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人都在描述一幅让人惊讶和兴奋的未来——大数据引爆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我们正在并将永远拥有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人们不必再去孜孜不倦地追求理论的探索和试验的真实,只要坐下来分析这些数据就足够了——数据可以告诉你一切,并且数据还将告诉你所有未知的一切。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实际上,除了企业CIO们对大数据充满了热情,大数据已经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2014年6月,巴西世界杯鏖战正酣,6月17日00:00,世界杯G组一场焦点战在萨尔瓦多的新水源球场举行,德国队对阵葡萄牙队,上半时德国3-0领先。第12分钟,格策制造点球,穆勒主罚命中;第32分钟,胡梅尔斯利用角球战术打进头球;第37分钟,佩佩挑衅穆勒,被红牌罚下;上半场补时第1分钟,穆勒再下一城。第78分钟,穆勒门前捡漏上演帽子戏法,德国4-0大胜葡萄牙。
很少有人知道,德国队备战此次世界杯有一项秘密武器。德国足协引入了一个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分析球队训练、备战和比赛情况,从而提升球员和球队的成绩。“大数据的参与改变了教练、队员、球迷和媒体的足球体验。设想一下:10个球员用3个球进行有球训练,10分钟就能产生超过700个数据点,我们球队可以实时分析这些海量数据,从而制定培训计划并备战下场比赛” 德国国家足球队经理奥利弗说。
简单地说,大数据分析可以统计出哪个球员的传球最精准,哪个球员的助攻最有效,可以帮助球队创造更大的辉煌。
在网球训练中也应用到了大数据分析,李娜的教练就曾表示,“大数据能帮助我们分析更多细节,让球员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并确定对手的弱点,在赛前制定好战略。”
大数据造就互联网思维
除了体育赛事,大数据也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登录北京旅游局网站,可以查询每个景点舒适度指数,上午9点,故宫有8200位游客,舒适度为5,10点,人数增加到1万4千人,舒适度为4。再点开路况信息,可以看到故宫附近道路的车流量大小。这是中国移动与北京旅游局合作的大数据项目。虽然并没有数据所有权,不能让大数据产生商业价值,但运营商可以利用大数据产生社会价值,为社会服务。中国移动大数据规划负责人何鸿凌介绍说。
以往的企业决策很多都是凭借经验,而有了互联网以后,逐渐有很多企业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理念:用户需要什么,企业才提供什么。
互联网让企业了解客户的成本降低,而互联网的整个思维和价值,在不同的层面其实都是数据应用。比如要了解客户,靠的是数据,要经营一个平台,进行跨平台合作,靠的也是数据,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思维转变。
所以,互联网思维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客户数据为核心思考的经营模式。
对于运营商来说,原来通信是客户的唯一需求,而在2006年之后,通信已经成为基本需求。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运营商必须要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娱乐类、电商类等,这也是对运营商的一个挑战。
“运营商积累了大量数据,这笔财富是短期内其它企业无法超越和获得的,怎么利用这些资产让它产生价值,发现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挑战。之前我们也做有BI等项目,但对客户的洞察还达不到360度,无法产生战术型或者生产型的决策支持。我们现在看待数字化生活,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数据,比如手机阅读、Mobile Mraket的下载数据,还有客服热线的语音转换而成的用户行为标签,这些数据能够生成更多对客户的洞察。”何鸿凌说。
对于如何把客户洞察转换成更好地为客户进行营销和服务,何鸿凌举例说,当一个山东的高中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会将山东的号码携带到北京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在这个特定时期,有特定的行为轨迹可以识别,这时候客服就可以与他接触,为他提出优惠方案,希望他留在移动的网内。
跨行业合作打破数据孤岛
大数据催生了软件业的革新,而目前阻碍大数据发展的瓶颈在于聚合不够,还没有形成广泛的认识和参与。虽然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但很多企业通常会规避“数据整合”而直接进入应用阶段,造成大数据的“应用偏差”不断出现。事实上,大数据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协同,变私有大数据为公共大数据,最终实现私有、企业自有、行业自有的大数据整合,才不至形成“数据孤岛”。
以气象数据为例,由于其提供的信息单一,气象大数据似乎只能利用到天气预报领域。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沈文海表示,大数据应用的标志不止在于对体量庞大的数据的使用,而且在于通过且仅仅是因为通过对这些体量庞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人们从中获得了崭新的知识——获得知识,而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是“大数据应用”区别于“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标志。
而对于气象大数据而言,现阶段海量气象数据的“大数据应用”,除本行业内深度挖掘之外,最大的可能在于与其它相关行业或领域数据的深度融合,以获得跨领域跨学科的“新知识”。然而这需要科学数据社会共享这一大环境的有效改善。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相关商业环境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正在利用跨行业的大数据平台,打造创新价值的大数据应用,而且这一门槛正在不断降低。
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信息化企业、电信运营商都是海量数据的制造者,Facebook公司手中掌握着8.5亿用户,淘宝注册用户超过3.7亿,腾讯的微信用户突破3亿,这些庞大用户群所提供的数据,正在等待时机释放出巨大的商业能量。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Facebook、腾讯、电信运营商等海量数据持有者要么自我发展成为数据分析提供商,要么与数据分析企业密切对接成为上下游合作企业,大数据产业链将在某个爆发点到来之际,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长壮大。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实际上,除了企业CIO们对大数据充满了热情,大数据已经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2014年6月,巴西世界杯鏖战正酣,6月17日00:00,世界杯G组一场焦点战在萨尔瓦多的新水源球场举行,德国队对阵葡萄牙队,上半时德国3-0领先。第12分钟,格策制造点球,穆勒主罚命中;第32分钟,胡梅尔斯利用角球战术打进头球;第37分钟,佩佩挑衅穆勒,被红牌罚下;上半场补时第1分钟,穆勒再下一城。第78分钟,穆勒门前捡漏上演帽子戏法,德国4-0大胜葡萄牙。
很少有人知道,德国队备战此次世界杯有一项秘密武器。德国足协引入了一个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分析球队训练、备战和比赛情况,从而提升球员和球队的成绩。“大数据的参与改变了教练、队员、球迷和媒体的足球体验。设想一下:10个球员用3个球进行有球训练,10分钟就能产生超过700个数据点,我们球队可以实时分析这些海量数据,从而制定培训计划并备战下场比赛” 德国国家足球队经理奥利弗说。
简单地说,大数据分析可以统计出哪个球员的传球最精准,哪个球员的助攻最有效,可以帮助球队创造更大的辉煌。
在网球训练中也应用到了大数据分析,李娜的教练就曾表示,“大数据能帮助我们分析更多细节,让球员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并确定对手的弱点,在赛前制定好战略。”
大数据造就互联网思维
除了体育赛事,大数据也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登录北京旅游局网站,可以查询每个景点舒适度指数,上午9点,故宫有8200位游客,舒适度为5,10点,人数增加到1万4千人,舒适度为4。再点开路况信息,可以看到故宫附近道路的车流量大小。这是中国移动与北京旅游局合作的大数据项目。虽然并没有数据所有权,不能让大数据产生商业价值,但运营商可以利用大数据产生社会价值,为社会服务。中国移动大数据规划负责人何鸿凌介绍说。
以往的企业决策很多都是凭借经验,而有了互联网以后,逐渐有很多企业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理念:用户需要什么,企业才提供什么。
互联网让企业了解客户的成本降低,而互联网的整个思维和价值,在不同的层面其实都是数据应用。比如要了解客户,靠的是数据,要经营一个平台,进行跨平台合作,靠的也是数据,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思维转变。
所以,互联网思维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以客户数据为核心思考的经营模式。
对于运营商来说,原来通信是客户的唯一需求,而在2006年之后,通信已经成为基本需求。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运营商必须要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娱乐类、电商类等,这也是对运营商的一个挑战。
“运营商积累了大量数据,这笔财富是短期内其它企业无法超越和获得的,怎么利用这些资产让它产生价值,发现新的商业模式是一个挑战。之前我们也做有BI等项目,但对客户的洞察还达不到360度,无法产生战术型或者生产型的决策支持。我们现在看待数字化生活,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数据,比如手机阅读、Mobile Mraket的下载数据,还有客服热线的语音转换而成的用户行为标签,这些数据能够生成更多对客户的洞察。”何鸿凌说。
对于如何把客户洞察转换成更好地为客户进行营销和服务,何鸿凌举例说,当一个山东的高中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会将山东的号码携带到北京来继续使用一段时间。在这个特定时期,有特定的行为轨迹可以识别,这时候客服就可以与他接触,为他提出优惠方案,希望他留在移动的网内。
跨行业合作打破数据孤岛
大数据催生了软件业的革新,而目前阻碍大数据发展的瓶颈在于聚合不够,还没有形成广泛的认识和参与。虽然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但很多企业通常会规避“数据整合”而直接进入应用阶段,造成大数据的“应用偏差”不断出现。事实上,大数据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协同,变私有大数据为公共大数据,最终实现私有、企业自有、行业自有的大数据整合,才不至形成“数据孤岛”。
以气象数据为例,由于其提供的信息单一,气象大数据似乎只能利用到天气预报领域。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沈文海表示,大数据应用的标志不止在于对体量庞大的数据的使用,而且在于通过且仅仅是因为通过对这些体量庞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人们从中获得了崭新的知识——获得知识,而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是“大数据应用”区别于“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标志。
而对于气象大数据而言,现阶段海量气象数据的“大数据应用”,除本行业内深度挖掘之外,最大的可能在于与其它相关行业或领域数据的深度融合,以获得跨领域跨学科的“新知识”。然而这需要科学数据社会共享这一大环境的有效改善。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相关商业环境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者”正在利用跨行业的大数据平台,打造创新价值的大数据应用,而且这一门槛正在不断降低。
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信息化企业、电信运营商都是海量数据的制造者,Facebook公司手中掌握着8.5亿用户,淘宝注册用户超过3.7亿,腾讯的微信用户突破3亿,这些庞大用户群所提供的数据,正在等待时机释放出巨大的商业能量。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Facebook、腾讯、电信运营商等海量数据持有者要么自我发展成为数据分析提供商,要么与数据分析企业密切对接成为上下游合作企业,大数据产业链将在某个爆发点到来之际,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