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中的难点,它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而诗歌鉴赏的“画面概括”,从1995年到2012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竟然出现将近二十次,出现频率如此频繁,证明这是一类十分具有考查意义的试题,而“画面概括”更是诗歌鉴赏试题中的难点。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例分析来探究诗歌鉴赏“画面概括”的答题技巧,以利考生在高考答题中有矩可循。“画面概括”技法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一、摘抄重组类
这种类型的“画面概括”,所用词语基本来自原诗,将原诗歌的关键词语(陈述对象,陈述的动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即宾语)摘抄出来按照陈述式重新组合,组合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增删。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野鸡鸣叫。
本诗除了“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两幅画面外,还有三幅写农家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对画面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牛羊归墟落;野老候牧童;田夫见相语。
技法探究:从首联的后句“穷巷牛羊归”中找到陈述的对象,应该是“牛羊”,然后找到动词“归”,再从首联的前一句“斜光照墟落”中找到宾语“墟落”,按照陈述式组合成“牛羊归墟落”。第二联“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我们很快能够找到陈述对象,自然是“野老”了,可是后面的动词有两个,“念”和“候”。究竟该选择哪一个呢?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做出理性分析,“念”只是“候”的思想行为,“候”才是“野老”的目的,所以这个陈述式的动词当然就选“候”了,至于动作行为的对象,很容易确定是“牧童”。至于第四联“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一联,陈述的对象是“田夫”很容易确定,“相见”需要重新组合,为了和上面两幅画面的动词协调,概括为“见相语”,因为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不简单地摘抄“田夫荷锄至”做一个画面呢?因为“田夫荷锄至”不过是后一个动作的方式,肯定不选择它作为概括的画面,可见“画面概括”确实需要你有一双慧眼。
“画面概括”需要“删繁就简三秋树”般的大刀阔斧,需要去掉枝叶抓住主干,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翻译解释类
这类画面概括难度和上面的类型难度相近,是将原诗含有画面的句子逐句翻译,翻译之后按照陈述式重新组合,或增加个别词语,或删除某些不必要的词语,或颠倒一下先后顺序。这类“画面概括”提问的方式一般是这样:“词的某句(或某阕,或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一问是需要高度概括的,后一问“请简要叙述”是需要翻译扩展的。至于前一问,留在下面做详细分析,暂不赘述。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技法探究:“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是对“野水潺潺平落涧”的翻译,注意将“野水”翻译成“小溪”,为什么不翻译成河流?因为后面的句子中有“潺潺”。据此描述推断所写对象大概为“小溪”而非“河流”,可见在翻译过程中会常常动用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实际上诗歌鉴赏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点需要特别注意。“树林里树叶飘落”是对“秋风瑟瑟细吹林”的翻译,可是为什么不翻译成“风吹树林瑟瑟响”?或者“风吹树林”?而翻译成“树林里树叶飘落”?原来这种翻译是从风吹树林的结果来考虑的,因为“瑟瑟”是“风吹树林树叶飘落的声音”自然如此翻译了。“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是对“逢人抱瓮知村近”的翻译,没有多大难度,而“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虽然是对“隔坞闻钟觉寺深”一句的翻译,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直译,而是一种推理。这样的翻译,学生如果缺乏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是很难做出正确答案的。
三、高度概括类(合理想象推理)
此类画面概括是诗歌鉴赏“画面概括”中最难的一类,需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智慧,还需要动用自己积淀的所有知识,需要有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和阅读的数量,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专门术语,然后根据文本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方可回答正确。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技法探究:这首诗的“画面概括”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地理文化知识。怎么能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呢?江南水乡湖泊纵横,湖水和溪水相连,村落就坐落在这湖水和溪水交错之处,而“桥西一曲水通村”正是描写这样的江南水乡。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据此可以概括出陈述对象“江南水乡”。江南水乡具有什么特点呢?谓词应该是什么?从“家住石湖人不到”可以推理出“清幽恬静”,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难道不是一个清幽恬静的所在?通过写景暗示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主人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更突出了此地的清幽恬静。如果缺乏推理想象能力,缺乏一定文史地理常识,这样的概括真的是无从下手。可见诗歌鉴赏考查的综合性之强。
当然,诗歌鉴赏的技巧远不止这些。在“画面概括”中,我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画面概括”的短语以“陈述式”为主,这类似于压缩语段的基本思路,压缩语段就是以陈述式为主,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组合短语的。当然,也有按照名词偏正短语的格式组合画面的,例如“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即是典型的名词偏正短语。答题的时候要灵活机动不可死板教条。一般而言,问“怎么”“怎么样”的是就动态景物提问的,回答的时候大多用陈述式,而问“什么情景”则是就静态景物提问的,回答的时候多用名词偏正短语的形式。概括画面,一般多用四字句,这大概是受了成语定型结构的影响。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回答问题的时候需要留意命题人是就诗歌中的一句提问的,还是就两句提问的,是就上阕或下阕提问的,还是就整首诗歌提问的,是要求只高度概括回答一句的,还是在高度概括之后,需要做具体分析的,比如先分说(具体)后总说(概括),或者相反。
不管用何种形式提问,切记诗歌鉴赏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翻译、概括、推理、想象、扩展等等技能的训练。总之,诗歌鉴赏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很强的考查,需要深厚的积累和灵活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好“画面概括”这类试题。
一、摘抄重组类
这种类型的“画面概括”,所用词语基本来自原诗,将原诗歌的关键词语(陈述对象,陈述的动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即宾语)摘抄出来按照陈述式重新组合,组合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增删。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①雉雊:野鸡鸣叫。
本诗除了“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两幅画面外,还有三幅写农家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对画面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牛羊归墟落;野老候牧童;田夫见相语。
技法探究:从首联的后句“穷巷牛羊归”中找到陈述的对象,应该是“牛羊”,然后找到动词“归”,再从首联的前一句“斜光照墟落”中找到宾语“墟落”,按照陈述式组合成“牛羊归墟落”。第二联“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我们很快能够找到陈述对象,自然是“野老”了,可是后面的动词有两个,“念”和“候”。究竟该选择哪一个呢?在做题的时候需要做出理性分析,“念”只是“候”的思想行为,“候”才是“野老”的目的,所以这个陈述式的动词当然就选“候”了,至于动作行为的对象,很容易确定是“牧童”。至于第四联“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一联,陈述的对象是“田夫”很容易确定,“相见”需要重新组合,为了和上面两幅画面的动词协调,概括为“见相语”,因为题干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为什么不简单地摘抄“田夫荷锄至”做一个画面呢?因为“田夫荷锄至”不过是后一个动作的方式,肯定不选择它作为概括的画面,可见“画面概括”确实需要你有一双慧眼。
“画面概括”需要“删繁就简三秋树”般的大刀阔斧,需要去掉枝叶抓住主干,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翻译解释类
这类画面概括难度和上面的类型难度相近,是将原诗含有画面的句子逐句翻译,翻译之后按照陈述式重新组合,或增加个别词语,或删除某些不必要的词语,或颠倒一下先后顺序。这类“画面概括”提问的方式一般是这样:“词的某句(或某阕,或全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一问是需要高度概括的,后一问“请简要叙述”是需要翻译扩展的。至于前一问,留在下面做详细分析,暂不赘述。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参考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技法探究:“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是对“野水潺潺平落涧”的翻译,注意将“野水”翻译成“小溪”,为什么不翻译成河流?因为后面的句子中有“潺潺”。据此描述推断所写对象大概为“小溪”而非“河流”,可见在翻译过程中会常常动用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实际上诗歌鉴赏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这点需要特别注意。“树林里树叶飘落”是对“秋风瑟瑟细吹林”的翻译,可是为什么不翻译成“风吹树林瑟瑟响”?或者“风吹树林”?而翻译成“树林里树叶飘落”?原来这种翻译是从风吹树林的结果来考虑的,因为“瑟瑟”是“风吹树林树叶飘落的声音”自然如此翻译了。“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是对“逢人抱瓮知村近”的翻译,没有多大难度,而“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虽然是对“隔坞闻钟觉寺深”一句的翻译,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直译,而是一种推理。这样的翻译,学生如果缺乏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是很难做出正确答案的。
三、高度概括类(合理想象推理)
此类画面概括是诗歌鉴赏“画面概括”中最难的一类,需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智慧,还需要动用自己积淀的所有知识,需要有一定量的古诗背诵和阅读的数量,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专门术语,然后根据文本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方可回答正确。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技法探究:这首诗的“画面概括”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地理文化知识。怎么能知道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水乡呢?江南水乡湖泊纵横,湖水和溪水相连,村落就坐落在这湖水和溪水交错之处,而“桥西一曲水通村”正是描写这样的江南水乡。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桥的西头有一条弯曲的河流通向村落,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那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漂流出的浮萍。据此可以概括出陈述对象“江南水乡”。江南水乡具有什么特点呢?谓词应该是什么?从“家住石湖人不到”可以推理出“清幽恬静”,主人家住石湖,外人很少来到这里,难道不是一个清幽恬静的所在?通过写景暗示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主人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更突出了此地的清幽恬静。如果缺乏推理想象能力,缺乏一定文史地理常识,这样的概括真的是无从下手。可见诗歌鉴赏考查的综合性之强。
当然,诗歌鉴赏的技巧远不止这些。在“画面概括”中,我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画面概括”的短语以“陈述式”为主,这类似于压缩语段的基本思路,压缩语段就是以陈述式为主,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事件(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组合短语的。当然,也有按照名词偏正短语的格式组合画面的,例如“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即是典型的名词偏正短语。答题的时候要灵活机动不可死板教条。一般而言,问“怎么”“怎么样”的是就动态景物提问的,回答的时候大多用陈述式,而问“什么情景”则是就静态景物提问的,回答的时候多用名词偏正短语的形式。概括画面,一般多用四字句,这大概是受了成语定型结构的影响。另外应该注意的是,回答问题的时候需要留意命题人是就诗歌中的一句提问的,还是就两句提问的,是就上阕或下阕提问的,还是就整首诗歌提问的,是要求只高度概括回答一句的,还是在高度概括之后,需要做具体分析的,比如先分说(具体)后总说(概括),或者相反。
不管用何种形式提问,切记诗歌鉴赏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翻译、概括、推理、想象、扩展等等技能的训练。总之,诗歌鉴赏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很强的考查,需要深厚的积累和灵活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好“画面概括”这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