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港、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大海给锦州带来无数美丽的传说,为锦州造就了笔架天桥的自然奇观,营造了帆樯如林、商贾如云的海上贸易,更带来了中国最北端的妈祖庙,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海洋文化。从近海、亲海、赶
报纸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政治发展"的概念,十七大着重论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十八大强调了道路、制度、理论自信,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阐述,尤其是习近平
<正>一、铜鼓的影响铜鼓作为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代表物,是先民留下来的一件人类极其珍贵的稀世珍宝,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北有编钟,南有铜鼓,它完全可以与编钟
<正>《中国西藏佛教寺院仪式音乐研究》,格桑曲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一版,787mm×1092mm 1/16,535页,520千字,130.00元。ISBN978-7-04-032963-6《中国西藏佛教寺
落实课时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立根之本,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因此,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探寻其作用,然后找准依
期刊
符号是构建区域形象的有效传播载体。符号形象的传播力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环境差异对符号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所提供的路径也不同。本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