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病例进行观察及对症治疗,每1小时测量血压,必要时每15-30分钟测血压1次。对于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对症处理。结果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于透析开始后2-3小时,发生率较高。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可迅速缓解,注重调整患者自身的营养状态及自身疾病状态。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即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超滤效果更佳。对于以上处理不能解决低血压且白蛋白不低情况,可改变透析方式增加透析滤过和透析频率(每周4次,每次4小时),可缓解。结论低血压是血透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症状性低血压在血透过程中及透析结束后即刻发生的概率约为20%-30%,也是内瘘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D 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