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性研究学习的探索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开展专题性研究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转变,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问题。下文便是本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历史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探索。
  高三历史有一个知识点——从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人口比重骤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教师结合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圈地运动的推行、大量农业人口流入非农产业或城镇等方面来讲解。然而,农村人口流动在英国历史上远远不止一次,人口的自由流动不仅促进了英国近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还改变了英国传统经济结构,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为此,我决定再用一课时,将《近代以来英国农村人口的流动》作为专题让学生学习。
  
  一、课前充分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与本专题相关的网络资源,指导他们对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近代以来英国农村人口迁移的过程和影响,史学界对英国人口流动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2.让学生收集中国农村人口迁移的新闻报道,使其了解大中城市对农民工住房、医疗卫生、福利待遇、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及实施情况,使学生初步了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重要作用。
  3.指导学生梳理、归纳与专题相关的曾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课前复习圈地运动时期英国农村人口的流向(人教版世近史第二章第一节)、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力的流动(人教版世近史第三章第一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流动(人教版中现史第八章第二节)等内容。
  4.准备一人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二、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 以中国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为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多次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以及人口的流动给英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让学生通过对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分析,总结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都要遵循的规律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律的认识可为我国加快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某些借鉴,并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快乐。如我利用网络资源制作了教学情景PPT,以此导入专题。
  材料:目前,重庆主城区有600多万人口,其中常住城镇人口约为300万,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约有200万,他们的待遇及生存状况在很多方面都不容乐观。那么,进行人性化管理之后,又将给农民工带来哪些好处呢?据称……(配以图片)
   2007-01-20华西都市报
  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量农民工进城之后,与我们一样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一分子,但他们进城后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生活现状直接影响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一新闻热点的呈现使学生必然联系到今天讨论的主题“历史上的英国人口流动对城市化的影响”。
  分析问题 指导学生对课前准备的资源、教师提供的专题网页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及意义。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普遍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实现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正在迈向现代化,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的一系列问题。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有多方借鉴意义和启示。
  
  三、探索后结论
  
  1.专题学习内容较多,课时紧张,教学过于急促。英国农村人口的流动过程较复杂,学生对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又不十分清楚,这给中英两国劳动力迁移影响的比较带来了困难。如能把培养学生的记忆、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分散到不同专题之中,一个专题重点解决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效果会更加理想。
  2.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给专题学习带来不少麻烦。现实是,学生单元复习没过关,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要想在全体学生中推广这种学习模式,尚有一定困难。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促进了信息资源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为今天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奠定了技术基础。2007年9月,《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的颁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成为2007年的热门话题[1]。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未来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无论决策者
本文以俄语惯用语中的"собака"作为切入点,以коннотация为理论基础,在语言文化学的视角下详细地论述了汉俄语中"狗"所蕴含的文化伴随意义,以便我们进一步深入研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也更多的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
随着中小学校网络和电教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备,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和普及率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形式,传统的教师授课实况录像质量却不令人满意,而从卫星直接接收的外语电视台节目普及使用率则相当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录制过程较为繁杂,且受到客户端、教室、摄录编码设备等硬件条件的制约。网络直播系统的出现则可使问题迎刃而解。我们知道,视频传输数据量很大
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如何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和探讨
英语教学应朝着自主式的方向发展。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多媒体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为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监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凭借其传递的高速度、交互的高强度、信息的高密度、反馈的高效率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但是,如何将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应用,成为当前教学设计的迫切任务。  课例一:《影子》  《影子》是美国一位山村小学教师向小学生们提出的一项研究小课题——观察春夏秋冬自己影子的变化,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