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涡阳县城市绿化的发展,近年来,城区新建道路、公园、街头憩地、绿道等地段栽植2米高以上紫薇18000余株,对提升城市绿化档次,丰富绿化树种起到很好作用;给城区带来了几许风景,但随着紫薇的大量栽植,其病虫害却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的容貌。笔者自2012年以来结合本身工作,重点对紫薇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紫薇主要病虫害为紫薇长斑蚜、紫薇绒蚧和紫薇白粉病。
[关键词]紫薇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P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8-0372-01
紫薇,又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且根、皮、叶、花皆可入药。自2009年以来园艺工作者从中选出了翠薇、红紫薇、速生紫薇,从国处引进了红火箭、红火球等品种。
1.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Tinocallis(=Sarucal-lis)kahawaluo Kaiani(KirkaIdy〗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
1.1 危害
对紫薇的危害年年发生,常盖满幼叶反面,使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1.2 形态特征
1.2.1有翅孤雌蚜:体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一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一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
1.2.2无耻胎生雌蚜: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型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橘黄色。
1.2.3有翅胎生雌蚜:与无耻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1个黑色横斑。
1.3 生活史及习性
紫薇长斑蚜在我县1年可发生10多代,以卵在芽腋、芽缝、枝杈等处越冬。翌春当紫薇萌发新梢抽长时,发生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有翅蚜再迁飞扩散。
1.4 防治方法
1.4.1园艺防治
修剪萌发枝及清理枝杈处翘裂的皮层,清除烧毁,以减少越冬芽卵。
1.4.2发生初期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或0.9%爱福丁(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50%抗蚜威1500倍液。
2.紫薇绒蚧
2.1 危害
紫薇绒蚧(Erio-coccus lagerstroemicae Kuwana)又名石榴毡蚧、紫薇绒粉蚧、袋蚧等,属同翅目,蚧总科,绒蚧科。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紫薇、石榴茎干、枝条,常造成成长势衰弱。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使叶面枝干失去光泽。
2.2 形态特征
2.2.1成虫:雌成虫扁平,椭圆形,深紫红色。外覆白色毡状蜡层,呈袋状介壳。长2-3毫米。
2.2.2卵:椭圆形,淡紫红色。
2.2.3若虫:初孵时淡黄色。
2.2.4蛹:只有雄蛹,長椭圆形,紫褐色,包背于袋状蜡层中,长1.0-1.5毫米。
2.3 生活史及习性
紫薇绒蚧每年发生2-4代。越冬虫态有卵、2龄若虫和成虫,各地不尽相同。在上海地区,以成虫越冬。经多年观察,产卵期,第一代为3月上旬,第二代为4月下旬,第三代为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期分别为3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若虫孵化后沿寄主枝条爬行,在缝隙中定居刺吸为害。雌虫产卵时均产于绒毡状蜡质介壳(卵囊)下面母体后方,每头雌成虫产卵115粒左右。
2.4 防治方法
2.4.1园艺防治:结合冬季养护,剪除有虫枝条。
2.4.2人工防治:注意平时养护观察,一有发现即用毛刷刷去。
2.4.3药物防治:春季萌发抽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号机油乳剂10-30倍液;若虫孵化期喷洒40%速扑杀,或25%氧化乐果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3.紫薇白粉病
3.1 病原
为南方钩丝壳菌(Unci-nula austroliana Mealp.),属核菌钢,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着生。
3.2 传染途径
紫薇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袍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病害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气痰热时停止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下部萌生的枝叶感病要重,场地湿冷、闷热、通风透光不良时病重。
3.3 症状
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春季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展开后即可病感,叶上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生长。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
3.4 防治方法
3.4.1园艺防治:紫薇萌生力强,重病的成熟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的枝条,清除病落叶、病梢,可以减轻侵染。家庭盆栽紫微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
3.4.2药剂防治:可喷洒20%粉锈宁4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结语
紫薇作为常见的园林花木,从夏季至秋季,紫薇花朵繁茂,花色艳丽,花期特长,故有“百日红”的美称。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洁,又抗污染,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紫薇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在其生长季节,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防治,时时注意作好病虫害防治的工作。
[关键词]紫薇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P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8-0372-01
紫薇,又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也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且根、皮、叶、花皆可入药。自2009年以来园艺工作者从中选出了翠薇、红紫薇、速生紫薇,从国处引进了红火箭、红火球等品种。
1.紫薇长斑蚜
紫薇长斑蚜〖Tinocallis(=Sarucal-lis)kahawaluo Kaiani(KirkaIdy〗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
1.1 危害
对紫薇的危害年年发生,常盖满幼叶反面,使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1.2 形态特征
1.2.1有翅孤雌蚜:体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一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一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
1.2.2无耻胎生雌蚜: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型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橘黄色。
1.2.3有翅胎生雌蚜:与无耻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1个黑色横斑。
1.3 生活史及习性
紫薇长斑蚜在我县1年可发生10多代,以卵在芽腋、芽缝、枝杈等处越冬。翌春当紫薇萌发新梢抽长时,发生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有翅蚜再迁飞扩散。
1.4 防治方法
1.4.1园艺防治
修剪萌发枝及清理枝杈处翘裂的皮层,清除烧毁,以减少越冬芽卵。
1.4.2发生初期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或0.9%爱福丁(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50%抗蚜威1500倍液。
2.紫薇绒蚧
2.1 危害
紫薇绒蚧(Erio-coccus lagerstroemicae Kuwana)又名石榴毡蚧、紫薇绒粉蚧、袋蚧等,属同翅目,蚧总科,绒蚧科。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紫薇、石榴茎干、枝条,常造成成长势衰弱。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使叶面枝干失去光泽。
2.2 形态特征
2.2.1成虫:雌成虫扁平,椭圆形,深紫红色。外覆白色毡状蜡层,呈袋状介壳。长2-3毫米。
2.2.2卵:椭圆形,淡紫红色。
2.2.3若虫:初孵时淡黄色。
2.2.4蛹:只有雄蛹,長椭圆形,紫褐色,包背于袋状蜡层中,长1.0-1.5毫米。
2.3 生活史及习性
紫薇绒蚧每年发生2-4代。越冬虫态有卵、2龄若虫和成虫,各地不尽相同。在上海地区,以成虫越冬。经多年观察,产卵期,第一代为3月上旬,第二代为4月下旬,第三代为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期分别为3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若虫孵化后沿寄主枝条爬行,在缝隙中定居刺吸为害。雌虫产卵时均产于绒毡状蜡质介壳(卵囊)下面母体后方,每头雌成虫产卵115粒左右。
2.4 防治方法
2.4.1园艺防治:结合冬季养护,剪除有虫枝条。
2.4.2人工防治:注意平时养护观察,一有发现即用毛刷刷去。
2.4.3药物防治:春季萌发抽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号机油乳剂10-30倍液;若虫孵化期喷洒40%速扑杀,或25%氧化乐果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3.紫薇白粉病
3.1 病原
为南方钩丝壳菌(Unci-nula austroliana Mealp.),属核菌钢,白粉菌目。在叶两面着生。
3.2 传染途径
紫薇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袍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病害一般在5月份开始发生,6月份趋于严重,7-8月份天气痰热时停止或较轻,9-10月份又可再度病重。下部萌生的枝叶感病要重,场地湿冷、闷热、通风透光不良时病重。
3.3 症状
紫薇白粉病在叶嫩梢和花蕾上发生。春季嫩梢、叶感病后扭曲变形,上覆一层白粉。叶展开后即可病感,叶上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时也可连成一片。病叶提前脱落,影响生长。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
3.4 防治方法
3.4.1园艺防治:紫薇萌生力强,重病的成熟可于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的枝条,清除病落叶、病梢,可以减轻侵染。家庭盆栽紫微应及时摘除病叶,并将盆花放置在通风透光处。
3.4.2药剂防治:可喷洒20%粉锈宁4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于5月中旬起,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4次。
结语
紫薇作为常见的园林花木,从夏季至秋季,紫薇花朵繁茂,花色艳丽,花期特长,故有“百日红”的美称。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洁,又抗污染,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紫薇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特别是在其生长季节,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防治,时时注意作好病虫害防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