1天的的压缩,因此增加的费用为1×2+1×2=4万元,经过三次费用优化处理后,1-3-6-7-8和1-2-4-7-8成为了两条关键工作线路。其工期优化天数为68-2-2-1=63天,优化后综合费用为300+4+7+4=316万元,工期缩短了5天,工程费用减少了9万元。因此建筑工程费用优化能够通过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得到有效地实现[3]。
  2.3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索赔管理的应用研究
  首先明确索赔范围:材料费、设备费、人工费、管理费、保险费、手续费、延期付款利息以及利润[4]。工程索赔管理优化流程:明确施工延期的责任和延期时间;进行双代号网络追踪图来判断关键工作;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时间参数,判断延期影响;依据延期影响重新定制双代号网络计划,计算工期和索赔费用。
  合同中规定施工工期为15天,合同中约定的人工计费标准为:工作1天人工费收取45元,人工误工费为每天30元;施工设备闲置费用为每台600元;;材料费3000元;管理费用计算标准:人工费、机械费和材料费三者之和的10%;利润的计算标准是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和管理费死者之和,利润率为5.5%,税金为3.5%,取费费用率为3.2%。
  索赔管理优化过程:通过建筑项目工程的要求进行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解网络编制,得知最早开始时间的工作与最早完成时间的工作之差为施工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存在时间为12天,施工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工作时间为10天,因此可知设备的闲置时间为12-10=2天;设备的闲置时间对各个施工工作的工期产生了相应的作业时间延长,可获得2天的工期索赔。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索赔为:(2×600+10×45+3000)×(1+10%)×(1+5.5%)×(1+3.5%)×(1+3.2%)=5763.92元。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索赔管理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处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针对我国当前建筑工程中对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不足之处,各建筑相关方需要加强推广网络计划技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洪峰.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J].四川建筑,2014(04):266-267.
  [2]黎嘉荣.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在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23):151.
  [3]王家燕.计算机在建筑施工网络计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239.
  [4]胡先青,巫世峰,刘立新.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146-147.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过于追求发展的速度,而忽视了相应的管理工作,行政执法的监管力度也不够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笔者通过对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  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对道路运输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要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环境设计师们都爱上了藤本植物,喜欢用它们来建造植物生态墙、垂直花园等。藤本植物简直是园林绿化的使者,那么,它们为什么能获得青睐呢?  美化家园  越来越少的活动空间、越来越高的摩天大楼,使得善于向上攀爬、节省空间的藤本成为绿化的主要选择。  减少辐射热  在很多建筑物上,你都会发现爬山虎这样的藤本植物,它们有减少墙面辐射热的作用。  天然氧吧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
期刊
黄萎病是当前我国棉花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每年给我国棉花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由于棉花黄萎病属于土传维管束病害,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并且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防治难度大,至今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