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有人做过测算,现在中国人平均每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但是手机屏幕很小,每个人看手机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说新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报、微博,篇幅都很短。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我们很难有耐心去看完一本书,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个东西。所以,有人说,我们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好现象是人们的信息量扩大了,特别是出现社交网络以后,普通大众的声音可以被更多人听到,我觉得这个特别了不起。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大家都在上网,很多事情就不求甚解,很难有耐心和时间去求证事实,所以就出现了诸多网络谣言,特别是不实的信息。我们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要有意识地去鉴别、甄别,会独立思考。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美国的一位官员,在一个什么场合说了一个关于中国的言论,我看了以后,觉得说得还不错,我在网上查了下原文,没有这句话,这是一个谣言。现在的情况是,有时候一句很精彩的话,必须要骗大家说是别人讲的,才会被传播。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方面是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相关部门给出的讯息不够及时准确,透明度不够高;另一方面,在微博的时代,似乎营造了一个文化,每个人都要去争取更多的关注,有更多粉丝,要得到更多人的追捧等等。你在生活中看到一则新闻或者消息的时候,你想都没想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赶紧第一时间转发出去,和朋友分享。谣言就是这样迅速地传播开来的,其实对整个中国经济和文化社会伤害很大。这种事国外有没有?也有,但是我想可能传播谣言的速度没有中国那么快,相信谣言的人没有那么多。
其中,我想还有个原因,就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当中缺失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个事实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完全接受,要会想这个事实我可不可以去质疑?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这话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动机是什么?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你要问自己很多问题,然后再决定接受这个事实与否。听到任何一个观点,要想一想它夹杂的观点是什么?夹杂的观点是不是在你所了解的领域。这些教育恰恰是我们没有的,所以每当看到一则信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假定它一定是真的,不去想要不要去考证下。
我做节目的时候,发微博或者别人转发给我的微博,我在转发之前,作为一个职业的媒体人,我要去查证一下、得搜索一下。我在采访时有过很多这样的体会。我准备采访比尔·盖茨时,同事给我一份采访提纲,里面有很多在网上搜到的比尔·盖茨说过的话。当我坐在盖茨面前的时候,我说,某年某月某日你说过这句话。他就跟我说:“没说过啊,我真没说过。”然后,我又说那你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也没说过。拿这个举例,我是为了说明,求证精神在我们传播信息的时候非常重要。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学英语,买过几本美国大学生的课外读物,是一些大师写的针对某个社会问题的观点性评论文章。整本书是以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出现,赞成的观点是什么,反对的观点是什么,正反都是很有道理的名家观点。那本书看完以后对我启发很大。
今天,大多数人对待不同的观点都是试着去接纳,没有去质疑和反驳。很多学者也只是一味听,没去思考。
泛货币化的价值观
很多人问过我:芮成钢,你一个中国的小记者到世界各地很多场合去采访一些大国的首脑会不会觉得不自信?我说,最开始的时候紧张过,就像今天和在座的那么多朋友对话,如果换成15年前,我会非常紧张,心跳加速、脸面通红,可能还会说不出话,但是今天我已经非常成熟了,能克服这样的紧张。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面对任何人都不会觉得不自信,因为我逐渐有一个这样的信念:全世界的人,不管国别、年龄、高矮、肤色、国家的强弱、性别、出生、父母是谁、身体的状况,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句话乍听起来可能有些假大空,但大家每个人在脑子里过一下,这句话里是不是有一个信念。如果你明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是一个骨瘦如柴的索马里难民,你还能不能自信?如果明天起来你发现自己是个菲律宾人,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小的国家的低收入人群,在上海做一个家政服务员,还自信不自信?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自信,那我告诉你,你总有一天会在任何场合都不自信。
一个索马里的难民,被战乱伤害的人,他们不自信的话,怎么活?难道一辈子都生活在耻辱中吗?答案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自信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这样的信念不是我们创造自信的方法,而是这个世界基本的事实。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家长父辈教育我们更多的是要好好读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这个说法是落后的、封建的,人与人本身就应该平等。中国人是我一定要某方面比你强,我才自信。如果说你骑自行车上班,我得开摩托车,那我比你自信;如果你也开摩托车了,我开了一辆QQ,那我比你自信;你开了QQ,我开宝马,那我比你自信;你开了宝马,我就换劳斯莱斯了,还是我自信,你不自信。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这种自信是不对等的,总会有车比你高档、房子比你大、声音比你好听、家里比你有钱的人,那你怎么面对他们,难道你就不自信了吗?
正是因为“我要比你强,我才自信”的认知,造成了今天我们社会价值观的单一。有了钱就是成功人士,这是一个非常不国际化、非常落后的价值观,一个社会的开放在于有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觉得如果同一个梦想是过好日子,那是对的,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同一个世界,几十亿个梦想。每一个人的梦想,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应该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大学毕业想去做银行家;有的人大学毕业特别想去做老师;有的人愿意去做厨师。每一个人的选择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今天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非常单一。我在耶鲁度过一年。我离开前,很多耶鲁管理学院的中国毕业生来找我,想让我介绍些工作机会。几乎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是想通过我的介绍获得投资银行、私募股权等年薪在15万~20万美元的工作。而美国的孩子,毕业了想来中国的,找我都是说要去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他们说耶鲁管理学院培养MBA,教的是管理,但未必就要去做管理,去公司挣钱,可以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2005年~2006年,我在美国。常有国内朋友打电话来聊天,聊着聊着他就说,嘿,成钢,我在北京,哥们又买了一辆新的奔驰硬顶敞篷,赶紧回来玩吧。或者是,嗨,我在北京郊区又买了一个大套的,2000平方米,带游泳池。全是这样的话,这些话我在北京听着会觉得很正常,好像我们生活的价值观就是这样,一个人想和朋友分享的成功就是这样。可我在耶鲁读书的一年,我听着这些话很别扭,因为在耶鲁的时候没有人会这样和我说话。
我们的价值观很多是用钱来衡量的。我在新书里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现象叫,泛货币化,所有东西都变成货币化了。这是很悲哀的。
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可能你本来的价值观不是这样,不知不觉被别人的价值观消费了。你本来想到新疆的某个中学支教,但身边的所有人都说你应该去高盛做投行,结果你就被动摇了。我们生活在商品社会里,我们都是消费者,但我们同时在被消费,我们开始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遥远。夜深人静时,我经常端着一杯茶坐在阳台上,或者在外面走走,自己和自己对话,平时忙忙碌碌很紧张,经常忙个十天半个月的,突然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内心很遥远,有时候需要给自己的内心打个电话。
前两天,我在北京,有幸和一位83岁的老人一起共进午餐,他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美国国际集团的前任董事长,个人资产在十亿美元以上。我惊讶地发现,他依然还带着一块几十美元的电子表,过着很朴素的生活。我在美国见到他的时候,他也是坐着很普通的车,完全不像美国电影里面表现的亿万富翁过的生活。北京也蛮浮躁的,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被这样的价值观给消费了。
(2012年7月在厦门市图书馆大型公益讲座上的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张蕾磊
有人做过测算,现在中国人平均每90秒钟就要看一次手机。但是手机屏幕很小,每个人看手机的时间也很短,所以说新的传播方式,比如手机报、微博,篇幅都很短。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我们很难有耐心去看完一本书,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个东西。所以,有人说,我们进入一个碎片化传播的时代。
好现象是人们的信息量扩大了,特别是出现社交网络以后,普通大众的声音可以被更多人听到,我觉得这个特别了不起。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大家都在上网,很多事情就不求甚解,很难有耐心和时间去求证事实,所以就出现了诸多网络谣言,特别是不实的信息。我们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要有意识地去鉴别、甄别,会独立思考。
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美国的一位官员,在一个什么场合说了一个关于中国的言论,我看了以后,觉得说得还不错,我在网上查了下原文,没有这句话,这是一个谣言。现在的情况是,有时候一句很精彩的话,必须要骗大家说是别人讲的,才会被传播。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方面是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相关部门给出的讯息不够及时准确,透明度不够高;另一方面,在微博的时代,似乎营造了一个文化,每个人都要去争取更多的关注,有更多粉丝,要得到更多人的追捧等等。你在生活中看到一则新闻或者消息的时候,你想都没想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赶紧第一时间转发出去,和朋友分享。谣言就是这样迅速地传播开来的,其实对整个中国经济和文化社会伤害很大。这种事国外有没有?也有,但是我想可能传播谣言的速度没有中国那么快,相信谣言的人没有那么多。
其中,我想还有个原因,就是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当中缺失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个事实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完全接受,要会想这个事实我可不可以去质疑?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这话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动机是什么?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你要问自己很多问题,然后再决定接受这个事实与否。听到任何一个观点,要想一想它夹杂的观点是什么?夹杂的观点是不是在你所了解的领域。这些教育恰恰是我们没有的,所以每当看到一则信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假定它一定是真的,不去想要不要去考证下。
我做节目的时候,发微博或者别人转发给我的微博,我在转发之前,作为一个职业的媒体人,我要去查证一下、得搜索一下。我在采访时有过很多这样的体会。我准备采访比尔·盖茨时,同事给我一份采访提纲,里面有很多在网上搜到的比尔·盖茨说过的话。当我坐在盖茨面前的时候,我说,某年某月某日你说过这句话。他就跟我说:“没说过啊,我真没说过。”然后,我又说那你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也没说过。拿这个举例,我是为了说明,求证精神在我们传播信息的时候非常重要。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学英语,买过几本美国大学生的课外读物,是一些大师写的针对某个社会问题的观点性评论文章。整本书是以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出现,赞成的观点是什么,反对的观点是什么,正反都是很有道理的名家观点。那本书看完以后对我启发很大。
今天,大多数人对待不同的观点都是试着去接纳,没有去质疑和反驳。很多学者也只是一味听,没去思考。
泛货币化的价值观
很多人问过我:芮成钢,你一个中国的小记者到世界各地很多场合去采访一些大国的首脑会不会觉得不自信?我说,最开始的时候紧张过,就像今天和在座的那么多朋友对话,如果换成15年前,我会非常紧张,心跳加速、脸面通红,可能还会说不出话,但是今天我已经非常成熟了,能克服这样的紧张。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面对任何人都不会觉得不自信,因为我逐渐有一个这样的信念:全世界的人,不管国别、年龄、高矮、肤色、国家的强弱、性别、出生、父母是谁、身体的状况,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句话乍听起来可能有些假大空,但大家每个人在脑子里过一下,这句话里是不是有一个信念。如果你明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是一个骨瘦如柴的索马里难民,你还能不能自信?如果明天起来你发现自己是个菲律宾人,对中国来说是个很小的国家的低收入人群,在上海做一个家政服务员,还自信不自信?如果你的答案是不自信,那我告诉你,你总有一天会在任何场合都不自信。
一个索马里的难民,被战乱伤害的人,他们不自信的话,怎么活?难道一辈子都生活在耻辱中吗?答案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自信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这样的信念不是我们创造自信的方法,而是这个世界基本的事实。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家长父辈教育我们更多的是要好好读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这个说法是落后的、封建的,人与人本身就应该平等。中国人是我一定要某方面比你强,我才自信。如果说你骑自行车上班,我得开摩托车,那我比你自信;如果你也开摩托车了,我开了一辆QQ,那我比你自信;你开了QQ,我开宝马,那我比你自信;你开了宝马,我就换劳斯莱斯了,还是我自信,你不自信。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这种自信是不对等的,总会有车比你高档、房子比你大、声音比你好听、家里比你有钱的人,那你怎么面对他们,难道你就不自信了吗?
正是因为“我要比你强,我才自信”的认知,造成了今天我们社会价值观的单一。有了钱就是成功人士,这是一个非常不国际化、非常落后的价值观,一个社会的开放在于有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觉得如果同一个梦想是过好日子,那是对的,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同一个世界,几十亿个梦想。每一个人的梦想,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应该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大学毕业想去做银行家;有的人大学毕业特别想去做老师;有的人愿意去做厨师。每一个人的选择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今天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非常单一。我在耶鲁度过一年。我离开前,很多耶鲁管理学院的中国毕业生来找我,想让我介绍些工作机会。几乎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是想通过我的介绍获得投资银行、私募股权等年薪在15万~20万美元的工作。而美国的孩子,毕业了想来中国的,找我都是说要去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他们说耶鲁管理学院培养MBA,教的是管理,但未必就要去做管理,去公司挣钱,可以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这就是价值观的不同。
2005年~2006年,我在美国。常有国内朋友打电话来聊天,聊着聊着他就说,嘿,成钢,我在北京,哥们又买了一辆新的奔驰硬顶敞篷,赶紧回来玩吧。或者是,嗨,我在北京郊区又买了一个大套的,2000平方米,带游泳池。全是这样的话,这些话我在北京听着会觉得很正常,好像我们生活的价值观就是这样,一个人想和朋友分享的成功就是这样。可我在耶鲁读书的一年,我听着这些话很别扭,因为在耶鲁的时候没有人会这样和我说话。
我们的价值观很多是用钱来衡量的。我在新书里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现象叫,泛货币化,所有东西都变成货币化了。这是很悲哀的。
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可能你本来的价值观不是这样,不知不觉被别人的价值观消费了。你本来想到新疆的某个中学支教,但身边的所有人都说你应该去高盛做投行,结果你就被动摇了。我们生活在商品社会里,我们都是消费者,但我们同时在被消费,我们开始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遥远。夜深人静时,我经常端着一杯茶坐在阳台上,或者在外面走走,自己和自己对话,平时忙忙碌碌很紧张,经常忙个十天半个月的,突然发现自己离自己的内心很遥远,有时候需要给自己的内心打个电话。
前两天,我在北京,有幸和一位83岁的老人一起共进午餐,他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美国国际集团的前任董事长,个人资产在十亿美元以上。我惊讶地发现,他依然还带着一块几十美元的电子表,过着很朴素的生活。我在美国见到他的时候,他也是坐着很普通的车,完全不像美国电影里面表现的亿万富翁过的生活。北京也蛮浮躁的,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被这样的价值观给消费了。
(2012年7月在厦门市图书馆大型公益讲座上的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