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内容的阅读渐被学生冷落,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显然无法有效地引发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兴趣,更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真正关注经典、品读经典,经典阅读教学被冷落,被边缘化。
关键词:经典阅读;网络;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70-01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提出:初中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名著推荐与阅读”专栏,三年共六本名著,规定学生每学期必读的中外经典,以促进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宽。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一方面,多种视听方式正瓦解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另一方面,教师对以何种方式促使学生阅读束手无策。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不断做有关推荐名著的习题,根本体会不到阅读的魅力,违背了阅读的初衷,经典阅读教学被冷落,被边缘化。
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人所共知,毋庸置疑。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阅读的定义开始变得宽泛,韩剧、日剧、网络小说、戏说经典对校园阅读产生冲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内容的阅读渐被同学们冷落。正当我们极力引导学生翻阅古典名著《西游记》时,他们却沉浸在《大话西游》的电视剧中不可自拔,沉浸于漫画等快餐式的故事中难以回头。但是,经典作品是人类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蕴藏着至高无上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奠基之石。“腹有诗书气自华”,影视作品、网络小说不能让真正的文化精髓沉淀于心,只能带来短暂而浅层的视觉或阅读快感,长此以往定会导致“营养不良”。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经典文本的解读是难点,也是弱点。就现状来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显然无法有效地引发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兴趣,更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真正关注经典、品读经典。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经典阅读的现状,我在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教师引导,兴趣激发
我重新调整了初中阶段的阅读篇目,并且在规定的六本基础上广泛阅读。就如《格列弗游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小学都读过,《格列弗游记》与当代学生的感知水平有差距,《汤姆索亚历险记》则跟不上初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并不多,再让学生去读,学生当然表现索然。因此,初中刚入学时,我在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读物的基础上,先制定了一个阶段的课外阅读书目,后来又不断地从课内阅读延伸出去,例如读了《泰戈尔诗三首》,感悟了泰戈尔的诗歌魅力,我就让学生读他的《飞鸟集》、《新月集》。读了朱自清的《春》,我即让学生读《朱自清散文集》。读了《读本》上《城南旧事》的节选,我又让学生读整本书。这样,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兴趣大增,学习语文总处于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极强的求知欲和进入忘我的境界,学生不但不会感到阅读是苦差事,反而会处于一种精神陶醉和收获享乐之中。这正如北宋学者张载所言:“学至于乐,则不能已,故进也。”这样,学生每学期至少能读四到六本课外读物。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老师不妨推荐一些流行读物的精品。如果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从他们熟悉的流行读物入手,点明该读物中对经典著作的某些借鉴和化用,就可能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好奇心,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求得印证。例如刘镛的作品,因为他有了子女,在写书时也不忘教育自己的子女,颇有傅雷的风范。通过分析流行作品和经典作品的关联,也是可以把同学们对流行作品的兴趣引导到经典著作的阅读上去的,这在教学实践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多种形式,共同感悟
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阅读经典可以使他们间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和生命的价值;可以调动起他们心灵中诸如悲悯、感恩、爱与坚强等美好情感,进而奠定牢固的人文底蕴,影响人生让生命更惬意美好、更丰富有趣。而教师自身的文学积淀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我觉得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有计划的阅读,一起与经典对话,与先哲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一句话,在经典中重新发现自己。让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他们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而师生间的阅读交流更重要,教师无意之间背出的一段精彩文字,或对文字的独特感悟,都会使教师形成独具的人格魅力,这样自然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又增加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会固定在语文课前用五六分钟,或说说前一天阅读内容,或背背精彩语段,或交流交流心得,或向其他同学提问,形式多样,学生也很积极。另外,摘抄,手抄报,读书交流会,定期一些小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好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应当融入流行,引发经典阅读的兴趣;共同感悟,依靠经典阅读重塑生命。这样才能走出经典阅读边缘化的困境,有效引领学生回归经典,达到借助经典的力量重塑学习生命的目的。
关键词:经典阅读;网络;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70-01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提出:初中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名著推荐与阅读”专栏,三年共六本名著,规定学生每学期必读的中外经典,以促进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宽。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一方面,多种视听方式正瓦解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另一方面,教师对以何种方式促使学生阅读束手无策。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不断做有关推荐名著的习题,根本体会不到阅读的魅力,违背了阅读的初衷,经典阅读教学被冷落,被边缘化。
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人所共知,毋庸置疑。但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阅读的定义开始变得宽泛,韩剧、日剧、网络小说、戏说经典对校园阅读产生冲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内容的阅读渐被同学们冷落。正当我们极力引导学生翻阅古典名著《西游记》时,他们却沉浸在《大话西游》的电视剧中不可自拔,沉浸于漫画等快餐式的故事中难以回头。但是,经典作品是人类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后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蕴藏着至高无上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奠基之石。“腹有诗书气自华”,影视作品、网络小说不能让真正的文化精髓沉淀于心,只能带来短暂而浅层的视觉或阅读快感,长此以往定会导致“营养不良”。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经典文本的解读是难点,也是弱点。就现状来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显然无法有效地引发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兴趣,更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真正关注经典、品读经典。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经典阅读的现状,我在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教师引导,兴趣激发
我重新调整了初中阶段的阅读篇目,并且在规定的六本基础上广泛阅读。就如《格列弗游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小学都读过,《格列弗游记》与当代学生的感知水平有差距,《汤姆索亚历险记》则跟不上初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并不多,再让学生去读,学生当然表现索然。因此,初中刚入学时,我在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读物的基础上,先制定了一个阶段的课外阅读书目,后来又不断地从课内阅读延伸出去,例如读了《泰戈尔诗三首》,感悟了泰戈尔的诗歌魅力,我就让学生读他的《飞鸟集》、《新月集》。读了朱自清的《春》,我即让学生读《朱自清散文集》。读了《读本》上《城南旧事》的节选,我又让学生读整本书。这样,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兴趣大增,学习语文总处于积极、亢奋的思维状态,从而产生极强的求知欲和进入忘我的境界,学生不但不会感到阅读是苦差事,反而会处于一种精神陶醉和收获享乐之中。这正如北宋学者张载所言:“学至于乐,则不能已,故进也。”这样,学生每学期至少能读四到六本课外读物。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老师不妨推荐一些流行读物的精品。如果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从他们熟悉的流行读物入手,点明该读物中对经典著作的某些借鉴和化用,就可能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好奇心,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求得印证。例如刘镛的作品,因为他有了子女,在写书时也不忘教育自己的子女,颇有傅雷的风范。通过分析流行作品和经典作品的关联,也是可以把同学们对流行作品的兴趣引导到经典著作的阅读上去的,这在教学实践中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多种形式,共同感悟
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阅读经典可以使他们间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和生命的价值;可以调动起他们心灵中诸如悲悯、感恩、爱与坚强等美好情感,进而奠定牢固的人文底蕴,影响人生让生命更惬意美好、更丰富有趣。而教师自身的文学积淀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我觉得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有计划的阅读,一起与经典对话,与先哲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先人们的人生,理解先人们的思想与感情,从而反观自身,体味自我的生命状态,反思自我的生命历程,逼近自我生命的本质。一句话,在经典中重新发现自己。让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他们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而师生间的阅读交流更重要,教师无意之间背出的一段精彩文字,或对文字的独特感悟,都会使教师形成独具的人格魅力,这样自然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又增加他们阅读经典的兴趣。
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会固定在语文课前用五六分钟,或说说前一天阅读内容,或背背精彩语段,或交流交流心得,或向其他同学提问,形式多样,学生也很积极。另外,摘抄,手抄报,读书交流会,定期一些小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好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应当融入流行,引发经典阅读的兴趣;共同感悟,依靠经典阅读重塑生命。这样才能走出经典阅读边缘化的困境,有效引领学生回归经典,达到借助经典的力量重塑学习生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