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和把握新课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秋季,湖北省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暑期各地教育部门组织了多种多样形式的培训,以期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于是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诸多惶恐,诸如,新课标是什么,如何教学,教什么,如何应对高考等等。其实面对新课标,我们不必惶恐,只要真正了解新课标,认识新课标的实质,课堂教学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一.课改的必然性
  课程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新中国至今前后有八次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都是对以前的弊端加以匡正,指明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本次改革也是如此。例如,以前的语文课过多地强调了语文的思想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实质——人文性,将语文学科过分的政治化,试图用政治图解的方式来解析文学,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文学的性质。因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征。所以新课标强调人文性,是一种回归。再如,以前强调语文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略了语文所承担的对各种能力培养的任务。本次的新课标则在这些方面做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详见新课标)。本次新课标并不是说不要语文的思想性,不要语文的基础知识,它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将这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了一步。甚至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在未来的若干年,更新的语文改革标准又将出现。所以,本次改革只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过程、一个环节,它不是起点,更不可能是终点。
  二.语文学科的实质内容并未改变
  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包括民族精神、审美意识、个性发展、探究本领等)”,这些内容毫无例外的反映在语文的新课标中(详见语文新课标2—6页,下同)。
  新课标强调,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6页)”,在语文学习中“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7页)”……这些话无不透露出语文学科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与以往相比,其某些要素在表述和要求上的差异正如课标中所说,是由于“社会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1页)。换言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有所变化,今天的新课标就是这种发展和需求的折射。而变革的是以新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来承载语文学科的实质内容。
  三.新旧语文学科评价的继承和发展
  本次课改与以往相比,在语文学科的评价上有继承、有发展。我们通过对比新旧考纲便可以发现这一点。新课标考纲仍然十分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认识、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能力方面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要求,而且二者在对五种能力要求的表述上完全吻合。在具体的细节中,虽然有些表述略有差异,但其实质内容并无变化,如“识记”中均有两条要求,只是第二条将“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虽然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其实质上,原先的大纲也同样是要求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的现代规范字。
  其次,本次课改的评价原则(21页)中,在强调评价目的、评价作用等方面与以前的评价要求是完全一致的,都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发挥评价具有的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22页)。
  但新的课标的评价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对学生语文水平的评价
  
  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二是强化了选修课的内容。根据目前各地出台的学分评价来看,选修课正式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这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三是评价方式的变革。有书面的语文考试,有师生的观察活动,且强调注意评价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四是对必修、选修的内容做了更科学的界定。如必修中对“阅读鉴赏的评价”“表达与交流的评价”做了充分地说明(23页);选修中分文体进行评价等等。总之,新课标的评价体系更科学,更全面,更注重语文学科的时代特征。
  四.能力要求的提高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21页)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的发展”(2)页。新旧考纲相比在细化时,新考纲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并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三点。
  一是对探究能力的要求。以往的语文强调学会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而新课标则加上“探究能力”的要求。显然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学习知识,生成能力,进而去解决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新思维,体现出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具有“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展”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反映在新考纲中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变化。过去只是强调“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详见以前考纲)。而根据新课标制定的考纲则将这一部分放在“选考内容”中,且对各类文体提出了各自具体的要求。将过去的三大类归结为两类即“文学作品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每一种文本的阅读除继承以前的优良传统外,均增加了“探究”部分,这就从更深层次对当前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是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尊重。新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一再强调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如强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7页),“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9页)“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等等都体现出对个性的尊重。反映在考纲中有两点。一是“选做”。这里“选做”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选择地去做。二是“内容”。在内容上强调尊重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11页)。它要求每位教师对学生有个性的阅读,只要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应予以充分的尊重。从深层讲它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潜在的且独特的能力,真正体现出这个时代对人的尊重。
  五.课程的设计更为合理
  稍早的语文教材是“一本通天下”,全国为统一教材,三年一百多篇文章,相对而言对语文的学习很不利:篇目太少,容量不足。后来教材有了一定的改观,分为必修本和读本。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必修本重要,而读本可有可无,所以很多教师不重视读本。新的课程标准则在课程设计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中语文课(必修)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同时也要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3页),因而,将语文分为必修和选修。一是对必修的模块、学时、目标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4页),突出必修内容的基础性、均衡性、选择性和必要性;五个模块循序渐进的完成必修的目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二是选修与过去的读本虽然在课文选择上的原则区别不大,但是一个“修”字却使它们的意义大有不同。读本更多的强调“读”,对“不读”则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且读本一统天下,少了地方(校本)教材的参与。而新的课程标准不仅设计了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4页),而且强调“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学生必须修满8学分。它既对选修系列做了规定,又给各地、各校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给予自由的权利,同时又强调选修也是“必修”,必须修满8学分。这就要求学校、教师既要重视必修课,又要重视选修课。
  其次,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必修与选修各自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总的目标是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得到发展。必修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重在强调“培养”或“养成”。比如在必修课中强调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7-9页)。选修课则更强调对已有知识、能力的“运用”。在选修课设计的五个系列中,每个系列强调学生去关注作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注自我。比如强调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尝试一般的文学创作,“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有关著作作出解释,“努力在语言运用中有所创新”,“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知水平”。(10-13页)
  对于新课标,只要我们认真解读,认真领会,认真贯彻,语文教学一定会再创出一片新天地。
  
  杨长荣,语文老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授人以渔是师者的最高教学境界。本次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就是建立在学生对化学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之中。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无疑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前提与关键,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源泉。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以应试为目标,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尽管也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