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比国家主席还高的科学家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平常人眼里,科学界的人们在1949年后好长时间都不大吃香。因此,当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当年有的科学家工资比毛主席还高,我着实有些不能相信。
  然而老先生说这是事实。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叶企孙先生。
  老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工作,担任秘书,而秘书们的总管是谁呢?这个人的名字也会有很多人熟悉,那就是邓稼先。
  数理化学部是科学院当时的第一大部(似乎还有一个科学技术部),在这里做秘书,最低,也得是当时全国十大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老先生告诉我,当年他毕业的时候,全国只有五万名大学生,今天,有五百万,是他想不到的。
  因为做这个秘书,教授们的工资多少,老先生也自然有数。当时,叶企孙先生的工资,是三百六十元。毛泽东呢,则是四百零四点八元。
  如果是这样,怎么能说叶先生比毛公工资还高呢?因为叶先生还有一个固定收入,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委员每个月要补贴一百元钱的。所以叶先生的固定收入是四百六十元。
  四百六十元是个什么概念呢?老先生说,当时他的师兄在清华教书,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所以叶企孙先生当时实在“阔”得很。
  不过叶先生却是很简朴的人。钱,多半是接济学生和给穷亲戚花掉了。那位在数理化学部当秘书的老先生,当时经常为了审稿的事情去叶先生家,那时候没有传真和电子邮件,重要的稿件只能秘书自己跑。他说叶先生家在北大,是个老院子,周围环水,给人感觉像个岛,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地方,但先生偶尔留他吃饭,一起吃的都是很简单的饭菜。唯有一次吃到了好東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先生看他送稿来,就招呼他说:“来得正好。”于是送给他四个苹果。
  当时的情况是全国都在挨饿,先生也很消瘦,却有苹果给自己吃,还能带回家!小秘书喜出望外,那苹果的滋味和带来的快乐,一直记到了几十年后。
  秘书后来才知道,叶先生是政协委员,有权利到政协的内部商店买东西十次(估计是一年十次)。当时学生们没有东西吃,叶先生就把能买的配额都买了苹果,放在家里,来的学生、同事就一人送四个,送完了,自己再去买。
  先生自己吃过没有,就不知道了。
  叶企孙先生何许人也?
  叶企孙,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他的门下,走出了中国科学院七十九名院士。他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科学研究院干事长,而在学术上,他为精确测量巴朗克常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不懂巴朗克常数,但我记得有了这个常数以后,有很多物理方面的计算就变得迎刃而解。
  叶先生晚年极惨,《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一书中,曾描述穷途末路的先生——“当时不少人在海淀中关村一带见到了这种情景:叶企孙弓着背,穿着破棉鞋,踯躅街头,有时在一家店铺买两个小苹果,过走边啃,碰到熟识的学生便说:‘你有钱给我几个。’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而叶先生的侄子回忆,在那样的时刻,叔父没有向任何人表示过他一生很悲惨,他对自己的遭遇淡然处之。疾病缠身、两脚肿胀、小便失禁的叶先生,经常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87年,叶企孙先生平反昭雪,重还清白。
其他文献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对董传的评价是:“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温家宝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
目的 探讨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对产后出血产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0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