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指出,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渗透作用的特点,科学把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职业的原则,积极探索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注重发挥专业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学渗透教学
[作者简介]杜秀娟(1964-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红杰(1976- ),女,辽宁台安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鞍山114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08DA02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61-02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索科学的方法来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继续发挥职业道德理论课程的主体作用,强化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自身特点,着力强化专业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功能。
一、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培养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为本位。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影响高职生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生毕业后职业道德素养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瓶颈。要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对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有所突破,而将职业道德教育融渗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点。就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而言,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1.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以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为主要实施手段。但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认知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情、意、行等问题,有时却可能被学生认为是空洞的说教而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因此,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不能也不可能仅仅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就完全解决。此外,高职院校教学具有学制短、职业技能教育要求高、任务重的特点,特别是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课程体系中单纯的德育课时会越来越少,职业道德类课程所占有的课时会更为有限。因此,仅仅依靠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来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学时比例较大这一特点,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载体和渗透作用”,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智力训练与道德训练之间的分割,因此造成了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不合理分离。事实上,教育体系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等共同组成的系统。其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协调共生。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每个学科教学的目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二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专业知识与进行职业道德渗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堂优秀的专业课必然会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专业技术,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必然会为他树立“敬业、勤业、创业”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更直接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比单纯地讲大道理等教育方式更加自然、和谐,因而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3.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职业道德,即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二是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道德融入职业行业中,与职业的行业特点结合在一起,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所以,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中,通过专业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考察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教育,似乎很少有将职业道德专门作为一门学科排入课表的,但他们却都在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时时处处地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职业道德与工艺规范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大生产条件下,各工种分工更加专业化,其工艺规范更为严格,若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停留在理论灌输而缺乏与行业规范的有效结合,那么后果必将是知能脱节而被社会所淘汰。
二、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特点出发,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途径。专业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在专业教学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专业教学中所渗透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应该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一方面,要符合课程实际。由于各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因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不相同。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职业道德教育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要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实际状况出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那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空洞说教或者节外生枝,不仅会削弱专业教学的效果,更达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
2.连续性原则。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是点点滴滴长期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观点、信念,塑造新的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经过反复教育和反复实践。同时,学生思想的发展经历许多阶段,各个阶段又是前后连续的完整过程,对不同阶段的教育要求、内容、方法应有所不同,注意前后衔接。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设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这就需要每个专业课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增强学科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内事,以保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要保证连续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及各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从属性原则。即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分清主次,正确处理好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学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矛盾的统一体。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从属于专业教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防止喧宾夺主,出现把专业课上成职业道德课的现象,决不能因过分强调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而冲淡了专业教学内容,影响专业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科学认识专业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真正在“渗透”上下工夫。要让专业课的知识教育同其中孕育着的思想内涵合二为一,同步进行。使职业道德教育伴随着对教材的精心讲解和知识内容的科学阐发,在不知不觉中开展。
三、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1.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的总时数一般占计划总学时数的50%以上,教育类、管理类专业中的比例要更大些,一般占60%左右。同时,理论课程教学又具有空间跨度大的特点。因此,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专业理论课程的渗透功能,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专业课程的教师要准确把握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发掘蕴涵在所教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研究渗透技巧,提高引导能力,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与这种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相适应,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终结考试时增加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如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科目考核,可以针对会计一般原则的题目适当增加判断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财务核算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一般原则,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2.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不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现场的践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职业特点的主要方式。如果说在理论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更多的是“说教”,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则主要是体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真实的社会;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充分体验职业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职业规范、职业内容以及社会对从业人员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职业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在职业情境中,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3.专业课教师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示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专业课教师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重要课程资源,是直接展示给学生的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教师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时刻影响着学生,直接、自然地给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并把这些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的认识。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的讲授来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树立“我是学生的榜样”的观念,时时以一个优秀从业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此外,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也有机会聘请校外相关行业的专家执教,这些专家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德行,对职业道德在职业实践中的作用有着亲身经历和体会,充分发挥这一人才的优势在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会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要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利用高职教学中专业教学课时比例较大的特点,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秦红兵,杨朝晔.浅谈学科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4).
[2]鲁洁,梁廉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
[3]包立军,张宓.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4).
[4]谭政华.对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教学渗透教学
[作者简介]杜秀娟(1964-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红杰(1976- ),女,辽宁台安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鞍山114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08DA02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0-0161-02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索科学的方法来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继续发挥职业道德理论课程的主体作用,强化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自身特点,着力强化专业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功能。
一、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培养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为本位。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否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影响高职生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生毕业后职业道德素养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瓶颈。要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必须对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有所突破,而将职业道德教育融渗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点。就目前的高职教育体系而言,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1.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以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为主要实施手段。但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认知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情、意、行等问题,有时却可能被学生认为是空洞的说教而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因此,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不能也不可能仅仅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就完全解决。此外,高职院校教学具有学制短、职业技能教育要求高、任务重的特点,特别是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课程体系中单纯的德育课时会越来越少,职业道德类课程所占有的课时会更为有限。因此,仅仅依靠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来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其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学时比例较大这一特点,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载体和渗透作用”,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智力训练与道德训练之间的分割,因此造成了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不合理分离。事实上,教育体系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等共同组成的系统。其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协调共生。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每个学科教学的目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二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德育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专业知识与进行职业道德渗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堂优秀的专业课必然会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专业技术,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必然会为他树立“敬业、勤业、创业”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更直接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比单纯地讲大道理等教育方式更加自然、和谐,因而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3.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职业道德,即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二是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道德融入职业行业中,与职业的行业特点结合在一起,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所以,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中,通过专业课教学对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考察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教育,似乎很少有将职业道德专门作为一门学科排入课表的,但他们却都在专业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时时处处地注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职业道德与工艺规范的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大生产条件下,各工种分工更加专业化,其工艺规范更为严格,若是把职业道德教育停留在理论灌输而缺乏与行业规范的有效结合,那么后果必将是知能脱节而被社会所淘汰。
二、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特点出发,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途径。专业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要在专业教学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专业教学中所渗透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应该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一方面,要符合课程实际。由于各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因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不相同。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特点和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职业道德教育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要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实际状况出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那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空洞说教或者节外生枝,不仅会削弱专业教学的效果,更达不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
2.连续性原则。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是点点滴滴长期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观点、信念,塑造新的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经过反复教育和反复实践。同时,学生思想的发展经历许多阶段,各个阶段又是前后连续的完整过程,对不同阶段的教育要求、内容、方法应有所不同,注意前后衔接。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按照设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这就需要每个专业课教师,都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增强学科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内事,以保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要保证连续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及各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从属性原则。即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分清主次,正确处理好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学和职业道德教育是矛盾的统一体。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从属于专业教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防止喧宾夺主,出现把专业课上成职业道德课的现象,决不能因过分强调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而冲淡了专业教学内容,影响专业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科学认识专业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真正在“渗透”上下工夫。要让专业课的知识教育同其中孕育着的思想内涵合二为一,同步进行。使职业道德教育伴随着对教材的精心讲解和知识内容的科学阐发,在不知不觉中开展。
三、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1.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理论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的总时数一般占计划总学时数的50%以上,教育类、管理类专业中的比例要更大些,一般占60%左右。同时,理论课程教学又具有空间跨度大的特点。因此,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专业理论课程的渗透功能,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专业课程的教师要准确把握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发掘蕴涵在所教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研究渗透技巧,提高引导能力,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与这种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相适应,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终结考试时增加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如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科目考核,可以针对会计一般原则的题目适当增加判断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财务核算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一般原则,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2.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不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现场的践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职业特点的主要方式。如果说在理论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更多的是“说教”,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则主要是体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真实的社会;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充分体验职业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职业规范、职业内容以及社会对从业人员在道德素质、心理品质、职业技能、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在职业情境中,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3.专业课教师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示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专业课教师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的重要课程资源,是直接展示给学生的最丰富、最生动、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教师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时刻影响着学生,直接、自然地给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并把这些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的认识。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的讲授来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树立“我是学生的榜样”的观念,时时以一个优秀从业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此外,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可能也有机会聘请校外相关行业的专家执教,这些专家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高尚的德行,对职业道德在职业实践中的作用有着亲身经历和体会,充分发挥这一人才的优势在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会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要提高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利用高职教学中专业教学课时比例较大的特点,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秦红兵,杨朝晔.浅谈学科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4).
[2]鲁洁,梁廉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
[3]包立军,张宓.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14).
[4]谭政华.对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