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后心电图完全复原与溶栓时间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12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12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心电图完全复原,胸痛及其他临床症状迅速消失,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现,CK-MB峰值提前至14 h内.结论 若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60 min内静脉溶栓,有望使病人心电图完全复原。
【机 构】
:
5154100,广东省揭西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后心电图完全复原与溶栓时间的关系.方法 动态观察12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 12例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心电图完全复原,胸痛及其他临床症状迅速消失,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现,CK-MB峰值提前至14 h内.结论 若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60 min内静脉溶栓,有望使病人心电图完全复原。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自然病程产生不利影响,患者就医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1].临床治疗中抗菌尤为重要,头孢菌素联合阿奇霉素为首选治疗措施,但近年来耐药菌株增加,莫西沙星为中到重度社区或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线用药[2].我们对2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探讨莫西沙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现报告
目的 探讨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能耐受者,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联合β-受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并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缬沙坦加美托洛尔治疗,B组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①两组治疗 10个月后,血压均明显下降.②A组治疗10个月后,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后壁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左室重量及左室重
目的 探讨左房快速起搏对肺静脉前庭电生理重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S1S2程序刺激,快速起搏左房的方法建立心房颤动模型,在起搏前及起搏后4 h对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前庭有效不应期进行测定,并进行房颤诱发,记录房颤发生率.结果 在起搏4 h或诱发房颤下与窦性心律相比各部位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起搏时间延长,房颤的诱发率也增加(P<0.05).结论 快速心房
目的 讨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诊进行积极有效处置的重要性.方法 按照急诊处理原则,积极纠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障碍,维持有效生命体征,监测颅内压,保持内环境稳定,采用脱水、降颅内压、亚低温、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手段,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尽可能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结果 3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13.6%;98例高颅压脑疝患者手术治疗84例,死亡16例,病死率19.05%,而非手术治疗14例,死亡
目的 观察泼尼松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有明显喘憋症状的典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泼尼松1 mg/(kg·d)分2次口服,疗程3 d.结果 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喘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泼尼松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效。
目的 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探讨序贯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组4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有创-无创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方式治疗,观察两组出现有创-无创切换点后2h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有创-无创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入住我院ICU的急性肺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乌司他丁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胸片及预后情况均比对照
目的 探讨岛状皮瓣尿道成形(Duckett)术式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Duckett术式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20例.结果 20例尿道下裂患儿,15例术后恢复良好,阴茎充分伸直,尿道外口位置良好,排尿良好,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5%.结论 通过正确应用Duckett术式,可以较好地改善阴茎外观,矫正阴茎下曲,使尿道开口接近正常,尿流尿线正常,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药物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是否可以减少心房颤动复律后的复发.方法 将持续性或阵发性心房颤动经电转复或药物恢复窦性心律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小剂量胺碘酮组与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组.分别于治疗后每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6、12、18、24个月复查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情况;复律后次日及6、12、18、24个月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大小变化.结果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选取30例肝功能为Child-PughB级患者在治疗前及好转后双份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变化.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症状常不典型,以肝病症状为主,且糖尿病的并发症少见;血糖异常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