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基于"大概念"视角,对高职数学课程零点定理这一节进行了教学设计,用概念教学理论和实际例子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在线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习与巩固,提出与零点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并阐述了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基金项目】
:
202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大概念’视角下高职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SQ201072)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大概念"视角,对高职数学课程零点定理这一节进行了教学设计,用概念教学理论和实际例子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在线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习与巩固,提出与零点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并阐述了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于“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分析,围绕思政目标、思政内容,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等方面总结了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做法,一是优化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设计培养科学素养;二是充实课程思政内容,教学过程锻造创新精神;三是注重情境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服务社会发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STEAM理念的应用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通过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理实结合,依托学科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创造性学习。同时,结合学生反馈采取多元评价,在STEAM理念驱动下,信息技术教学将更富趣味化和实践化特色,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将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有效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之举。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进行探析,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初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融合的途径,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区域性差异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10年与2020年公开的人口受教育数据,运用系统聚类分析、集中化指数和GIS技术,对中国31个地区的人口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将中国31个地区按照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分为五类.从2010年到2020年,这五类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约增长0.92年.教育的区域性差异主要在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比重上.从空间分布
在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水利机电工程因涉及工种多,技术含量高和各个环节的协调等许多问题,使得实施项目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了水利机电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思政学科育人本质,提高中职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关键路径。基于此,针对中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弊端,围绕大单元主题名称、大单元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评价、大单元学习活动四个维度开展对策探讨,以实现中职思政课的变革突破。
本文主要研究了高分子废显影液中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的回收工艺,在不同温度、压力、浓度条件下,研究了废显影液经过纳滤后的COD含量以及TMAH回收率,结果表明:COD含量主要受温度影响较大,TMAH回收率主要受初始浓度影响较大。根据废液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提出纳滤法回收TMAH较优的条件为室温,1.5 MPa;在此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显影液COD含量可以控制在40 ppm以下,TMAH回收率能够
学科知识之间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优化数学课程内容,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数学课堂综合化实施。”通过从学科融合,引发兴趣之源;学科融合,提升课堂效率;学科融合,优化课堂结构;学科融合,挖掘教材资源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以期训练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信息技术已经完成了全方位渗透,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还是在教育教学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现代教学思潮的影响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给课堂带来新鲜感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进行认知构建、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升级多维训练等,这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而龙头企业在这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通过数据搜集,针对近5年来河北省的农业龙头企业,分析其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