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父母,基本都只有一个孩子,不像教育了七八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那么有经验,其实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有几个关键点要提醒大家注意:我是学家庭治疗的,主要是在临床,掌握一种系统式的家庭治疗,注重的是一种关系。我们常常观察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他们的语言,他们存在的规律是什么。于是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不是父母亲跟孩子关系的表面现象如何,而是在表面的互动下的关系层面和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
让孩子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1、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2、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3、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4、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5、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
怎样保护孩子:
现在的父母,基本都只有一个孩子,不像教育了七八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那么有经验,其实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有几个关键点要提醒大家注意:我是学家庭治疗的,主要是在临床,掌握一种系统式的家庭治疗,注重的是一种关系。我们常常观察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他们的语言,他们存在的规律是什么。于是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不是父母亲跟孩子关系的表面现象如何,而是在表面的互动下的关系层面和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
讲一个故事。我的门诊经常会接待这样的孩子:大多是男孩,这些男孩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小时候得过比较重的病,如癫痫或其他病,因而就被高度保护。因为爸爸妈妈会害怕这个孩子受到任何危险,比如小时候孩子得一些流感、肝炎,或其他疾病,这个孩子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了,因为爸爸妈妈必须要过度保护他,不让他遭受任何的危险。
这样的孩子在特殊的保护下,令他们失去了很多能力,虽然他在父母亲的帮助下生活很好、学习很好,可是到了青春期(15、16岁),都会出现一些麻烦,这些麻烦就是家长所担心的——跟周围的孩子没法交流,无法得到一种智慧性的情感。于是爸爸妈妈就拼命的帮他补偿,因为他不是去鼓励孩子去承受因长期处于高度保护下失去的应有的发展(如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是更加保护,使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陷入困境。比如这个孩子跟某一个孩子发生争执,妈妈就去找老师谈,出面找对方的家长谈。
通过这样的保护,看起来是让这个孩子顺利的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可是到高中基本就不行了,因为孩子上了高中,你的保护就失效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15岁、16岁、17岁已经社会化了,他们处在夹缝里面。小时候为了保护孩子,爸爸妈妈是对的,但是保护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应该保护,什么事情不能保护?
我们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当前国际潮流来看,家长应从三方面来关心孩子:
第一,身体发育。假如这个孩子有疾病,差不多孩子就拥有了某种特权,这个特权就是爸爸妈妈不得不怎么样,这是偏颇的。
第二,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包括学习和社会能力、运动能力、音乐与艺术的修养。
第三,个性的成长和心理发育的完成。这三个方面其实都是相通的,因为身体的健壮、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发展顺利,有病的孩子,因为过度需要帮助,就有补偿关系,这个补偿就使孩子不去发展种种能力。
前天我看到一个孩子,已经30余岁了,一直不能够很好的生活,从17岁开始就一直在看心理医生、吃药,有各种各样的病。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这个孩子不在他妈妈身边,而是在一个陌生人身边的时候,他挺正常的,他可以跟很多人交谈,他可以买他的书,可以和别人讨价还价。但是只要他妈妈在身边时,他就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病人,而且露出了很呆傻的笑容。所以,孩子的问题也是母亲的共病,这个病由母亲构成,如果妈妈不在他身边,这个病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母亲和孩子形成的共病关系,这个病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他妈妈病得比孩子还重。实际上妈妈替代了孩子的社会功能,她在完成孩子的社会功能。当孩子要和社会接触的时候,他首先要支配他妈妈去做,强迫他妈妈去给医生打电话,让妈妈去跟医生商量需要的事情,总是他母亲去陪他看病,把药买回来,这个孩子可以随意的不吃,实际上妈妈就成了孩子的一种功能。但是如果妈妈继续愿意扮演这个功能,孩子永远不会好。
给孩子足够的信息刺激:
父母应该具有对孩子心理智力成长阶段和需要的认识,照料孩子的时候内心要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现在很多父母希望尽善尽美孩子的教育,看很多书,听很多专家的课,希望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或者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实际上是没有的。
因为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心智在发展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现在有这样一些观点:第一,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色,你不可能用一致性的教育把他教育好,也就是说对别人有益的经验对你的孩子不一定就好。你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孩子并愿意伴随着他长大。第二,科学研究过智力早熟的孩子往往成年后都不聪明,正如生长缓慢的树成长的时间长,长得也高大一样。儿童智力需要一个缓慢的对环境的自适应过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帮助孩子拔高语言的读写算能力,小时候是可凸现出自己孩子的优势,但这是一种伪智力,是父母的智慧被叠加的结果。智力成长也跟建筑一样,地基的结石不仅仅看水泥多少,还要看你混合的基质。研究证明,孩子感知世界的能力在没有学习母语时,是敏锐和自由的。一旦学会母语,开始有母语思维,很多感知能力就退化了,孩子感知的世界被大大缩水。
那么,心理学把人的自我看成是文化内化的结果,或是信息堆砌的结果。在混沌理论问世以后,怎么让孩子的心智发展得好,就需要采用刺激或者是扰动技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智力怎样,有哪些天赋的能力,当然孩子也不知道。而每种天赋都有一个合适的神经发展敏感期,这些敏感具有一种节律性,小的时候适当的信息刺激可以使这种神经通路诞生。
比如弹钢琴,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弹钢琴弹到九级,其实他早已经不想弹了,恨不得把钢琴砸了。现在认为,刺激达成就可以了,以后孩子会自己做选择。小时候我们让他在运动方面、艺术方面,音乐戏剧,手工雕塑,知识语言方面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点到为止。如果他有某个天赋才能,五岁前适当的接触可以确保少年或青年兴趣和才能的再现,出现优于他人的发展。
这里介绍一个名词,即初始条件,初始条件不一样的孩子,未来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孩子在农村,在一个完全消息闭塞的地方,他10岁以后来到城市,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音乐家恐怕就不行了,但是要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是可以的,因为那个资本在农村也可以得到,智力是足够的。但是对艺术,对政治氛围,对文化的刺激就比较少。如果他在10岁前没有受到足够相关的刺激,他成年后要发展,不管他怎么刻苦,永远会比同样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要慢,发展的成就水平也要低。
孩子的智力需要全方位发展,在十岁以前片面的强调一种能力,可能得到的优势远比失去的少得多。父母要把成长的选择还给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打好方方面面的基础,而非得一而舍其它,这就尽到了父母的职责。考虑到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故意放慢对孩子的语言教育,语言的刺激和学习让孩子在沟通交流上快速获益,这会让他对其它的信息理解能力变弱,同样人类的语言会附带着思维逻辑和价值系统,也会束缚孩子对自在世界的感觉。双语教育(如中、英)并行可以对孩子敏感到语言系统对认知功能的限制,当然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成长期,鼓励孩子用音乐、形体、图画、自然形色、直觉、想象(非语言的,内在享受般的,不指向与人交流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和生命的知觉,可以帮助孩子维持高速的智力与心理成长!
(编辑 刘旖)
作者简介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精神专业执业医师,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执业资格,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北大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导师,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
北京电视台心理学顾问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栏目心理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心理专家。北京电台《心理家园》心理主持、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话》亲子栏目的心理主持。
著有《根源舞》、《陪孩子长大》、《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文集》、《婚姻的烦恼》等书籍。
李子勋寄语:
对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心理能力
人对痛苦的体验比较深刻,对幸福这样的心理体验就有些肤浅。也许有人说她曾经幸福过,不过在幸福的时刻并没有那么多的幸福感,只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感觉那已经是相当的幸福了。当有人宣称她很幸福的时候,常常也是感觉幸福正在溜走,或正在担心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不好事情的时候。
心理深层的幸福感常常体现在这样的时刻:一个欲望得到实现,如性欲、成就欲、金钱欲、权力欲,而新的欲望还没有生成。遗憾的是一个欲望的满足常常是另一个更大欲望产生的根源。或者,人从一种不良情绪中脱离,如从压力、焦虑、恐惧中舒缓,而新的紧张还没开始。同样遗憾的是情绪像一种流动的能量,当旧的紧张平复的时候,新的紧张已经开始。
如果用花儿来象征着幸福,你立即发现幸福的寓意是因人不同的,正如花有千样红,万种态,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期待,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花的另一个寓意是幸福只是生命中灿烂的一瞬,更多的人生是平淡。
当我们降低对生活、对工作、对他人的期待时,我们常常容易跟幸福邂逅。当我们假定自己是幸福的,并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时候,哪怕坐在黄连树下,也会因为自己还在感觉,还有呼吸和心跳,还在观察这个值得珍惜的世界,所以心身依然处在幸福中。那么,如果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民族总是感觉不幸福,并不是什么事,什么工作,什么人,什么制度让她们不幸福,而是她们缺少感觉幸福的心理能力。
其实,对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心理能力。真正的幸福感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是人对世界、对人类和对自己所持的一种态度。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满足、博爱,我们就创造了幸福。幸福只能从内心去寻找,当你找到幸福的时候,你的生活也会变得阳光灿烂。
小贴士
24句人生小提示
——献给正在努力以及打算努力的你们
1.再烦:也别忘记微笑。
2.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3.再苦:也别忘记坚持。
4.再累:也要爱自己。
5.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
6.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7.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
8.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9.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
10.无论输赢都要高姿态。
11.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12.泪水和汗水的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13.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
14.变成熟是选修课。
15.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
16.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17.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18.当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高调,但不能跑调。
19.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
20.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21.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22.让梦想成真的最好方法就是醒来。
23.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就要拥有,而是拥有的一切都爱。
24.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力量、希望和信心。
让孩子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1、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2、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3、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4、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5、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
怎样保护孩子:
现在的父母,基本都只有一个孩子,不像教育了七八个孩子的爸爸妈妈那么有经验,其实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有几个关键点要提醒大家注意:我是学家庭治疗的,主要是在临床,掌握一种系统式的家庭治疗,注重的是一种关系。我们常常观察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他们的语言,他们存在的规律是什么。于是我们发现,最重要的不是父母亲跟孩子关系的表面现象如何,而是在表面的互动下的关系层面和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
讲一个故事。我的门诊经常会接待这样的孩子:大多是男孩,这些男孩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小时候得过比较重的病,如癫痫或其他病,因而就被高度保护。因为爸爸妈妈会害怕这个孩子受到任何危险,比如小时候孩子得一些流感、肝炎,或其他疾病,这个孩子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了,因为爸爸妈妈必须要过度保护他,不让他遭受任何的危险。
这样的孩子在特殊的保护下,令他们失去了很多能力,虽然他在父母亲的帮助下生活很好、学习很好,可是到了青春期(15、16岁),都会出现一些麻烦,这些麻烦就是家长所担心的——跟周围的孩子没法交流,无法得到一种智慧性的情感。于是爸爸妈妈就拼命的帮他补偿,因为他不是去鼓励孩子去承受因长期处于高度保护下失去的应有的发展(如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是更加保护,使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陷入困境。比如这个孩子跟某一个孩子发生争执,妈妈就去找老师谈,出面找对方的家长谈。
通过这样的保护,看起来是让这个孩子顺利的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可是到高中基本就不行了,因为孩子上了高中,你的保护就失效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到了青春期,15岁、16岁、17岁已经社会化了,他们处在夹缝里面。小时候为了保护孩子,爸爸妈妈是对的,但是保护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应该保护,什么事情不能保护?
我们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当前国际潮流来看,家长应从三方面来关心孩子:
第一,身体发育。假如这个孩子有疾病,差不多孩子就拥有了某种特权,这个特权就是爸爸妈妈不得不怎么样,这是偏颇的。
第二,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包括学习和社会能力、运动能力、音乐与艺术的修养。
第三,个性的成长和心理发育的完成。这三个方面其实都是相通的,因为身体的健壮、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发展顺利,有病的孩子,因为过度需要帮助,就有补偿关系,这个补偿就使孩子不去发展种种能力。
前天我看到一个孩子,已经30余岁了,一直不能够很好的生活,从17岁开始就一直在看心理医生、吃药,有各种各样的病。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这个孩子不在他妈妈身边,而是在一个陌生人身边的时候,他挺正常的,他可以跟很多人交谈,他可以买他的书,可以和别人讨价还价。但是只要他妈妈在身边时,他就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病人,而且露出了很呆傻的笑容。所以,孩子的问题也是母亲的共病,这个病由母亲构成,如果妈妈不在他身边,这个病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母亲和孩子形成的共病关系,这个病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他妈妈病得比孩子还重。实际上妈妈替代了孩子的社会功能,她在完成孩子的社会功能。当孩子要和社会接触的时候,他首先要支配他妈妈去做,强迫他妈妈去给医生打电话,让妈妈去跟医生商量需要的事情,总是他母亲去陪他看病,把药买回来,这个孩子可以随意的不吃,实际上妈妈就成了孩子的一种功能。但是如果妈妈继续愿意扮演这个功能,孩子永远不会好。
给孩子足够的信息刺激:
父母应该具有对孩子心理智力成长阶段和需要的认识,照料孩子的时候内心要知道哪些是重要的。现在很多父母希望尽善尽美孩子的教育,看很多书,听很多专家的课,希望找到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或者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实际上是没有的。
因为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心智在发展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现在有这样一些观点:第一,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特色,你不可能用一致性的教育把他教育好,也就是说对别人有益的经验对你的孩子不一定就好。你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孩子并愿意伴随着他长大。第二,科学研究过智力早熟的孩子往往成年后都不聪明,正如生长缓慢的树成长的时间长,长得也高大一样。儿童智力需要一个缓慢的对环境的自适应过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帮助孩子拔高语言的读写算能力,小时候是可凸现出自己孩子的优势,但这是一种伪智力,是父母的智慧被叠加的结果。智力成长也跟建筑一样,地基的结石不仅仅看水泥多少,还要看你混合的基质。研究证明,孩子感知世界的能力在没有学习母语时,是敏锐和自由的。一旦学会母语,开始有母语思维,很多感知能力就退化了,孩子感知的世界被大大缩水。
那么,心理学把人的自我看成是文化内化的结果,或是信息堆砌的结果。在混沌理论问世以后,怎么让孩子的心智发展得好,就需要采用刺激或者是扰动技术。父母不知道孩子的智力怎样,有哪些天赋的能力,当然孩子也不知道。而每种天赋都有一个合适的神经发展敏感期,这些敏感具有一种节律性,小的时候适当的信息刺激可以使这种神经通路诞生。
比如弹钢琴,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弹钢琴弹到九级,其实他早已经不想弹了,恨不得把钢琴砸了。现在认为,刺激达成就可以了,以后孩子会自己做选择。小时候我们让他在运动方面、艺术方面,音乐戏剧,手工雕塑,知识语言方面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点到为止。如果他有某个天赋才能,五岁前适当的接触可以确保少年或青年兴趣和才能的再现,出现优于他人的发展。
这里介绍一个名词,即初始条件,初始条件不一样的孩子,未来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孩子在农村,在一个完全消息闭塞的地方,他10岁以后来到城市,他想成为一个艺术家、音乐家恐怕就不行了,但是要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是可以的,因为那个资本在农村也可以得到,智力是足够的。但是对艺术,对政治氛围,对文化的刺激就比较少。如果他在10岁前没有受到足够相关的刺激,他成年后要发展,不管他怎么刻苦,永远会比同样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要慢,发展的成就水平也要低。
孩子的智力需要全方位发展,在十岁以前片面的强调一种能力,可能得到的优势远比失去的少得多。父母要把成长的选择还给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打好方方面面的基础,而非得一而舍其它,这就尽到了父母的职责。考虑到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故意放慢对孩子的语言教育,语言的刺激和学习让孩子在沟通交流上快速获益,这会让他对其它的信息理解能力变弱,同样人类的语言会附带着思维逻辑和价值系统,也会束缚孩子对自在世界的感觉。双语教育(如中、英)并行可以对孩子敏感到语言系统对认知功能的限制,当然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成长期,鼓励孩子用音乐、形体、图画、自然形色、直觉、想象(非语言的,内在享受般的,不指向与人交流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和生命的知觉,可以帮助孩子维持高速的智力与心理成长!
(编辑 刘旖)
作者简介
李子勋,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医生,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学员。精神专业执业医师,北京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执业资格,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理事,北大心理系研究生临床指导导师,家庭治疗专业督导师,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师。
北京电视台心理学顾问北京电视台《心理时间》栏目心理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心理专家。北京电台《心理家园》心理主持、中央广播电台《星星夜话》亲子栏目的心理主持。
著有《根源舞》、《陪孩子长大》、《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文集》、《婚姻的烦恼》等书籍。
李子勋寄语:
对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心理能力
人对痛苦的体验比较深刻,对幸福这样的心理体验就有些肤浅。也许有人说她曾经幸福过,不过在幸福的时刻并没有那么多的幸福感,只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感觉那已经是相当的幸福了。当有人宣称她很幸福的时候,常常也是感觉幸福正在溜走,或正在担心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不好事情的时候。
心理深层的幸福感常常体现在这样的时刻:一个欲望得到实现,如性欲、成就欲、金钱欲、权力欲,而新的欲望还没有生成。遗憾的是一个欲望的满足常常是另一个更大欲望产生的根源。或者,人从一种不良情绪中脱离,如从压力、焦虑、恐惧中舒缓,而新的紧张还没开始。同样遗憾的是情绪像一种流动的能量,当旧的紧张平复的时候,新的紧张已经开始。
如果用花儿来象征着幸福,你立即发现幸福的寓意是因人不同的,正如花有千样红,万种态,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期待,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花的另一个寓意是幸福只是生命中灿烂的一瞬,更多的人生是平淡。
当我们降低对生活、对工作、对他人的期待时,我们常常容易跟幸福邂逅。当我们假定自己是幸福的,并用幸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时候,哪怕坐在黄连树下,也会因为自己还在感觉,还有呼吸和心跳,还在观察这个值得珍惜的世界,所以心身依然处在幸福中。那么,如果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民族总是感觉不幸福,并不是什么事,什么工作,什么人,什么制度让她们不幸福,而是她们缺少感觉幸福的心理能力。
其实,对幸福的感觉是一种心理能力。真正的幸福感是谁也拿不走的,那是人对世界、对人类和对自己所持的一种态度。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满足、博爱,我们就创造了幸福。幸福只能从内心去寻找,当你找到幸福的时候,你的生活也会变得阳光灿烂。
小贴士
24句人生小提示
——献给正在努力以及打算努力的你们
1.再烦:也别忘记微笑。
2.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3.再苦:也别忘记坚持。
4.再累:也要爱自己。
5.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
6.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7.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
8.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9.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
10.无论输赢都要高姿态。
11.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12.泪水和汗水的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得成功。
13.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
14.变成熟是选修课。
15.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
16.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17.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18.当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高调,但不能跑调。
19.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
20.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21.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22.让梦想成真的最好方法就是醒来。
23.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爱就要拥有,而是拥有的一切都爱。
24.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力量、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