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包容性强,人们对于生活方式乃至于饮食内容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观点不同。
有人认为,植物才是人类天然的口粮。但某一种植物或动物属不属于“天然食物”,我认为要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从食物的角度去解释。
词典上说,“天然”是天生就有的,自然形成或者生成的。如果从食物的出发点去解读,意思是指人能吃的食物必须是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地里长的植物是天然的,而动物是人们饲养出来的,就不是天然的。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我们现在吃的粮食蔬菜,都是经过很多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产量与口感。靠纯天然野生环境采摘的植物根本不可能养活地球上数量庞大的人口。因此,靠人工饲养的动物,为什么不可以被称为是“天然食物”呢?
如果从人的角度去诠释,“天然食物”可以理解为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人的消化系统可以适应的食物。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天然食物。对于成人来说,人体内有消化食物的酶。食物进入人体后被酶分解成小分子,在小肠完成吸收,为人体提供热量与营养。也就是说,只要是我们人体可以消化吸收的食物,都可以称为“天然食物”。
我们来看看,人类为了吃肉做了哪些准备?从牙齿开始,虎牙是用来撕咬肉食的;肝脏、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帮助消化脂肪;在六七米长的肠道内,肉类食物中含有的脂肪酸和蛋白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利用。
我们能够在《动物世界》里看到这样的画面——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如瞪羚、角马等会一直低着头吃草。镜头对准它们的时候,它们多半都在吃、吃、吃。而酷暑季节的正午时分,豹子、狮子则悠闲地在树下打盹。同样生活在草原上,大家的生活状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草的热量低、营养少。食草动物要活着,就得大量吃草,不停地吃草。有的动物还长了不止一个胃,它们会把一个胃里消化过的草送进另一个胃接着消化,为的就是榨取每一点营养,保证自己的生存。肉里面的热量高、营养多。肉食动物往往吃一顿能管饱好几天,所以才有时间休闲、娱乐、陪家人。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确,吃饱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前提。只有肚皮满足了,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改善工具、钻研创新、增进感情。肉食不仅为人类提供热量和营养,也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说,没有肉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自然界中,不同肉食动物的捕猎方式是有区别的。豹子捕猎靠速度,瞄准目标,向前冲就好。狮子捕猎靠团结协作——有的负责佯攻猎物,冲入目标动物群体里制造混乱,在混乱中选定掉队的目标;有的负责追赶,将猎物赶进“战友们”设计好的埋伏圈;有的负责伏击,它们选好有利地形,压低身子,蛰伏观战,静待猎物逃窜至此,然后跃出,一口咬向猎物的喉咙。要是猎物个头儿太大,力量更大的雄狮便会加入捕猎。只有团队合作,个体才能生存,物种才能繁衍。
原始人类捕食动物的过程有些像狮子。大家为了得到充足的食物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精良,捕获猎物也越来越高效——从投掷石头砸猎物,到用石矛戳猎物,再后来用较为锋利的铁器抓猎物。人类,逐渐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
捕猎虽然是个力气活,但傻干蛮干是不行的。大家的智力水平在猎捕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科学研究证实,人类饮食中肉类食物比例的增加趋势与人类进化中脑容量增加的趋势是一致的:食物的多样化使大脑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营养,大脑发育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捕猎所需的组织化行为又刺激了大脑的进一步发展。
每次围猎,各成员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从而确定在团队中担负的职能——那些经验丰富,脑子精明的逐渐成为“领袖”,其他人则听从指挥,各尽其能,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人类社会的雏形产生了。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谈消费场景,不同场景下客户的需求不同,由此衍生出的产品形式,广告宣传,支付方式都有区别。回归到人类早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需要参与更复杂的生活场景、获取食物的场景、祭祀天地祖先的場景,人的交流方式也不会和其他动物产生本质的区别。人们围猎时在树上、路上做的记号,逐渐固化下来变成了文字,传递信号所用的声音变成了交流沟通的语言。
200多万年以前,灵长类的祖先们大都生活在树上,以唾手可得的树叶和果实作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些食物中汲取各种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能量。祖先们有着非常膨大的盲肠,用来消化植物细胞壁,也就是膳食纤维素。后来,祖先们“搬家”到地上生活,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每一项现在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都是极其不容易的。
人类在进化,我们的食物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难嚼的树叶,增加了更为美味的植物种子和坚果。它们所含的膳食纤维少,吃起来口感好,更重要的是,含有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人类的消化道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消化膳食纤维的盲肠逐渐减少,能够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小肠越来越长。直到现在,我们的肠道依然保持着这种结构,那些植物种子被我们称为“主食”。《黄帝内经》称之为“五谷”,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录。这大概是最早的“健康饮食指南”了。
我们不能像狮子那样只吃肉,肉中缺乏谷物富含的碳水化合物、蔬菜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但我们也不能像羚羊那样只吃素,素食中缺乏肉里的蛋白质、矿物质铁等,会让我们“面有菜色”。
因此,只有做到荤素搭配,才能不辜负祖先们艰苦卓绝的进化历程,才能让我们有健康的体魄,更好地面对生活。
◆人该不该吃肉呢?
有人认为,植物才是人类天然的口粮。但某一种植物或动物属不属于“天然食物”,我认为要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从食物的角度去解释。
词典上说,“天然”是天生就有的,自然形成或者生成的。如果从食物的出发点去解读,意思是指人能吃的食物必须是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所以地里长的植物是天然的,而动物是人们饲养出来的,就不是天然的。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我们现在吃的粮食蔬菜,都是经过很多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产量与口感。靠纯天然野生环境采摘的植物根本不可能养活地球上数量庞大的人口。因此,靠人工饲养的动物,为什么不可以被称为是“天然食物”呢?
◆为了吃肉我们武装到了牙齿。
如果从人的角度去诠释,“天然食物”可以理解为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人的消化系统可以适应的食物。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天然食物。对于成人来说,人体内有消化食物的酶。食物进入人体后被酶分解成小分子,在小肠完成吸收,为人体提供热量与营养。也就是说,只要是我们人体可以消化吸收的食物,都可以称为“天然食物”。
我们来看看,人类为了吃肉做了哪些准备?从牙齿开始,虎牙是用来撕咬肉食的;肝脏、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帮助消化脂肪;在六七米长的肠道内,肉类食物中含有的脂肪酸和蛋白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利用。
◆食物决定生活状态。
我们能够在《动物世界》里看到这样的画面——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如瞪羚、角马等会一直低着头吃草。镜头对准它们的时候,它们多半都在吃、吃、吃。而酷暑季节的正午时分,豹子、狮子则悠闲地在树下打盹。同样生活在草原上,大家的生活状态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草的热量低、营养少。食草动物要活着,就得大量吃草,不停地吃草。有的动物还长了不止一个胃,它们会把一个胃里消化过的草送进另一个胃接着消化,为的就是榨取每一点营养,保证自己的生存。肉里面的热量高、营养多。肉食动物往往吃一顿能管饱好几天,所以才有时间休闲、娱乐、陪家人。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确,吃饱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前提。只有肚皮满足了,人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改善工具、钻研创新、增进感情。肉食不仅为人类提供热量和营养,也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说,没有肉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捕猎需要体力,更需要智力!
自然界中,不同肉食动物的捕猎方式是有区别的。豹子捕猎靠速度,瞄准目标,向前冲就好。狮子捕猎靠团结协作——有的负责佯攻猎物,冲入目标动物群体里制造混乱,在混乱中选定掉队的目标;有的负责追赶,将猎物赶进“战友们”设计好的埋伏圈;有的负责伏击,它们选好有利地形,压低身子,蛰伏观战,静待猎物逃窜至此,然后跃出,一口咬向猎物的喉咙。要是猎物个头儿太大,力量更大的雄狮便会加入捕猎。只有团队合作,个体才能生存,物种才能繁衍。
原始人类捕食动物的过程有些像狮子。大家为了得到充足的食物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精良,捕获猎物也越来越高效——从投掷石头砸猎物,到用石矛戳猎物,再后来用较为锋利的铁器抓猎物。人类,逐渐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
捕猎虽然是个力气活,但傻干蛮干是不行的。大家的智力水平在猎捕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科学研究证实,人类饮食中肉类食物比例的增加趋势与人类进化中脑容量增加的趋势是一致的:食物的多样化使大脑能够得到较为丰富的营养,大脑发育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捕猎所需的组织化行为又刺激了大脑的进一步发展。
每次围猎,各成员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从而确定在团队中担负的职能——那些经验丰富,脑子精明的逐渐成为“领袖”,其他人则听从指挥,各尽其能,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在这个基础上,人类社会的雏形产生了。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谈消费场景,不同场景下客户的需求不同,由此衍生出的产品形式,广告宣传,支付方式都有区别。回归到人类早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需要参与更复杂的生活场景、获取食物的场景、祭祀天地祖先的場景,人的交流方式也不会和其他动物产生本质的区别。人们围猎时在树上、路上做的记号,逐渐固化下来变成了文字,传递信号所用的声音变成了交流沟通的语言。
◆膳食均衡为了美好的明天!
200多万年以前,灵长类的祖先们大都生活在树上,以唾手可得的树叶和果实作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些食物中汲取各种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能量。祖先们有着非常膨大的盲肠,用来消化植物细胞壁,也就是膳食纤维素。后来,祖先们“搬家”到地上生活,直立行走,制造、使用工具……每一项现在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等待,都是极其不容易的。
人类在进化,我们的食物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难嚼的树叶,增加了更为美味的植物种子和坚果。它们所含的膳食纤维少,吃起来口感好,更重要的是,含有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人类的消化道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消化膳食纤维的盲肠逐渐减少,能够消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小肠越来越长。直到现在,我们的肠道依然保持着这种结构,那些植物种子被我们称为“主食”。《黄帝内经》称之为“五谷”,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记录。这大概是最早的“健康饮食指南”了。
我们不能像狮子那样只吃肉,肉中缺乏谷物富含的碳水化合物、蔬菜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但我们也不能像羚羊那样只吃素,素食中缺乏肉里的蛋白质、矿物质铁等,会让我们“面有菜色”。
因此,只有做到荤素搭配,才能不辜负祖先们艰苦卓绝的进化历程,才能让我们有健康的体魄,更好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