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对太平洋建设的担保逾期是引发申达集团资金危机的导火索,但其近几年战略失当、过于自信,丢掉了企业生存的“安全带”,才是折戟的根本原因。
2013年1月4日,中达股份(600074.SH)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江苏瀛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74%的股份)将破产重整,已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及相关材料。
同日,中达股份收到江阴申达置业投资有限公司通知函。函称申达置业也将进行破产重整,并已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及相关材料。申达置业均控股51%的江阴申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常州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和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为中达股份的参股公司,中达股份分别持有三家公司49%、39%和37.46%的股权。
而在此之前,中达股份的控股股东申达集团业已宣布将要进行整体破产重组。这家创立于1986年的大型民企由盛而衰的嬗变经历,令人扼腕,其失败的教训,值得民营企业汲取。
盛极而衰
时至今日,申达集团的官网上依然有着这样的描述:“目前申达集团拥有总资产近百亿元,集团下属20余家骨干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江苏中达,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而实际上,这家依靠软塑包装起家的大型民营企业即将进入破产重整的尴尬境地。
2012年9月27日,江苏省政府主持召开了银团协调会议,研究申达企业集团银团贷款风险化解工作。与会银行原则上同意对申达企业集团进行整体破产重整。协调会议还指出,在申达银团各债权银行同意的基础上,向地方法院提出对申达企业集团相关企业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由法院依法受理,指定管理人进行资产审计、评估,确定偿债能力,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各债权银行要最大程度争取总行理解和支持。申达银团牵头行要尽快组织召开银团会议,形成相关决议,启动破产重整工作。
对刚过花甲之年的申达集团创始人张国平来说,这样的结果难言体面。
1986年,时任江阴县申港乡宋家圩村生产队长的张国平带领42名子弟兵,出资28万元在宋家圩村买下12.4亩土地建起申港装璜彩印厂,依靠电烙铁等简陋工具生产低档塑料包装袋,这就是申达集团的前身。
18年后的2004年10月,申达集团被评选为“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即中达股份和江苏申龙(600401.SH,现被海润光伏借壳上市),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集团总资产一度达到近百亿元,拥有年产各类软塑新材料25万吨的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达到了企业创立以来的巅峰。
谁知好景不长,这家“明星级”民企2005年之后旋即陷入债务危机。自2005年始,申达集团与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建立互保关系;2006年9月,太平洋建设资金链断裂,相关债权银行追究申达集团的连带担保责任。短时间内,相关债权银行抽走了申达集团的大量流动资金,对其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严重威胁,申达集团债务危机爆发。
尽管2008年申达集团获得相关债权银行的支持,签订《银团贷款协议》,但三年后债务危机依旧没有解除。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中达股份江苏银团贷款余额为18.1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本金7.6亿元及相应利息已经逾期,固定资产贷款金额为10.5亿元,将于2013年4月27日到期。破产重整成为申达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目前的唯一出路。
战略失误
按照张国平的设想,“十一五”期间,申达系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要超过8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50亿元,“十一五”末要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2家。如今,这一战略宏愿无疑几成泡影。
缘何一家曾经辉煌的民营企业会如此迅速走到破产重组的境地呢?究其原因,有四大决策失误之处。
一是短贷长投的情况非常严重。申达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贷款中绝大部分是短期贷款,但是申达集团却把很多资金用在长期项目上,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回收。以中达股份为例,其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短期贷款金额为24.454亿元,而长期贷款金额只有2.09亿元,两者相差10.7倍。
二是盲目扩张产能。在软塑包装行业景气时期,盲目大上项目,扩大产量;行业萧条的时候,设备利用不足,无法达到盈利预期。目前,申达集团坐拥江阴“中国软塑材料生产基地”中心园区、申达沿江新材料工业园以及常州、成都四大工业园。
三是脱离主业加大对外投资,涉足资金需求量大的房地产和准金融行业,其中房地产项目前期投入大,尚未形成有效产出,沉淀了大量资金。2004年成立的瀛寰实业已成为申达集团房地产业务的重要平台,在成都、无锡、常州等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如今也不得不走向破产重整。
四是对外担保不谨慎。申达系不仅存在大量的体系内担保,而且还有较大数量的对外担保,对被担保对象选择不谨慎导致风险加大。正是因为当初和太平洋建设建立了互保协议,才因后者资金链的断裂被牵连其中,最终导致自身发展受到毁灭性冲击。
重整生机?
实际上,中达股份上市后近16年的发展轨迹,不仅是申达集团发展的一个缩影,亦折射出软塑包装行业的历史变迁。
据悉,中达股份1997年的营业总收入1.92亿元、净利润2950.57万元,到2003年净利达到11547万元;此后的2007年亏损1.6亿元,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更是合计亏损5.7亿元。
此间,我国软塑包装材料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行业,在包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五”期间,其产出增速仍然保持“九五”时期年均 15% 的水平;与之对应,国内市场对塑料薄膜的需求量以每年 9%的速度增长。
中达股份上市早期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行业高速成长期的契机,迅速实现了产能的扩张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如2001年底合并江阴申鹏、2003年收购江阴美达两条共6万吨的生产线,还有募集资金项目的逐步投产,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公司产量和收入的高速增长。
但是,行业投资热潮带来的产能急剧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幅削弱了企业的利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软塑包装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各种软塑包装基材和原材料粒子价格在飙涨到最高点后,一路狂跌,全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意。2009年至今,软塑包装行业一直处于恢复期,行业内出现了新一轮残酷的升级换代和洗牌,企业深切感受到市场运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尽管中达股份2011年财报净利润1246.87万元,但扣非后实际亏损6094万元。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该企业相关子公司2011年收到政府财政贴、补偿款等。
到了2012年前三季度,中达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经营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此外,由于经济危机及债务危机的影响,中达股份近年来的投入创新能力受限,尽管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上做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目前公司大多数产品盈利和竞争能力较弱。
2012年是申达集团“背水一战”的关键年。张国平表示将继续立足软包新材料这一主业,通过研发和投入加强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申达集团开始积极谋求相关多元化,向食品包装用膜、工业工程用膜、新能源用膜等领域拓展。
此次破产重整对申达集团以及旗下公司来说,是否是一次机会呢?目前,整个破产重组工作能否得到各债权银行总行的理解和支持尚无定数。对申达集团来说,此次如能顺利破产重组当是幸事,而留下的深刻教训亦当牢记。而对诸多民企来说,申达集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系牢安全带,做厚安全垫——最大化降低成本,持续保留丰沛现金,最谨慎推进扩张。也许,机会会失去一些,但至少可以安度经济牛熊,不至于被撑死或饿死。民企必须依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
2013年1月4日,中达股份(600074.SH)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江苏瀛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74%的股份)将破产重整,已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及相关材料。
同日,中达股份收到江阴申达置业投资有限公司通知函。函称申达置业也将进行破产重整,并已向江阴市人民法院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及相关材料。申达置业均控股51%的江阴申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常州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和成都御源置业有限公司,为中达股份的参股公司,中达股份分别持有三家公司49%、39%和37.46%的股权。
而在此之前,中达股份的控股股东申达集团业已宣布将要进行整体破产重组。这家创立于1986年的大型民企由盛而衰的嬗变经历,令人扼腕,其失败的教训,值得民营企业汲取。
盛极而衰
时至今日,申达集团的官网上依然有着这样的描述:“目前申达集团拥有总资产近百亿元,集团下属20余家骨干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江苏中达,拥有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而实际上,这家依靠软塑包装起家的大型民营企业即将进入破产重整的尴尬境地。
2012年9月27日,江苏省政府主持召开了银团协调会议,研究申达企业集团银团贷款风险化解工作。与会银行原则上同意对申达企业集团进行整体破产重整。协调会议还指出,在申达银团各债权银行同意的基础上,向地方法院提出对申达企业集团相关企业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由法院依法受理,指定管理人进行资产审计、评估,确定偿债能力,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各债权银行要最大程度争取总行理解和支持。申达银团牵头行要尽快组织召开银团会议,形成相关决议,启动破产重整工作。
对刚过花甲之年的申达集团创始人张国平来说,这样的结果难言体面。
1986年,时任江阴县申港乡宋家圩村生产队长的张国平带领42名子弟兵,出资28万元在宋家圩村买下12.4亩土地建起申港装璜彩印厂,依靠电烙铁等简陋工具生产低档塑料包装袋,这就是申达集团的前身。
18年后的2004年10月,申达集团被评选为“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即中达股份和江苏申龙(600401.SH,现被海润光伏借壳上市),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集团总资产一度达到近百亿元,拥有年产各类软塑新材料25万吨的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达到了企业创立以来的巅峰。
谁知好景不长,这家“明星级”民企2005年之后旋即陷入债务危机。自2005年始,申达集团与江苏太平洋建设集团建立互保关系;2006年9月,太平洋建设资金链断裂,相关债权银行追究申达集团的连带担保责任。短时间内,相关债权银行抽走了申达集团的大量流动资金,对其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严重威胁,申达集团债务危机爆发。
尽管2008年申达集团获得相关债权银行的支持,签订《银团贷款协议》,但三年后债务危机依旧没有解除。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中达股份江苏银团贷款余额为18.1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本金7.6亿元及相应利息已经逾期,固定资产贷款金额为10.5亿元,将于2013年4月27日到期。破产重整成为申达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目前的唯一出路。
战略失误
按照张国平的设想,“十一五”期间,申达系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要超过8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50亿元,“十一五”末要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2家。如今,这一战略宏愿无疑几成泡影。
缘何一家曾经辉煌的民营企业会如此迅速走到破产重组的境地呢?究其原因,有四大决策失误之处。
一是短贷长投的情况非常严重。申达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贷款中绝大部分是短期贷款,但是申达集团却把很多资金用在长期项目上,导致资金无法及时回收。以中达股份为例,其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短期贷款金额为24.454亿元,而长期贷款金额只有2.09亿元,两者相差10.7倍。
二是盲目扩张产能。在软塑包装行业景气时期,盲目大上项目,扩大产量;行业萧条的时候,设备利用不足,无法达到盈利预期。目前,申达集团坐拥江阴“中国软塑材料生产基地”中心园区、申达沿江新材料工业园以及常州、成都四大工业园。
三是脱离主业加大对外投资,涉足资金需求量大的房地产和准金融行业,其中房地产项目前期投入大,尚未形成有效产出,沉淀了大量资金。2004年成立的瀛寰实业已成为申达集团房地产业务的重要平台,在成都、无锡、常州等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如今也不得不走向破产重整。
四是对外担保不谨慎。申达系不仅存在大量的体系内担保,而且还有较大数量的对外担保,对被担保对象选择不谨慎导致风险加大。正是因为当初和太平洋建设建立了互保协议,才因后者资金链的断裂被牵连其中,最终导致自身发展受到毁灭性冲击。
重整生机?
实际上,中达股份上市后近16年的发展轨迹,不仅是申达集团发展的一个缩影,亦折射出软塑包装行业的历史变迁。
据悉,中达股份1997年的营业总收入1.92亿元、净利润2950.57万元,到2003年净利达到11547万元;此后的2007年亏损1.6亿元,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更是合计亏损5.7亿元。
此间,我国软塑包装材料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行业,在包装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五”期间,其产出增速仍然保持“九五”时期年均 15% 的水平;与之对应,国内市场对塑料薄膜的需求量以每年 9%的速度增长。
中达股份上市早期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行业高速成长期的契机,迅速实现了产能的扩张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如2001年底合并江阴申鹏、2003年收购江阴美达两条共6万吨的生产线,还有募集资金项目的逐步投产,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公司产量和收入的高速增长。
但是,行业投资热潮带来的产能急剧扩张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幅削弱了企业的利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软塑包装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各种软塑包装基材和原材料粒子价格在飙涨到最高点后,一路狂跌,全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意。2009年至今,软塑包装行业一直处于恢复期,行业内出现了新一轮残酷的升级换代和洗牌,企业深切感受到市场运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尽管中达股份2011年财报净利润1246.87万元,但扣非后实际亏损6094万元。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该企业相关子公司2011年收到政府财政贴、补偿款等。
到了2012年前三季度,中达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经营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此外,由于经济危机及债务危机的影响,中达股份近年来的投入创新能力受限,尽管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上做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目前公司大多数产品盈利和竞争能力较弱。
2012年是申达集团“背水一战”的关键年。张国平表示将继续立足软包新材料这一主业,通过研发和投入加强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申达集团开始积极谋求相关多元化,向食品包装用膜、工业工程用膜、新能源用膜等领域拓展。
此次破产重整对申达集团以及旗下公司来说,是否是一次机会呢?目前,整个破产重组工作能否得到各债权银行总行的理解和支持尚无定数。对申达集团来说,此次如能顺利破产重组当是幸事,而留下的深刻教训亦当牢记。而对诸多民企来说,申达集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系牢安全带,做厚安全垫——最大化降低成本,持续保留丰沛现金,最谨慎推进扩张。也许,机会会失去一些,但至少可以安度经济牛熊,不至于被撑死或饿死。民企必须依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