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水平作为一个学校的软实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教师同伴领导力有利于教师间取长补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正如台湾学者欧用生所言,“学习是一种合作的探险,而非孤立的旅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相同的,应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到共同的成长。”本文就如何促进教师同伴领导力意识的形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分析同伴领导力意识的形成反过来对学校的重大意义,两者具有协同性、互利共生。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同伴领导力;合作
“合作性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通过学校管理打造一个合作的团队,可以充分挖掘教师合作教学的巨大潜力。实现合作共赢的教育目标已成为每个学校管理者不得不关心与研究的重大课题。
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同伴领导力的形成并不矛盾,学校管理对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促进作用,反过来,良好的教师同伴领导力对学校发展也有好处,两者具有协同性。学校对教师管理过于苛刻,考核机制依赖于学生成绩等学校管理弊端已成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大阻碍,学校管理应该进行改革,促进教师交流,以促进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一、教师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1.适当放宽对教师的管理——同伴领导力形成的基础
很多高中都是三年课程两年完结,最后一年时间充分复习。这样每一门学科都要紧跟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拼命赶进度,讲课就像赛跑,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多数学校还增加了晚自习和周末补习,教师就这样跟着学校的脚步走,教师之间缺少探讨,没有反思教学的时间。学校过于强调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师的自主性。学校应适当放宽对教师的管理,新课程改革不应该只给学生减负,还应该给教师减负,给教师时间进行教学的反思,对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给予教师充足的信任,让他们自己规划讲课内容和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师领导力的形成,进而促进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2.多进行教研活动,建立教师间的合作关系——同伴领导力形成的前提
为切实提高同伴领导力,帮助和完善同伴合作,学校要多组织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不是指注重形式的例行公会,而是教师之间关系平等,相互吐露教学难处,互相借鉴优点,在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是其他教师的领导者。
靠教师自己组织活动很难协调出一致的时间和地点,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每周或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开展活动,并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体系。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比如,跨学科教研,不同学科的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不仅要迎接“内行”,也要欢迎“外行”。
3.给予认可和适度监督指导——保证同伴领导力连续性的关键
学校领导应该给予同伴活动一定的支持,活动开展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下去。如果学校的教学制度过于严格,教研活动不被认可,很容易使教师失去信心和耐心。
学校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学校通常会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或是董事例会中重点谈及同伴指导活动的实施情况,肯定以往所做出的成绩,鼓励教师再接再厉;并针对教师在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讨论其不足之处,以期在来年有所改善。”学校可以让每位领导分管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参加相应的教研活动。校领导深入教研组,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了解到教研活动的开展状况;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要比本学科教师更具专业敏感性,更易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校领导以自身学识背景为依托,在专业上同样能引领教师的发展,协助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4.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同伴领导力形成的动力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学校管理者面对学生、家长和上级时对升学率的要求只能“唯分是图”,学校管理者将学生成绩与教师工资、职称挂钩,使教师间竞争压力增大,关系变得紧张,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团结。我认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对考评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不要单纯地以成绩论英雄,考核时参考交流合作的实践情况,让教师有交流的动力,促进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二、教师同伴领导力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意义
1.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位教师“术业有专攻”,知识量有限,而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中,教师不仅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商讨一些问题时可以相互激发灵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教师通过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合作可以从同事那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也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合作可以鼓励教师尝试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总之,教师间同伴领力的形成有助于打破个体教学思维的局限性,也是促使教师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教师团队的实力,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升。
2.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
活跃的学术氛围,能减少紧张气氛对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教师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教学状态。教师间形成教师领导力后,教师的压力会减小,教学氛围将和谐起来,教学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性学习,形成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伴领导力是学校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正如巴特在《如何提升学校的内力》一书所指出的,“教师成为领导者之后,会体验到帮助人的快乐,会获得许多新知——这些全部会渗透到他们的教学中去。他们是学校的变革者,是学校的主人和利益关系人,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打工者”。学校管理对促进教师同伴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同伴领导力可以弥补学校管理的不完善,通过提升同伴领导力提升自身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学校整体教学实力,还可以为学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实现师生共同学习。
学校管理与教师同伴领导力就像两个孩子,一个眼睛好,一个脚力好,眼睛可掌控方向,脚力可作为动力。同样我们要以学校管理理念为方向,以教师同伴领导力为动力,互帮互助才能向既定的方向前行。学校应该认识到教师同伴领导力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学校管理对教师同伴领导力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学校管理应与教师同伴领导力协同进行,以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德锐.师资培训与教育革新研究[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2]丁刚.同伎互助: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J].课程与教学,2003(2):1-9.
[3]张清华,李相春.论制约中学教师合作的学校管理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2).
[4]杨超.促进教师有效合作的研究——美国教师同伴指导和我国教师教研组活动的分析与比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同伴领导力;合作
“合作性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通过学校管理打造一个合作的团队,可以充分挖掘教师合作教学的巨大潜力。实现合作共赢的教育目标已成为每个学校管理者不得不关心与研究的重大课题。
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同伴领导力的形成并不矛盾,学校管理对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促进作用,反过来,良好的教师同伴领导力对学校发展也有好处,两者具有协同性。学校对教师管理过于苛刻,考核机制依赖于学生成绩等学校管理弊端已成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大阻碍,学校管理应该进行改革,促进教师交流,以促进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一、教师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1.适当放宽对教师的管理——同伴领导力形成的基础
很多高中都是三年课程两年完结,最后一年时间充分复习。这样每一门学科都要紧跟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拼命赶进度,讲课就像赛跑,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多数学校还增加了晚自习和周末补习,教师就这样跟着学校的脚步走,教师之间缺少探讨,没有反思教学的时间。学校过于强调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师的自主性。学校应适当放宽对教师的管理,新课程改革不应该只给学生减负,还应该给教师减负,给教师时间进行教学的反思,对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给予教师充足的信任,让他们自己规划讲课内容和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师领导力的形成,进而促进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2.多进行教研活动,建立教师间的合作关系——同伴领导力形成的前提
为切实提高同伴领导力,帮助和完善同伴合作,学校要多组织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不是指注重形式的例行公会,而是教师之间关系平等,相互吐露教学难处,互相借鉴优点,在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是其他教师的领导者。
靠教师自己组织活动很难协调出一致的时间和地点,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每周或每个月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开展活动,并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体系。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比如,跨学科教研,不同学科的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不仅要迎接“内行”,也要欢迎“外行”。
3.给予认可和适度监督指导——保证同伴领导力连续性的关键
学校领导应该给予同伴活动一定的支持,活动开展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下去。如果学校的教学制度过于严格,教研活动不被认可,很容易使教师失去信心和耐心。
学校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学校通常会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或是董事例会中重点谈及同伴指导活动的实施情况,肯定以往所做出的成绩,鼓励教师再接再厉;并针对教师在活动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讨论其不足之处,以期在来年有所改善。”学校可以让每位领导分管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参加相应的教研活动。校领导深入教研组,一方面起到监督作用,了解到教研活动的开展状况;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要比本学科教师更具专业敏感性,更易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校领导以自身学识背景为依托,在专业上同样能引领教师的发展,协助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4.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同伴领导力形成的动力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学校管理者面对学生、家长和上级时对升学率的要求只能“唯分是图”,学校管理者将学生成绩与教师工资、职称挂钩,使教师间竞争压力增大,关系变得紧张,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团结。我认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对考评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不要单纯地以成绩论英雄,考核时参考交流合作的实践情况,让教师有交流的动力,促进同伴领导力的形成。
二、教师同伴领导力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意义
1.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位教师“术业有专攻”,知识量有限,而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中,教师不仅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商讨一些问题时可以相互激发灵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教师通过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合作可以从同事那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也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合作可以鼓励教师尝试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总之,教师间同伴领力的形成有助于打破个体教学思维的局限性,也是促使教师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校整体教师团队的实力,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升。
2.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
活跃的学术氛围,能减少紧张气氛对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教师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其教学状态。教师间形成教师领导力后,教师的压力会减小,教学氛围将和谐起来,教学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性学习,形成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伴领导力是学校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正如巴特在《如何提升学校的内力》一书所指出的,“教师成为领导者之后,会体验到帮助人的快乐,会获得许多新知——这些全部会渗透到他们的教学中去。他们是学校的变革者,是学校的主人和利益关系人,而不仅仅是学校的打工者”。学校管理对促进教师同伴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同伴领导力可以弥补学校管理的不完善,通过提升同伴领导力提升自身的知识、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学校整体教学实力,还可以为学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实现师生共同学习。
学校管理与教师同伴领导力就像两个孩子,一个眼睛好,一个脚力好,眼睛可掌控方向,脚力可作为动力。同样我们要以学校管理理念为方向,以教师同伴领导力为动力,互帮互助才能向既定的方向前行。学校应该认识到教师同伴领导力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学校管理对教师同伴领导力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学校管理应与教师同伴领导力协同进行,以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德锐.师资培训与教育革新研究[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2]丁刚.同伎互助: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J].课程与教学,2003(2):1-9.
[3]张清华,李相春.论制约中学教师合作的学校管理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2).
[4]杨超.促进教师有效合作的研究——美国教师同伴指导和我国教师教研组活动的分析与比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