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黏附中的逆锁键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oyo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锁键是受体和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反常”现象,属于受体-配体动态键的一种,在pN量级外力的影响下,其键寿命在特定范围内会随着所施加外力的增加而增加.逆锁键主要参与细胞黏附、细胞活化等过程,并与滑移键组成分子开关来调节各项与分子黏附相关的生命活动.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尿路感染、T细胞受体抗原识别、微丝解聚、Notch信号通路激活等重要生命活动已被证实与逆锁键密切相关.近期已有发现证实TCR-pMHC复合物中的逆锁键与癌症的引发也存在密切联系,这一发现提供了改进TCR-T(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免疫疗法的新方向.本文概述了逆锁键在几类重要生命活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潜在的医学研究前景.
其他文献
生态敏感性是衡量区域生态脆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评价结果对于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土壤侵蚀与酸雨侵蚀两方面选取了7个敏感因子,在GIS支持下,将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决策法相结合分析江西省龙南县2003—2018年生态敏感性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 2003—2018年,龙南县生态敏感性始终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2)龙南县生态敏感性在空间上具有正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是从源头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减施或不施农药化肥,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标准及影响因素对于持续推行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洞庭湖流域农户调研数据出发,基于效用理论和补偿原理构建效用函数测度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个人效用最大化时的生态补偿额度,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受偿意愿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在给予一定生态补偿的情况下,调查区有77.3%的农户愿意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若减少50%的化肥农药施用量,不考虑客观因素的非参数农业面源污染
鸭绿江河口是东北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鸭绿江河口湿地为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随机森林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20年鸭绿江河口的6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分析湿地面积、景观指数、湿地质心迁移及中朝湿地对比等,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年间,研究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
探究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选取了道路宽度、物种属性、植被类型、植物生长型和道路所属纬度等5个研究最多的因素,通过Meta分析,探讨了它们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的影响.结果 发现:在这5个因素中,物种属性(是否是本地植物)对路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最大.外来植物、本地植物和不区分类型植物(在研究中不区分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显著升高(幅度分别为130.5%、14.9%和27.0%),且外来植物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本地植物.路域植物物
保护优先区系统判识是实现生物多样性高效保护的关键途径之一.云南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还未见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规划研究,且已有研究仅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状况,而对其他保护地类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本文以保护物种为指示对象,首先应用物种分布与系统保护规划模型判识出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然后,通过与3个已有保护优先区图层对比分析,研究陆栖脊椎动物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评估了6种已建保护地类型对保护优先区的保护状况.结果 表明:(1)按照17%和31%的面积保护目标,判识出的陆栖脊椎动物保护
明确水稻旱作对棉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微菌核数量的影响,对提高新疆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水平有积极意义.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采自棉田的棉花、旱作水稻根际土壤进行测序分析,并结合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土壤中黄萎病菌微菌核的数量.结果 表明,在97%相似水平上,10月旱作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的ACE指数、Chao1指数、OTU数量与棉花根际土壤的差距较7月增大,但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在细菌属分类水平上,丰度前20种群的丰度和组成在7月与10月两时期
海洋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象山港海域浮游细菌的群落特征,比较不同生境类型中菌落组成和结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生境水体中菌落差异的形成原因,本研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了象山港海域的网箱养殖区、牡蛎养殖区、人工鱼礁区和天然对照区等4种生境类型中海水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 表明:在海水样本中共检测到46个门类的细菌,其主要类群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0.74%)、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13.80%)、
水深和氮营养是影响湿地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植物功能性状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研究水深和氮营养添加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预测未来环境变化下其生长与分布趋势的变化.特别是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深和氮营养变化对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会更加深刻而复杂.本文分别从水深、氮添加及两者交互对湿地植物的生长性状、克隆繁殖性状和生物量积累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未来应该加强对湿地植物地下及克隆繁殖性状的研究,重点关注多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系统性研究,深入探究水深和氮添加交互对湿地
声音是大自然的基本属性,利用声音监测技术开展鸟类多样性和丰富度的研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鸟类调查方法的不足.本研究以鄱阳湖典型人控湖汉芳兰湖为区域,于2020年4-6月采用专业的声音仪器Song Meter SM4在研究区域布设的监测点采集每天00:00、06:00、12:00和18:00时刻的鸟类声音数据,借助统计软件R中声音处理程序包将鸟类声音数据转化为具有生物信息的声学指标——生物声学指数(BI指数),用以阐明这3个月每天凌晨、早上、中午和傍晚对应的鸟类多样性特征及活动习性强弱程度,揭示鄱阳湖典型湿地长
我国北方草原区分布大量露天煤矿,其采损边坡土壤水蚀严重,生态修复阻力较大.为设计符合周边自然草原植被布局方式的矿山内排土场边坡,提出一种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布设方法,并以内蒙古胜利矿区周边典型自然草原为例,结合CLiDE演化模型,评价不同植株布设方式下边坡样本的抗水蚀改良效果.结果 表明:1)视觉效果上,基于对象学习的植株近自然模拟结果与自然草地相似,都具有中尺度上的条带性分布特征和小尺度上的随机性分布特征;2)统计结果显示,近自然布设模拟结果与自然草地在团簇中心点数量、分布形式以及植株条带特征参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