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两组,每组34例。参照组护理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研究对象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以舒适护理为主,可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与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舒适护理;护理干预;并发症;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051-03
  脑梗死属于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症,其发病率较高,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脑梗死发病率近年来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临床表现以偏瘫、语言障碍以及突发性晕厥为主,患者发病后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治疗与康复期间如未得到针对性的护理,较易引起患者出现并发症。因此应重视对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1]。护理作为医疗服务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患者所接受的护理服务,对其治疗效果与康复情况具有重要影响[2]。鉴于此,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并讨论其干预方式对并发症的影响,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两组,每组34例。参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区间43~72岁,平均年龄(55.19±5.19)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区间45~72岁,平均年龄(55.28±6.0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研究内容,且自愿參与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与批准。
  排除标准:心肝肾肺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精神异常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患者未全程参与研究。
  1.3  方法
  参照组的护理干预方式为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掌握患者临床信息,做好护理文书记录工作;定时对房间进行清扫与消毒,保持房间干净整洁与空气流通;依据医嘱为患者用药,并定时巡视病房,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处理。
  观察组则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 ①心理指导。患者与其家属在病情的打击和折磨下易出现焦躁、害怕的情绪,护理人员应以临床治疗方案和护理经验为基础,掌握患者情绪波动原因,进而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诉说心中疑虑,利用康复效果较好的案例提高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②饮食指导。依据患者饮食习惯出具相应的饮食计划,强调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以及低胆固醇为原则,经常食用新鲜水果,保证充分的营养。③预防并发症。提高病房巡视次数,定时为患者进行体位调试和肢体按摩,做好良肢位摆放,预防肢体痉挛的发生;注意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预防肺内感染,指导患者叩背、排痰的正确方法,如需要可借助器械辅助患者排痰;了解患者排便时间和次数,保持二便通畅,避免患者出现便秘情况。④康复指导。为患者制订早期康复护理计划,依据患者康复程度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主被动运动,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指导下借助助行器进行运动,逐步增加生活能力训练和肢体功能训练。
  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3个月的护理干预。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研究对象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吞咽困难、营养不良和压力性损伤等;生活质量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分数高低与生活质量高低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基于文献数据显示,脑梗死患者及时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仍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3]。舒适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经济水平、医疗水平以及人们对护理重视程度增高的推动下应运而生,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4]。舒适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不仅能够给予患者科学性、全面性、连续性以及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而且可在护理服务全程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在满足患者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并通过优质的服务态度解答患者关于治疗的疑问和焦虑,充分尊重患者的主观感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自我护理方式,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进而对临床治疗与康复充满信心[5]。舒适护理能够让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得到充分的满足,可降低患者不愉悦的程度,强调患者的舒适感与满意程度,利用科学的护理干预、先进的护理理念以及深入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有机会获得健康生活。此外,舒适护理在改善护理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对于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治疗高于参照组。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舒适护理服务理念更贴合实际,可给予患者更为全面的护理指导。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护理干预以舒适护理为主,可有效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与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萍,王息兰,鲍玉新.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指导配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1-4.
  [2]黄燕,张和妹,廖薇薇.因时护理模式联合针灸电刺激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及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7):1265-1267.
  [3]谢静.奥塔戈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1):1364-1368,1371.
  [4]谭小金,余敏,古满虹.老年脑梗死恢复期家庭康复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护理技术康复指导模式的建立[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4):82-84.
  [5]谭伟,熊洁.针灸联合药物治疗对脑梗死康复期神经细胞因子分泌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世界复合医学,2019,5(8):149-151.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大型听神经瘤患者18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90例。试验组实施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效果显著,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采用等效电路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指数悬链线形复合变幅杆,运用等效电路理论得出了复合变幅杆的频率方程和放大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借助MATLAB软件解算出了新型复合变幅杆的谐振长度和放大系数,并对变幅杆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前后变幅杆的放大系数提高了13.5%,为设计性能更优的变幅杆提供了思路。
探讨联合运用多种技术诊断NIPT检测阳性的9-三体嵌合型胎儿的临床意义。通过超声、羊膜腔穿刺术、SNP array芯片检测、Affymetrix Cyto Scan 750k Array芯片检测、水行FISH检测等多种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分析。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常规染色体检测未发现染色体异常;Affymetrix Cyto Scan 750k Array芯片检测结果显示,胎儿疑似为低比例9-三体嵌合患者;CEP9探针FISH结果显示,胎儿为9号染色体三体嵌合携带者。对NIPT提示异常者,通过SNP a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