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其中包括人事管理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经营理念运用于各国各企业,给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事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也日趋完善。本文从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出发,来谈谈当代企业的发展。
人事管理 制度改革 企业发展
进入21世纪,公有制实现的形式日趋多样化,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使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相同步。通过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创造出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健全一种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一套管理严格、制度完备、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做好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做好、做活国有企业,一个方面就是必须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这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动和促进国有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自从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试点工作正在取得新的成效,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适应新的形势,过去的那种企业人事管理的体制已经明显滞后,目前已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因此,加快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推动企业的发展是愈发的重要。
做好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重要措施。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保证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其中,实行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改变目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任免方式,改革旧的企业人事管理体制,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职尽责,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二、人事制度的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权,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管理权限,依法选派、推荐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并对他们实施教育、培养、考核、监督,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要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的多种实现形式,不探索就等于放弃了这条原则。
实行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要做到有利于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水平。在这个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公有制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加快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与搞好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权责分明、能调动和保护企业经营者积极性的运行机制。对那些大胆改革,勇于负责,本质好,但工作中有某些缺点、错误的同志,要公正对待,热情帮助,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探索,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对企业领导人员的奖惩制度,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终生安心在企业工作。
三、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按照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实行企业人事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彻底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干部的办法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状况。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按照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行业地位、经济效益等情况区别企业的大中小类型,企业领导人员不再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确定其职级和政治生活待遇。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组织管理体系,按管少、管好、管活和管人、管资产、管组织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下放和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落实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将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具体化、细化。将单一的定性考核改为注重定量考核,在考核其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的同时,突出考核其开拓进取意识、资本运营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经营成果。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降奖惩结合起来,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比较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
改革企业领导者的产生办法,采用多种任用方式,改变过去单纯由上级委任企业干部的做法。根据企业不同的特点,采取委托、聘任、选任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逐步缩小委任制的范围,扩大和推行聘任制与选举制。对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要按照《公司法》委派或推荐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实行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三总师和财务负责人,一般要实行聘任制;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和董事、监事,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由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都要依法选举产生;对实行工厂制的国有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经营困难企业,可试行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厂长(经理)。主要经营管理者产生后,副职要实行由主要经营管理者聘任的制度,确保其用人权,使管事与管人相一致,提高工作效率,从制度上解决副职能上能下问题,增强班子的活力。尤其要大力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立市场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新的机制,为企业自主选择经营管理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京洲,余耀武.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康发展.《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8
[2]刘迎福.关于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几个观念的浅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1993.1
[3]程连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事管理体制[J].《管理现代化》1994.5
人事管理 制度改革 企业发展
进入21世纪,公有制实现的形式日趋多样化,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积极推进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人事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使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相同步。通过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创造出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健全一种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一套管理严格、制度完备、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做好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做好、做活国有企业,一个方面就是必须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这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动和促进国有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自从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试点工作正在取得新的成效,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适应新的形势,过去的那种企业人事管理的体制已经明显滞后,目前已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因此,加快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推动企业的发展是愈发的重要。
做好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重要措施。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保证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其中,实行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改变目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任免方式,改革旧的企业人事管理体制,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进一步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职尽责,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二、人事制度的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权,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管理权限,依法选派、推荐国有资产产权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并对他们实施教育、培养、考核、监督,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也要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的多种实现形式,不探索就等于放弃了这条原则。
实行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要做到有利于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水平。在这个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公有制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选择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加快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与搞好企业领导班子考核、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权责分明、能调动和保护企业经营者积极性的运行机制。对那些大胆改革,勇于负责,本质好,但工作中有某些缺点、错误的同志,要公正对待,热情帮助,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通过探索,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对企业领导人员的奖惩制度,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终生安心在企业工作。
三、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企业发展的重点
按照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实行企业人事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彻底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干部的办法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状况。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按照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行业地位、经济效益等情况区别企业的大中小类型,企业领导人员不再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确定其职级和政治生活待遇。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组织管理体系,按管少、管好、管活和管人、管资产、管组织相一致的原则,进一步下放和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落实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将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具体化、细化。将单一的定性考核改为注重定量考核,在考核其政治素质、工作作风的同时,突出考核其开拓进取意识、资本运营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经营成果。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降奖惩结合起来,按照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比较规范有效的激励机制。
改革企业领导者的产生办法,采用多种任用方式,改变过去单纯由上级委任企业干部的做法。根据企业不同的特点,采取委托、聘任、选任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逐步缩小委任制的范围,扩大和推行聘任制与选举制。对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要按照《公司法》委派或推荐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实行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三总师和财务负责人,一般要实行聘任制;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和董事、监事,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中由职工代表出任的董事、监事,都要依法选举产生;对实行工厂制的国有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经营困难企业,可试行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厂长(经理)。主要经营管理者产生后,副职要实行由主要经营管理者聘任的制度,确保其用人权,使管事与管人相一致,提高工作效率,从制度上解决副职能上能下问题,增强班子的活力。尤其要大力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建立市场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新的机制,为企业自主选择经营管理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京洲,余耀武.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康发展.《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8
[2]刘迎福.关于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几个观念的浅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1993.1
[3]程连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事管理体制[J].《管理现代化》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