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绿”了谁的心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赴京途中路过瓜洲,泊船于此写下的诗篇。诗中描写了作者泊船瓜洲远眺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也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愿望。这首诗借景抒情,格调清新,境界开阔,采用了虚实结合、动静皆宜的写作手法,极具王安石前期以诗咏志的特点。
  全诗开题就点明了作者的观察点,奠定了借景抒情的基调。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洲只一水相隔,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之后。“一水”“只隔”让人产生了一定的空间错觉,仿佛钟山与瓜洲近在咫尺。实际上,京口和瓜洲所隔的这一水乃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长江。唐代诗人崔季卿在《晴江秋望》中描绘:“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宋代诗人吴潜在《水调歌头·焦山》写道:“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可见长江的辽阔,然而作者却以“一水”来形容,可见,这里的景并非物境,而是情境。因为思乡情怯,虽百里之遥,恨不能飞渡。此“一水”乃是有我之境,景是远的,心是近的。
  “钟山只隔数重山。”这里有一个疑问,钟山和谁相隔数重山?钟山即今天的紫金山,位于南京市。瓜洲在扬州市邗江区。京口在镇江市。瓜洲在京口之北。钟山在京口之南。钟山应是与京口“只隔数重山”。京口此时就如同他的家门口。王安石奉命上京,前途渺茫,看着“家门口”却无法回去。想着离家时,妻子的眼泪、儿子的期盼,恨不能立刻还家。因此钟山与瓜洲的百公里之遥在他眼中慢慢拉近,最后“只隔数重山”了。首句运用了大量的不相容透视,使景为情移。
  诗的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千古名句,被无数文人骚客所追捧。在遣词造句上,最妙的当属“绿”字,这一字是使动用法,不仅写出了江南的色调之美,还营造出一种空间开阔之美,在阵阵微风的配合下,更是将静景化作动景,平添了灵动之美,让人仿佛看见:春日明媚,田野乡间,碧波千里,阵阵春风熏得游人欲醉,翻得麦海浮浮沉沉,浅绿、深绿、碧绿、金绿在麦浪中时隐时现,淡淡的草木香气随风而来,沁人心脾。
  “春风”既是实景,也带有暗示变法的意味。诗人眺望江南大地,一片绿色,这绿色是春风吹的,又何尝不是熙宁变法的成果呢?王安石主持的青苗法,从政策上鼓励农民耕种。那一大片一大片绿色,在微风的吹拂下,如波浪般时起时伏,长势喜人,让王安石的心也随之荡漾开來,仿佛看到了变法的希望。这首诗表面描写的是新年元日热闹的景象,实际上在表达王安石革除旧政、实行新政,对新政充满了信心,准备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欣喜。
  “明月何时照我还。”有学者说,这反映了王安石不想为官,想安度晚年之感。因为诗中透出了浓郁的思乡之情,且接受任命之前,他数次推辞。我认为不然,这句话恰恰表现了他不立新政、誓不还家的决心。首先,从王安石的个性分析。王安石此人非常倔,司马光评价他:“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是一大阻力,他曾经多次劝阻,但是无果,可算是王安石的政敌,然司马光并不认为王安石奸邪,只是执拗。可见,王安石的确如此。另外,明末冯梦龙所书的《警世通言》其中有一篇《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中写道:“因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这样倔强的人岂会轻易屈服?即使知己叛变、朋友反目,也难改初心。几次请辞不过是官场的套路,请辞是假,做事是真。否则以这位“拗相公”的脾气,拼去性命也要守着一家老小快活度日。因此,后两句应非实景,当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施行新政的信心和决心。
  全诗以“春风”“江南岸”“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情境,将王安石的思念家人,想要长相厮守,又想要将新政贯彻实施这一矛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爱国之情战胜了爱家之意,这也正是王安石伟大的地方,虽然最终他的变法失败了,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他曾拥有的理想国——春风绿遍江南岸,家家户户喜团圆。
其他文献
是风的轻唤,是燕的呢喃,是小伙伴们的笑语欢歌,春天的故事,从一次劳动拉开帷幕。  又是一年春好处,梨乡洁白如雪,香飘十里。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走进雪梨山劳动基地,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为梨花授粉哩!  还未到达目的地,那馥雅花香已萦绕鼻尖。遠眺,那满山的白色花树,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牵动着每个人的眼,如满天的星子。  老师简单介绍了授粉技巧后,带我们走下石阶,来到一片种上蚕豆的碧绿
期刊
你静静地睡在那里,一如从前,面容安详。若不是那氧气罩和“嘀嘀”的心电图声,我或许以为你只是像平时睡过去了。你的手,轻轻耷拉在一边——那双我曾讨厌的、永远油污的手。我想握住你的手,可我不能。后悔笼罩着我的心。  也是奇怪,明明孩提时代,你牵着我走过漫漫长街;父母离开的深夜,你哄着我进入梦乡。那时,一切是那么温暖。  可随着年岁渐长,我开始讨厌你,讨厌你的唠唠叨叨,讨厌你的一意孤行,讨厌你仿佛永远只看
期刊
最亲爱的天天:  你好哇,拥抱你!只这样想着,就能想到你小小的身子扑进我怀里,软软糯糯的,心仿佛也融化着塌下去一角的感觉,好甜蜜!  看到儿童节你跳舞表演的照片,天真烂漫的笑脸。你伸手向镜头,不知是想索要一颗糖还是妈妈的拥抱。我看着那小手,短短的,圆圆的,像半开的花苞。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握过你的手,在你刚降临到这世界的时候。那时你躺在摇篮,睡着。我小心翼翼地用食指轻触你的小手,温暖的生命的
期刊
期刊
细读李镇西老师的作品《做最好的老师》,前辈的观点如星闪耀,拨云弄雾般敞亮心头,我禁不住感慨:书如光,照彻心扉!  确实,这不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却是一个缺少大师思考的时代。  我常常在教育类书籍面前不知所措,缘于那层出不穷的教学术语,深沉的理论框架,无可名状的模式体系……读这类大师的著作,总汗颜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盲点误区,惊悚于自己教学的误人子弟甚于谋财害命,直读到自卑不已汗如雨下,真可谓步步惊心
期刊
回忆是有生命的,它抹平了曾经尴尬事中的尴尬,反而将其转化成轻松幽默的感慨。尽管那些事已经成了旧时惊梦,远山淡影,但偶经提起,却还是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这或许就是回忆的魅力。  恩师的回忆确实格外调皮,与班主任们长期的“忆苦思甜”版本不同,就光逃课这一条就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竞赛失利一事更是让人又叹又感,叹老师之未成功,感老师幸未成功,乃成吾辈之师。  虽然这话有几分自私之意,但时间永恒向前,没什么
期刊
中国古人的空间想象,充满了诗意。譬如说“九天”,所谓九重天,这是竖起来观察,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啐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很像一串糖葫芦。如果摊开来研究,又会是另外一个格局。古人心目中的世界地图,仿佛一张平铺的九宫格。九天者,“中央八方也”。什么叫中央和八方,明代張岱《夜航船》有明确交代,东方是苍天,南方是炎天,西方是浩天,北方是玄天,东北是旻天,西北是
期刊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  ——澎湃新闻一篇关于空巢老人报道的标题  所有人都知道电影是产业,但是大家都越来越忘记了电影是艺术。  ——戴锦华在上海电影节表示  中式八大宽容:大过年的、岁数大了、还是孩子、来都来了、都不容易、为了你好、习惯就好、人都死了。  ——网络流行段子  许多成年人躲进了“我是一个孩子”的心理舒适区。可是真正的孩子才不会这么做。他们充满好奇、勇气,一直在探索……真正的
期刊
自負的鬼怪
期刊
1978年的夏天,高考刚刚恢复第二年,叶兆言从工厂出发,踏入高考的考场,那是他命运改变的时刻。40年后,又到高考时候,人们依旧在热心地讨论着高考作文,叶兆言几乎忘了当年高考時写过的作文了,只是记得似乎是一道缩写题。面对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成为热点这种现象,叶兆言说他并不太关注,他说:“作文是一个接受现代文明教育的人必备的能力,和文学创作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写作文不是创作  叶兆言的祖父是叶圣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