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正月初一,在我们豫南农村老家,至今仍沿袭着晚辈或年龄小的给长辈长者拜年的传统习惯。但今天所谓的拜年,其象征意义更大于他的实际意义,因为这样的拜年,拜年者既不行叩头跪拜之礼,被拜者又不再有给来拜年者发压岁钱的之举。大家平时各奔东西,很难聚在一起聊天叙旧。所以,大家往往借回家过年的机会,在一起互道分别后的所见所闻及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因为是过年的缘故,大家在一起往往是报喜不报忧。还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家要去,所以往往在每家呆的时间并不很长,一般长者半个小时,短者十来分钟,即便如此,大年初一这一天也要拜上大半天。
今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我和往年一样,吃了年夜饭,照例给我的长者和长辈一家接着一家去拜年,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回家,正当我感到该拜的都拜过了,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歇脚时,妻子问我,胜堂哥那里你去了吗?经她这样一提醒,我立即站了起来,前往过了春节就80岁的李胜堂老哥哥家里去给他拜年。尽管我和他不是同宗同祖,但我们相处的特别好,尤其是我父亲在的时候,经常提起老哥哥过去对我们家的好处,可以说我们是老一辈少一辈,至少也有四代之交了。当我赶到他家时,老哥哥已经开始做晚饭了,老哥哥看见我就要站起来,我急忙过去抓住老哥哥的一只手,说道:“你千万别起来,我站着和你说话就行。”听我这么一说,老哥哥虽然不再坚持站起来了,但嘴里却说到:“大过年的你哪能站着说话呢?那边有小凳子你自己去搬吧。”我随手拉过一把小凳子,坐在老哥哥的身边,他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和我聊天。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把晚饭就做好了,说道:“兄弟平时你难得回家一次,我打个电话喊几个孩子,各种菜都是现成的,就差放到盘子里了。现在不出屋就能收拾几个菜,让他们好好陪你喝几杯。”我说:“一个孩子也不叫,你做啥我吃啥。”他说:“这怎么能行呢?我就熘了几个蒸馍,烧得米茶下几个蜜枣。别说过年,就是平时也不能这样啊!”我说:“怎么不行呀!这样不是挺好吗?老哥哥,我真想吃好一点的,就到别的地方去了。”他看我确实不想再让孩子过来,就只好按我说得做了。我们无拘无束地边吃边聊,一个比城里卖得大一倍的蒸馍,蘸着“重庆老干妈”没几口我就吃完了,他看我仍有食欲,就说:“今晚上是再简单不过了,你别客气,两个吃不饱吃三个,现在咱不缺这个了。”说到此,老哥哥稍微停了一下,继续说道:“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真是没法比了。过去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过年也不能保证能吃上好面馍,一大家人家过年能割上二三斤肉就算不错了,而现在想吃啥就吃啥,平时的生活比过去过年吃得都好。”说到这里,老人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可现在的不少年轻人,不知道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吃不完的东西就随手扔掉,多可惜啊!他们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呀,我有时候给他们说过去的生活,就像说空儿一样,他们谁也不信。”尽管不少年轻人,不相信老哥哥讲过去人们的日子如何艰苦,但他的话却不禁使我勾对过去一个生活片段的回忆。
3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家蒸了很多黑菜杂面角子,除了五更饭吃一顿饺子和好面馍外,一家人大年初一仍吃黑菜杂面角子。那年我祖母有病,我父母让她每顿都吃好面蒸馍,可我祖母舍不得吃,就把一个蒸馍掰成两半分别给了我和妹妹,为了不让父母发现,我们就揣起来,偷偷地躲到外面没人的地方吃完了才敢回家。尽管这件事过去了30多年,可是现在想起来,我心里仍不是滋味,那时候我们怎么那样不懂事呢?…,
正当我仍沉浸在对过去生活回忆之中而不能自我时,孩子催我回家吃饭的电话响了。挂断电话就和老哥哥道别,老哥哥说:“你看看,大过年的,在我这啥也没吃,一点儿菜也没有,改日让孩子再请你。”我说:“老哥哥,你让我吃多少啊?两个大蒸馍,两大碗米茶。在哪儿我能吃这么多呀!今晚在你家吃的这顿饭,比别的地方的山珍海味都强啊!”
今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我和往年一样,吃了年夜饭,照例给我的长者和长辈一家接着一家去拜年,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回家,正当我感到该拜的都拜过了,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歇脚时,妻子问我,胜堂哥那里你去了吗?经她这样一提醒,我立即站了起来,前往过了春节就80岁的李胜堂老哥哥家里去给他拜年。尽管我和他不是同宗同祖,但我们相处的特别好,尤其是我父亲在的时候,经常提起老哥哥过去对我们家的好处,可以说我们是老一辈少一辈,至少也有四代之交了。当我赶到他家时,老哥哥已经开始做晚饭了,老哥哥看见我就要站起来,我急忙过去抓住老哥哥的一只手,说道:“你千万别起来,我站着和你说话就行。”听我这么一说,老哥哥虽然不再坚持站起来了,但嘴里却说到:“大过年的你哪能站着说话呢?那边有小凳子你自己去搬吧。”我随手拉过一把小凳子,坐在老哥哥的身边,他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和我聊天。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把晚饭就做好了,说道:“兄弟平时你难得回家一次,我打个电话喊几个孩子,各种菜都是现成的,就差放到盘子里了。现在不出屋就能收拾几个菜,让他们好好陪你喝几杯。”我说:“一个孩子也不叫,你做啥我吃啥。”他说:“这怎么能行呢?我就熘了几个蒸馍,烧得米茶下几个蜜枣。别说过年,就是平时也不能这样啊!”我说:“怎么不行呀!这样不是挺好吗?老哥哥,我真想吃好一点的,就到别的地方去了。”他看我确实不想再让孩子过来,就只好按我说得做了。我们无拘无束地边吃边聊,一个比城里卖得大一倍的蒸馍,蘸着“重庆老干妈”没几口我就吃完了,他看我仍有食欲,就说:“今晚上是再简单不过了,你别客气,两个吃不饱吃三个,现在咱不缺这个了。”说到此,老哥哥稍微停了一下,继续说道:“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真是没法比了。过去一年也吃不上几顿饺子,过年也不能保证能吃上好面馍,一大家人家过年能割上二三斤肉就算不错了,而现在想吃啥就吃啥,平时的生活比过去过年吃得都好。”说到这里,老人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可现在的不少年轻人,不知道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吃不完的东西就随手扔掉,多可惜啊!他们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呀,我有时候给他们说过去的生活,就像说空儿一样,他们谁也不信。”尽管不少年轻人,不相信老哥哥讲过去人们的日子如何艰苦,但他的话却不禁使我勾对过去一个生活片段的回忆。
30多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家蒸了很多黑菜杂面角子,除了五更饭吃一顿饺子和好面馍外,一家人大年初一仍吃黑菜杂面角子。那年我祖母有病,我父母让她每顿都吃好面蒸馍,可我祖母舍不得吃,就把一个蒸馍掰成两半分别给了我和妹妹,为了不让父母发现,我们就揣起来,偷偷地躲到外面没人的地方吃完了才敢回家。尽管这件事过去了30多年,可是现在想起来,我心里仍不是滋味,那时候我们怎么那样不懂事呢?…,
正当我仍沉浸在对过去生活回忆之中而不能自我时,孩子催我回家吃饭的电话响了。挂断电话就和老哥哥道别,老哥哥说:“你看看,大过年的,在我这啥也没吃,一点儿菜也没有,改日让孩子再请你。”我说:“老哥哥,你让我吃多少啊?两个大蒸馍,两大碗米茶。在哪儿我能吃这么多呀!今晚在你家吃的这顿饭,比别的地方的山珍海味都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