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扎实高效的阅读课堂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抓住细节,深挖教材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很强的文本阅读能力,能深入文本,抓住细节,深挖教材,于细微处发现别人体察不到的精华,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方能浅出于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有位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时,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关注细节,细细品味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从中去体会伟大的母爱及儿子对母亲的拳拳孝心。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已有的内涵基础上,又对文本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再创造,在真切的对话中把学生带入“情境场”——画面中,由画面引出话题,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对话之中,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判,实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超越。因此,教师要想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必须抓住细节,明白“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的道理,于细微之中见真情。
  二、 “读”占鳌头,贯穿课堂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是整合语文“三维目标”的根本措施,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式。在语文课上,学生应该“读”占鳌头,以读为本。离开了读书,学生就难以去直接感受、体验文本,提升其语文素养。在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中华名胜古迹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学习这些课文无须过多的讲解,只要反复诵读品味,就能领略那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瑰丽的自然风光。如《烟台的海》一文,贯穿整堂课的基本教学方式应该是读。第一步是读通读顺课文,交流烟台的海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第二步精读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自由朗读、学生评读、齐读、默读、诵读比赛等,直至最后熟读到人人能当小导游的地步。通过引导学生沿着“海”与“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两条线充分朗读感悟,把学生带进美妙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做心灵的远游。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最后一段,从而理解了全文的主旨。不难看出,本节课就是由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
  三、 巧添花絮,激活课堂 读书是阅读课的主旋律,而读、演、唱、画等手段的采用集读、思、玩、记为一体,将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己去读、去演、去唱、去画,自己去领悟、体验、揣摩、探索,才能发现文本的真谛。
  1. 以“唱”助读。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从优美的乐曲中体会课文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水乡歌》等一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时,就可以播放相关歌曲,为营造文本情境,深化文本主题,丰富情感体验,激活课堂创造了条件。
  2. 以“演”研读。小学生课堂表演迎合了学生的天性,教师适当指导便会使学生喜好模仿、表演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一位语文教师执教《半截蜡烛》时,采取“读—写—演”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训练:首先,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感知,使其对故事情节达到能复述的程度。接着,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出示半成品剧本,让学生研读文本,加工改编,争取超越原剧本。最后,指导学生表演。
  3. 以“画”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绘画,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朗读热情,而且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西湖》一文的第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教学时,可设计让学生把西湖景点用不同的水彩笔勾勒出来,形成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这样,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绘画作品,就会如同亲临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单位:徐州经济开发区侯集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课前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如何去查阅工具书,如何收集资料,如何发掘、确立与课文相关的学习主题等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    一、 预习是学习本身的需要    课前预习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在预习中,有针对性地对课文难点、重点进行提示和分解预设,再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学习的目标就
期刊
一年级,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读?笔者在实际指导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 揣摩读,让朗读因交际而有意义    片段一:(《东方明珠》第1自然段第1句)  师:上海广播电视塔在什么地方呢?能通过读这句话告诉老师吗?  (生自由练读后,一生读)  师:老师还是听不清楚广播电视塔在什么地方。  (几生读,注意突出“黄浦江边”)  师:老师听明白了,广播电视塔在黄浦江边。  学生在读中揣摩怎样读怎样答
期刊
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 老师这里有条谜语,小朋友想猜吗?(出示谜语:从不离开水,摇头又摆尾,无脚也能走,有翅却难飞。)生回答是小鱼。(师出示小鱼图片,板书:小鱼)  2. 下面猜个更难的了:“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他热,冬天有他冷。”冬天来了,刮起了呼呼的北风,(板书:北风)北风给你什么感觉?  3. 老师用一个字把它们连起来——(板书)和。  4. 指导识写生字:“和”是左右结
期刊
一直很喜欢“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和“鲁豫有约”的主持人陈鲁豫,他俩平和、真诚、幽默,能倾听、接纳嘉宾和观众的声音,注意营造主客不分、和谐融洽的氛围,对话中常常出现话语、思维、智慧的共鸣和撞击。在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上,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老师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电视节目与语文课堂
期刊
○梅花香自苦寒来    赵玉霞:  2006年夏,我在吴忠、银川等地接受课改的洗礼,装满了“一脑子的”新思想、新观念,怀着满腔的热情,走上了课题研究之路。回首三年来的路程,我累过、苦过、怨过、惶惑过,但有辛劳,就有收获。  我的课题就是从一堂课中产生的。下面是《蘑菇该奖给谁》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 小黑兔是怎样说的?  生: 小黑兔得意地说。  师:什么叫“得意”?  生: 就是骄傲。  师:
期刊
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带来诸多益处:一方面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在社会中的意义、价值以及对语文教学模式产生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又能对打字速度、图像处理技术、音乐媒体运用技术、上网阅读,搜集、整理等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课内外衔接的学习,将信息技术贯穿到语
期刊
师:诗是诗人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将借助一首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来学习诵读和创作诗歌。我知道你们借助资料,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要想读好诗,首先要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喜讯时兴奋之情。  生:表达了诗人的欣喜若狂。  生:表达了诗人想快点还乡之情。  师:诗人的情感是丰富的,
期刊
我们教完《三顾茅庐》一课后,学生感到文本中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内容十分精彩,故事情节扣人心弦,那么,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历史事件也就成为必然。    一、 依托文本,培养读书兴趣    师:我们刚学完了《三顾茅庐》一课,故事里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张飞是个性格急躁,风风火火的人。当刘备准备三请诸葛亮的时候,张飞说:“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
期刊
[编者按]孙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先后获枣庄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8年,荣获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觉得题目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打不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那么,
期刊
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中,识字教学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截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约有20余种识字教学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提”识字、字族文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等。分散识字注重课文语言环境的因素,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其主要方法是“多读课文多识字”。集中识字以汉字学习为本位,主要是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注·提”实验是利用汉语拼音,采用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