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式严峻,一方面企业普遍出现技术型工人的短缺,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困难。这一局面的形成,与多数职业学校课程设置陈旧、教学方式传统、实习设备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现状有关。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掌握最新技术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该尽快地完成传统实习内容向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内容的转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与企业生产需要接轨。
当前,数控加工已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加工手段,作为职业学校机加工类的学生,数控加工的理论编程和操作实践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数控车床的加工是主要的数控加工手段之一,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又为后续学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其他数控机床奠定重要知识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的学习。由于数控编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数控编程的教学中可以打破常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手段。
一、数控车床编程教学的内容
数控车床变成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四部分,即加工演示、课堂理论讲解、自行设计编程和模拟实践操作。
1.加工演示
绝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数控机床,对有关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学生学习初期,由教师带领学生见习数控机床加工一些产品,首先让学生对数控加工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理论知识讲解
在加工演示后,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可安排在数控模拟教室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动静结合,讲与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要讲授数控车床的加工对象、工艺制定、程序功能代码、编程实例。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普通机床,已经具备基本的加工知识,所以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加工对象、工艺制定时,采取与普通机床相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情境。把授课重点放在数控编程的功能代码上,由基本功能指令格式到简单的程序编制,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
3.自行设计编程
理论知识讲解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编程。手工编程,一般限制在二维平面内,大多数针对比较简单的轮廓图形,由于计算简单、程序较少且经济、及时,因此在生产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这个环节是连接第二,第三环节的关键。
4.模拟实践操作
学生程序编制熟练以后,介绍数控模拟仿真软件操作,教师在大屏幕上操作,学生在电脑上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直到学生熟练。最后,让学生自主输入程序,完成零件的模拟加工,进一步体会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和优势,加强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鼓励同学们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数控加工的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二、灵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观看教学片
在刚开始讲授本门课程时,给学生观看最新的一些电教片,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高新技术知识,如柔性制造单元(FMs)、无人化加工工厂(FMF)、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机器人等,以及这些知识在国防工业、船舶工业、航天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将静态的零件动态化。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介绍圆弧插补时,或外径循环时可借助FLASH动画,将刀具的动态移动轨迹展示给学生。这样对于
G02 X(U)____Z(W)____I____K____F____
G90 X(U) ___ Z(W) ____F____
中的各个功能字的含义及取值,学生基本上意会并掌握了。
3.建立数控模拟操作系统
学生把编制的程序输入数控模拟机床中,实践加工。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后续数控机床实习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采取驱动式教学方式
在编程练习和模拟操作中,可先布置任务,然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共同讨论完成。教师作指导,最后评出优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职业学校必须改革创新数控编程等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增加先进的教学实习设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模式,增加职业学校发展的砝码,实现职业学校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历史性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技术学院)
当前,数控加工已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加工手段,作为职业学校机加工类的学生,数控加工的理论编程和操作实践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数控车床的加工是主要的数控加工手段之一,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又为后续学习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其他数控机床奠定重要知识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数控车床编程及操作的学习。由于数控编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数控编程的教学中可以打破常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新型教学手段。
一、数控车床编程教学的内容
数控车床变成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四部分,即加工演示、课堂理论讲解、自行设计编程和模拟实践操作。
1.加工演示
绝大多数学生未接触过数控机床,对有关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学生学习初期,由教师带领学生见习数控机床加工一些产品,首先让学生对数控加工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理论知识讲解
在加工演示后,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可安排在数控模拟教室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动静结合,讲与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要讲授数控车床的加工对象、工艺制定、程序功能代码、编程实例。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普通机床,已经具备基本的加工知识,所以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加工对象、工艺制定时,采取与普通机床相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情境。把授课重点放在数控编程的功能代码上,由基本功能指令格式到简单的程序编制,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容易接受。
3.自行设计编程
理论知识讲解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编程。手工编程,一般限制在二维平面内,大多数针对比较简单的轮廓图形,由于计算简单、程序较少且经济、及时,因此在生产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这个环节是连接第二,第三环节的关键。
4.模拟实践操作
学生程序编制熟练以后,介绍数控模拟仿真软件操作,教师在大屏幕上操作,学生在电脑上跟随教师一起操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直到学生熟练。最后,让学生自主输入程序,完成零件的模拟加工,进一步体会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和优势,加强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鼓励同学们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加深学生对数控加工的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二、灵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1.观看教学片
在刚开始讲授本门课程时,给学生观看最新的一些电教片,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高新技术知识,如柔性制造单元(FMs)、无人化加工工厂(FMF)、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工业机器人等,以及这些知识在国防工业、船舶工业、航天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可将静态的零件动态化。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介绍圆弧插补时,或外径循环时可借助FLASH动画,将刀具的动态移动轨迹展示给学生。这样对于
G02 X(U)____Z(W)____I____K____F____
G90 X(U) ___ Z(W) ____F____
中的各个功能字的含义及取值,学生基本上意会并掌握了。
3.建立数控模拟操作系统
学生把编制的程序输入数控模拟机床中,实践加工。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把知识转化成能力。为后续数控机床实习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采取驱动式教学方式
在编程练习和模拟操作中,可先布置任务,然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共同讨论完成。教师作指导,最后评出优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职业学校必须改革创新数控编程等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增加先进的教学实习设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就业的模式,增加职业学校发展的砝码,实现职业学校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循环。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历史性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技术学院)