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和故乡的山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和多山,上千米的山峰就有31座。最有名的是灵通山,火山地质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为有“南方的悬空寺”灵通岩而成名已久,黄道周也曾登临留墨。最高的是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如今茶香满山,不久也将樱花满园。这两座山的风景不在山顶,灵通山则是悬崖峭壁,不易攀登,我心有所想,却都没能爬上山顶。我真正登顶的是平和的第二高峰,平和與永定的界山仙洞山,海拔也超过1500米了。山顶上有座石垒的小庙,香火很旺,但属于永定。平和还有一座待开发的太极峰,山本身平常,是山上星罗棋布的奇石让它身价倍增。去看那些造型各异,各有奇趣的石头,没有标准意义上的路,尤其是到“闽南之根”巨石的后半程,要手脚并用,溜走并举才行。我去过三趟,最后一趟是早上7点从城里出发,晚上7点才回到城里。到开始步行的半山,单趟车程不用一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一半多在路上。行行摄摄,也乐在其中。
  这些山,林语堂都没去过。他爱山,看山,也常常登山。但那都只是坂仔的山。他十岁离开出生地坂仔乡,如今的坂仔镇,坐船沿着花山溪到漳州,再到厦门求学,之后只是在假期回家省亲度假,他的故乡登山运动只能在坂仔周边。坂仔那些山都很普通,除了十尖山巍峨挺拔,其他的山在福建,在平和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这并不影响林语堂对故乡青山的热爱和思念。就像人们不会因为母亲的美不美而减少几分对母亲的依恋。“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坂仔的青山已经深入到林语堂的血液之中,造就了他的高地人生观。
  故乡的群山曾带给童年的林语堂无尽的遐想。坂仔花山溪畔的林语堂故居,遥对着坂仔的最高峰十尖山。林语堂出生的房间里,有一扇向北的小窗,林语堂小时候常常爬出窗户,骑在比窗户略矮一些的屋脊之上。在那里,可以远眺十尖山,也可以近看花溪水。他说:“我常常站着遥望那些山坡灰蓝色的变幻,及白云在山顶上奇怪的,任意的漫游,感到迷惑和惊奇。它使人轻忽矮山及一切人为的、虚假的、渺小的东西。这些高山早就成为我及我信仰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使我富足,心里产生力量与独立感,没有人可以从我身上带走它们。”在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中,林语堂更是借主角之口说明了这些山对他的世界观起着怎样的作用:“你若生在山里,山就会改变你的看法,山就好像进入你的血液一样……山的力量巨大得不可抵抗。”
  年少的时候,山,就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我也是山里长大的孩子,那儿的山要比林语堂家乡的山来得更近村庄。少年时期,也很喜欢看山。看山岚在远山里飞舞,看白云在天空里演戏,看着看着就发呆了,想山那边有什么?奶奶说:层层山后有人家。日暮的时候,我又想,他们什么样?在干什么?长大了,去过的地方多了,我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山那边的人和我们一样,一个鼻子,两个眼。但只要看不到,我还是会想,视线的尽头,在哪里?山那边,有什么?日出的时候,想到东边的山峰看日出;日落的时候,想到西边的山峰看日落。每天的日出日落都不一样。20世纪70年代不能在农田里建房子,能建房子的土地非常稀缺,父亲只好在半山腰里建了一栋房子。那房子的位置比原来的村子高有一百多米吧,很适合于远眺。暑假的时候,我有时一个星期都不下山,常常坐在屋前,看书,看山,听风,听雨。看鸟,天空越飞越高。看云,把天空还给了眼睛。
  对于山里的人而言,山不是用来看的。山,是山里人讨吃的地方。林语堂是牧师的孩子,不用干山里孩子的活,比如到山里砍柴,搂草,摘蘑菇,收地瓜等等。干这些活,要走很多山路,很辛苦。我去外婆家,要走三四十里地的山路,去奶奶的娘家,也要走15里地的山路,都要翻过一座上千米的大山。那时,真恨山太高,路太陡。林语堂的祖籍地在漳州近郊的天宝五里沙,那时从平和到天宝,走的是水路,山,只是两旁的风景。
  但山也是山里孩子的启蒙课堂,游戏天堂。四月,正是红杜鹃盛开的季节,记得小时候,常常清早就到附近的山上采杜鹃花,把花蕊拔掉,鲜嫩的红叶有淡淡的甜味和花香。一年假期,朋友一早就带我去近山采松针,上面包裹有蜂蜜的松针。将松针放进嘴里舔,很甜,伴着松针的清香,很是美味。这些,都是现在城里的孩子不可能有的最生态的记忆和美食。我想,调皮的林语堂小时候也会干这些事吧。
  长大以后,假期回家,采蜜的事干得少了,更多是没有目的登山。绕着老家后面的山脊走,是最经常的事。有一年正月初一,还带着两个妹妹从老房子的后山出发,沿着山脊,走了三四座山脊,就从采过松针的山谷下山回家。有一年春假,正月初三吧,村子被大雾弥漫,突然就想登高看看雾海,于是就带着外甥们开车直上白云岭。待我们在七弯八拐的盘山公路上穿出迷雾,站在到另几个高山村的山口,只见自己所在的大村子和附近所在的地方,以及那些较矮一些的群山都被大雾淹没。放眼望去,雾海茫茫,远山如岛。雾海不像云海那样波涛汹涌,起伏不平,有一种平和、宁静的壮美。
  登高的诱惑,是巨大的。看山不如登山,仰望不如俯瞰,这是诱惑之下的必然。《圣经》说:“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山里长大的孩子,那脚天然善于登山。山压服一切,大山使你谦卑。但登高的诱惑,眺望更远的远山的诱惑,让我们忘却了登山的艰辛。山高人为峰之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群山汹涌成波涛。主席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山里的孩子,在山巅想望山外。
  站在山上,尤其是在山顶上,看山下的村庄和人们,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虽说还没有达到神的高度,却也已经和凡尘有了一段距离。距离产生美,高度拓展视野。平时感觉杂乱的村庄因为远了,有一种自然的美感。在高山面前,在山的脚下,也就是自己的脚下,人,多么渺小。辛辛苦苦的人们,如蚂蚁一样来来往往。一种看戏的感觉,一种悲悯的情怀,一种四顾苍茫的孤独,油然而生。说芸芸众生的时候,潜意识里你的位置就在高处。这,也许就是林语堂所说的高地人生观吧。如今的城里,高楼林立,人很孤独,也很卑微,很飘忽。只有山,才能给人以安全感、责任感和向上的引领。
  长大以后,登过很多名山大川,庐山的云雾,黄山的烟雨,华山的险峻,泰山的一路文化大餐,新疆天池的西天传说,长白山天池的冰天雪地鸟飞绝,这些都用脚丈量过。但那些山,更像大美人,少了一些亲切。就像林语堂念念不忘的是坂仔的山一样,故乡的山才是亲切的,如亲人,可亲,可近,可资经常性的思念和回忆。
  林语堂如今也是一座山峰,文化的高峰,文学的高峰,也许不是中国最高的,但也和他故乡的十尖山一样巍峨挺拔。好在这十尖高峰是平易近人的,可亲,可爱,可常常登临的。“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这是坂仔之幸,平和之幸,我等众生之幸。
其他文献
做家务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难受的体验。面对落满灰尘的窗台、沾满油烟的厨房、藏污纳垢的卫生间,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说实话,我这个人喜欢看书,写作、观影、旅行,一切跟美有关的体验,都让我身心愉悦。唯独做家务这件事,一提到就让我头疼、心烦。常常一次卫生清扫做下来,都是腰酸背痛、牢骚满腹。  首先,做家务需要有耐心,我恰恰缺乏耐心;其次,做家務需要细心,我也缺乏细心。总之,我就是一个没有
期刊
我将中国结挂在门前  风一吹  它会为我迎来一个春天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晚  或者是等候太早  所有人还在蜗居中数着时间  天还未大亮  梦境还未照进阳光  一只叫做梦魇的小兽  悄无声息  吞噬了整座城市  孩子说  他在梦中画画  他画着夏天的太阳洒落在白墙之上  画一束花开在郊野的山坡上  画每一个团圆的家庭围坐在天地之间  脸上满是健康的笑  他迷迷糊糊  我微微笑着  搂住他  却希望不
期刊
鱼王或以梦为鱼  我少年时在乡间生活,有多次捕鱼的经历。鱼在水中捕食或逃命时,也像是花样溜冰或耍杂技,那种猛烈的转折或拐弯真如绷紧的弹簧在伸直或箭矢脱离拉满的弓弦。即使是在网眼或钓钩上拼命挣扎,除了柔弱、哀怜和苦楚,没有更多暴烈及疯狂,犹如樱花在漫天大雪中飘降,缤纷、凄美而无助。这当然是一种假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鱼类世界同样适用。但我宁可相信农业时代的鱼是优雅的,至少鱼的游动是优雅的。
期刊
话说清明,人们都懂得是祭奠先人、追念先辈的时节。追念祖辈,传承家风,以孝为先,从小培养。这是优良家教。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瞻仰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奋斗终生、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强大,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那可歌可泣的精神,感动着后人。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缅怀他们,也会在清明节,来到烈士墓前,献花圈,默哀,奏国歌。这是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时代,我也很
期刊
家乡诏安,有一美食,名字有点怪,叫猫仔粥。  在诏安县城,特别是中山路两侧,有许多饮食摊点,这些摊点一般都会煮猫仔粥,虽然大同小异,但味道优劣有别,比较著名的,是“臭头猫仔粥”。  臭头是一个人的外号,光头,无须,衣着朴素而干净,除专注于煮粥外,不苟言笑。他的粥摊开在九户市场的一个角落。每天傍晚,臭头出来摆摊,在九户祠堂西侧墙根下的土埕上摆一个台子,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一盘盘闪着光泽的新鲜食材:马鲛
期刊
某天,意外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听到自己的文字《寻找温暖》:  “恍惚间,忽然想起一个词‘远方’,远方到底有多远,远方究竟有什么呢?说起远方,总会浮起诗意的氛围,总想着远方的某个地方会有桃花源似的落英缤纷,有着最纯净的生活。而我,总在想象自己正奔向远方。开始喜欢火车奔驰的意象,在钢轨上,可以快意地奔向远方,一路穿过高山、田野、河流,领略无数的风景,完成最诗意的旅程。  但我永远无法领略许多风景,
期刊
香港路北端横卧着东西走向的府口街、卫口街(今台湾路西段),香港路从南至北分为:旧桥头、南门头、南市街、双门顶。我有许多中学时代同学的家均居住于此。旧桥头的吴惠芬,南门头的许宝华、陈琛琛,南市街的王士林、章良海、谢茂贵、赖美华、林贻泾,双门顶竹椅社的庄俊钧……我们都是漳州二中老三届老高三的同学。香港路地处漳州古城中轴线上,也许是受到一箭之遥的文庙的眷顾,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旧桥头的高庆狮(惠芬同
期刊
可不可以把你吐出的泡沫  当做花开,那些白茫茫的水之魅影  可不可以当做一次纯净的洗涤  然后落日被重新打撈,回到  内部的燃点  哦,落日突围海的困境  火辣辣的激情喷薄。天空拉开日子的  衣袋。海让出盐晶,水草和鱼类的睡眠  可不可以把海鸟的叫鸣  当做梦想的号角。我的女神怀抱珍珠  她吞噬光华,她在光华中受孕  海 安静下来  我看见半坡的星火一闪一闪  一闪一闪的还有苦难的双眼  它睁开一
期刊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汾水关,离我家仅几里路程。汾水关是324国道上,福建与广东交界处一个天然的壑口,壑口两侧群峰列障,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小时候,我经常和祖母,步行经过汾水关到广东省饶平县走亲戚。祖母从广东嫁到福建。每逢娘家节日,祖母都会回娘家走走。小时候的记忆里,汾水关周边尚无人烟。  十来岁时,我和姑姑、姑父等几个人到广东饶平县黄冈镇看戏。至今依然记得看的是潮剧《十五贯》。剧中“
期刊
一  1930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海风徐徐中有些凉意。在厦门前往漳州的路上,沙土纷飞。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罗明与军委书记的王海萍,前来为陶铸送行。罗明说:“该说的话,此前都已经说过了。”陶铸点点头,默默地握着罗明的手,继而又去握王海萍的手。无言地道别,成了他们内心展示的风景。  领导们离开后,陶铸拥抱了叶炎煌。他说:“在厦门,你帮我很多,这不,搭乘的这辆马车,也是你老兄帮忙联系的。谢谢了!”  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