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球差(C球)、彗差(C慧)、三叶草像差(C三)和总高阶像差(C高)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采集并计算LASIK组17例(34眼)、LASEK组17例(34眼)患者的角膜前后表面的各像差.对检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
【机 构】
: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切削术(LASEK)手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球差(C球)、彗差(C慧)、三叶草像差(C三)和总高阶像差(C高)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采集并计算LASIK组17例(34眼)、LASEK组17例(34眼)患者的角膜前后表面的各像差.对检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LASIK组角膜前表面C球、C高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组角膜前表面C球、C慧和C高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加,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LASIK组的角膜前表面C球和C高高于LASEK组,术后3个月仍呈现同样趋势,而角膜前表面C慧始终低于LASEK组,C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LASIK组角膜前表面C球和C高的增高值(△C球、△C高)高于LASEK组,而C慧和C三的变化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前表面△C球和△C高与矫正的等效球镜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种术式间、同种术式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各像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和LASEK术后角膜前表面的C球、C慧和C高会增大,且在术后3个月时尚无明显恢复;到术后3个月,角膜前表面△C球和△C高在LASIK组始终高于LASEK组,而这种变化与所矫正等效球镜度呈正相关;两种术式对角膜后表面的各像差均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调制传递函数( MTF)联合视觉电牛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横断面研究.通过对48例(80眼)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NLDR)患者、52例(80眼)非增殖性DR(NPDR)患者和40例(80眼)正常对照者行MTF、闪光视网膜电图(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检查,NLDR和NPDR的三项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相对正常对照者,
目的 探讨对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IOL)的无晶状体眼患者经透明角膜切口行可折叠IOL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4例(14眼)囊膜不足以支撑IOL的无晶状体眼患者由透明角膜切口行可折叠型IOL缝线固定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或者无变化的共13例(93%);1
目的 系统评价和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Meta分析.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数据库,文献语种限制为中、英文.收集对PRK与LASEK治疗近视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择试验、评价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用RevMan5.0软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馕术(LASEK)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1-2009年在我院行LASEK手术的2314例(4628眼)患者进行分析.按近视程度分为3组:Ⅰ组:低中度近视(-1.25~-6.00 D)1456眼;Ⅱ组:高度近视(-6.25~-10.00 D)2164眼,Ⅲ组:超高度近视(-10.25~-16.75 D)100g眼.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年,
目的 探讨闪烁光频率对诱导C57BL/6J(B6)小鼠近视的影响.方法 动物实验研究.选取双眼屈光度相近的28日龄健康B6小鼠90只,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实验分为3组,高频闪烁光组、中频闪烁光组、低频闪烁光组各15只小鼠分别在频率为10、5、2 Hz的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对照组15只小鼠在不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形觉剥夺组30只小鼠右眼配戴半透明塑料眼罩,在不闪烁白色光照下饲养.分别于实验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儿童握笔姿势,探讨儿童不正确握笔与双眼近视性屈光度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排除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建立屈光档案的儿童中患弱视、斜视及散光大于1.0 D者,按男女比1:1随机抽取经确认握笔姿势正确和不正确的儿童各100例.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数据比较左右眼屈光度差值,以左眼等效球镜度减去右眼等效球镜度的代数值进行统计.对两组左右眼屈光度差值是否存在差异进行Wilcoxo
复视是眼眶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和眼外肌病变是常见的眼眶疾病,复视为共同特征.本文介绍了眼眶骨折造成复视的机制、检查方法及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甲状腺相关眼病可累及眼外肌,炎症活动期和静止期均可发生复视,但治疗方案有所不同.眼外肌病变包括特发性炎症、寄生虫囊肿及多种良、恶性肿瘤,经手术明确病理诊断后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复视。
眼睑松弛综合征(blepharochalasis syndrome),又称眼睑松解症(dermatolysis palpebrarum)、萎缩性眼睑下垂(ptosis atrophica),是一种少见的眼睑疾病,1807年Beer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1896年Fuchs称其为眼睑迟缓症[1]因该综合征影响眼睑部容貌,是患者要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了解和治疗方法的探讨对临床珍疗
干预儿童近视进展的临床矫正或干预方法有单光眼镜、双焦和多焦眼镜、周边屈光控制镜、角膜接触镜、近视屈光手术和药物等.受实验设计、样本量、丢失率、矫正方法的适应人群等限制,近视干预效果的研究结果和相关机理研究争议纷呈.现就该领域的进展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矫正方法对近视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进行评述,提出各矫正方法干预效果的优势与劣势;指出目前儿童近视干预的研究需要全面和慎重的考量,不仅要从理论机制上进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