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Spring和汉语“春”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与“空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写照,这必然会让处于不同文化的英汉词汇对同一客观的事物的认识有共性的东西;但同时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及地理环境等的差别,英汉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它也必将由于文化等不同而出现差别。本文就非亲属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中的词“春”与英语(属印欧语系)Spring在语义及其文化内涵上出现的“偶合”和“空缺”作一小议。
  关键词: “春”Spring 文化内涵 偶合 空缺
  
  1.引言
  什么叫文化?特勒曾经定义,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语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写照,因此英语与汉语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存在共同性;但同时,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所以这又决定了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也表明了英、汉语言之间必然会有差异。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在许多方面必然存在着不对应现象。本文就英语词Spring,在理性意义和情感意义上与汉语词“春”呈现出的“偶合”、在反映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上出现的“空缺”作一浅论。
  2.“春”与Spring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
  2.1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又称实物意义。它产生于人们对外界事物或抽象观念的客观认识,即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其内容比较固定,一般可在词典中查到。
  英语词Spring指the season of the year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麦克米伦高阶》英语版,2003),或the season between Winter and Summer comprising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su.the months of March,April and May,or as reckoned astronomically from the March equinox to the June solstice。
  汉语词“春”指“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3个月”(《现代汉语词典》,2003年增补本)。
  从这些释义不难看出,Spring和“春”在纯概念意义上所界定的理性意义基本吻合:两者都表示四时之一,一年四季的第一季,或冬夏之间的一个季节,所包含的时间基本都为三个月。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英汉两民族,对于同一自然现象“春”(Spring)的认识与概念基本偶合。
  2.2情感意义
  情感意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情和态度的意义,带有很多主观色彩。
  在中国,一提及“春”,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这样的画面:“红日淡”,“春云巧似山翁帽”,“东风夜放花千树”,“红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枝头”的莺啼燕舞,“小径红稀,芳郊绿遍”。好一幅“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画卷,纵有丹青也下不得笔。所以汉语“春”常让人联想到“美好、欢乐”。
  英语词Spring有着相似的情感意义。许多英美文学大家都讴歌过春天的欢乐和美好。因为the Spring shall blow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from Ode to the West Wind),所以Thomas Nashe称“Spring,the 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from Spring)”;G.Herbert说:“Sweet spring,full of sweet days and roses,/A box where sweets compacted lie(from Virtue).”
  在地理位置、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不同的两个民族的文化中,无论汉语“春”还是英语Spring都向世人传达着“美好、欢乐”的情感。于是人们借Shelley喊出了对春的期待和信念“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所以对“春”的逝去也就必然会流露出深深的惋伤:“落花流水春去也”、“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留恋之情,构建了“春”和Spring在情感意义上“偶合”的基础。
  3.Spring在反映联想意义和搭配意义上与“春”相较产生的语义“空缺”
  词义的反映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的不对应上。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反映联想和搭配也各不相同。
  3.1反映联想意义
  反映意义指的是通过对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而得来的意义,这多与民族的思维模式、地理环境等有关。
  汉语中“春”可引申出“心爱人”、“相恋之情”的意思,Spring在此方面则出现了语义的空缺。
  李宴的回文诗《菩萨蛮》:“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景:在明媚的大好春光之中,爱人离家远行,那绮丽的春光仿佛被带走了一半,遣出了女主人公心目中的等式——心爱人即春,春即心爱人。又如,元好问《清平乐》的“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一句中的“春”也是“心爱人”之意。此外,一些汉语词如春心、春怀、怀春、藏春楼等,无不与情感有关。
  英语中,Summer在此语义方面却与汉语“春”有相似之处,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这里就把“心爱人”比作“summer”。在这一点上来看,英语summer和汉语的“春”有此语义上的偶合。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这就不足为怪了。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作为春天的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温暖”,故有“东风报春”之说,即指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因此,中国人似乎对东风有一种偏爱。明朝蓝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唐代韩愈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斜柳”。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春的恰恰是西风,因此,在英国文学中,对西风的讴歌俯拾即是,雪莱的《西风颂》就是一例。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再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序》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Exhales an air...”中Zephyrus就是西风的意思。所有这些所说的西风实质都是春风之意,这些也源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思维模式不同的缘故。
  3.2搭配意义
  搭配意义指的是通过经常与另一个词同时使用(出现)而联想得来的意义,这多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积淀有关。
  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中的“春蚕”吐尽满腹的情丝,缠绵悱恻,沉痛凄切,表达的岂止是深深的思念和绵绵的爱情?
  再如,凡美好的东西,即使拥有的时间较长,人们亦往往苦叹其短,故汉语词“春梦”比喻人事繁华如春夜之梦境般易逝,徒有美好而易成空。“春光荏苒如梦蝶,春去繁华歇”,“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心事两朦胧,玉萧春梦中”,“昔日富贵,一场春梦”等即是。
  此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春晖”喻父母之爱;“春葱”拟女子纤纤而白皙的手指;薄而易融的“春冰”喻极危险的境地;“春秋”表示年纪或一年;“春风化雨”喻良好的教育;“雨后春笋”形容事物发展很快,等等。
  在这些方面,Spring呈现出的也是语义的空缺。
  4.“春”和Spring的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和“空缺”浅析
  英汉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偶合和空缺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上。其中概念意义一般都为偶合的,而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却都表现为空缺。
  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它是抽象的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仅仅只是抽象出这个事物的共性的东西。上文中所提的“春”和Spring的理性意义就属于此类范畴,所以在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春”和Spring的理性意义基本吻合。
  内涵意义是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往往与客观事物的本性和特点有联系。上文中的情感意义和反映联想意义就属于此类范畴。对“春”和“Spring”这样共同美好的心愿和认识,构建了它们在情感意义上的偶合语义;但是在反映联想意义上,由于“春”和Spring生存的土壤是不同的两种文化,所以也就产生了语义的空缺和差距。
  搭配意义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一种语言的搭配规律套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不同,搭配语义必然造成空缺,很少能等价。
  5.结语
  大千世界纷繁多彩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迥然有别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模式,使得不同的民族汉英两民族对于万事万物的看法各有自己的一套,相互之间有同有异,这一切都反映在各自的语言里。上文仅对英汉中Spring和“春”语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偶合”与“空缺”作了浅谈,这也只是沧海之一粟而已,权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2]张国海.英语诗歌菁华[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麦克米伦高阶(英式英语版)[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http://en.wikipedia.org/wiki/Spring_(season).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学语文课本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时期的诗词中撷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成为中学生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时空的差距,使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遇到了一道障碍。教学中,如何冲破这道障碍,掀起盖在古诗文上面的这层神秘的面纱,初步培养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趣,是摆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教学时,本文作者采用“诵读·讲解·鉴赏”创新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收到点滴成效,
摘要: 遏制隐性辍学,首先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要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物”;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其次要改革教育结构,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后,法制要提供更有利
摘要: 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及改革思路。  关键词: 就业形势应对措施改革思考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就业,并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就业主体摆在首位,强调两大就业主体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这样便突出了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出路问题,是国家实现“保增长,促和谐”
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而习作教学长期以来少、慢、差、费的状况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整体质量止步不前的顽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探讨,拟在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见论文《小学生常见习作痼疾归因》),结合多年的习作教学心得,结合钻研的一些理论和名家教育思想,谈习作教学中的五点做法和设想。    一、超前准备,反复体验    每写一篇作文,特别是单元要求中的习作,教师都应提前把习作内容布
摘要: 本文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NBA与CBA的人力制衡制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了我国CBA与美国NBA的差异,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NBA CBA 人力制衡 差异 比较研究    1946年成立的NBA是美国四大体育联盟中最为年轻的一个。从成立之日起,NBA便以“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作为构造品牌竞争力的核心出发点。60余年中,用前30多年做联赛水平的培养
摘要: 文章从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地理教学的情感化、教学过程的互动化、新课教学的情境化、教学过程的地图化、学业评价的能力化等五个方面对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注重五化”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由于受学校应试教育思想和社会重学轻能思潮的双重影响,中学地理教育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只是将地理教学作为一般性课程来对待,导致地理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始终处在低下状态。有的学生
超声诊断学是临床医学、声学和电子计算机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强调的是实时、连续、多切面及动态观察疾病的超声影像学改变,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本教研室从2004年起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
[摘 要]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间产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各个国家的政府改革有很大的影响。“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学内容,在各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开发潜力。因此,系统总结“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与我国行政改革相结合而分析,对我国的政府再造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
2019年12月19日,2019第三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暨公共艺术研讨会在深圳市龙岗区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举行。大赛旨在通过吸引国内外艺术家精英的积极参与,促进公共艺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激励艺术创作,从而更加丰富和发展现代城市的公共精神。  从“艺术介入”切入城市活化  2019第三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通过公共雕塑、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和交互艺术等四个部分对全社会进行作品征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代的科学实际。电脑和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因此,语文教师更要学会把先进的技术引进课堂,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适用于教学的课件,挖掘课堂教学的潜力,在教学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1.有利于创设情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学科特有的审美性、人文性、思想性逐渐被认识肯定。语文新教材选取了能体现人类文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